「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敢想敢幹、不畏阻力的「獅子型」幹部。但是,現在有很多官員存在鴕鳥心態,在問題矛盾面前,掩耳盜鈴,視而不見。我們在網上隨處可見、在身邊隨處可聞群眾對鴕鳥型官員行為、心態的抱怨和不滿。針對這一現象,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開展了「鴕鳥型官員特徵調查」活動,了解官員自己對於鴕鳥型官員的特徵、形成原因的看法。
本次調研的調查人群為中國大陸各級官員,調查自2013年6月1日開始,至6月20日截止,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5份。調查結果表明,鴕鳥型行為主要特徵包括「迴避問題,不做正面回應」,「不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是編造理由」,「推卸責任,文過飾非」,而產生鴕鳥行為的原因既有客觀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觀因素。
「鴕鳥型」官員特徵描述
什麼樣的官員被稱為鴕鳥型官員?我們讓受訪官員選出最能體現鴕鳥型幹部特徵的三個選項,排在前四位的分別為「徹底掩蓋問題」(36.9%);「迴避問題,不做正面回應」(29.8%);「遇到問題,不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是編造理由」(22.8%);「善於推卸責任,文過飾非」(21.2%)。這說明,鴕鳥型官員的主要特徵是,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在行為上首先選擇逃避。 「拒絕嘗試新鮮事物,思想行為守舊」(18.8%)以及「不熟悉的,都是假的,不好的」(14.9%)排在後兩位,這幾個特點可以總結為害怕承擔責任,喜歡墨守成規。另外,「等待問題自己消失或自行解決」(12.9%)和「自我感覺良好,從來不覺得自己會有問題」(5.1%)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這說明,人們認為鴕鳥型官員顯然缺乏應有的問題意識。
「鴕鳥型」官員真假難辨
然而,不是所有具有上述特徵的官員都是鴕鳥型官員,還有一種官員混在其中,可稱為假鴕鳥型官員。假鴕鳥型官員是那些「裝傻」官員,他們十分清楚矛盾問題的存在和嚴重程度,但卻出於自身利益等原因故意迴避。例如,面對網絡上的「不良言論」,假鴕鳥型官員會感到害怕,故意迴避;而真鴕鳥型官員,則無知者無畏,內心坦然,拒絕傾聽也不過是眼不見為淨。真正的鴕鳥型官員和裝傻的假鴕鳥型官員如何分辨呢?從受訪者選出的最能體現鴕鳥型幹部特徵選項中,我們總結出了真鴕鳥型官員四大典型性特徵。
——有著強大的自信
5.1%的受訪者選擇了「自我感覺良好,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其實,這只不過是說明真鴕鳥型官員對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他們有著充分的自信,他們從不左顧右盼;「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是他們的標語。對於旁人的嬉笑怒罵,他們一笑了之;實在忍受不了,他們就客串一下輿情分析師,將網絡上的各種聲音,說成是惡意炒作、水軍攻擊的結果。
——是真正的樂觀派
12.9%的受訪者將鴕鳥型官員的特徵歸結為「相信問題會消失或自行解決」。其實,這只不過是因為真鴕鳥型官員有著樂觀積極的心態而已,他們高瞻遠矚,高屋建瓴,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相信各種矛盾會在發展中得到解決,所以在他們的眼中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是「辨證法大師」
22.8%的受訪者認為鴕鳥型官員最大的缺點在於「遇到問題,不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是編造各種理由」。真鴕鳥型官員通常都能夠以學者的眼光看問題,從多個角度分析和解釋問題。更重要的是,鴕鳥型官員都善於運用辯證法,每當你舉出社會不好的一面時,他總是能用好的另一面來反駁你,讓你不得不連連點頭,由衷稱讚。
——四平八穩,理智中庸
18.8%的人認為鴕鳥型官員「不相信新鮮事物,思想行為守舊」。為了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就必須有創新精神,嘗試新方法,接受新觀點。然而,在真鴕鳥型官員卻在想:學習西方經驗?西方經驗適合中國國情麼?用理論指導實踐?理論能帶來GDP麼?學會跟新媒體打交道?直接刪貼、屏蔽不也能搞定?所以,冷靜面對變革,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