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到底有幾種情況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分真假
我們怕買到假貨,怕被假科普坑
怕遇到假心假意的朋友......
但是唯獨面對近視這個話題
所有家長都期待自己孩子是「假性」的
近視真的有真假之分嗎?
什麼階段才是矯正的黃金時期呢?
近視發展的幾個階段
想要抓住矯正的黃金時期,我們首先要了解近視發展的幾個階段。
一般來說,根據近視的表現,可以分為真性近視、假性近視,以及中華醫學會曾多次提到過的,青少年群體中一直存在的混合性近視。
//什麼是真性近視?
真性近視的學術性叫法是軸性近視。由於一些先天或後天因素(不注意用眼衛生等),我們的眼軸變長,並超過了正常數值(24mm),無限遠處平行光線入射眼球,其焦點落在了視網膜前,無法清晰成像,便形成了真性近視。
真性近視通常發現時已具有較大的度數,且發生發展的時間也比較長,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可逆,屬於器質性改變。
目前,治療真性近視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配戴框架眼鏡或角膜塑形鏡,成年人還可通過雷射手術來恢復視力。
//假性近視「假」在哪?
假性近視又叫調節性近視,最早由蘇聯學者提出,多發生於青少年。是長時間用眼過度導致視疲勞、睫狀肌過度緊張,致使光線進入眼睛後成像在視網膜前,形成的暫時性視物不清。而不是因為眼球過度增長造成的視網膜前成像。
之所以稱之為「假性」,是因為長期看近處導致睫狀肌痙攣,晶狀體持續變凸,無法自主變薄的情況。
但是,假性近視患者可以通過藥物、視覺訓練或暫時配戴遠視眼鏡強迫放鬆睫狀肌來緩解和恢復,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眼軸增長形成真性近視。
//混合性近視可以治療嗎?
除了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其實還有一種被稱為混合性近視的狀態。它介於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之間,是指平時呈現近視狀態,在使用睫狀肌麻痺藥物後或霧視後,近視的屈光度會降低,但還不能全部消失的情況。也叫中間性近視或半真性近視。
混合性近視的發生既有調節因素,也有器質因素,卻常常被家長們忽視和混淆。
與真性近視不同,混合性近視度數是可能降低的。通過散瞳驗光我們可以檢出假性部分。假性部分就可以通過訓練解決,而不需要配戴眼鏡。通常青少年調節力比較強,即使我們曾經散瞳驗過光,確定是真性近視了,通過半年或1年的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也可能出現假性成分,這也是為什麼每隔半年以上,15歲以下的兒童仍需要再次進行散光驗光。
不同階段近視情況的特徵
近視眼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徵。
首先,從定義上來說,真性近視眼睛有近視屈光度,且眼球軸長已改變;假性近視是睫狀肌的過度調節導致痙攣、晶狀體變凸而引發的視疲勞、眼睛的視遠功能暫時性下降;混合性近視則是假性與真性近視兼而有之。
從治癒的可能性來看,真性近視不可逆,不通過矯正無法看清東西;混合性近視則可通過治療降低度數,但不會降低到0;假性近視可逆,並有治癒的機會。
由此可見,幾個階段中,假性近視是治癒可能性最大的階段。
如何判斷是不是假性近視?
只要是近視,其表現都是視力下降,普通人很難分辨的。除了帶孩子去正規機構,通過視力、眼位、眼底檢查或散瞳驗光來判斷外,對家長們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加強平時對孩子日常行為習慣的觀察和重視。
通過觀察,我們總結出假性近視初期的幾種行為習慣,家長們可以對照看看:
經常揉眼睛、拉扯眼角、皺眉,眨眼頻繁
看物體時經常斜視,喜歡歪著頭、眯著眼
看東西時眼睛貼得很近,經常看錯人或事物
總是抱怨室內光線暗、黑板反光
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了這些情況,一定要儘早去專業機構檢查,並配合治療和矯正。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更好的避免真性近視的發生。
孩子患了假性近視,怎麼辦?
在孩子剛剛近視的一段時間裡,多半都是假性近視,這個時期視力很容易恢復,所以,我們也將這一階段稱為「黃金矯正期」。
目前,假性近視的治療主要以休息、糾正不良用眼習慣、緩解睫狀肌疲勞為主,可通過以下方案來緩解:
改善環境
閱讀、寫字時保證室內光線充足,注意坐姿和雙眼與書本間的距離;
勞逸結合
閱讀1小時左右休息10~15分鐘,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超過15分鐘,加強戶外運動;
眼部訓練
通過遠眺法、眼球轉動法、按壓法增加眼肌運動,緩解眼部疲勞;
均衡膳食
少吃甜食和碳酸飲料,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保證飲食均衡;
專業指導
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利用各種有效的醫學措施,放鬆眼肌,達到治療的目的。
這裡,我們還要提醒各位家長,單純性的假性近視是不需要長期配戴眼鏡的,市面上的許多治療儀並沒有確切的療效,有的甚至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所以面對假性近視,大家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假性近視雖然可以恢復
但稍有不慎,就會發展為真性近視
所以,作為家長
我們更應督促並幫助孩子
養成正確的讀寫習慣
定期檢查視力的發展情況
全球共有14億近視患者,中國就佔了6億
面對這樣龐大的數據
我們只有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才能從根本上改善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來源:健康天津
審校:魏婷
編輯:孫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