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雅靜(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在門診時,經常會被患者問到:「醫生,我這個過敏性鼻炎能根治嗎?治了很久還是會復發,不能根治我就不治了。」
其實,從醫學角度來說,真正的能被治癒的只是少數疾病,大多為急性起病的感染、外傷等。很多慢性疾病,並沒有辦法完全被治癒,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症狀,延緩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很多人能夠理解高血壓、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但卻無法接受鼻炎也是一種慢性疾病,也需要長期治療。
對於治療的不重視、不規範和不持久,是導致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而反覆發作也會誘發併發症的發生。
如果不積極治療過敏性鼻炎會產生哪些併發症?
1.變應性鼻竇炎
我們的鼻腔周圍有一些含氣的空腔,它們和鼻腔相通,我們稱為副鼻竇。
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使得鼻腔黏膜持續水腫,堵塞鼻竇腔在鼻腔的開口,副鼻竇內的分泌物無法及時排出,就可能引起變應性鼻竇炎。
鼻竇炎的症狀更重,往往會出現頭痛頭悶的感覺。治療時間也較鼻炎延長,如果不積極治療,反覆發作的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2. 支氣管哮喘
鼻黏膜與呼吸道黏膜不僅在解剖結構上相連續,而且,有許多共同的過敏原和觸發因素。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是「同一個氣道,同一種疾病。」過敏性鼻炎與支氣管哮喘往往會相伴出現,相互影響。過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哮喘發病率高於正常人 4~20 倍,支氣管哮喘患者中也有 70%~90% 合併過敏性鼻炎。積極的治療過敏性鼻炎,可以預防支氣管哮喘的發生,也有助於控制支氣管哮喘的症狀。
3.分泌性中耳炎
在我們的鼻腔後方,有一個通道通向中耳腔,這個通道就叫做咽鼓管。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內、外壓力平衡的作用。長期的過敏性鼻炎發作,鼻腔黏膜的水腫,鼻腔分泌物的積聚, 都會導致咽鼓管在鼻腔的開口堵塞。如果堵塞,會使得中耳腔內的逐漸形成負壓,造成中耳腔積液,引起耳悶、聽力下降等症狀。如果不積極治療鼻腔疾病,任其發展,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失。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的主要目的不是根治,而是控制症狀,預防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規範的藥物治療,可以減輕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降低發病頻率,提高生活質量。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