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RF直接變頻發送器

2021-01-18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無線電發射器在經歷了若干年的發展後,逐步從簡單中頻發射架構過渡到正交中頻發送器、零中頻發送器。而這些架構仍然存在局限性,最新推出的RF直接變頻發送器能夠克服傳統發送器的局限性。本文比較了無線通信中不同發射架構的特點,RF直接變頻發送器採用高性能數/模轉換器(DAC),比傳統技術具有明顯優勢。RF直接變頻發送器也具有自身挑戰,但為實現真正的軟體無線電發射架構鋪平了道路。

RF DAC,例如14位2.3Gsps MAX5879,是RF直接變頻架構的關鍵電路。這種DAC能夠在1GHz帶寬內提供優異的雜散和噪聲性能。器件在第二和第三奈奎斯特頻帶採用創新設計,支持信號發射,能夠以高達3GHz的輸出頻率合成射頻信號,測量結果驗證了DAC的性能。

傳統的射頻發送器架構

過去數十年間,一直採用傳統的發送器架構實現超外差設計,利用本振(LO)和混頻器產生中頻(IF)。混頻器通常在LO附近產生兩個鏡頻(稱為邊帶),通過濾除其中一個邊帶獲得有用信號。現代無線發射系統,尤其是基站(BTS)發送器大多對基帶數字調製信號進行I、Q正交調製。

圖1. 無線發送器架構。

正交中頻發送器

複數基帶數位訊號在基帶有兩個通路:I和Q。採用兩個信號通路的好處是:使用模擬正交調製器(MOD)合成兩個複數IF信號時,其中一個IF邊帶被消除。而由於I、Q通路的不對稱性,不會非常理想地抵消調製器的鏡頻。這種正交IF架構如圖1(B)所示,圖中,利用數字正交調製器和LO數控振蕩器(NCO)對I、Q基帶信號進行內插(係數R),並調製到正交IF載波。然後,雙DAC將數字I、Q IF載波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入調製器。為了進一步增大對無用邊帶的抑制,系統還採用了帶通濾波器(BPF)。

零中頻發送器

圖1(A)所示的零中頻(ZIF)發送器中,對基帶數字正交信號進行內插,以滿足濾波要求;然後將其送入DAC。同樣在基帶將DAC的正交模擬輸出送至模擬正交調製器。由於將整個已調製信號轉換到LO頻率的RF載波,所以,ZIF架構真正凸顯了正交混頻的「魅力」。然而,考慮到I、Q通路並非理想通路,例如LO洩漏和不對稱性,將會產生反轉的信號鏡像(位於發射信號範圍之內),從而造成信號誤碼。多載波發送器中,鏡頻信號可能靠近載波,造成帶內雜散輻射。無線發送器往往採用複雜的數字預失真,用來補償此類瑕疵。

RF直接變頻發送器

圖1(D)所示RF直接變頻發送器中,在數字域採用正交解調器,LO由NCO取代,從而在I、Q通路獲得幾乎完美的對稱性,基本沒有LO洩漏。所以數字調製器的輸出為數字RF載波,送入超高速DAC。由於DAC輸出為離散時間信號,產生與DAC時鐘頻率(CLK)等距的混疊鏡頻。由BPF對DAC輸出進行濾波,選擇射頻載波,然後將其送至可變增益放大器(VGA)。

高中頻發送器

RF直接變頻發送器也可利用這種方法產生較高中頻的數字載波,如圖1(C)所示。這裡,DAC將數字中頻轉換為模擬中頻載波。DAC之後利用帶通濾波器的選頻特性濾除中頻鏡頻。然後將該需要的中頻信號送入混頻器,產生IF信號與LO混頻的兩個邊帶,經過另外一個帶通濾波器濾波,獲得需要

模擬信號相關文章:什麼是模擬信號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混頻器相關文章:混頻器原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100Gbps全矽光發送器
    在電子和電信中,發送器(英語:Transmitter),又稱無線電發送器,指用天線產生與發射無線電波的電子設備。發送器是所有通過無線電進行通信的電子設備的必要組成部分,例如無線電和電視廣播電臺、手機、對講機、無線網絡、支持藍牙的設備、飛機輪船等的雙向無線電、太空飛行器、雷達裝置和導航信標。我們的手機裡有多個發射器:雙工信元收發器、Wi-Fi數據機、和藍牙數據機。
  • ISM RF產品的無線鏈路預算表
    鏈路預算表用於計算Maxim工業、科學與醫療無線頻段(ISM-RF)產品(Tx、Rx、TRx)的鏈路性能,估算特定的射頻電路在幾種環境下的 通信覆蓋範圍和鏈路裕量。該Excel表格還可用於估算100MHz至10GHz載頻範圍的其它射頻系統的鏈路裕量。
  • 無線通信領域的混頻器和調製器分析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信號必須進行上變頻或下變頻後才能進行信號傳播和處理。這種變頻步驟在傳統上稱為混頻,是接收和發射信號鏈必不可少的過程。
  • 變頻空調器通信電路
    而室內機與室外機的距離比較遠,如果直接用此信號進行室內機和室外機的信號傳輸,很難保證信號傳輸的可靠度。因此在變頻空調器中,通信電路一般都採用單獨的電源供電,供電電壓海信空調器多數使用直流24V (美的空調器使用-24V、格力空調器使用56V、海爾空調器使用140V),通信電路採用光耦合器傳送信號,通信電路電源與室內機和室外機的主板上電源完全分開,形成獨立的迴路。
  • 無線通信協議的6個標準
    通信方式如何?無線通信協議將如何發展? 蜂窩網絡的利與弊 優點: 連接穩定 通用兼容性 缺點: 智慧型手機與設備之間無直接通信(必須通過基站) 每月費用高 功耗高 蜂窩網絡的示例包括將數據發送到遠程伺服器的公用事業儀表,在數字廣告牌上更新的商業廣告或通過Internet連接的汽車。
  • 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的圖文解析
    Wi-Fi、藍牙、近場通信(NFC)、蜂窩系統和調頻廣播是眾多無線語音和數據連接方法中的一些例子,它們可能都會受到這種電磁場的幹擾。   當然,另外一個考慮因素是使功率傳輸效率儘可能高,即使在更高功率電平和更寬擺放誤差等挑戰約束條件下。在過去幾年中,業界對於如何實現感應充電技術提出了許多新的想法,但規避EMI影響的進展不像期望的那樣順利,因為達到EMI兼容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
  • 解析:一種無線充電識別電路的設計
    1 QI的無線充電通信標準   無線充電聯盟(WPC)標準下,無線傳輸的功耗僅為0~5W。達到這一標準範圍的系統在2個平面線圈之間使用電感耦合將電力從電力發送器傳輸給電力接收器。原副線圈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mm,輸出電壓調節由一個全局數字控制環路負責,這時電力接收器會與電力發送器通信,並產生功耗。
  • 一種小型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的設計
    其中,無線數據傳輸是區別於傳統有線傳輸的新型傳輸方式,系統不需要傳輸線纜且成本低廉。為單片機匹配相應的無線通信接口電路,即可實現單片機之間或單片機與微機之間的無線數據傳輸。目前常用的無線通信接口電路,是以無線收發晶片為核心的電路。當數據傳輸時,在軟體設計中採取必要的抗幹擾措施和識別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幹擾,達到滿意的通信效果。
  • 無線通信原理
    >  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通稱為移動通信,人們把二者合稱為無線移動通信。簡單講,無線通信是僅利用電磁波而不通過線纜進行的通信方式。  1,無線頻譜  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聲音和光是電磁波得兩個例子。
  • 無線安全通信系統設計方法研究
    架構的無線通信系統。系統分別對無線信道的兩種特徵進行採集,然後利用特徵值對無線通信鏈路的通信過程進行加密。經測試得到生成密鑰的匹配性指標,對比實驗數據明確同一條件下採集不同特徵值保密通信的優劣,從而為工程應用中無線鏈路安全通信提供一種參考手段。
  • AT88RF020型射頻識別卡及其應用
    高頻接口包含發送器和接收器,其功能包括產生高頻發射功率以啟動射頻卡並提供能量;對發射信號進行調製,用於將數據傳送給射頻卡;接收並解調來自射頻卡的高頻信號。不同射頻識別系統的高頻接口設計具有一些差異,電感耦合系統的高頻接口原理如圖2所示。
  • 基於矢量分析對RF進行有效測量
    儀器稱為「測試臺」,針對特定的協儀或標準如藍牙、GSM或802.11無線網絡等做複雜測量。雖然價格昂貴,但它能夠按指定標準一次性完成所有必要的測量,可加快測試程序的開發,不過一般情況下速度比通用儀器慢。
  • 無線雷射通信技術詳解
    無線雷射通信是指利用雷射束作為信道在空間(陸地或外太空)直接進行語音、數據、圖像信息雙向傳送的一種技術,又稱為「自由空間雷射通信「,「無纖雷射通信」或「無線雷射網絡」。無線雷射通信以雷射作為信息載體,不使用光纖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屬於新型應用技術,早期的研究應用主要是在軍用和航天上,隨著技術的發展,近年來逐漸應用於商用的地面通信,技術也在逐步完善。
  • RF無線技術:工業用無線傳感器網絡
    近年來,隨著無線通信、電源效率、極度微型化(如透過 MEMS 傳感器達到的迷你規格設計)以及嵌入式運算技術的不斷演進,發展出越來越多適用於嚴苛工業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
  • 無線遙控器的IR應用解決方案
    遙控器中數十年前的紅外(IR)技術可能即將結束,因為遙控器變得更加智能,需要雙向通信。使用藍牙,ZigBee和更簡單的方法(如頻移鍵控(FSK),幅移鍵控(ASK)或開關鍵控(OOK))的各種RF方法允許遙控器提供IR無法提供的功能和功能。表1提供了各種無線RF方法的簡單比較。
  • ADI SDR收發器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實現空間通信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作為持牌無線電操作員有權在13釐米頻段(2300 MHz至2310 MHz和2390 MHz至2450 MHz)使用足夠功率和高增益天線進行衛星通信。該頻段與民用無線電分配2400 MHz至2500 MHz的頻段重疊,這是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的一部分。在ISM頻段中,最常見的免執照頻段之一是無線區域網。轉發器詳情如圖2所示。
  • 網羅無線通信技術之無線區域網打造未來區域網路
    無線區域網將用戶端接取網絡的線路傳輸部分轉變成無線傳輸的形式。它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範圍內建立的網絡,是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的有線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帶網絡接入。  無線區域網的組成包括無線網卡和無線接入點。
  • 瑞薩電子推出60W功率無線電源接收器「P9418」
    近日,瑞薩電子宣布推出全球首款60W功率的無線電源接收器「P9418」,可以為智慧型手機、可攜式電腦、筆記本設備打造更快的無線充電。 P9418無線電源接收器採用瑞薩獨有的WattShare技術,可在單個晶片中提供高達60W的功率,而且集成度高,屬於單晶片無線功率接收器/發送器IC,可配置為通過磁感應來發送或接收AC電源信號。
  • 如何理解無線通信技術
    打開APP 如何理解無線通信技術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06-13 01:21:00 無線通信技術,本質上是利用無線傳輸介質實現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這種無線介質可以是電磁波,也可以是光波,實際上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光波也是一種電磁波,它們的區別是波長不同。
  • 短距離塑料光纖通信系統
    塑料光纖通信的系統描述塑料光纖通信系統的基本組成為:光發送器、光接收器、塑料光纖及一些無源器件。光發送器將電信號(如TTL電平的信號)轉化為光信號,光信號被耦合到塑料光纖中,通過塑料光纖傳輸到光接收器,光接收器將光信號還原為電信號(如TTL電平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