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光影魔術「手」-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2020-12-05 央視網科教

  蝴蝶是唯美自由的象徵,也是重生和快樂的符號,但它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翅膀上絢麗的花紋和色彩,這幾乎是自然界最絢麗的作品。當飛行員開著飛機在南美的熱帶雨林上空飛過,隔著半英裡都能看見大閃蝶翅膀散發的藍色光芒,而這樣醒目鮮豔的顏色,還會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發生變化。它為什麼這麼炫,它怎麼這麼炫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解開蝴蝶顏色如此絢麗的秘密吧!

  【美國攝影師桑德 韋德用了24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搜集齊了蝴蝶翅膀上的26個字母。圖片來自tech網站】

【用蝴蝶花紋拼成的果殼網!】

  首先,我們拿出一隻孔雀蛺蝶(Inachis io),放到顯微鏡下開始觀察,當在光學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時,我們可以看到黃色的鱗片,而這隻鱗翅目蝴蝶翅膀上的美麗花紋,就是這些覆蓋在它們無色的半透明翅膜表面的鱗片一片片拼出來的;進一步把它挪到的電子顯微鏡下,放大到5000倍,我們發現,這個鱗片它表面不平整啊,有脊、溝和瓦片狀的細微結構。

  【孔雀蛺蝶,蛺蝶科(Nymphalidae),孔雀蛺蝶屬(Inachis),第一排第三張是把蝴蝶後翅黃色部位放大到100倍的樣子,第二排第二張則是放大到5000倍的樣子。圖片來自wikipedia】

  蝴蝶翅膀顏色的來源,就是鱗片內含有的色素和鱗片的這些細微結構,稱之為鱗片的化學色和結構色。

化學色,視覺盛宴的設計師

  所謂化學色,是指鱗片由於含有不同的色素而顯現出不同的顏色。蝴蝶翅膀的色素一般有黑色素(melanins),黃酮類物質(flavonoids),蝶呤(pterins)和眼色素(ommochromes)等四種。蝶呤可以增強光線在單個鱗片裡的反射,因而蝶呤含量高的鱗片會表現豔麗的色彩;而黃酮類物質可以吸收UV(即紫外線),UV的吸收量會被天氣(比如晴空萬裡或烏雲密布)和周圍的環境(比如綠樹成蔭或寸草不生)所影響,從而影響黃酮類物質顏色的強度;黑色素是高分子聚合物,會同時吸收UV和可見光,一般表現為蝴蝶翅膀斑斕花紋底下默默付出的黑色和深棕色的背景。

  【Christina Brodie畫的各色蝴蝶鱗片,果真是鱗片多了,什麼樣的都有。圖片來自microscopy-uk】

  每片鱗片都是由一個表皮細胞產生的,有自己獨特的顏色,各色的鱗片們像瓦片一樣彼此重疊,拼湊出眼點,條紋和漸變色等等圖案。

  【左圖:孔雀蛺蝶的鱗片。右圖:孔雀蛺蝶的鱗片拼成漸變色。圖片來自sciencephotolibrary】

  【阿波羅絹蝶(Parnassius apollo),絹蝶科(Papilionidae),絹蝶屬(Parnassius),它翅膀上的鱗片拼成眼點。圖片來自sciencephotolibrary】

  但是鱗片的色素是不穩定的,在蝴蝶死亡後,色素會分解消失。所以蝴蝶標本的顏色就會慢慢地沒有那麼豔麗了。

結構色,光影魔術的創造者

  結構色是鱗片表面的微觀物理結構產生的。這些微觀結構,比如鱗片內的多層片狀薄膜(也叫肋狀結構,肋片),使光波發生幹涉、衍射和散射而產生了比化學色更加絢麗的顏色。這些色彩可以因不同視距、視角等因素而變化,泛著金屬般的光澤,又稱為彩虹色。

  幾乎沒有蝴蝶不具有結構色,尤其是閃蝶科和鳳蝶科的蝴蝶。綠帶翠鳳蝶的如螢光般的藍色和綠色、多眼灰蝶若隱若現的淡藍色、曲帶閃蛺蝶華麗的紫色閃光都是結構色的傑作。接下來我們用著名的藍色大閃蝶為例子來看看蝴蝶的鱗片是如何變出這光影魔術的。

  【分布在南美和中美的藍色大閃蝶(Morpho Didius),閃蝶科(Morphidae),閃蝶屬(Morpho)。圖片來自wiki】

  大家可能認為藍色大閃蝶的翅膀上應該鋪滿了亮藍色的鱗片。其實,它的鱗片是透明、暗淡的棕色,而之所以看起來這麼亮這麼藍,全是鱗片結構色的功勞。

  【這是藍色大閃蝶鱗片的微觀結構圖。a)鱗片的放大圖。b)從正面看一片鱗片發現它表面有很多條狀物。c) 再把它夾起來看它的橫切面看出這些條狀物上窄下寬。d) 再放大,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種左右長有多層幾丁質肋片的脊脈。圖片來自E. Rebecca Coath., 2007和HowStuffWorks】

  首先,我們都知道,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到另一種介質,會同時發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如果一束自然光(白光)進入一個厚度為d的薄膜,會在薄膜的上表面發生一次反射,同時折射進入薄膜。由於白光是由各色光組成的,各色光的折射角不一樣,第一次折射就將赤橙黃綠青藍紫不同波長的光分離出來了。這些不同波長的光再遇到薄膜的下表面,又會發生一次反射和折射,若存在多個薄膜則依次類推。這樣,各色光線的第二次反射光線,和它們的第一次反射光線,頻率相同,傳播方向相同,具有了幹涉的基本條件。而當同樣波長的光發生相長幹涉時,所產生的光亮度則是色素髮光沒法兒比的。

  【上圖:白光遇到薄膜時發生的折射和反射。下圖:當兩列相干光波相遇時,如果位相差異為波長的整數倍,那麼它們的波峰會和波峰相遇,波谷會和波谷相遇,光波的振幅變大,亮度提高,這種現象叫做相長幹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圖片來自HowStuffWorks】

  現在我們把視線移回到藍色大閃蝶的翅膀。它透明鱗片上的樹狀脊結構的每個肋片,都是一片薄膜,薄膜之間都隔著空氣層,自然光會不斷地在空氣層和肋片裡發生反射和折射,產生多種顏色的可以發生幹涉的反射光線。

  【藍色大閃蝶鱗片上的樹狀脊脈以及肋片結構示意圖。圖片中標出的d1、d2、h、θ、Φ等因素,都是決定結構色的關鍵。圖片來自E. Rebecca Coath., 2007】

  而這些反射光線能否發生相長幹涉,就取決於相干光波的位相差了,這相位差打哪兒來?就是第二條反射光線比第一條反射光線多在薄膜裡轉悠的那一圈兒,這取決於薄膜的厚度,薄膜的材質,光波的波長,光線的入射角度等等。沒錯,藍色大閃蝶鱗片綻放出的絢麗光彩,正是藍光相干幹涉的產物。無論是它的厚度,材質,還是它樹狀脊脈上薄膜的位置,都是那麼的適合藍光發生相長幹涉,無數條藍光的反射光線發生相長幹涉,能產生巨亮巨亮的藍光,蓋過其它顏色,亮到讓飛行員開著飛機在南美的熱帶雨林上空飛過,隔著半英裡都能看見。

當化學色和結構色水乳交融

  鱗片的化學色構成蝴蝶靜態的美麗花紋,而結構色,則賦予靜止花紋以生命,讓它隨著光線發生動態的變化。正是這兩種色彩的水乳交融,讓自然界造就出那麼多色彩斑斕的蝴蝶。

  【柳紫閃蛺蝶(Apatura ilia),蛺蝶科(Nymphalidae),閃蛺蝶屬(Apatura),左圖中的是雌蝶,右圖中的是雄蝶。圖片來自wiki】

  柳紫閃蛺蝶,這種原生於歐洲和亞洲大部份地區的蝴蝶,它翅膀正面的黑色部分,就是由黑色的化學色和寶藍色的結構色組成。所以它撲閃翅膀的時候,我們就可能看見不同的顏色,時而是深沉的黑色,時而是閃閃的藍紫色。

  【紫斑環蝶 (Thaumantis diores),環蝶科(Amathusiidae),斑環蝶屬(ThaumantisHübner)。圖中兩隻蝴蝶由於拍照角度不同,翅膀上呈現的藍色螢光的程度也不同。圖片來自ifoundbutterflies】

  分布於南亞的紫斑環蝶,它的翅膀上有兩種鱗片,由產生藍色結構色的鱗片和產生黑色化學色的鱗片組成。使得紫斑環蝶舞動時,翅膀的顏色在絢麗的藍色和黯然的黑色之間來回變幻。

  【螢光裳鳳蝶(Troides magellanus),鳳蝶科(Papilionidae),鳳蝶屬(Troides)。左邊:雄蝶標本。右圖:上為雄蝶,下為雌蝶。圖片來自wikipedia】

  【從後側觀察螢光裳鳳蝶的標本,可以看到金黃色的翅膀披上了藍綠色的「螢光」。這就是結構色和化學色(半透明的金黃色鱗片)一起作用的結果。圖片來自wikipedia】

  螢光裳鳳蝶又叫珠光鳳蝶,目前僅發現分布於菲律賓、臺灣的蘭嶼島,它是臺灣最大的蝴蝶。螢光裳鳳蝶以其罕見的彩虹色而出名,當它的翅膀慢慢收起,或是從側面觀察的話,金黃色的後翅會變成美麗的藍綠彩虹色。 當它在花朵上自由地翩翩起舞的時候,只需輕輕一睹,就能看到它在陽光下變幻著絢爛的衣裳,像精靈一樣美麗。

需要提醒的是,收藏美麗,並不只有殺戮的方式,何苦把它做成呆板的標本(那個悲慘的遺照啊)?邂逅的話,拍張照片就好了!

  參考資料:

[1]E.Rebecca Coath,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Replica Morpho Butterfly Scales for Colour Display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2007) (May)
[2]劉廣平,宣益民,韓玉閣.Morpho蝴蝶結構顯色特性研究,雷射生物學報,2006,15(5):511-514
[3]邱兆美,韓志武.蝴蝶鱗片微觀結構與模型分析,農業機械學報,2009,40(11):193-196,207
[4]鄔立巖.典型蝴蝶鱗片微結構及其反射光學特性[D],吉林大學,2006,(10)
[5]關會英.典型蝴蝶鱗片結構色形成機理及其微觀結構研究,吉林大學,2007
[6]韓志武,鄔立巖, 邱兆美,任露.紫斑環蝶鱗片的微結構及其結構色,科學通報,2008
[7]鍾敏,沈佐銳.鱗翅目昆蟲鱗片的結構發育與眼斑的形成,昆蟲知識,2003,40(5)

相關焦點

  • 光影魔術手:藜的小種群
    光影魔術手:藜的小種群一石黃土山坡上巧遇一個足以驚豔的灰灰菜的小種群。灰灰菜的中文學名叫藜,是藜科藜屬的本種植物,不管中國的南方還是北方,它都有一個《中國植物志》裡通用的俗名灰菜,在八卷本的《救荒本草》裡灰菜有個很別致的名字「紅心灰藋(音吊)」。
  •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青海 發布時間:2017-02-20 19:23:12.0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頻道呼號:CCTV-10科教)於2001年7月9日開播。是以教育、科學、文化為主體內容的專業電視頻道。
  • 1/5無脊椎動物或面臨滅絕 蝴蝶風險超過老虎-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吳琦說,事實上,連續多年在南京野外觀察蝴蝶,他的感受是南京城市中的蝴蝶正在越飛越少,很多過去很常見的品種,越變越稀罕,甚至多年絕跡未露身影。  在南京,我們身邊飛舞的蝴蝶的確也正在面臨生存危機,南京的環保志願者吳琦告訴記者,在南京,城市蝴蝶正越飛越少,由於氣候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少蝴蝶的數量都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中藍地蛺蝶、老苞蛺蝶等一批蝴蝶品種已經處於滅絕的邊緣。
  • 俄羅斯「光影魔術」展亮相上海科技館
    今天,上海科技館迎來2019新年首展「光影魔術」。它由俄羅斯聖光機大學(ITMO)和希臘全息術研究所(HIH)共同開發,將在科技館二樓特展廳展出4個月。該展將現代可視化技術、新奇展品、互動娛樂、教育活動相結合,給觀者帶來一次難忘的「光學魔法」體驗。約150件展品中,既有特別設計的中國之行展品,又有首次在俄羅斯境外展出的展品,還有許多珍藏限量版全息圖,可以讓觀眾大飽眼福。
  • 紀錄片《創造》官方網站 - 創造_科教臺_央視網(cctv.com)
    &nbsp&nbsp&nbsp&nbsp為弘揚「中國智慧」、「中國創造」、「中國精神」,根據中央領導指示精神,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特別策劃推出百集系列科技紀錄片《創造:科技的力量》,精心挑選中國從古至今、在各個領域內誕生的、產生一定影響的科技發明和創造項目,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主創人員為核心,邀請國內外有經驗的實力團隊加盟,採用統一策劃、分批製作
  • 《點點星光》《掬水月在手》問鼎金雞獎!
    本屆金雞獎,廣州首次有三部作品入圍、兩部喜獲大獎:廣州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兒童勵志片《點點星光》喜獲最佳兒童片、4K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獲最佳戲曲片提名獎,同是廣州出品的《掬水月在手》獲最佳紀錄/科教片。這是廣州影視創作的歷史性突破,也是廣州臺電影創作的首次突破。
  • 歷屆春晚魔術表演,最嚴重的三次失誤,其中兩次還出自同一人之手
    歷屆春晚魔術表演,最嚴重的三次失誤,其中兩次還出自同一人之手。 說到春晚,這個我們一點也不會陌生了,因為起源於1979年,正式開辦於1983年,後被定位為國家項目,於每年除夕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綜藝頻道等現場直播。
  • 《自然傳奇》自然類紀錄片《貢嘎》登陸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螢屏
    自然類紀錄片《貢嘎》將於2017年12月27日至29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自然傳奇》欄目首次播出。紀錄片《貢嘎》由甘孜州委州政府、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北京三多堂傳媒聯合攝製。從海拔一千八百米的低地河谷直至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之巔,在中國西南部腹地,貢嘎攝製組經過為期兩年的不間斷拍攝,將貢嘎山豐富的自然和生命奇觀,第一次呈獻給觀眾。第一集:自然的恩典貢嘎雪山,海拔7556米,是橫斷山脈的最高峰,也是四川的最高峰。
  • 周杰倫變魔術特寫:蝴蝶「飛」進畫裡 讓拍攝的人忍不住驚訝出聲
    2018年5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天王周杰倫私下對魔術很有熱情,時常在生活中就露一手,日前他就「借用」媽媽的帽子,將帽上的蝴蝶變到手上,再變進身旁的畫作裡,看得錄影的人也忍不住發出驚嘆聲。資料圖 新華社圖周杰倫在影片一開始就專業地捲起袖子,並要拍攝的人拍「特寫」,對自己的魔術很有信心,看到媽媽戴著棒球帽,帽子側邊是一隻蝴蝶,他遮住蝴蝶圖案後
  • 全球首個人工智慧蝴蝶光影藝術裝置亮相香港利東街
    由香港藝術家黃宏達創作的大型蝴蝶光影藝術裝置「希望之蝶(Butterflies這是全球首個大型AI(人工智慧)蝴蝶光影藝術裝置。「飛舞」,每隻蝴蝶均設有獨立LED燈,連接到中央控制系統,AI系統會因應時間、天氣、溫度、溼度而改變,從而產生無數的光影效果。
  • 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1月11日電(記者  李金華)11月1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作為2014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首映禮影片,在廣州圖書館首映。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江蘇廣電總臺副臺長陳輝出席活動並講話。
  • 上海動物園蝴蝶展上8萬隻蝴蝶翩飛,展覽重視科教、珍視鄉土
    上海動物園蝴蝶展上8萬隻蝴蝶翩飛,展覽重視科教、珍視鄉土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2019-10-12 14:50 來源:
  • 臺灣電視臺力挺羅志祥,是離不開蝴蝶姐姐,還是另有原因?
    自從周楊青於4月23日在微博上發表一篇長篇文章以來,指出羅志祥的私人行為,羅志祥遭到了整個網絡的抵制。他的舉止確實是人與神之間的憤怒。這些天來關於它們的話題一直沒有停止。周揚青在微博上說,羅志祥與她的女藝人有不正當關係,然後就是否讓蝴蝶姐姐檢查自己的身體提出了一個問題,這表明蝴蝶姐姐簡愷樂與羅志祥之間確實存在不正當關係。25日,簡愷樂公開向周揚青道歉,承認與羅志祥的不正當關係,引起了無數網民的熱烈討論。蝴蝶姐姐簡愷樂 是臺灣非常炙手可熱的女藝人,她是羅志祥名下的唯一一位女藝人,這種關係確實不得不讓人猜測。
  • 天文望遠鏡選址學問:最重要指標視寧度-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作者:包星明 鄧元勇  日前,中國科學家正計劃研製一臺巨型太陽望遠鏡,期望以空前高的空間解析度和磁場靈敏度看清太陽的細節,測量太陽的磁場,研究發生在太陽大氣中的物理過程。
  • 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組探訪來鳳之謎
    來鳳新聞網訊(通訊員莫北釗)11月29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組走進來鳳,對江南第一古佛——仙佛寺、土家民俗文化、酉水河喀斯特地貌溶洞群進行探訪揭秘為進一步傳播土家文化,深入解密酉水溶洞群奇觀、佛教文化傳播之謎,中央電視臺攝製組一行將歷時半個月從當地民俗、文物專家,國內著名地質學者等多角度進行採訪,深入峽谷秘境進行探訪、科考拍攝。據了解,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是我國唯一一檔以揭示地質、地理、地貌形成現象及演變奧秘的電視欄目。
  • 中央電視臺簡介
    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轉自搜狐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發揮著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轉自搜狐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電視臺發展迅猛,日新月異。
  • 盤點2009年至2012年劉謙春晚魔術 揭密歷次表演
    根據網絡揭秘視頻的說法,劉謙當時使用的圓桌是特製的,玻璃桌面可以旋轉。如果這一說法屬實的話,圍繞圓桌而坐的那幾個人確實都難逃「託兒」的嫌疑,因為他們坐在桌邊,可以看到桌面旋轉的情況。「可能春晚的舞臺太大,所以劉謙認為觀眾就是電視機前的人。但我始終認為,所謂的近景魔術,真正的觀眾其實應該是坐在你桌子旁邊的那幾個人,這些人可以有一個是託,但不能全部都是託。」
  • 我國在太陽風起源方面研究獲一系列進展-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夸父計劃」的實施將使我國自主深空探測距離從「嫦娥計劃」的38萬公裡推進到150萬公裡,將顯著提高中國在國際航天領域的地位和形象,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空間天氣業務主要依賴國外數據的現狀,使我國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空間天氣數據源之一。  「太陽風源區遍布太陽表面,其起源過程中可能發生多個關鍵物理過程,這些物理過程控制著日冕的加熱和太陽風的加速。
  • 《昆蟲的口器》榮獲國際科教影視金獎
    中國科協新聞網訊 10月12~15日,2012年中國科教影視界國際交流盛會——中國國際科教影視展評暨製作人年會(CICSEP2012)在浙江省餘姚市隆重舉行。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德國公共廣播公司協會(ARD)、法國ARTE電視臺、英國廣播公司(BBC)、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美國探索發現頻道(Discovery)、韓國廣播公司(KBS)、美國國家地理頻道(NGC)、日本放送協會(NHK)、紐西蘭自然歷史電視臺(NHNZ)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教影視界同行200餘人共赴盛會、歡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教影視節目的市場與創作」,交流經驗、相互學習
  • 我國科學家發現成年視神經仍具可塑性-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中科院腦功能與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周逸峰小組與成都光電所張雨東小組合作研究發現,正常成年視覺神經系統仍具有相當程度的可塑性,使用人眼自適應光學矯正儀提高人眼光學系統質量後,再進行知覺學習訓練,可以大幅度提高正常成人的視覺功能,甚至可能達到2.0及以上的「超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