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
奮進新徵程 奮鬥正當時
記者新春走一線見聞
兩天前, 用於建設陵水17-2氣田的
「深海一號」能源站順利交付啟航
啟航背後
項目組人員做了哪些準備
建造場地又是怎樣的景象
一起跟著《中國海洋石油報》記者
去山東煙臺芝罘灣建造場地看看吧
1月13日,夜色中,「深海一號」能源站靜矗港口等待啟航。
奔赴南海前,大大小小的收尾作業仍在繼續,現場一片忙碌。
近期,煙臺迎來寒潮降溫,平臺立柱上的水霧凝結成冰。工作人員爬上立柱、潛入冰冷的水下檢查情況。
作業人員正逐漸將固定平臺的系泊纜解開,為拖航做準備。
「海洋石油681」「海洋石油691」兩條中海油服大馬力工作船參與了此次「深海一號」拖航任務。其中,拖航前期「海油石油681」將與另外兩艘拖輪一起於平臺前方進行牽引,「海洋石油691」則駛於平臺周圍進行護航。拖航後期,兩艘工作船將會進行交換。現場飄起小雪,為現場作業增加了難度,也為「深海一號」的建設者們平添幾分離愁別緒。
從黃海海域出發,一路南下,經過1600多海裡的航行,「深海一號」預計將於2月中旬抵達位於海南島東南的陵水海域,完成海上油氣生產設施的安裝工作。
來自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59名作業人員此次與「深海一號」一同出海,全程護送「深海一號」駛至目標作業海域,並在拖航期間完成部分調試工作。
他們中,有自去年10月起就從青島跟著平臺一路走來的油漆工、焊工,有從附近其他各船舶調過來的後勤保障人員,有負責平臺建造、安裝、調試等各板塊的隨航人員……
他們從天南海北聚集到煙臺,就是為了精心呵護這座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他們口中的「孩子」,順利奔赴南海。
拖航過程將持續二十天左右,平臺上備足了足夠120人一個月的生活物資。
項目組隨航人員分批次入住平臺,生活樓裡,幾個沒有現場作業任務的隨航人員正在收拾床鋪。
會議室裡,拖航工作組正在溝通交流拖航各項工作的推進情況。在海上拖航的同時,陸地保障小組一路南下,在陸地全程做好協調、保障工作。
「深海一號」的長寬高均超過90米
投影面積相當於兩個足球場
最大排水量11萬噸
受風面積大,姿態調整難
拖航過程中易受到
北方寒流、淺水位等影響
長距離拖航困難重重
為此,項目組制訂了詳細的拖航方案
集結了中國海油的優質資源和優秀隊伍
確保拖航順利進行
視頻 | 中國海油新聞中心
圖文 | 李佑坤 李彥昭 張雨田 韓慶 楊帆
原標題:《連線「深海一號」能源站:瑞雪送出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