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號」能源站昨交付啟航 將用於陵水17-2氣田開發

2021-01-18 中國證券網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交付

  預計於2月抵達,用於陵水17-2氣田開發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1月14日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14日已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目的地直指海南。

  據悉,「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3艘大馬力拖輪的共同牽引下從黃海海域一路南下,預計於今年2月份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高質量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禦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能源站還搭載了近200套關鍵油氣處理設備,同時在全球首創半潛平臺立柱儲油,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實現了凝析油生產、存儲和外輸一體化功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技術優勢。

  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說,「深海一號」能源站尺寸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相當於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於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於3艘中型航母。

  「僅船體工程焊縫總長度就高達60萬米,可以環繞北京六環3圈;使用電纜長度超800公裡,可以環繞海南島一周。」尤學剛說,該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10多項行業難題,是中國海洋工程建造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該能源站建造質量標準高、施工技術難度大,又在施工關鍵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中國海油項目團隊在作業高峰期安全組織超過4000人晝夜奮戰,使得項目工期縮短至21個月,為國際同等規模項目建造最短用時。

  中國海油陵水17-2總包項目總工程師鍾文軍告訴記者,「深海一號」能源站對塗裝質量和精度控制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組塊和船體連接點間距不得超過6毫米。通過成功實施合龍工程,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深水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難關。

  據悉,「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陵水海域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油氣生產設施安裝和調試工作,預計今年6月具備投產條件。陵水17-2氣田投產後將依託海上天然氣管網大動脈每年為粵港瓊等地供應30億立方米深海天然氣,可以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在啟航儀式上表示,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海油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陵水17-2項目多個關鍵任務,中國海油將進一步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科技創新力度,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研發「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摘要 【我國自主研發「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14日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 「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
    人民日報北京1月14日電(記者冉永平)記者14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中國網1月14日訊 今天,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排水量堪比3艘中型航母 「深海一號」啟航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這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連線「深海一號」能源站:瑞雪送出徵!
    連線「深海一號」能源站:瑞雪送出徵! 原創 CNOOC 中國海油奮進新徵程 奮鬥正當時 記者新春走一線見聞兩天前, 用於建設陵水17-2氣田的「深海一號」能源站順利交付啟航
  • 120米高、最大排水量11萬噸,海洋油氣開發深水重器來了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其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今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
  • 重磅丨「有三艘中型航母那麼大」,海洋油氣開發大國重器來了!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開發啟動 盤點那些在南海找到的新能源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12日對外宣布,中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正式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建成投產後將供氣給香港、廣東及海南地區。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我們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南海。回顧往昔,南海不斷給中國新能源的發現、開採和利用帶來驚喜!去年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
  •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海洋能源開發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周守為院士、李清平《開發海洋能源,建設海洋強國》一文論述了近年來科技創新為海洋能源勘探開發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提出了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小福團將其摘錄如下,分享給大家。
  • 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科協年會專刊
    南海深水的新發現推動中國深水勘探開發與工程技術快速發展中國第一個深水氣田荔灣 3-1的開發是中國深海開發領域的突破,它是亞洲最大的海上油氣平臺。2014 年,中國海油首次鑽獲中國首個自營深水高產大氣田陵水17-2目前已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該氣田開創了世界首例深水萬噸級儲油半潛平臺的開發模式(圖8)。
  • 我國遠洋科考船「大洋一號」廣州啟航開赴太平洋
    新華社廣州5月22日電(記者梁鋼華)在我國挺進大洋系列科考活動中屢立功勳的「大洋一號」遠洋科考船,22日上午在廣州長洲碼頭再次啟航開赴太平洋,進行為期250天的遠洋科考之旅。    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告訴記者,這已是我國大洋考察的第20航次。
  • 中科院深海所再獲1億金融支撐 助「探索一號」闖深海
    記者目前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目前再次獲得浦發銀行方面的金融支撐,隨著不斷深入的科研經費的投入,「探索一號」相關項目將再創佳績。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是我國首艘4500米載人潛水器及萬米深潛作業的工作母船,停靠於三亞母港,自2016年成功首航以來,每一次科考都是對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貢獻,也是對人類科學事業發展的貢獻,為我國進一步開發海洋資源、探索深海奧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中國高含硫氣田開發:從「引蛇出洞」到「變毒為寶」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中國高含硫氣田開發:從「引蛇出洞」到「變毒為寶」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這個項目全稱有點長,我把它簡化一下,應該是從『引蛇出洞』到『變毒為寶』。」這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中國石化剛剛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及工業化應用」項目的解釋。  2003年,中國石化在四川東北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但是,硫屬於有毒氣體,高含硫天然氣有劇毒,當硫化氫濃度達1000ppm就會致人瞬間死亡。
  • 我國首個深層頁巖氣田開鑽,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
    目前,新區已完成地熱勘探孔11眼,其中6眼鑽孔穿透霧迷山組,獲取了熱儲第二空間的相關參數,為區域深部熱儲資源潛力的評價和開發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北方稀土自主研發生產首臺方艙磁共振交付用戶由北方稀土旗下控股公司稀寶博為自主研發生產的方艙磁共振交付包鋼三醫院使用。該設備能夠將患者的醫學影像實時上傳到雲平臺,實現遠程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