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米高、最大排水量11萬噸,海洋油氣開發深水重器來了

2021-01-18 澎湃新聞

30秒認識「深海一號」 視頻來源:中國海油集團(00:34)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其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接下來,「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3艘大馬力拖輪的共同牽引下從黃海海域一路南下,於2月份抵達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實施油氣生產設施的現場安裝,用於開發我國首個1500米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

「深海一號」能源站由上部組塊和船體兩部分組成,按照「30年不回塢檢修」的高質量設計標準建造,設計疲勞壽命達150年,可抵禦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能源站搭載近200套關鍵油氣處理設備,同時在全球首創半潛平臺立柱儲油(4個凝析油艙分別位於船體4個立柱內),最大儲油量近2萬立方米,實現了凝析油生產、存儲和外輸一體化功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技術優勢。

「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深海一號』能源站尺寸巨大,總重量超過5萬噸,最大投影面積相當於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高度達120米,相當於40層樓高,最大排水量達11萬噸,相當於3艘中型航母。其船體工程焊縫總長度高達60萬米,可以環繞北京六環3圈;使用電纜長度超800公裡,可以環繞海南島一周。」據中國海油陵水17-2氣田開發項目總經理尤學剛介紹,該項目在建造階段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13項國內首創技術,攻克10多項行業難題,是中國海洋工程建造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該能源站建造質量標準高、施工技術難度大,又在施工關鍵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項目團隊在質量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面臨巨大挑戰。為此,中國海油項目團隊及時採取封閉式管理策略,在作業高峰期安全組織超過4000人晝夜奮戰,使得項目工期縮短至21個月,為國際同等規模項目建造最短用時。

中國海油陵水17-2總包項目總工程師鍾文軍表示, 「深海一號」能源站對塗裝質量和精度控制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組塊和船體連接點間距不得超過6毫米。通過成功實施合龍工程,我國半潛平臺船體總裝快速搭載和精度控制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深水施工技術突破1500米難關,全面掌握了中心管匯等10餘種水下關鍵裝備的自主製造技術,超大型深水裝備工程總包能力顯著提升。

「深海一號」能源站將在陵水海域進行為期4個多月的油氣生產設施安裝和調試工作,預計今年6月具備投產條件。陵水17-2氣田投產後將依託海上天然氣管網大動脈每年為粵港瓊等地供應30億立方米深海天然氣,可以滿足大灣區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氣需求。

圖片來源: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重磅丨「有三艘中型航母那麼大」,海洋油氣開發大國重器來了!
    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對提升我國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撐海洋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 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深海一號」能源站昨交付啟航 將用於陵水17-2氣田開發
    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再添深水重器,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交付  預計於2月抵達,用於陵水17-2氣田開發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1月14日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
  • 排水量堪比3艘中型航母 「深海一號」啟航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1月14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這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金曉劍:挺進中國海洋油氣深水時代
    深水和深層油氣勘探開發與航空航天工業,並稱為21世紀兩大尖端高科技行業。高風險、高投入、高科技、高回報是海洋油氣開發的特點,而挺進深水區域則將這一特點推向極致。據金曉劍介紹,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以下簡稱「中海油」)建設南海大氣區的快速追趕腳步從未停歇。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依舊呈上升趨勢,面臨的能源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大力發展海洋油氣產業,提升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既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 深水油氣勘探為什麼這麼難?
    20世紀70年代末期,中國在南海開始進行深水地震勘探(指利用人工激發的彈性波來觀測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進入21世紀後,中國在南海北部深水區陸續發現了一批大中型油氣田。2005年以來,在南海北部深水區已發現14個大中型深水油氣田,油氣累計探明儲量約3.9億噸油當量。
  • ...深海一號」能源站交付啟航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中國網1月14日訊 今天,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對外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山東煙臺交付啟航,它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這款裝備排水量超世界所有航母 可拎60架波音
    海洋,孕育了這個藍色星球最初的生命起源,也令人類的未來充滿無儘可能。21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這也是中國海洋事業歷史上總體發展最好的時期。五年來,中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7.44%,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增速3.8個百分點。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7萬億元。
  • 海洋石油981平臺將在南海深水區開鑽 深度萬米
    這將是我國石油公司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標誌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的深水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從明天開始,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將在中國南海海域正式開鑽,具體位置在中國南海水域距離香港東南320公裡處。
  • 中國攻克世界難題,在410米深海底開採「寶藏」
    能源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藏」,當然,想要更好的開發這些「寶藏」也離不開人類先進的科技。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高難度的能源項目得以開採,而近日,位於南海的新油田群就再次傳來了好消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表示,我國在南海開採量最大的新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順利投產
  • 盤點| 藍鯨1號、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大國重器」中那些不...
    海洋,孕育了這個藍色星球最初的生命起源,也令人類的未來充滿無儘可能。21世紀,人類開始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這也是中國海洋事業歷史上總體發展最好的時期。五年來,中國海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7.44%,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增速3.8個百分點。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7萬億元。
  • 海洋巨獸「巨齒鯊」來了,可下500米深水處作業
    海洋巨獸「巨齒鯊」來了,可下500米深水處作業 2020-05-28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能源局:完善油氣勘探開發政策 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100億立方米,相當於建成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  今年9月,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群——流花16-2油田群順利建成投產,該油田群高峰年產量可達350萬噸,可滿足400多萬輛家用汽車一年的汽油消耗。  「我們開展了多個工程方案的論證研究,攻克了深水鑽井、水下智能完井等難題,流花16-2油田群的建成投產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水油氣開發工程技術體系。」中海油有關負責人說,水下生產系統主要包括水下採油樹、生產管匯、海底電纜等,大多數水下生產設施都是國內首次應用。
  • 俄羅斯欲打造世界最大核潛艇,20萬噸排水量卻做民用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前蘇聯時期研發的"颱風"級核潛艇毫無疑問是曾經世界上排水量最大核潛艇了,而如今這把交椅未來也或將易主了(圖片來源於:網絡)俄羅斯可謂是當今世界上除美國之外,坐擁核潛艇數量最多的國家了
  • 亞洲最大深海油氣平臺「荔灣3-1」在青島起航赴南海
    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亞洲最大深海油氣平臺「荔灣3-1」天然氣綜合處理平臺登上世界最大無動力駁船「海洋石油229號」,被運往南海安裝現場。該平臺浮託重量約3.2萬噸,歷時21個月在青島建造完成,建造規模為國內最大,是具有世界級建造難度的超大型海洋鋼結構物。該平臺上船調試後將於5月底在南海完成組塊浮託,預計9月投入生產。
  • 美國航母終於被超越,110萬噸巨無霸問世,排水堪比18艘遼寧艦
    「開拓精神號」民用船的排水量達到110萬噸,而我國遼寧艦的排水量在6萬噸左右,因此相比之下,其排水量堪比18艘遼寧艦。再看海軍實力同樣強盛的美國,擁有11艘10萬噸核航母,不管是尼米茲級還是福特級,與「開拓精神號」的排水量相比,簡直不值一提。就是這艘110萬噸巨無霸,更讓外界驚訝的是,這艘船僅用時3年,就橫空出世。
  • 「流動的國土」在南海:直擊海洋石油981鑽井平臺
    981鑽井平臺代表了中國在南海油氣競爭中的姿態,熟悉海洋工業的人已經從編號中讀出了其身份:「9」代表鑽井船,「8」代表深水,而「1」,則代表這是邁向深水油氣資源的第一步。2012年5月9日,上午9點30分,「海洋石油981」深水鑽井平臺,司鑽(鑽井系統操作者)邱銳啟動鑽井作業系統,石油鑽杆穿透幽深的海水,緩緩伸向1500米的海下。
  • 王宜林:海洋石油工業助推海洋強國建設
    在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配套勘探開發300米以內的近海油氣資源的技術能力,並開始向深海領域拓展。基本建成比較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推動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有效開發利用海洋油氣資源。
  • 世界最大最深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三大厲害之處是哪些?
    "藍鯨1號'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鑽井平臺設計製造的最高水平,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帶入世界先進行列,該平臺先後榮獲2014年《World Oil》頒發的最佳鑽井科技獎以及2016 OTC 最佳設計亮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