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有些低調的OPPO,進入2018年後vivo一改之前悶聲發大財做法,不僅在全面屏、AI、5G等新技術有大幅度的投入,甚至在新機營銷預熱方面也著實高調了很多。當然,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現象,還得從2017年開始說起。
2017年,對於多數中國手機廠商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譬如,在小米眼裡是小米手機徹底觸底反彈的階段,一洗此前受人吐槽挖苦的狀態,轉身成為依舊信心滿滿的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既然有小米上升,自然就會出現其他手機廠商下降,vivo至此已經被小米擠下昔日位置。
不過,vivo沒有繼續保持原來的全球手機廠商名次,除了在於各大手機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外,還有手機市場的宏觀環境影響,vivo擅長穩固的三四五線城市及鄉鎮市場受到挑戰。
換言之,從2017年全球手機市場以及中國手機市場同時呈現出滑落態勢後,vivo是深受影響的廠商之一;以至於在去年全球市場第二季度中直接劃到了others序列。要知道,自2016年vivo手機出貨量快速上漲後到2017年從來沒遇到類似情況。

當然,造成vivo手機出貨量下滑的背後概括起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和全球市場需求疲軟態勢;二是其自身陷入增長瓶頸期。為此,在姑且不能憑藉一己之力改變市場環境的前提下,vivo應該怎麼做才是力挽狂瀾,讓vivo手機重回市場前列的核心。結合目前的表現分析,事實上vivo已經把手裡的牌打得鏗鏘作響,而且很有節奏感。
首先,改變外界針對vivo的品牌認知。和OPPO一樣,vivo在許多人眼一度是藉助營銷上位的手機廠商,在技術積累方面沒有華為手機紮實雄厚,甚至連誕生八周年的小米也可能比不過。
vivo在外界的這一種品牌形象,勢必不能再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力帶來足夠的底氣。所以,它需要投入成本去改變外界的刻板認識:5G網絡方面與全球頂級晶片廠商高通合作;發力AI成立研究院以及推出推出超高屏佔比的APEX概念機,搭載屏下指紋識別的vivo X20、vivo X21等機型等。
其次,升級擁有的龐大線下門店。vivo的線下門店數量有多龐大?根據早前的數據顯示,vivo的線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25萬家,而定位於售後服務的門店也有430多家。但是正如上文所言,vivo門店數量多卻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某種程度會造成vivo品牌降低,故而近兩年大家會發現vivo在不少一二線城市裡開設了數家旗艦體驗店,以此來拉升品牌逼格。
第三,加大並側重產品研發和營銷。了解vivo的人,不會認為它只是一家靠營銷生存的手機廠商。拋開vivo手裡掌握的專利數量不談,我們從2018年1月開始vivo的一系列動作即可看出:發布搭載光學屏下指紋的X20Plus UD版,緊接著亮相APEX概念機,再者又推出屏下指紋手機X21和最近預熱的XPLAY7。
這一波集中火力的組合拳已經把vivo由於高速增長跌至谷底的品牌口碑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進一步來講,vivo展現的屏下指紋技術在其他中國手機廠商裡沒有看到過吧?但vivo有;而vivo在MWC亮相的APEX概念機,據悉要準備量產了,真正全面屏手機,結合屏下指紋、彈出式前置攝像頭也是領先業界,側面彰顯技術實力。
與此同時,APEX概念機被一些網友評價為除了機身有些厚重外,找不到任何黑點。到這兒,大家估計應該明白了,放在以前誰能相信這樣的智慧型手機是出自vivo之手?是不是把品牌調性和口碑都提上去了?因此,在筆者看來如果vivo能把APEX概念機(高端)實現量產,再結合vivo Z1(線上千元機)、本身強勢的中端機型以及已經得到的良好市場回應效果,2018年上半年基本能和華為手機平分秋色,進階為大玩家。
一方面,vivo在2017年遇到的出貨量下滑情況,背後原因和小米手機截然不同。vivo只要做到自身改變和轉型,基本可以實現大玩家的目的;另一方面,如剛才聊到的vivo一系列動作鋪墊完畢,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千元機線上博得頭彩,高端機穩紮穩打)必然能突破瓶頸。
很顯然,以上闡述的不是誇張之詞,而是vivo正在做的東西。此前vivo的CEO沈煒也坦承,vivo這些年高速增長後面確實出現了種種問題,未來押寶於技術創新(AI、全面屏、5G等)現在已經有所成果出來,那麼相比依然低調的OPPO和危機仍舊沒有解除的小米,能與華為一起玩耍的暫時只有v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