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能有什麼用?北京動物園首次做嘗試,黑猩猩樂啦……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8 06:39:14 來源: 美食愛偵探

舉報

  細心的遊客發現,北京動物園黑猩猩的獸舍裡最近多了幾堆彩色樹葉,這些樹葉成了猩猩們的「新玩具」。

  

  原來,動物園正首次嘗試用落葉為黑猩猩丰容,為它們營造野外探索環境,提高黑猩猩福利,同時也為園區樹木的落葉找到了再利用的新辦法。

  每天早上,飼養員打掃完黑猩猩的獸舍之後,就會將綠色、黃色、紅色的樹葉分堆擺放在地上,還會將橘子、黃瓜、香蕉等食物藏進其中。擺好之後,黑猩猩就會試探著上來拿起樹葉,聞一聞、嚼一嚼,有的還會拿起整根樹枝揮一揮……

  

  「黑猩猩是來自非洲的動物,每年10月以後,就回獸舍過冬了。」猩猩館飼養員王爭告訴記者,為了讓黑猩猩在獸舍內也能體驗戶外探索,飼養員們就想到用彩色樹葉。

  於是飼養隊與公園的園藝隊合作,共同收集園內的落葉。

  

  樹葉的選擇有講究,既要顏色鮮豔,又必須無毒無害,確保黑猩猩在玩耍的時候沒有危險。

  飼養隊選擇了綠色的海棠葉、黃色的桑樹葉和銀杏葉、紅色的中國地錦和紅瑞木葉作為丰容樹葉。每天,園藝隊在打理樹木的時候會專門留心收集這些樹葉,飼養員也會抽空在園區的落葉區域收集,每日為黑猩猩提供。

  

  王爭說,經過幾天觀察,用彩色樹葉丰容後,黑猩猩的行為發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化。

  有的黑猩猩會試著用樹枝樹葉去築巢;有的會用樹枝樹葉彼此打鬥嬉戲;還有的在樹葉中翻找隱藏的食物,延長了探索食物的時間。

  「這些場景,遊客在參觀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從而更加了解黑猩猩。」

  (原標題:落葉能有什麼用?北京動物園首次做嘗試,黑猩猩樂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育幼師十年如一日陪小動物過春節 北京動物園「破兒五」給黑猩猩包...
    張姝陪伴黑猩猩「十月」過春節  北京動物園育幼室裡有一群特殊的小動物,它們在育幼師的悉心照料下成長。  2月6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育幼室,看到了小黑猩猩「十月」。見到有陌生人到訪,「十月」絲毫不害羞,非常興奮地躥上跳下。「十月」的「媽媽」——北京動物園育幼師張姝正在給它的房間打掃衛生。  張姝已經當了十年動物「媽媽」,飼養的第一隻小動物是長頸鹿,後來還養過獰貓、黑猩猩、蜘蛛猴。每年春節,張姝都陪伴小動物一起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 黑猩猩也有專屬指紋嗎?今天18:00檔,《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為您揭秘
    今天18:00檔鎖定CCTV-1央視綜合頻道《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精彩繼續動物園裡有什麼?動物園的「家庭普查」開始啦在北京野生動物園動物觀察員路倫一正和工作人員一起進行一項重要的工作——對園區裡的動物開展數量調查完成這項工作
  • 北京動物園在哪裡?北京有哪些動物園
    以前的北京只有一家動物園,就是北京動物園了,那個時候,全北京市的小朋友們都會去這一個地方看,每一天的動物園裡都是人滿為患,小朋友們多到只能被家長舉著才能看到玻璃窗裡的動物,現如今好了,北京城區也多了不少動物園,家長們可以選擇便利的地方去遊玩啦。下面小編給大家一一介紹一下北京的各大動物園吧。
  • 與動物做同事:「理想動物園」是什麼樣的?
    如果不是面前的玻璃觀察窗,和一些設計精緻而趣味的介紹提示板,有一瞬間,我已經忘記自己身在動物園裡。我甚至想到了兒時讀的關於拇指姑娘的童話,想像著自己變成了一個小人,用手指和雙腳觸摸這個小型迷你的園林,走到華北豹身邊,與它做朋友。如果問大部分人關於動物園的記憶是什麼,一定不會是眼前的模樣。
  • 北京動物園600斤中美貘「孕媽媽」,如何乖乖躺下做B超?
    於是,北京動物園的獸醫們就打算嘗試著給懷孕的哺乳動物做B超,一方面看看胎兒在母體的發育情況,另一方面積累孕期數據,為之後飼養員判斷「孕媽媽」處於什麼孕齡、胎兒發育情況提供科學依據。主機像一臺大號筆記本電腦,探頭就像滑鼠,與主機用電線相連,探頭所到之處的B超影像都能在屏幕上實時顯示。「貘可不會像人那樣,知道自己要做孕檢,乖乖平躺在床上等著,一開始,它也不幹。」獸醫霍永騰還站在籠子外,跟記者回憶起了第一次給這隻貘做B超的過程。當時同樣是在11-2的獸舍裡,大家都進到了獸舍裡,有的擺弄B超設備,有的準備耦合劑,有的安撫11-2。
  • 黑猩猩也能學「外語」
    原標題:黑猩猩也能學「外語」   學外語看來不是人類獨有的本領,黑猩猩似乎也可以。歐洲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組在荷蘭長大的黑猩猩在搬家到英國一家動物園後,學會了當地黑猩猩的「語言」。   黑猩猩找到食物時,會發出叫聲來通知同伴,而且食物不同,發出的叫聲也不同。
  • 為什麼動物園的黑猩猩會扔糞便?
    去動物園是一種很好的休閒娛樂方式,但是當你靠近黑猩猩時需要注意了,因為它們會有扔糞便的行為。但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動物園的黑猩猩都在讀書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2016年12月27日,在重慶一家野生動物園,兩隻黑猩猩拿著書本認真翻看,逗得遊客捧腹大笑。(圖:王成傑/CFP)據飼養員介紹,在黑猩猩館內放了幾本書,不料黑猩猩若有興趣的翻看。(圖:王成傑/CFP)書本內容有介紹網際網路知識的,也有攝影方面的,遊客看了忍俊不禁,紛紛讚嘆。(圖:王成傑/CFP)有遊客表示,連猩猩也不甘落後,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學習。 (圖:王成傑/CFP)2016年12月27日,重慶一家野生動物園,兩隻黑猩猩拿著書本認真翻看。
  • 黑猩猩病死,同伴默哀並舉行葬禮,它們的智商究竟有多高?
    ——用樹葉為死去的黑猩猩清理牙齒,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黑猩猩用工具為死去的同伴進行清理的行為,研究人員推測這或許就是人類殯喪習俗的源頭。1、學習能力超群北京動物園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一隻成年黑猩猩曾只見過人類用過打火機一次,自己拿到打火機後30秒內就學會了使用打火機,令當時的相關人員驚嘆不已。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學者 Allen Gardner 和 Beatrix Gardner教會一隻黑猩猩手語,並且其還掌握了800多個符號,還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其他猩猩。
  • 愛滋病毒來源於喀麥隆黑猩猩,人類究竟對黑猩猩做了什麼?
    >Gaetan Dugas但是早在1959年的時候,一名來自金夏沙的非洲男子就感染了愛滋病毒,它曾在醫院賣血,供西方資助的血病研究之用,感染了愛滋病毒的黑猩猩身上會有症狀嗎科學界以往的假設:人類愛滋病病毒的最初傳染源是黑猩猩,但作為原始宿主的黑猩猩一般不會患猿類愛滋病。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碧亞翠絲 ·漢恩博士在坦尚尼亞對94隻黑猩猩進行了為期9年的研究,她發現岡貝國家公園內9%—18%的黑猩猩在研究期間感染了SIV。
  • 北京市屬公園有高招兒 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北京市屬公園有高招兒 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2019-11-15 14:21:41   市屬公園有高招兒 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近日的幾場大風,吹落了大量的枯枝樹葉,市屬公園各有高招,通過粉碎回撒、土壤改良、獸舍丰容、製作花盆等途徑,讓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 愛滋病起源於黑猩猩,第一個感染的人,到底對黑猩猩做了什麼?
    感染了愛滋病毒的黑猩猩身上會有症狀嗎科學界以往認為,人類愛滋病病毒的最初傳染源是黑猩猩,但作為原始宿主的黑猩猩一般不會患猿類愛滋病。碧亞翠絲 ·漢恩博士在坦尚尼亞對94隻黑猩猩進行了為期9年的研究,她發現岡貝國家公園內9%—18%的黑猩猩在研究期間感染了SIV。在成年黑猩猩中,感染SIV者死亡風險是未感染者的10—16倍,而感染SIV的嬰兒黑猩猩全部死亡。
  • 紅山動物園園長「紅」了: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
    這個演講讓人們發現,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裡,我們對動物和自然仍然有發自本能的關心,看到動物過得快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可是,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動物嗎?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動物園?除了把動物養好還能做些什麼?11日記者到紅山動物園進行了實地探訪。
  • 南京這家動物園因一篇演講「走紅」了:我們為何需要動物園?
    這個演講讓人們發現,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的城市裡,我們對動物和自然仍然有發自本能的關心,看到動物過得快樂,我們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可是,現代城市為什麼需要動物園?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動物嗎?城市需要什麼樣的動物園?除了把動物養好還能做些什麼?11日記者到紅山動物園進行了實地探訪。
  • 人比猴子聰明不了多少 黑猩猩有高於人類的記憶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金國認為,動物的智力水平,通俗地說是否聰明,可以從其思維、記憶、行為、模仿等幾方面來判斷。  張金國回憶:「有一次,一隻黑猩猩生病了,我們給它輸液,一位飼養員在不遠處玩打火機,用手一下一下地打火,吧嗒吧嗒地響,這聲音引起了黑猩猩的注意,它不錯眼神地看了幾分鐘。然後,黑猩猩就伸出手過來要。開始飼養員以為它要煙抽,就把煙遞給它。
  • 日本動物園首次教大猩猩識數 鑽研種群文化傳承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報導,為了研究大猩猩的智力,日本京都市動物園(左京區)正在開展一項教西部大猩猩識數的實驗。2歲的雄性大猩猩「元太郎」已能記住數字1-8。據園方介紹,這是日本的動物園首次進行這項嘗試。據報導,實驗開始於5月3日。大猩猩館裡除「元太郎」外,還有其28歲的母親「元氣」和14歲的父親「桃太郎」。
  • 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已開門營業
    自1月25日起臨時閉園,位於大興的北京野生動物園內200多種1萬多隻動物,已經有2個多月沒有和遊客見面了。3月27日,北京野生動物園恢復開園,疫情防控期間,北京野生動物園採取網絡預約實名購票方式,並採取限流措施,將訪客數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 大熊貓也吃上「月餅」:南寧動物園首次展示動物丰容製作過程
    中秋節,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月餅,南寧市動物園就以月餅展開了2020年國慶科普主題宣傳活動。此次活動的重要環節就是為動物園裡的動物製作「月餅」。專業的角度就是動物丰容,這是南寧動物園首次向遊客展示動物丰容的製作過程。
  • 曬「日光浴」睡「電熱毯」 北京動物園動物們用上「保暖神器」
    【解說】1月6日起,北京迎來2021年首場寒潮,最低氣溫一度降至-22℃。在寒冷的天氣裡,動物園的動物們是如何禦寒的呢?1月8日,中新社記者走進北京動物園一探究竟。  【解說】在兩棲動物爬行館裡,幾隻陸龜和象龜正懶洋洋地窩在獸舍,在它們正上方,三組進風口源源不斷地吹出暖風,配合著動物園裡最常見的「保暖神器」——浴霸,它們此時正享受著「日光浴」。
  • 從門可羅雀到日本第一,這家動物園做了些什麼?
    從門可羅雀到日本第一,這家動物園做了些什麼? 1994年,由於園內出現動物因感染棘球絛蟲而死亡的情況,為保護遊客的健康安全,公園管理方不得不在旺季到來之前關閉了動物園。這起事件造成了遊客數量大幅下降,旭山動物園進入到了門可羅雀的蕭條期,這種景象延續了好幾年。 到了1997年,當時的管理層決定開始嘗試一些改變,以期挽救這家瀕臨倒閉的動物園。由於長期經營不善,旭山動物園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資源可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