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二氧化釩摻點兒雜 性能飆升數量級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所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研究室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在W摻雜有序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光電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日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應用表面科學》上。

  氧化釩材料具有高的電阻溫度係數和光熱效應,在紅外探測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氧化釩單根納米線結構因帶隙窄、結晶性好及比表面積大等優點,用其構築的器件具有好的光響應度和量子效率等優勢,是目前氧化釩紅外探測的主要研究方向。然而,氧化釩單根納米線的有效光照面積非常小,導致所產生的光電流很低,限制其應用。將單根納米線有序排列起來,由於單個納米線的集成效應和有序排列導致電子在傳輸過程中具有極高的傳輸速率和低的損耗,這樣既可以發揮納米材料光電特性好的優點,又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光照面積,可以使其獲得較高的光電流值,從而實現優異的光電響應性能。

  另一方面,對半導體而言,元素摻雜具有減少光生電子空穴對複合、提高電導率、提高自由載流子濃度和載流子壽命等特點,因此,它被認為是提高光電探測器光響應的一種有效方法。

  為此,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碩士研究生謝秉合等製備了高質量二維有序W摻雜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這種有序的W摻雜納米線陣列展現出了毫秒級的快速紅外響應速度和高達21.4mA/W的響應率,相比於純的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探測器(響應度為0.29 mA/W),W摻雜之後的響應率提高了近兩個數量級。

  這項研究成果為未來的高性能光電器件的設計提供了一種直接方便的路徑。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2-08 01版)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所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研究室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在W摻雜有序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光電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日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應用表面科學》上。
  氧化釩材料具有高的電阻溫度係數和光熱效應,在紅外探測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氧化釩單根納米線結構因帶隙窄、結晶性好及比表面積大等優點,用其構築的器件具有好的光響應度和量子效率等優勢,是目前氧化釩紅外探測的主要研究方向。然而,氧化釩單根納米線的有效光照面積非常小,導致所產生的光電流很低,限制其應用。將單根納米線有序排列起來,由於單個納米線的集成效應和有序排列導致電子在傳輸過程中具有極高的傳輸速率和低的損耗,這樣既可以發揮納米材料光電特性好的優點,又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光照面積,可以使其獲得較高的光電流值,從而實現優異的光電響應性能。
  另一方面,對半導體而言,元素摻雜具有減少光生電子空穴對複合、提高電導率、提高自由載流子濃度和載流子壽命等特點,因此,它被認為是提高光電探測器光響應的一種有效方法。
  為此,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碩士研究生謝秉合等製備了高質量二維有序W摻雜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這種有序的W摻雜納米線陣列展現出了毫秒級的快速紅外響應速度和高達21.4mA/W的響應率,相比於純的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探測器(響應度為0.29 mA/W),W摻雜之後的響應率提高了近兩個數量級。
  這項研究成果為未來的高性能光電器件的設計提供了一種直接方便的路徑。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8-02-08 01版)

相關焦點

  • 二氧化釩摻點兒雜 性能飆升數量級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固體物理所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研究室費廣濤研究員課題組,在W摻雜有序二氧化釩納米線陣列光電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最新進展。日前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應用表面科學》上。
  • 清華劉鍇團隊: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
    研究系統評述了二氧化釩(VO2)材料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以及近十幾年來二氧化釩材料研究領域新的進展及面臨的挑戰。文章連結: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18.03.029 二氧化釩是一種強關聯材料,自1959年被發現以來就因獨特的金屬-絕緣體相變及伴隨的結構相變而受到廣泛的關注。
  • 二氧化釩有助於提升電晶體能效?
    「但還有一些材料,如二氧化釩可以添加在現有的元件中,使其效能表現更好。」  研究人員們已經知二氧化釩有一種不尋常的特性稱為「金屬-絕緣體轉變」。在金屬狀態下,電子可自由移動,但在絕緣狀態下則無法流動。二氧化釩天生具有開/關轉換特性,這同時也是電腦邏輯和記憶體的基礎。
  • TBSI吳軍橋教授Science:發現二氧化釩反常電子熱導率,「打破」物理定律
    簡單點說,此定律說明,如果金屬材料的導電性能越好,那麼其導熱性能也越好。然而,二氧化釩這種材料卻打破了該經典物理定律。二氧化釩具有一個著名的金屬-絕緣體相變,其相變溫度比起其它多數金屬-絕緣體相變材料的相變溫度要高,在室溫以上,為67˚C左右。
  • 可以隱身的材料,二氧化釩製造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未來可能用於光學、隱身、熱調節的可調材料。這種方法就是使用離子束轟炸樣品特定區域產生缺陷,利用缺陷實現對相變溫度的控制。一個多機構團隊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而二氧化釩可以應用於從家用電器到衛星等高科技裝備中。
  • 合肥研究院在二氧化釩紅外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這一相變特性使得二氧化釩可用作智能節能窗塗層材料,通過對紅外光的調控實現對室內溫度的調節,進而降低建築能耗,達到節能的目的。相變溫度過高、可見光透過率低和對紅外光的調控幅度小是制約二氧化釩實用化的三個關鍵因素。
  • 研究發現二氧化釩超低熱導率,「打破」物理定律!
    簡單點說,定律說明材料的導電性能越好,那麼導熱性能也越好良好。二氧化釩然而,二氧化釩材料卻是一個例外,它並不遵守這一定律。二氧化釩是一種具有相變性質的金屬氧化物,其相變溫度為67℃左右,在達到相變溫度時可以從絕緣體變化為金屬,相變前後其對紅外光可產生由透射向反射的可逆轉變。
  • 清華材料學院劉鍇團隊發表綜述文章闡釋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及應用...
    清華材料學院劉鍇團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闡釋二氧化釩的相變特性、性能調控及應用前景清華新聞網4月20日電 4月16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劉鍇副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知名學術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上在線發表長篇綜述文章《二氧化釩物性及應用的最新進展
  • 二氧化釩——未來電子業的革命性材料
    二氧化釩因其獨特屬性成為取代矽材料用於新一代低功耗電子設備的理想選擇。
  • 二氧化釩多相之謎被揭開
    二氧化釩材料在相對低的溫度下作為絕緣體時,呈現出多相競爭的現象。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研究二氧化釩以來,這奇異的相行為一直不為人們所掌握。美國科學家23日表示,通過對二氧化釩相變(從金屬到絕緣體)進行系統的研究,他們揭開了困擾學術界數十年的謎團。     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助理亞歷山大·特瑟勒夫與法國科學家合作,他們發現二氧化釩發生的多相競爭現象純粹是由晶格對稱所引起的,並認為在冷卻時二氧化釩晶格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發生「摺疊」,因此人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二氧化釩不同的摺疊形態。
  • 中國科大在二氧化釩相變智能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在基於二氧化釩薄膜的智能窗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 【前沿】中科大在二氧化釩相變智能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在基於二氧化釩薄膜的智能窗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
  • 科普:二氧化釩——未來電子業的革命性材料
    新華社日內瓦2月15日電(記者劉曲)二氧化釩因其獨特屬性成為取代矽材料用於新一代低功耗電子設備的理想選擇。瑞士研究人員近日展示了將二氧化釩用於航空航天通信系統以實現可編程射頻電子功能,凸顯了這種氧化物的應用潛力。
  • 二氧化釩股票有哪些?
    而二氧化釩看起來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Durr與他的團隊在不久的將來成功找到能在室溫工作的磁性物質代替品的話,由矽統治的電子世界將會被改寫。  氧化釩材料在相對低的溫度下作為絕緣體時,呈現出多相競爭的現象。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研究二氧化釩以來,這奇異的相行為一直不為人們所掌握。
  • 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本文主要研究了粉煤灰與礦渣粉以不同比例雙摻後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初始坍落度、初始擴展度、和易性、1h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並對其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得出粉煤灰與礦渣粉雙摻時性價比高的配比,對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美法合作揭開二氧化釩多相之謎
    本報華盛頓11月24日電 (記者毛黎)二氧化釩材料在相對低的溫度下作為絕緣體時,呈現出多相競爭的現象。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研究二氧化釩以來,這奇異的相行為一直不為人們所掌握。美國科學家23日表示,通過對二氧化釩相變(從金屬到絕緣體)進行系統的研究,他們揭開了困擾學術界數十年的謎團。  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助理亞歷山大·特瑟勒夫與法國科學家合作,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納米相材料科學中心,藉助凝聚物理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二氧化釩的相行為。
  • 中國科大利用同步輻射技術實現對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副研究員和樊樂樂博士等利用同步輻射X射線衍射和倒空間成像技術,在研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外延生長和界面應力調控相變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近期的Nano Letters上。
  • 同步輻射技術在二氧化釩薄膜相變的應力調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Space Mapping),在研究二氧化釩超薄膜的外延生長和界面應力調控相變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工作發表於近期的Nano Lett., 14 (2014) 4036。    二氧化釩材料表現出獨特的可逆的金屬絕緣體相變,這種相變將導致VO2的電、磁和光學性質會發生突變,比如在相變過程中其電阻率和紅外線透射率的突變等,因而在相變存儲和「智能窗」的應用上具有極大的前景。但是這種相變臨界溫度為68度,作為實際應用仍然相對過高。因此調控二氧化釩相變過程,從而降低相變溫度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
  • 二氧化釩——多種刺激響應相變材料及其應用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強關聯電子體系二元氧化物,由於其內部電子、軌道、晶格和自旋的強相互作用,外界微小刺激引起的局域電子和晶體結構的變化即可誘導VO2發生可逆的金屬-絕緣體相變。伴隨相變,VO2的晶體結構、電阻、紅外光透過率、折射率和磁化率等發生急劇的變化。正是因為VO2近室溫的相變溫度和相變前後物理化學性質的突變,使其在電子、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 光伏摻鎵矽片 PERC路線的又一次跨越
    光伏摻鎵矽片 PERC路線的又一次跨越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 前言:摻鎵矽片成為行業新風向近期,關於光伏摻鎵矽片有兩條頭條新聞(分別來源於晶澳太陽能和隆基股份的官網):第一是晶澳太陽能宣布,自產高效多柵電池和組件產線全部具備切換摻鎵矽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