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技術這麼發達!為何徵服不了38條沙漠魚?可能只能任其滅絕

2020-11-22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態系統是維持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然而隨著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少的生物都在逐步地消失或滅絕之中,例如:2020年已經說明的「長江白鱘」,這都說明了生態系統需要快速的維護起來。

所以人類的活動正在影響生物的大規模減少,如果持續下去,人類將徹底將物種消滅在地球上。

根據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數據顯示,在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同時還有超過約1/3品種更處於瀕危狀況。長此以往,昆蟲恐遭絕跡,所以這就是生物減少的一個標誌。

而如今人類在拯救生物方面,主要是採用基因工程,人類圈養來拯救生物種群,而有這樣的一種物種,科學家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將其物種群體擴大,那就是——沙漠魚

什麼是沙漠魚?

這種魚非常的獨特,因為它就是分布在沙漠地區,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沙漠那麼乾旱,並且沙漠裡面的水非常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處於乾旱模式,怎麼可能有魚的存在。確實,事實告訴了我們,還真的有一種魚在沙漠之後只能夠生活著,這種魚可以說非常稀缺,並且如今只在北美洲地區發現它,是位於死寂的沼澤地「死亡谷」。

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這種魚都是一種「瀕危魚種」,而罕見的沙漠水源就是它依賴的環境。根據《topick》在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該魚在1995年的時候,最初是有200條。

然而在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僅發現剩下38條,所以在數量上是非常少了,並且根據科學分析,這種魚可能是在5萬年前出現的,所以至少已經生存了可能長達5萬年的時間,然而對於僅剩38條的沙漠魚來說,人類如今也沒有辦法將其種群擴大。

人類技術這麼發達,為何徵服不了38條沙漠魚?

確實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人類如今的技術對生物種群的擴大很簡單,並且沙漠魚並不是已經「絕種」的生物,但是人類技術確實徵服不了這38條沙漠魚,並且已經實施過方案,但是最終也失敗了,是什麼原因?我們來看看。

沙漠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魚類,並且對沙漠的生存的環境依賴非常高,而這個魚的所有種群棲息地都是在死亡谷中的一個小水池裡,因為地下水資源枯竭,瀕臨滅絕。

而在看到沙漠魚要「絕種」的時候,科學家們為了讓它們的種群擴大,確實進行了對種群的擴大,並且建立了三個一模一樣的「棲息小水池」,結果科學家們在5年後發現,新建的一模一樣棲息地中與原始棲息地之中的沙漠魚的表型差異很大。也就是出現了「變異」情況,已經演變成為了 不一樣的魚種。

所以這個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人類製造的一模一樣棲息地是不符合要求的,這種魚類完全是沒有辦法生存下來。所以最終科學家們可能只能夠讓這種魚類任其滅絕,因為沒有辦法將其改變,沙漠魚對該地區的天然棲息地依賴太強了,這就是它的唯一棲息地。

沙漠魚的這個棲息地為何難模仿?

從形成的條件來看,地理學家們也只能給出一個預估說明,沙漠魚的棲息地是位於死亡谷東部96公裡處的「魔鬼洞」,按照地理學家預估,這個洞深度至少有130米,並且形成已有50萬年。

但是這些魚來到這個洞的時候可能是在5萬年左右的時間,上面我們也說了,可能生存了長達5萬年左右的時間,是因為在5萬年前,該地區可能出現了一次地震。

而在地震之後,整個洞穴出現了頂部坍塌,讓沙漠魚和裡面的水暴露出來。然後就只剩下了一個小水潭,這樣它們的棲息地在自然演變之下就只有這麼小的一個區域了,所以自然形成的條件讓沙漠魚一直生存於此,同時這個棲息地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

那就是水很缺氧,而且溫度維持33.3℃~33.9℃,這個水溫對大部分的魚來說,可以說已經是極限了,所以不適宜沙漠魚的生存繁衍,最終導致種群只有縮小,而沒有擴大。

所以沙漠魚在未來最終可能會走向滅絕,科學家們暫時也沒有想到一種方法來進行解決,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在進行生物延續的時候,並不是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做到,自然就是自然,人類打造的自然並非全都是好的。所以遵循自然規律的正常發展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人類技術這麼發達,為何徵服不了38條沙漠魚?可能只能任其滅絕
    這種魚非常的獨特,因為它就是分布在沙漠地區,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沙漠那麼乾旱,並且沙漠裡面的水非常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處於乾旱模式,怎麼可能有魚的存在。確實,事實告訴了我們,還真的有一種魚在沙漠之後只能夠生活著,這種魚可以說非常稀缺,並且如今只在北美洲地區發現它,是位於死寂的沼澤地「死亡谷」。
  • 人類技術這麼發達,為何徵服不了38條沙漠魚?可能只能任其滅絕
    這種魚非常的獨特,因為它就是分布在沙漠地區,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沙漠那麼乾旱,並且沙漠裡面的水非常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處於乾旱模式,怎麼可能有魚的存在。確實,事實告訴了我們,還真的有一種魚在沙漠之後只能夠生活著,這種魚可以說非常稀缺,並且如今只在北美洲地區發現它,是位於死寂的沼澤地「死亡谷」。
  • 美國沙漠裡的「怪魚」:全球僅剩最後38條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沙漠是一個水資源極其匱乏的地方,能在沙漠中生存下去的植物非常的少,畢竟植物的生存是需要充足的水資源,而沙漠缺少的正是這個。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魚生存於水裡面,沒有水他們根本不能存活,沙漠跟魚這兩者我們幾乎是不能夠將他們聯繫起來,一個缺水,一個需要水,怎麼能夠在一起。而今天小編要跟你大家說的這個,就是在沙漠中生存6萬年的「怪魚」!
  • 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世上僅存38條,現在怎樣了
    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世上僅存38條,現在怎樣了大自然廣袤無垠,物種也是非常豐富,有些是在多年前就滅絕的,也有許多傳承至今已經數萬年。科學家們越是探索,就越是感慨大自然的奧妙。沙漠魚聽起來很奇怪,眾所周知,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魚都是生活在水裡的,沙漠一詞確是個完全相反的存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怎麼會有魚呢?
  • 世上僅存38條的「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現在怎樣了
    世上僅存38條的「沙漠魚」與世隔絕了5萬年,現在怎樣了大自然廣袤無垠,物種也是非常豐富,有些是在多年前就滅絕的,也有許多傳承至今已經數萬年。科學家們越是探索,就越是感慨大自然的奧妙。沙漠魚聽起來很奇怪,眾所周知,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魚都是生活在水裡的,沙漠一詞確是個完全相反的存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怎麼會有魚呢?
  • 沙漠魚生存現狀堪憂,為什麼最後38條不轉移到美國密西西比河?
    至於這個魚種到底是什麼來到這裡的,目前科學家們也只是推測可能是幾萬年前的某次地震所致。實際上,在2019年的時候,沙漠魚整個種群的數量就只有38條了,現在還有多少條可能會比這個數字更少。眼看著沙漠魚的數量越來越少,研究人員為了保護它們就特意在死亡谷建造了三個和「魔鬼洞」環境比較相似的地方,希望通過增加避難所的方式提升沙漠魚的存活數量,然而不同洞穴中的沙漠魚卻呈現出了越來越大的差異。
  • 瀕臨滅絕的一種生物,生活環境高度惡劣,如今只剩38條!
    瀕臨滅絕的一種生物,生活環境高度惡劣,如今只剩38條!在漫長的演變歷程中,地球上誕生無數的生命,很多生命在惡劣的環境下,頑強的生存下來,可有些生命卻沒有抵擋住環境的壓力,最終無法繁衍下來,只能走向滅絕。
  • 最少的時候僅剩38條,比大熊貓稀少,沙漠魚到底有多強?
    但是在沙漠中高溫少雨,如果說沙漠中存在魚那就非常的違和。但真的有這樣一種魚類,它們生存在沙漠中,在曾經的一次普查中,數量最少已經達到了38條,這就是這個物種的所有成員了。,而曾經只剩下38條的沙漠魚,特指生存在北美洲莫哈韋沙漠和科羅拉多沙漠生物圈保護區內的魔鱂(mojiang)。
  • 尤其是頑強的沙漠魚,生存在沙漠中年後,現在只有37條即將滅絕
    尤其是頑強的沙漠魚,生存在沙漠中5萬年後,現在只有37條滅絕!世界太大了,我想看看,歡迎收看本期節目,我想帶大家了解一下頑強的沙漠魚,他們生活在沙漠中1裡,現在只有37隻瀕臨滅絕,說到沙漠,首先想到的就是乾旱缺水,沒有生命力,沙漠也很危險,由於常年缺水,很少有動物能在這裡生存。
  • 地球上最珍貴的一大生物,在沙漠中生存,可惜只剩38條!
    地球上最珍貴的一大生物,在沙漠中生存,可惜只剩38條!地球在宇宙中有了46億年的歷史,孕育無數的生命。很多生命一直延續至今,也有些生命由於種種原因沒能繁衍下來,任何一種生物都有其本身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些生物,生態平衡早就破壞了。
  • 與世隔絕6萬年,僅剩38條的沙漠魚,為什麼沒有轉移至別處?
    目前地球生物種類在急劇減少,沙漠魚就是其中之一,據科學家表示,沙漠魚在6萬年前就已經存在於地球,但很可惜,這種古老的生物數量最少時僅僅只有38條。於是有網友就疑惑,為什麼不將這些沙漠魚遷徙到另一個環境中,這樣不就能讓它們繁衍壯大下去了嗎?
  • 全球僅剩幾十條的沙漠魚,因為幾個醉漢差點滅絕,它們現狀如何?
    在我們的概念裡,魚應該都是生活在水裡的,長時間離開水就無法生存,會活活乾死,但是世界上總是會有一些比較特別的生物,它們得到行為特徵總是會和別的同類不一樣,魚裡也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姐介紹的,就是一種能在乾旱的沙漠裡生存的「沙漠魚」。
  • 全球最奇怪的魚,生活在沙漠地帶長達4萬年,如今卻成為瀕危動物
    01存在地球4萬餘年之久,如今卻只剩下38條其實這種魚就是「沙漠魚」,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沙漠當中的魚類。有不少人會好奇,魚不都是生活在水裡面的嗎,怎麼沙漠當中還會有魚?但其實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沙漠當中確實存在一種名為沙漠魚的魚種,這類魚主要生活在死寂的沼澤地「死亡谷」。目前沙漠魚生存的「死亡谷」仍然是北美洲海拔最低、最乾燥以及最熱的地區。當然,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魚類。沙漠魚其實在地球上面已經存在了4萬餘年之久,其生存歷史可謂非常的久遠。
  • 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
    但這個生活在沙漠中的「沙漠魚」,沒敗給炎熱,卻輸在人類的破壞上。 這種沙漠魚主要生活在北美洲的沼澤地——「死亡谷」,聽著這個名字不難想像出其生存環境有多惡劣,人類沒辦法生存
  • 全球唯一與世隔絕5萬年的魚,僅剩38條,還差點被醉鬼連鍋端了!
    魔鱂的曲折而又無奈的演化之路魔鱂是沙漠魚的一種,因生存條件的原因,現僅存於莫哈韋沙中的「死亡谷」國家公園內的魔鬼洞之中,直到1930年才被發現,體長大約只有2.5釐米,大概和小溪裡剛孵化的小雜魚差不多大小,非常不起眼。但它是輻鰭魚綱鯉齒目鯉齒亞目鯉齒鱂科魔鱂唯一種,全球所有的魔鱂魚都在這個魔鬼洞中,2016年時只有38條。
  • 人類還有希望徵服宇宙嗎?答案很明確,可能許多人不相信
    而這從側面也反應出了一個事實:人類文明可能窮其一生也無法徵服宇宙。可能這個略帶悲觀的觀點會讓許多人難以接受也無法相信,但這可能真的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而螞蟻又恰好耐住高溫沒有被烤糊,這種方法根本就不可控同時也不現實。
  • 被迫活在沙漠裡的魚,為自救把體積縮小到2.5cm,因人類瀕臨滅絕
    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不是很難把魚跟沙漠聯想在一起呢?但是實際上,在美洲有這麼一種魚經常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裡面,而這種魚就是傳說中的沙漠魚了。沙漠魚因為在沙漠中生存而得此名,但是由於人類的破壞,沙漠魚現在已經瀕臨滅絕。根據研究顯示,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沙漠魚的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處境變得十分危險。
  • 現在地球都不超38條-魔鱂!
    全世界只剩下38條了  據新華社6萬年以來,生活在美國內華達州死亡谷的鱂(音 jiang)魚戰勝了冰河時代的徹骨嚴寒與沙漠氣候的難耐酷熱,在日益縮小的棲息地頑強地生存下來。  據法新社20日報導,棲息在內華達州死亡谷魔鬼洞的「魔鱂」目前數量只剩下38條了。
  • 唯一與世隔絕5萬年的沙漠魚,僅剩38條,差點被仨醉鬼連鍋端了
    它們在5萬年前開始就被禁錮在這個小小的洞穴內,全部種群剩下不過數十條!但就這樣一種受到高度關注的魚,曾經差點被仨醉鬼一鍋端了!如果你這樣理解就錯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了解,魔鬼洞位於死亡谷國家公園的莫哈維沙漠邊緣,那裡夏季氣溫可能你無法想像!
  • 沙漠裡的不死傳說,沙漠魚真正的魚堅強!
    沙漠魚,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沙漠中的魚,就像蛀船蟲的名字一樣,蛀船的蟲子。沙漠魚很小很小,只有5釐米的樣子,簡直就是正常魚類的縮小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沙漠魚隨著沙漠環境的變化,縮小著沙漠魚的體型和生活習性,如今已經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