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坨泥巴在移動,但沒人知道為什麼

2020-11-25 果殼網

(Bearkiii/編譯)最近幾年,在美國的聖安德列斯斷層附近,一大坨神奇泥巴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本來,聖安德列斯斷層就是個不太安分的傢伙。這個長達1200千米、貫穿整個加州的斷層是由於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交界而產生的,該處地層活躍十分頻繁,可以說是加州最有名的地理奇觀了。 

聖安德列斯斷層。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現在,這坨泥巴的風頭蓋過了壯觀的斷層,它的面積大約2230平方米,正以每年行進6米多的速度不屈不撓地移動。看上去,如果沒人阻止的話,它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至於它為何移動,沒人知道。

風騷走位,不可阻擋

這一大坨奇怪的泥巴位於索爾頓海槽,該處地形是由聖安德列斯轉換斷層和東太平洋海隆加利福尼亞灣地段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這一帶非常特殊,幾百萬年來,科羅拉多河的沉積物一直在填充索爾頓海槽的北部裂谷,這也導致下遊幾英裡處的地層被加熱並且被壓碎了一點點。

索爾頓海槽地貌。圖片來源:NASA

這種輕微的變質作用也將沉積物變成了一種新的巖石。過程中,巖石中的二氧化碳被擠出,從內部的裂縫和空隙跑到溼透的表層,形成了泥塘。如果它從地面突出的話,那麼也叫做泥火山。

註:變質作用是指巖石在基本上處於固體狀態下,受到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發生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巖石結構與構造變化的地質作用。

泥塘或者泥火山什麼的很常見,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是,它們通常都是固定的,並不會移動。因此,科學家們很容易就注意到,在2015到2016年的某個時候,這個泥塘居然開始移動了。

這傢伙目前到了尼蘭的北部,但工程師們十分頭疼。因為它的前進路線上是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鐵路。於是人們想了各種辦法來阻止它。

先是挖了一口井,試圖釋放驅動它移動的氣體。

沒有效果。

接著又造出一堵鋼牆,將其打進地面約24米深。

牆陷落了。

這個泥塘輕鬆躲開了它們,繼續著自己的破壞之旅。

圖片來源:GREGORY BULL, AP

多年研究這一區域地熱現象的物理學家大衛·林奇(David Lynch)表示:以前沒人見過這種會移動的泥塘。而除了移動以外,還有十分反常的一點:它特別能噴水。

泥塘和泥火山通常並不會排放很多的水,但是這個泥塘水特別多,每天幾乎要產生約151立方米的水。林奇和其他專家表示,這簡直是個「泥泉」。

原因不是地震,也並非火山

人們發現,這坨泥巴在移動的過程中,並沒有加速。而且,它肯定也不是一天之內就移動18米。還有,它的「路演」和地震也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少數報告並不這麼認為。

地球物理學家肯·赫德納特(Ken Hudnut)表示,雖然聖安德列斯斷層是地球上地質活動最為劇烈的地區之一,但這個「泥漿怪物」跟地震並不相關。人們可以放心,它並不是地震的先兆。

這個泥泉跟火山活動也沒有關係。當地政府在描述它的時候用了「間歇泉」這樣的字眼,可能無意中在暗示它像是間歇式的火山。但事實並非如此。

黃石國家公園的泥塘。圖片來源:David Monniaux

由巖漿熱驅動的地熱系統會形成不同特徵的泥塘和泥火山,比如著名的黃石國家公園。但在這個案例中,該地區已經幾千年沒有火山噴發了。赫德納特表示,儘管索爾頓山丘是由5座火山口在最近12000年形成的,表明這一地區曾經有過非常活躍的巖漿運動,但它們最近根本沒有任何活動的跡象。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個移動的泥泉儘管看上去像是沸騰的,但它其實根本不熱。它的溫度跟周圍的環境溫度差不多。

當然,這個泥泉聞上去有臭雞蛋的氣味,表明有硫化氫。而硫化氫通常被認為與火山活動有關。但在這次的情況下,這更可能是由於細菌引起的。這一區域有一個鹽鹼湖,叫做索爾頓湖。索爾頓湖原為幹地,於1905年因科羅拉多河水位急漲,河水衝毀人工灌溉渠的河堤湧入盆地而形成。目前的索爾頓湖一直被用做排放農業廢水。廢水中的肥料會讓湖中的藻類大量增殖,而當這些藻類死去,細菌就以這些藻類餵食,同時釋放出了大量的硫化氫。

林奇表示,要麼這個泥泉就類似臭水庫的水龍頭,要麼這種惡臭就純粹是地質原因引起的。

索爾頓湖。圖片來源:東方IC

跟聖安德列斯斷層有關嗎?

這個泥泉還加深了一個疑問:這一地區的地熱隆凸跟聖安德列斯斷層有沒有關係?之前的研究認為它們可能有關係,但還缺乏更確切的證據。

目前,這個泥泉已經接近威斯特斷層(聖安德列斯斷層在東南面的延伸帶)。然而,它看上去正沿著一條與這一地區主要斷層呈直角方向的路徑前進。它也許沿著的是橫穿這一區域的另一條斷層,但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個泥泉並沒有進入一個裂隙狀的開口。按道理說,這樣的裂隙更利於釋放出泥泉中的氣體。

這個謎題看上去要持續一段時間了。美國地質勘探局和加利福利亞地質勘探局都沒有對這一現象開展積極的研究,因為這實施起來太花錢了,並且雙方之間還有些沒解決的爭議。

但鐵路公司卻慌了,因為這個泥泉的路徑很可能會切斷公司的鐵路線。因此,他們正在建一條臨時便道來作為應急方案。目前看來,任何人能做的,只能是躲開它罷了。(編輯:EON、Ent)

本文由National Geographic授權果殼編譯。

相關焦點

  • 超市的胡蘿蔔有些乾淨又光滑,還有些很多泥巴選哪樣,導購說漏嘴
    媽媽昨天從鄉下老家下來看我們了,因為是冬天了,地裡的活都幹完了,還帶來了很多家鄉美食,媽媽最疼我了,就知道我是個吃貨,每次來都帶了大袋小袋的來。還帶來一大袋子的胡蘿蔔泥巴還沒洗的。我以為是媽媽趕上菜老闆打特價清貨,一問才知道,是家裡有個人承包菜地種胡蘿蔔,這個時候正是胡蘿蔔豐收的季節。
  • 玩泥巴的人沒出息?好吧,他改用沙子種出蔬菜來了
    促使老郭燃起發明念頭的,是用泥巴養花不衛生,而且滋生蟲害,於是他努力研發無土栽培基質材料代替泥巴種花。2當然,這註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生物工程知識,老郭只好通過網絡自學;沒有實驗設備和儀器,老郭就到處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他曾經是一名管宣傳的公務員),老郭有模有樣搞起研發來,並拉起了一個團隊。
  • 老王西瓜苗沒栽活,告訴他正確方法他咋不聽?
    老王終於耐不住了,他在鄰村詢問了幾個老瓜匠也沒人能說出個一二三。老王慕名來找到回村歇歇。於是回村歇歇拿上相機跟著老王來到了瓜田。老王說,有瓜農說,這是地蛆咬斷了根,他計劃重新補種,兒媳婦去買農藥了,再補種,每個栽瓜苗坑裡倒點農藥水,防治地蛆。
  • 大象拉了一坨核心的便便
    他知道規矩,所以默默回洞裡繼續改論文。第十一稿、第十二稿、第十三稿……到了第二十稿的時候,它覺得差不多了,也和其他老鼠們討論了十多次,覺得邏輯、資料、論證都很嚴謹了。於是它又把論文綁到石頭上去河邊投稿。河邊依然擠滿了動物,像煮餛飩一樣撲通撲通地在投稿。小老鼠念了幾句咒語:「吱吱滋滋吱滋滋嘰嘰」,這是老老鼠教的,可以給它帶來好運。
  • 市面上賣的胡蘿蔔怎麼沒有泥巴?難道用硫磺燻過?大家一起看看
    大家一起看看,相信很多人,你們應該也是知道,我們一年四季的這個季節,也就是能夠吃到的蔬菜種類非常的多,不過有一些蔬菜價格就是非常的便宜,可是營養真的是很豐富,比如這些白菜蘿蔔,還有胡蘿蔔等一些蔬菜,比如今天我想給你們說的這個胡蘿蔔,這個紅蘿蔔你們應該真的是非常熟悉,所有的人都吃過,他可是這個季節也正是吃胡蘿蔔的時候,並且就是把胡蘿蔔煎過的豆腐,豬肉,白菜粉條如果放在鍋裡邊燉一頓的話,吃起來真的是非常美味
  • 澤塔奧特曼第十集:伽馬未來這麼快就吃癟了,敗給了泥巴和催眠手
    在澤塔奧特曼第十集中,澤塔一出場就選擇了伽馬未來形態,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形態的澤塔竟然不敵巴羅薩星人。單只的巴羅薩星人絕對稱不上是強者,如果讓其餘9999隻巴羅薩星人一起來襲,澤塔豈不是會被虐得渣都不剩?面對這個看似不怎麼強(實際上也不怎麼強)的巴羅薩星人,澤塔奧特曼的表現實在讓人吃驚。本來,最初澤塔還是佔據優勢的,可是巴羅薩星人突然想出一個奇招,那就是使用泥巴對付澤塔。
  • 為什麼說大象的屍體不能碰,它們死後還能「傷」人嗎?
    為什麼說大象的屍體不能碰,它們死後還能"傷"人嗎?   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事物,也因此造就了很多傳說,給後人留下很多念想。在這些流傳下來的故事中,一些是有科學依據的,另外的則就是前人留下的謠傳了。國外也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說法,其中一個就是不要亂碰大象的屍體,你知道為什麼嗎?
  • 撿到的小流浪貓髒成一坨泥巴,洗乾淨一看,是藍眼睛的白貓王子啊
    國外一位開設攝影工作室的網友有天聽到門口傳來尖利而又奶氣的喵喵叫,他走出門一看,一隻髒得看不出顏色的小泥巴團站在工作室門口。它身體瘦弱,走起路來還很蹣跚,但它用盡身體裡所有的力氣,拼命地叫喚著,想要引起誰的注意。網友仿佛從它的叫聲裡聽到了:我餓!我怕!我冷!我要找我媽媽!好心的網友把小貓撿了起來,送到了附近的動物救助中心。
  • 這種魚比河豚還鮮美,長得像鯰魚賣200元一斤,人稱「肥坨魚」
    這種魚在養殖場很常見,但是野生的很少,四川人稱之為江團,還有些人把它叫做肥坨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猜到它的名字,不錯,它就是長吻鮠,也叫鮰魚。它的名字倒還挺浪漫的,據說這和它的形狀有關。長吻鮠長得像鯰魚,但身形比鯰魚要高要長,而且顏色也要好看得多。說起這長吻鮠的顏色那可就很獨特了,它肚子以上三分之一的顏色幾乎都是粉色的,小長吻鮠尤其漂亮,一個個在盆裡活蹦亂跳,肚子上粉嫩嫩的肉若隱若現,好看極了。
  • 貓咪肚子垂下一坨肉,是生病了嗎?
    知識點 NO.1 貓咪肚子垂下的一坨肉 話說,人到中年,有多少人從一個清新帥氣的翩翩少年郎發展成為不修邊幅,天天人字拖大短褲的大叔。「歲月是把殺豬刀」這句真理,讓多少鮮肉離我們漸行漸遠..... 比如你以為是這樣的小李子
  • PCB線路板上面有一坨黑色的東西,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1、什麼是COB軟封裝細心的網友們可能會發現在有些電路板上面會有一坨黑色的東西,那麼這種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會在電路板上面,到底有什麼作用,其實這是一種封裝,我們經常稱之為「軟封裝」,說它軟封裝其實是對於「硬」而言,它的組成材料是環氧樹脂,我們平時看到接收頭接收面也是這種材料,它的裡面是晶片IC,這種工藝稱之為「邦定」,我們平時也稱「綁定」。
  • 河邊撿到坨尖石頭 居然是百萬年前野牛角(圖)
    經過簡單詢問,譙指南得知這牛角是在大足龍水鎮的河邊上撿回來的尖尖的一大坨。商販自己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用手指觸摸牛角,上面的紋路和質感蒼涼古樸,直覺告訴他:這個東西已經上了年紀,不是普通的東西。  譙指南不動聲色,一番討價還價後,花900元將牛角買下來。
  • 從魔法世界裡的「泥巴種」說起:歧視性稱呼背後的偏見心理學解讀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泥巴種」作為非魔法師家族出身者的代名詞,在不同場景中多次出現。馬爾福與赫敏爭吵時,語帶輕蔑地說:「沒人請你發表意見,你這臭泥巴種!」這一帶有侮辱性的稱呼讓赫敏的好友羅恩大為光火,抽出魔法棒,想要讓馬爾福嘗嘗鼻涕蟲魔咒的厲害。
  • 吃皮帶和泥巴,被困礦井80多小時後,他們活了下來
    作者:王鵬 呂楊 劉忠俊「在井下實在餓得受不了了,有人吃泥巴,有人吃皮帶,我吃的就是皮帶。」劉忠俊 攝生存狀態:吃皮帶和泥巴 躺、坐在傳送帶上今年56歲、在煤礦工作36年的劉貴華說,被困的礦工有10名是掘進工、2名打鑽工、1名瓦斯檢查員。14日當班入井時每人帶了一盒盒飯,但第一天盒飯就吃完了。後來兩天,井下實在沒東西可吃,有人開始吃泥巴和皮帶。
  • 有傳聞說秦始皇沒死?秦始皇陵有什麼秘密?為什麼沒人去盜墓?
    有傳聞說秦始皇還沒死?為什麼沒人去盜盜墓?  如今進入了現代和諧社會,那些具有豐功偉績的皇帝也罷,生前霸道昏庸的皇帝也罷,最終變成了一抔黃土,就連墳墓也都要被後人進行挖掘,很多的古文物都是通過這樣的途徑得來的,比如說清朝的黃陵和明朝的黃陵是對於考古學家來說非常有驚喜的地方,因為這個時期的帝王們非常注重家族情感,也就是死了都要埋在一起,所以一挖就是一串。
  •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現在移動4G越來越慢了?什麼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感覺現在移動4G越來越慢了?什麼原因?現在,人們對流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對網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4G網絡的出現也很好地提升了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體驗。漸漸地,人們也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很多以前只能通過電腦完成的操作。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