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浣熊長得挺可愛,在原產地它們卻是令當地人非常無奈的小霸王

2021-01-11 溫晨動物園

如果給80、90後的人小時候喜歡吃的零食排個受歡迎程度的榜單,小浣熊乾脆麵一定榜上有名,而且現在網友們也都習慣把浣熊直接叫成乾脆麵。其實當年包裝袋上的小浣熊形象比較有混淆性,色塊分布類似浣熊,配色又類似小熊貓,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內許多人都分不清浣熊和小熊貓,覺得它們長得很像。後來有很多人寫過它們的區分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也能夠分清楚它們了,結果浣熊又跟貉分不清了。關於它們的區別能夠寫一整本書,所以我就不多說廢話了,先發一張浣熊和小熊貓的對比圖。

上圖左邊是浣熊Procyon lotor,右邊是小熊貓Ailurus fulgens。其實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了,看對比圖還不夠明顯嗎,且不說骨骼、體型、四肢的結構區別,就看配色也很明顯了,浣熊的顏色是黑白灰,小熊貓的顏色是黑白橙(或紅),色彩相當豔麗。即便是面部有斑駁白毛的小熊貓指名亞種,其色彩飽和度跟浣熊也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只要不臉盲,記住顏色就能記住浣熊和小熊貓的區別。再來看看貉。

上圖左邊是浣熊,右邊是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要說撞臉的話,這二位的相似度比小熊貓和浣熊要高多了,因為它們的配色差不多,都是灰不溜丟的。其實區分起來也簡單,貉的身體更圓潤,被毛更長,而且雜斑較多,看上去相當狂野。相比之下,浣熊比較瘦小,但是四肢更修長,顏色分布也更加明確,臉上戴著一副非常明顯的墨鏡,看上去比貉更機靈一些。

浣熊是美洲(主要是北美)特有的生物,但是目前在德國、日本等地也建立了野生種群,這個算是德國人和日本人的血淚史,待會兒咱們詳細說。先講講浣熊在北美洲原產地的狀況吧。在飲食方面,浣熊是最標準的雜食動物,也是自然界相當優秀的機會主義者,更是一種已經完全適應與人類共同生活的野生動物。在城市外生活的浣熊主要吃無脊椎動物,例如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等,這些約佔浣熊食物總量的40%;其次是菌類和各類植物的花朵、嫩葉、果實、種子,這些約佔浣熊食物總量的33%。剩下的27%則由小型脊椎動物組成,例如齧齒動物、魚類、小鳥等。

好了,上面說的這些是生活在野外的浣熊食物佔比。還有些浣熊不生活在野外,專門愛往農村、鄉鎮、城市郊區這些有人的地方跑。因為這些地方有著大量食物來源:垃圾箱和垃圾站裡的殘羹剩菜、居民放屋裡的食物、農場中的家禽和蛋、院子裡的寵物食品,這些都是生活在人類聚居地的浣熊最喜歡的食物。浣熊前肢靈活,非常善於挖掘,能夠破壞草坪、煙囪、房頂甚至房屋大門,是野生動物中極為擅長溜門撬鎖、偷雞摸狗的存在,令北美洲本地人非常頭疼。

而且浣熊非常靈活,又有一定的智力水平,搞破壞的時候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每次都是悄悄的進屋打槍的不要,被發現了就溜之大吉,個別浣熊還膽子賊大,明目張胆出來搶東西(例如寵物食品),用兩隻手捧著搶來的東西,跟人似的直立著一溜小跑逃之夭夭。當地人討厭浣熊到什麼程度呢?居民如果發現浣熊在家裡搞破壞,可以隨時撥打官方的動物防控中心前來抓捕浣熊(最後會釋放掉),甚至還有幾種專門為了捕獵浣熊而選育出來的犬種(Coonhound),例如黑褐獵浣熊犬等。

由於浣熊的長相還算是比較機靈可愛的,所以一直都有人試圖把浣熊馴化成寵物飼養。德國和日本就是最出名的兩個國家,德國就不用說了,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喜歡開發新型寵物,看浣熊相貌可愛,行為也很有趣,於是從北美洲進了一批(約1500隻)回來。接下來問題就出現了,人們發現浣熊實在不好馴服,特別是到了發情期,簡直是六親不認,攻擊力強不說(能夠殺死家貓和小型犬),還特別愛搞破壞,時常把家裡拆個稀巴爛。於是很多上了當的日本冤大頭就把浣熊給「放生」了。

這下可完犢子了。由於日本境內沒有什麼能夠威脅浣熊的大型食肉動物,所以回歸野外的浣熊開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搞起了破壞。從2004年到2017年,浣熊僅在北海道就造成了超過3千萬日元的經濟損失,還破壞了很多具有歷史價值和重要意義的廟宇等珍貴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抗住了戰火的摧殘,抗住了歲月的蹉跎,抗住了地震的破壞,但還是沒能抗住浣熊的作妖,可謂是損失慘重。德國也差不多,野化後的浣熊種群給當地林業、農業、畜牧業帶來了巨大破壞,令當地人後悔莫及——當初怎麼就把這些小祖宗給請來了呢!

相關焦點

  • 小熊貓和小浣熊都這麼可愛,就是你分不清它們的理由嗎?
    小熊貓和小浣熊是動物界兩大萌物,圓臉大眼小短腿,還有毛毛的身體,看的人心都要化了。但是這麼可愛的小傢伙,居然有人還傻傻分不清楚,雖然它們都很可愛,但是叫錯了名字還會生氣的喲。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好好區分一下它們兩,下回可別認錯了。
  • 小熊貓和小浣熊是一種動物?網友:「五環」和「九環」的區別
    都說我們大熊貓國寶是很萌的,但其實,它的「親戚」長得也不差,還有它「親戚」的「親戚」。也就是小熊貓和小浣熊。因為名字貼近,小熊貓總是會被誤認為是熊貓的幼年形態。而小浣熊?聽著不是某種零食的封面代言麼~而小熊貓肯定是一種物種不提,看完它們的對比圖片,有沒有感覺非常的相似,甚至一模一樣?
  • 臉盲福利:教你區分長得很像的浣熊、貉和小熊貓
    圖片來源網絡如果你去觀察浣熊的神情,會發現它們看起來非常友善,甚至靠近你時也是一副乖巧的樣子。不要被它們的可愛外表所迷惑,這些小傢伙可能只是看上了你手裡的好吃的而已。聽說我和浣熊長得像? 圖片來源Reddit要區分貉與浣熊,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它們的老家在哪裡。
  • 分不清楚小熊貓跟小浣熊?看這三個地方就知道了,別再認錯了
    分不清楚小熊貓跟小浣熊?看這三個地方就知道了,別再認錯了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聽說過一種帶有小浣熊圖案的乾脆麵呢?這種乾脆麵在以前是非常火的,由於包裝上的小浣熊非常可愛,所以吸引了很多小朋友購買,等到小朋友長大了,回過頭再次購買才發現,這個名叫小浣熊的乾脆麵,包裝上的小熊圖案很可能不是小浣熊,而是一隻特別正宗的小熊貓!為什麼說這隻小熊很可能是只熊貓呢?
  • 這種鸚鵡曾經因為攻擊綿羊而被捕殺,現在卻成為了原產地的小霸王
    現在的啄羊鸚鵡已經放棄啄羊的老本行了(牧民都防著呢),轉而開始偷雞摸狗和攔路打劫慕名而來的遊客,仍然是原產地的小霸王。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說啄羊鸚鵡從古至今的歷程。首先,啄羊鸚鵡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適應高山寒冷環境的鸚鵡,它分布在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注意區分)上,築巢於灌木叢中。在生存方面,啄羊鸚鵡是非常優秀的機會主義者,它是真正意義上的雜食動物。
  • 小浣熊看著可愛,其實是危險的外來物種
    在人們的印象裡,浣熊是一種毛茸茸的既可愛又乖巧的小動物。這種印象來源於它們在一些影視作品裡呈現的形象。然而,浣熊在現實世界裡可並非如此。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浣熊的習性和活動,以及環境變化對它們的影響。據《國家地理中文網》的相關報導,浣熊實際上是一種適應力強,易泛濫擴張,又貪吃的雜食動物。
  • 浣熊可愛好想養?小心它撓你啊!
    我們言歸正傳,講今天的主角——浣熊。說到浣熊,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解釋一下它名字的來歷——浣熊因為習慣在進食之前浣洗食物而得名。不過,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多麼愛乾淨,而是因為它們視力一般,手上的觸覺神經倒是格外發達,觸覺神經數量是人類的數倍。當爪子被水潤溼後,感覺會更加靈敏。
  • 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
    看到貉之後,可千萬別把它和浣熊給搞混了!1.「它,不是浣熊!」貉,是一種從古到今,都存在的動物,而且名字一直是這個。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們的時候,都會誤以為它們是浣熊。從臉型上看,貉確實和浣熊長得很像。由於一些漫畫、動畫作品的火熱,讓浣熊出現在人們視線的頻次很多。所以很多人一看到那張憨憨的臉,就能認出這動物是浣熊了。貉的名氣小多了,所以臉型相似的它,只能被人們誤認了。
  • 治得住貓的只有浣熊了,可愛浣熊在線偷貓糧,貓:防火防盜防浣熊
    其實是有的,那就是可愛的浣熊了。有人要問浣熊看起來就是打不過貓的樣子,他們是憑什麼治得住貓的?這一切都是因為浣熊有一招讓貓咪們都無可奈何,那就是偷貓糧。浣熊愛偷貓糧可不是個例了,在中國還好,並不能常見到野生的浣熊。但是在國外,很多人都是獨棟住著的,遇到野生浣熊到家裡來打劫的概率就很高了。
  • 雲南野生動物園浣熊寶寶初見參觀者
    央廣網昆明8月15日消息(記者李健飛)雲南野生動物園的浣熊家族又多了一群可愛的小傢伙啦。3月初的時候飼養員將懷孕的準媽媽帶到了繁育中心去精心照顧。6月初,這些浣熊寶寶就陸陸續續的來到專門為它們準備的新家裡。
  • 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的小浣熊
    小浣熊是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種動物,因為喜歡把食物放到水中清洗,所以被叫小浣熊,眼睛周圍長有一圈黑色的毛,看起來像太陽鏡,往上的話就是白色的,兩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圓圓的耳朵,黑黑的鼻子,看上去很可愛,它們的皮毛一到冬天就會變厚,大概會長2-3cm厚的樣子,有著極其鋒利的牙齒和爪子,尾巴很長,
  • 小熊貓、貉、浣熊……「乾脆麵君」知多少?
    雖然可愛,但它其實頗能打,能站起來用前足「拳擊」,還爬得一手好樹。雖然名字與大熊貓相似,但最新的研究證明,小熊貓和浣熊科關係最近,不過還有一定差別,單獨列為「小熊貓科」比較好。貉它們吃得挺雜,從鳥蛋、蟲子、蝦、蛙到各種水果,能找到什麼就吃什麼。貉在冬天會換上一身厚而密實的絨毛,看上去胖胖的,走路時身子貼在地上,像一塊移動的肉餅。貉在日本文化裡經常出現,動漫《百變狸貓》、《有頂天家族》裡面,都能看到貉的形象。《火影忍者》裡的一尾守鶴,也是一隻會運用沙子的貉妖。商家也常把貉形象的石雕放在門口,用來招財。
  • 萌萌的六角恐龍,因長得可愛受人追捧才沒滅絕,野外幾乎已經絕跡
    這種小萌物的原產地是墨西哥,但由於墨西哥政府的過度開發和對美西鈍口螈的忽視,導致野生美西鈍口螈瀕臨滅絕,但又因為它們長得可愛,受到眾多寵物愛好者的喜歡,再加上它的生存能力也挺強的,一次能產上百個卵,於是它的人工養殖的數量又居高不下,所以說,它們是靠賣萌為生的,要是長得醜一點,現在已經滅絕了也說不定。
  • 小熊貓這麼可愛,為什麼總有人認錯它?
    當地人回答道:nigalya ponya!西方人被這一長串發音奇怪的單詞給弄蒙圈了,只記住最後一個單詞,按照發音轉譯過來,於是就有了「panda」這個單詞,在尼泊爾語裡面,意思是「吃竹子的動物」。直到1977年,《自然》雜誌還把小熊貓歸類於浣熊科,然而在之後,人們發現它們和熊貓基因近似,於是將小熊貓歸於熊類。但小熊貓和大熊貓還是都屬於單屬單種,小熊貓屬於小熊貓科,大熊貓屬於大熊貓科。而讓它們在同一區域內生活卻一直相安無事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都是雜食動物,在竹子的吃法上,也有所差異。雖然它們都以箭竹為食,但小熊貓主要吃樹葉,而大熊貓則葉、杆均食。
  • 被當地人奉為神明
    它長著一張扁平的臉,兩隻眼睛酷似人類,被當地人奉為「神的化身」。山羊的主人Mukeshji Prajapap將相關視頻發布到了網上。在Mukeshji拍攝時,它會盯著相機看,但當Mukeshji伸出手想要摸它的頭時,它又看向了別處。這隻山羊的面部缺陷可能是獨眼畸形造成的,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缺陷,患病的動物額頭上通常只長一隻眼睛。而這種動物出生變異的情況在印度也很常見,最近在西孟加拉邦的巴德曼地區就誕生了一頭變異奶牛。這頭牛也被當地人當作神的化身來崇拜,可惜它四個月大的時候就死了。
  • 小熊貓、浣熊、貉,哪個才是真正的「乾脆麵君」?
    說到小浣熊乾脆麵,想必又能引起一場回憶殺,畢竟這是我們兒時愛吃的零食之一。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乾脆麵,你分清楚這位「封面人物」到底是誰了嗎?看看下面的幾幅圖,你認得出誰才是我們的乾脆麵君嗎?它們好像長得都一樣,又好像不太一樣......那它們到底都是誰呢?
  • 養一隻浣熊當寵物?你可要擔心了
    浣熊,是一種原產自北美洲的無危動物,因為它經常在河邊捕食魚類,別人誤以為它在水中浣洗食物,所以給它起名浣熊。提起小浣熊,可能很多人就想到了「乾脆麵君」的外號。在北美地區,很多家庭會把浣熊當家寵養,在國內卻比較少。
  • 《可愛的浣熊》沒羽箭-協助拍攝
    浣熊,Procyon lotor (Linnaeus 1758),是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屬的一種動物,原產自北美洲,現為無危物種。浣熊特徵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釐米。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並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 與孩子一起獲得新知——浣熊為什麼愛洗東西
    但是,大家對浣熊的印象剛好是反過來的。不了解這個傢伙的人,總覺得浣熊很好,很可愛,可是一旦你真的近距離接觸到它,特別是長期接觸到它,就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它也有它的缺點。你可能會說,「行了,你別說了,我不在家裡養浣熊不就行了。」你以為不養在家裡就不是禍害了嗎?野生的浣熊其實是非常適應人類城市生活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有食物啊,人類丟棄的食品還有垃圾,都是它們的樂園。在這一點上,浣熊跟蟑螂、老鼠這些動物倒是非常像。更像的是,浣熊也會攜帶狂犬病毒,這個還真的是蠻嚇人的。
  • 《復仇者聯盟3》裡的火箭浣熊 上海也有地方可以看到它
    許多喜歡動物的小夥伴,都被精通各種武器、戰鬥力驚人、既萌又兇悍的火箭浣熊(Rocket Raccoon)圈了粉。在漫威動畫的原作中,它一出場就被戲謔賦予各種外號,比如垃圾熊貓,三角臉猴子,寵物狗,狐狸,小耗子,這集竟然被雷神直接叫作「兔子」。其實,它的臉和現實中的浣熊一模一樣,畫風非常標準。上海哪裡可以看到浣熊?為什麼它那麼容易被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