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柿染,我們能理解是柿子作為染料的工藝。然而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在使用純手藝柿染的物件了。
柿染被稱為「太陽之染」,陽光、微風、溫度,決定著它的顏色。柿染的美妙之處,莫過於它與大自然息息相關而後呈現給你自然的美,那是靈動的生活,本該擁有的模樣。
柿染有防曬、防水、防腐和增強耐久的性質。自古以來,被用作袋子、漆器、布料、塗木、線繩、家具、建築材料,雨傘、扇子,墊子……最早追溯到唐代。
柿染品,帶有大自然的味道,樹木生脆鮮活的質感,時間沉澱的色調,古香古色。
柿染的工藝並不複雜,榨汁、沉澱、浸染、晾曬……
但要學會等待,不慍不躁,
等待大自然賜予獨一無二的光。
傳統柿染澀汁,每年收穫一次,陳化3年。每年出色的單寧(出色的元素)含量都會不同,傳統工藝不會使用化學劑去刻意調節,他們會遵循原始的自然規律。
柿染布會因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日光中的紫外線,溼度和溫度而變暗。 隨年份或季節而變得不同,色調也會因日光,溫度,溼度等而改變。
這也是柿染獨有的魅力。
放了很久的柿染布料,也許某天你發現變成了另一種顏色,那是生活中多麼有趣的驚喜。
在染色過程中,如果沒有晴天就不會出色,
所以柿染學著,等待風和日麗,等待陽光正好。
近些年,我們大多是忙碌的,習慣了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一些傳統的手藝,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有些甚至變成了昂貴的藝術品。
曾經跟朋友笑說,每次去古鎮逛特產,全是一模一樣義烏流水線下來的產品,傳統人的手藝變成了傳說。
然而真正有靈性的,是那些傳統的工藝,一刀一刻的手藝,是心血與靈魂的傾注,是可以觸摸的生活。
每一件古老手工的物件,都有它屬於自己的故事。
有些傳統,守的,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