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藝術,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藝術,生活富有藝術;藝術高於生活,藝術為生活帶來豐富多彩的內容。所以,我們既要熱愛生活,又要愛好藝術;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在藝術中享受生活,且在生活與藝術中增強審美情趣。
今天,我就借平臺談談我們如何在生活與藝術中發現美,切實增強審美情趣。但願讀者朋友們喜歡。
01
我們的生活需要藝術
我們的生活需要藝術,沒有藝術的生活是無本之木。縱觀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人們在生活與藝術的氛圍中艱難跋涉的過程。沒有藝術的生活是無本之木,沒有藝術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而沒有生活的藝術就是無源之水,沒有生活的藝術沒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我們知道,就藝術而言,她不僅僅是畫畫與唱歌跳舞,其實它的內涵是多方面的,藝術不僅僅只是音樂美術兩方面,還涵蓋了繪畫、表演、雕塑、工藝、建築、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設計、化妝等。
如文學藝術,它是人們生活的一種釋放,一種調節,一種宣洩,由心理直接作用於生理,成為人的生命需要。文學是人學,它直接作用於人的精神生活,追問人生,拷問靈魂,讓胸中有一種東西「勃勃欲發」。
文學藝術,對於人生與生活的意義,在於藝術能夠發現和證明,由於發現,人們驚訝於自己的眼光;由於證明,人們感覺到自己的卑瑣、狹隘、荒謬與有限,從而追尋崇高、優美、壯烈與無限,讓文學的精靈飄忽在人與自然之上,觀賞她,嘲諷她,作弄她,又親吻她。
藝術離開了人的生活,也就毫無意義,文學藝術因為有了人和生活,才有了思想,才有了情感,才有了想像,才有了境界。
同樣,音樂、繪畫等等藝術門類也是我們生活和人生的需要,它可以鼓舞、激勵我們快樂地度過人生,讓生活幸福與快樂。所以,沒有藝術的生活,我們的人生就會暗淡無味,缺乏幸福和快樂。
02
要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美
所謂藝術美指藝術作品的美,是人類審美的主要對象。是藝術家對生活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與生活美醜特性在優美藝術形象中的結合。而藝術美和藝術不是同一概念,藝術是和哲學、宗教、倫理等相併列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美是對藝術品審美屬性的概括。
生活中藝術美的種類繁多,存在於一切種類、樣式的藝術作品中以及人們熱火朝天的生活中。造型藝術如工藝美術、建築、雕塑、繪畫;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綜合藝術如戲劇、電影、電視劇;語言藝術如文學等。這些都是藝術美存在的具體形態。
藝術美是一種反映形態的美,它來源於客觀的現實生活,但不等於生活,是藝術家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然後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產物。生活是第一性的,屬於社會存在範疇,是藝術美的源泉和反映生活的部分對象。
藝術美是意識形態性的,屬於社會意識的範疇,是第二性的。雖然有一部分藝術美,是客觀存在的生活美的主觀反映的產物。但是,藝術美不是生活美機械、刻板、原封不動的複製,而是生活美經過典型概括的藝術反映。它比生活美更集中、更強烈、更有普遍性。
藝術美並不都是生活美的反映。生活得醜經過藝術家正確的審美評價和典型概括,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轉化為藝術美。生活美反映到藝術中,如果沒有正確的審美評價而被歪曲時,也不可能產生藝術美。
藝術美是藝術家正確的審美意識對生活美醜的正確反映,是理想美的現實存在。和藝術一樣,藝術美具有陶冶性情、娛樂身心、認識生活、宣傳教育、淨化靈魂等作用。
03
要在生活與藝術中增強審美情趣
無論生活美還是藝術美,給人美的感覺是存在於心中的,很多時候無法用文字表述出來,很多美好的思緒在腦海中一閃即過,無法捕捉。而美不是空談,是要我們在生活與藝術中去體驗、去感受、去欣賞,在享受生活美和藝術美的同時,提高和增強自己的審美價值與審美情趣。
假如說欣賞自然之美需要睿智和一雙善於發現真諦的眼睛,那麼欣賞人間真情,則需要有細膩的情感。在高速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大多因生計而疲於奔波,身邊的零散瑣碎的事情往往被忽略了,漸漸地把日子過得淡然無味,一頭霧水,甚至不知道生活到底為了什麼?
如果我們能夠增強審美情趣,把生活與藝術完美結合,切實把藝術美作為生活中最真摯的情感的表達,讓細膩的生活情感在藝術中燃燒時,我們身邊的那些細微的美肯定會熠熠生彩、璀璨奪目的,我們此時的生活就不會索然無味。
同樣,如果我們的審美情趣乏味就會缺少對人生幸福與美好的感知。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係狀態。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
而審美現象是人與世界的審美關係為基礎的,是審美關係中的現象。美是屬於人的美,審美現象是屬於人的現象。所以,欣賞美的品悟力,體驗美的靈慧感受美並獲得豐富的審美情感、豐富的審美體驗才能形成獨特的審美價值追求、養成健康高雅的審美趣味。
另外,審美力還包含著體驗美與欣賞美的能力,學會欣賞美,才能在感知形形色色的美學形態時,不斷提高審美的品位,才能增強人生對幸福和為好的感知。
然而,如果審美情趣乏味,就會缺乏美的感受力,猶如立身如在囚牢,心如在桎梏,久而久之,靈動活力的生命便成了無動於衷的「空心人」,對人生幸福與美好的感知就會乏力。生命裡就不能深刻感受到宇宙裡綻放出的美麗的光芒。無感的狀態往往在堆積著心靈的死亡。
因此,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藝術,我們要在生活中發現藝術美,培養敏感的審美心靈,培植一顆對美有感受力的心,真正學會在生活中感受各種各樣的美,並通過審美情趣的提升,增強對人生幸福生活與美好的感知,讓人生綻放光彩。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點評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