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彈鋼琴敗給了彈棉花,時代的審美之殤會不會讓我們重回恐龍時代

2021-01-15 好風讀詩書

最近陪孩子讀《給孩子的恐龍簡史》一書,書本8K大小,銅版紙,環保油墨印刷,全彩高清圖片,那些逼真的畫面令人震撼。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封面

那曾經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呀!那些龐然大物行走在地球上,威武、霸氣。它們走過了兩億多年,期間不斷進化,不斷演變,直至不明原因的謝幕,物種走向了終結。

但是整部書169頁,介紹了不同時期的恐龍,這些恐龍無論怎麼進化始終逃不離弱肉強食的宿命。

在這種競爭模式下肉食恐龍越來越強悍,而植食恐龍和雜食恐龍為了逃避被吞噬的命運,就拼命往大長,所以我們看到的體型龐大的恐龍往往並不是肉食恐龍。

書中還交代:在出土的一些恐龍的肚子裡發現有小恐龍的遺骸,也就是說同類之間相殘到駭人的地步。

整個恐龍王國沒有文學,沒有藝術,更不要說審美,恐龍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樣硬邦邦的爭得你死我活的生活持續多少年又有何意義呢?

人類與恐龍其中一項區別就是我們人類有文藝,可以審美,藉助此使文明得以發展和延伸。

我們從原始社會走到現在,不只是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還有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

人類曾經茹毛飲血,食肉寢皮,野蠻粗暴,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再只是這種原始狀態,以禮相待、以法相約、以文藝薰陶,這一切讓人類越來越有序,文明程度越來越高。

可是人類發展了這麼久,在這個盛世,有相當一部分人否定文學,輕視藝術,審美之殤是時代的痛點。

①網上甚囂塵上的言論折射出一幹網民的審美之殤

最近圍繞著傅聰先生因新冠在英國病逝,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各家各派圍繞好幾個問題展開討論,在這些討論中好風發現評論區歪向一邊的一派——從詆毀傅聰先生到詆毀鋼琴再到消解藝術的魅力。

一些人甚至說彈鋼琴不如彈棉花,彈棉花可以興國,彈鋼琴純粹無用,而持這種言論的不在少數,他們振振有詞,擲地有聲地說著自己的觀點。

網上評論截圖

看看上圖這些一本正經的言論,顯然不是調侃。網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否定文學,否定藝術,並且振振有詞地說著文藝無用論。他們拿鍵盤做武器到處噴人,長此以往,不知道文藝的審美將走向何處?

網絡是現實生活的映射,現實中很多人對待文藝的態度也是如此簡單粗暴,審美能力喪失。

②高中語文課堂上的討論顯示出部分年輕人的審美之殤

一次語文課堂上學習王勃的《滕王閣序》,由一個話題引起了關於文藝的討論,一個學生站起來問:「文藝有啥用?」

下面有幾個聲音就附和著說:「對,對,不能吃不能穿的!」

緊接著一個學生提出來讀詩歌最沒用,然後就有人批判那些文言文。

最後一個學生站起來特別慶幸地說:「幸虧王勃英年早逝,否則我們就慘了,不知道還得多背多少詩文呢?」

最後好風領著學生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美,有部分同學覺得果然是美的,但也有部分同學是為了不掃老師的興,勉強假裝在欣賞。

一節課折射出部分孩子的現狀:缺少感知美的能力。

③那些「下車拍照,上車睡覺」的旅遊囧事,反映出部分人的審美之殤。

現在從農村到城市,旅遊成為一種時髦,朋友圈不時就有凡爾賽文學,曬各種旅遊花式拍照姿勢。

其實很多時候你走在旅途中聽到的多半是抱怨聲:抱怨路難走,抱怨景難看,抱怨導遊太黑……

最極端的一次是從杭州出發跟了一個去黃州的團,當時只是為了跟團交通方便一些,因為我們幾個女同志帶著幾個小傢伙,背著幾箱子行李,倒車不方便,所以選擇跟了地團,同行的都是散客。

跟團自然是有心理預期的,尤其是價錢沒上去的團,結果路上有個女孩子嫌棄導遊帶著去購物時間長了,一路上都在維權,用手機把導遊說的所有話錄下來,要投訴,全程沒有賞景。

在黃山腳下有幾個人站了站,拍了幾張照片說太高了,不爬了。

那一路上上演著真實版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當一個時代大眾的審美集體淪陷,焦慮、不安甚至戾氣也隨之產生。

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曾說:「我們要做的,只不過是發現生活之美。」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春花秋月,和風細雨,草木萌發,花朵盛開,秋葉墜落,冬雪降臨……如果我們對自然萬物的變化無動於衷,那就缺少了很多欣賞美的機會。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

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這是朱光潛先生的感慨。他作為中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一生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廣著美學。

2017年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把「審美鑑賞與創造」列為語文的核心素養之一。

課標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鑑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美學是一門廣博而又神秘的學問,它可以指導我們生活,滌蕩人類心靈。發現美,感受美,走進美,人生便有了一番新的天地。

孩子捏的恐龍和書

這是我家小孩在讀完《給孩子的恐龍簡史》這本書後,自己用橡皮泥捏的兩隻恐龍,看著這兩隻憨態可掬的恐龍,好風內心生出了很多喜悅。

「慢慢走,欣賞啊!」

奧古斯特·羅丹說:世界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如果沒有了審美,少了文藝,那人類莫非要重回恐龍時代嗎?完全靠武力和徵服生存下去,而失去生活的趣味?

一本書孩子讀到了他們喜歡的內容,而大人由此引發了自己的感慨。

感謝這本由英國恐龍藝術家託尼·吉本斯繪製完成大書,也推薦給大家。

相關焦點

  • 外賣小哥商場彈鋼琴網上走紅
    2013年,王雷買了電鋼琴,他每天都會彈一兩個小時。7年來雷打不動,「不練則退啊」,王雷笑著說道。每天下班回到家,王雷就會自然而然地坐在鋼琴前,這對他而言早已是一種習慣,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王雷說,彈琴久了會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回憶,這麼多年以來,自己彈的曲子似乎都有著淡淡的憂傷。他很喜歡鋼琴音樂創作演奏愛好者石進的《夜的鋼琴曲》系列,「特別適合失戀的時候聽。」
  • 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鋼琴
    來源標題:終於「得閒」的他們決定去醫院彈鋼琴志願者崔忠和在醫院大廳演奏鋼琴。攝/本報記者 魏曉涵年近八十歲的鋼琴志願者狄源汨。攝/本報記者 魏曉涵演奏中的志願者阮嘉陵。拖著行李的年輕女孩聽著鋼琴曲流淚;自帶板凳、穿著病號服的老人小孩,在旁邊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還有一位因為腹水腫不得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人,對著琴凳上穿著碎花連衣裙、已過花甲之年的志願者發出感嘆,「您真有活力」,臨走時,他反覆說了幾遍,「我晚上就要做手術了,特地下來聽聽音樂」。
  • 有趣的民間遊戲:蛇龍、抬花轎、彈棉花、偷西瓜
    本文屬珩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蛇龍、抬花轎、彈棉花、偷西瓜蛇龍:蛇龍是一種主要流行於景頗族的民間遊戲,因遊戲中玩者模仿蛇龍前行的動作而得名。2.遊戲步驟:(1)遊戲時,每個人拽住前者的後衣襟魚貫而行,扮龍頭者帶著後面長的「尾巴」,像蛇一樣左右迴旋遊動,故名之「蛇龍"。(2)遊戲中,遊戲的其中二人伸手搭成橋,蛇龍隊伍的其他人依次低首彎腰快速從橋下衝過去,看起來似長蛇擺尾。(3)等所有人都從橋下穿過去,接著會有另外兩人伸手搭成橋,然後蛇龍繼續穿橋而過,遊戲繼續。待遊戲中的一些人跑累了,遊戲結束。
  • 為什麼學音樂的人大多都會彈鋼琴?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被譽為樂器之王。由於鋼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樂的轉調、復調、和聲獲得極大的自由,音樂世界裡的所有語言,語法,修辭,等等,鋼琴基本都能展現。
  • 禍起去菜場小攤彈棉花胎 蟲滿為患
    然而這一切的煩惱都是因為去年夏天,孫女士將家中的一條棉花胎送到菜場邊的一個小攤上彈了一次,回家後棉花胎中夾雜的小蟲就讓全家人寢食難安。記者從上海昆蟲博物館了解到,夏季是昆蟲活躍季節,孫女士家出現的小蟲極有可能是衣魚蟲,對人體健康沒有傷害。
  • 美得理MEDELI音樂小課堂:冬季太冷彈鋼琴手指不靈活怎麼辦
    手指的不靈活會影響練琴的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孩子們可能會對彈琴產生牴觸心理。那麼,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讓自己的手指即使在冬天,也能靈活自如呢?本期美得理音樂小課堂給大家分享幾個小方法:  首先,彈鋼琴時要注意自身的保暖。  1.彈琴前可以適當做一些運動,或者用溫水或者熱水袋捂一下手。這樣冰涼的手可以暫時暖和起來,有助於後面的手指練習。
  • 好和弦|[EP.253] 為什麼厲害的人彈鋼琴那麼輕鬆?
    >本文作者:官大為文字整理:弦姐你曾經有沒有覺得鋼琴的琴鍵很重彈鋼琴手指沒力的原因,在傳統的教學上常常都被歸咎為「練得不夠」,大家曾經相信過「偏方」嗎?比如把手指抬得很高再快速彈下去,比如把力量都集中在指尖等等。那麼2020的今天,如何科學的搞懂這件事呢?讓我們一起跟著Wiwi老師探究一下吧~小貼士:通過影片來教你鋼琴的動作,一定沒有辦法講得很精確。
  • 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怎麼玩 來鋼琴塊2彈鋼琴
    最近朋友圈裡又颳起了彈鋼琴風潮,這就是今天小編想為大家推薦的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讓我來告訴大家微信小遊戲《鋼琴塊2》怎麼玩。相信大家一定好奇,為什麼沒玩過《鋼琴塊1》就出了《鋼琴塊2》?其實《鋼琴塊2》就是《別踩白塊兒2》,也就是《別踩白塊兒》的續作。不得不說,這種白加黑的畫面跟鋼琴還真的非常像,這也可能就是為什麼會改名叫《鋼琴塊2》的原因?
  • 安吉含著眼淚彈鋼琴,他說的這句話感動了所有人
    每個孩子的小時候都逃不過才藝訓練,就連衣食無憂的安吉,也要在周末被胡可拉起來彈鋼琴。胡可本來說安吉彈鋼琴,自己就在旁邊給兒子錄視頻,結果沒想到,安吉彈了幾分鐘就開始哭了起來。穿著保暖褲抹淚的安吉,也是意外的乖了,安吉哭的原因其實不是被胡可勒令練琴哭的。
  • 教40歲的女兒彈鋼琴這件小事
    去年七月,琴行來了一位老婆婆,說要買鋼琴。從年齡和外觀上判斷,我們以為她是要給孫女買。結果她說想自己學,學會以後教自己的女兒。 仔細諮詢了需求後同事介紹了幾款鋼琴給她。 當她用粗糙的食指在琴鍵上敲出幾個雜亂的音符時,我意識到她學會彈鋼琴將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 三維空間全息圖教你彈鋼琴
    相信每個男生在小的時候都會萌生學樂器的想法能夠掌握音樂本領真的是很難得的(當然很多人學音樂都是為了哄女生的)簡直沒有更酷的了比如說今天的情人節那樣如果會彈鋼琴你就可以彈琴唱歌給女朋友聽了特別是上了大學會音樂的男生會受很多女生歡迎
  • 彈鋼琴時手指如何駕馭音色?教你兩種方式彈出很漂亮的音效來
    音色這個詞一直是被爭議的,如果你去網上查資料的話,你會發現不同的人對音色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音色廣泛的定義會被用於區分不同的樂器,這可能是物理學家比較擅長的。但我們平常所說的鋼琴演奏的音色是指鋼琴彈出來的那個音的效果。而我們這篇文章的討論也是指的這種效果。
  • 天津華菲126E鋼琴_華菲鋼琴使用方便
    天津華菲126E鋼琴, 聲音完美純正,真正的音色創新!首次使用可單獨操作的由鈦製成的滑動支撐排架,在高音部分通過重馬橋實現對角鋼琴琴弦的微調。使用鈦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它具有出色的聲音傳導能力,並增加阻抗,因此在聲音傳播時會在關鍵點上提供額外的聲音潛力。這使SAUTER Concert 275角鋼琴完全與眾不同。
  • 彈鋼琴的快遞員和過勞的年輕人:從工人文化宮到「水晶宮」
    網絡視頻中外賣送餐員演奏鋼琴截屏實際上,在這樣的時代建構裡,最能夠發出聲音的,卻是廣大中產階層的自反性的焦慮。在馬克思期待的理想狀態裡,人可以上午去讀書,下午去打漁;那麼在「工人文化宮」的所從屬的社會主義結構邏輯裡,工人們每天八小時的工作完成後,當然有晚上來到「工人文化宮」進行娛樂和審美活動的需求——在這裡,娛樂遊戲、體育運動和藝術審美的位置都是平等的,與體育館、「工人之家」的地位平齊,「工人文化宮」負責的是藝術審美的範疇,承載的是對普羅大眾對曾經的「高雅藝術」的獲取可能和途徑。
  • 郎朗近視度達1500因為彈鋼琴?僅用曲子名就把主持人懟得無話可說
    第一期中,國際鋼琴巨星郎朗首次跨界喜劇表演,看點十足,展現了很高的喜劇天賦,一開場,主持人張紹剛就調侃起郎朗的大眼睛,問是不是眼睛大就特別有助於彈鋼琴,郎朗說實際上他兩隻眼睛近視度加起來有1500,張紹剛接著調侃著問郎朗是不是因為近視才選擇了彈鋼琴,郎朗說是因為彈鋼琴才導致近視,讓在場的人狂笑不已。
  • 遊戲史0521:石器時代8.5版 FC MINI第二彈
    【17173專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遊戲史上的5月12日,勝思網絡宣布籤約《石器時代》8.5版中國大陸的獨立運營權。《石器時代》被業界認為是深刻改變中國玩家的網遊,中國市場活得最長的網路遊戲。
  • 5歲男孩心上有洞 心跳起來像彈棉花有回聲(圖)
    5歲男孩心上面有個洞 心跳起來像"彈棉花"(圖)  時報訊(記者 郭璟)最近,一個年僅5歲的孩子小偉住進了西南醫院胸外科病房,活潑好動的他十分討病友們的喜歡,他總是撩起自己的小背心,挺著胸膛讓人摸他的心口,然後再說:「像有個小貓在跳。」
  • 面向腫瘤患者,用鋼琴彈響生命的渴望,為三位老年志願演奏者鼓掌
    於是,應佔巍花甲之年學起了鋼琴。小時候的樂理知識基礎還在,學習鋼琴很快上手。幾年過去了,兒子的古典吉他學得有模有樣,「陪讀」的爸爸也練得一手好鋼琴。三年前,應佔巍看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在招募鋼琴演奏志願者,便在第一時間打電話聯繫報了名。從此,每個周四,他都會出現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我花一點時間,就能給大家帶來內心的平和寧靜,感覺特別有意義。」
  • 少城時代「青春計劃」第三彈HAOBOYS來《佔據》你的心
    少城時代「青春計劃」第三彈,牽手1CM領譽四位高顏值偶像男神——閃藍橋、萬宇辛、蔡榮和姜鈞馨組「HAO BOYS」男團,為影視劇《國民老公2》演唱插曲《佔據》,讓甜蜜的劇情增添一味特別的香氣。都市情感偶像劇《國民老公2》由企鵝影視和1CM領譽出品,開泰時代,閱文影業聯合出品,根據葉非夜同名小說《國民老公帶回家》改編,熊梓淇、賴雨濛、虞禕傑、陳姝君領銜主演。
  • 鋼琴啟蒙的重要性,學習鋼琴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學琴的意義是什麼?朗朗是這麼說的:「相較於學習鋼琴的辛苦,我更享受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給我帶來的幸福感和愉悅感,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法取代的美妙體驗,才讓我在學琴路上堅持那麼多年,最重要的,你獲得了一個終生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