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海燕潛水器助中國對美反潛戰 意義重大

2020-11-30 環球網

【環球軍事報導】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6月4日報導,中國研究人員已完成「海燕」號無人潛水器的一系列水下測試。「海燕」號目前是一款民用平臺,目標是用於海洋生物學科考、海底科考以及協助研究任務及救援任務。

美國媒體稱,正如美國海軍一樣,中國海軍也與研究型大學保持密切的關係,為了潛在的軍事應用,贊助機器人原型機的研究。作為自主水下無人潛水器,「海燕」號有能力在不需要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獨立作業,這令其成為漫長和危險的任務的理想之選,比如掃雷或潛艇偵察。

報導稱,「海燕」號可持續工作30天左右,最大航程達1000公裡,尺寸比中國此前的水下無人潛水器更小,重約70千克。「海燕」號的性能相比老款水下無人潛水器有所改善,這得益於它是一種水下滑翔機,利用機翼和浮力變化可將垂直運動變為水平運動。與傳統的魚雷形狀的水下無人潛水器相比,這帶來的變化是,速度減緩(時速4節)但能源充足,從而能延長持續工作時間。「海燕」號還擁有更先進的運算處理能力,不僅可以自主決定航線,還可將數據傳回總部,供離線處理和分析。

據報導,在美國海軍為了對抗中國日益增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對水下無人潛水器研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之際,中國的水下無人潛水器將提升反潛能力。反潛戰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佔優勢,因此中國海軍在這個領域的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報導說,未來「海燕」號的增大版及其他有望出現的水下無人潛水器可以為中國海軍完成要求更高的遠程任務。尺寸更大的水下無人潛水器可以攜帶更大的傳感器,能探測到距離更遠的水雷和潛艇,甚至可能攜帶武器。正如在空中和陸地上一樣,海上戰爭未來也將變得更加自動化,而中國海軍是不甘落後的。

相關焦點

  • 中國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中國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做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的重大突破,「奮鬥者」號凝聚了中國深潛人的巨大智慧。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12年6月27日,這艘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記錄保持在了7062米。「蛟龍」號還擁有世界先進的懸停和自動駕駛功能,可以抵禦海流的幹擾,工作時穩穩地「定」在海底。
  • 中國載人潛水器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意義重大
    海底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是中國的一句俗語。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已經不是難事,時至今日,我國研發的各種探索裝備不僅能夠登陸月球背面,還能夠下潛至海洋幾千米以下的海底,此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刷新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新的世界紀錄,近日,我國的另一款載人潛水器再次創下了新的世界紀錄。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今天(11月10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這意味著我國深海載人潛水更進一步,10909米,這一數字造就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成功挑戰"世界第四極"。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湖州「2020海燕助飛行動——吳興行」 活動順利舉行
    湖州「2020海燕助飛行動——吳興行」 活動順利舉行 2020-08-13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燕」、「潛龍」、「深海勇士」……這幾天中國深潛很忙
    在漆黑的海底,熱流噴湧形成巨大的「黑煙囪」,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搖擺著美麗身段的生物悠然地呼吸著二氧化硫劇毒氣體,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巨大能源……這不是科幻小說的幻境,而是中國潛水器不懈探索的深海奇境
  • 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 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
    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做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的重大突破,「奮鬥者」號凝聚了中國深潛人的巨大智慧。
  • 特別關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到底有多牛?
    這是一場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這是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這是中國載人深潛事業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它突破了我國多項核心深潛技術,它完成萬米級海試,首次探底全球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創造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它就是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 「海燕」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
    周立表示,這麼多觀測要素的融合在國際上動平臺的觀測尚屬首次;這也標誌著我國在萬米水下滑翔機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周立介紹,蛟龍號等載人潛水器通常靠改變潛艇的自身重量來實現上浮下潛。在潛艇內有多個蓄水倉,當潛艇要下潛時就往蓄水艙中注水,使潛艇重量增加超過它的排水量,潛艇就下潛;從蓄水艙往外排水,使潛艇重量低於它的排水量,潛艇就上浮。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大象踩...
    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海燕」歸來,發現台州之美——市僑聯組織開展2020年「海燕發現...
    「海燕」歸來,發現台州之美——市僑聯組織開展2020年「海燕發現台州」行動 2020-07-17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英派出航母與多艘軍艦 赴菲律賓助其救災(圖)
    美英派出航母與多艘軍艦 赴菲律賓助其救災(圖)     11月10日,菲律賓遭超強颱風「海燕菲律賓官方最新災情統計顯示,截至10日晚19時,颱風「海燕」在菲律賓已造成229人死亡,45人受傷,28人失蹤。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詩平 董瑞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裡亞納海溝下潛6329米,成為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之後的又一項新紀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 美關注中國最先進深潛裝備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並與「國際戰略...
    對稀土礦進行精細加工的過程之一 深潛器合成圖 海溝示意圖 自研的鈦合金新材料 【大軍事消息】中國載人潛水器
  • 蛟龍下水與世界潛水器全紀錄(組圖)
    蛟龍下潛深海有何意義?外媒如何評論「蛟龍號」?  一、何為潛水器?  目前,海洋能源資源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主流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海油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恆一介紹,海洋能源開發要瞄準四大戰略領域:第一是海洋石油的深水領域。全球海洋石油資源量44%在深水。第二個領域是LNG(液化天然氣)領域。
  • 中國舉國之力造出的潛水器,比不上一個美國導演?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當年的6月27日,我國首臺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成功。「蛟龍號」的海試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海鬥一號
    2020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載譽歸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例如,了解深海洋流運動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氣相互作用從而更加準確地預報天氣和海況;了解深海生命現象,可以更好地追溯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更好地回答生命起源、演化等重大科學問題;從深海生物中可以提取淺海生物沒有的生物活性物質,推動生物製藥的進步,為人類造福;了解海底地質變化和洋殼運動規律,可以更準確地預測海底地震,讓海底礦藏開採更有安全保障。
  •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2016年,研製萬米潛水器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項目正式立項。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長、「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告訴記者,走向深海並不容易,第一個難題就是海水帶來的高壓。  「奮鬥者」號具備覆蓋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業能力,這有賴於一些關鍵技術的支撐,如載人潛水器球殼、浮力材料等。比如作為潛水器主結構之一的載人潛水器球殼,可以說是極限設計、極限制造。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由於在萬米的水下,潛水器要承受的壓力據專家說相當於在指甲蓋上放一輛汽車,其艙殼必須用鈦合金製造,形狀、圓度、壁厚都必須精心設計。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