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是由一大團的星際塵埃形成的,那麼地球上最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其他星球上基本都沒有水,唯獨地球上有!如果除去水,地球則就是個豪無規則的形狀。和其他星球相比簡直就是另類!
以前科學家認為,水的來源是太空和地球內部。水從太空來到地球有兩個途徑:
一是落在地球上的隕石!
二是來自太陽的質子形成的水分子!
地球形成初期是一個乾燥的天體,後來由於自身的引力鎖住了來自宇宙的大氣並保持一定的大氣壓。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固體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冰,經過漫長的歲月,有很多宇冰闖入地球的引力範圍之內初吸引到地球上,在地球表面溫度和地球大氣壓的作用下宇冰融化成水,而水在大氣壓下無法逃逸,逐漸會聚成江河湖海,地球上的大氣中的氧氣就是從水中分解而來,有了一定壓力並支持生命的大氣、有了適應生命存在的溫度和支持生命的水,地球逐漸成了運育生命的搖籃。
太陽系萬物誕生靠太陽,這可以說是科學認知的一句真理話。目前,在太陽系空間存在的所有物質,都是太陽持續燃燒約50億年以來,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的塵粒流物質聚集而形成的階段性結果,在塵粒流物質之中先天夾帶著一定數量比例的氧與氫元素,這兩種元素之二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隨機配搭就自然會形成水了,也就是說在塵粒流物質之中天然會有水的存在;在太陽系空間運行的所有物質之中同樣天然也會有水的客觀存在,只是水的表現方式不同,或是氣態或是固態吧了。
至於地球上最初的液態水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就不難理解了,一方面,地球上的物質都是塵粒流物質聚集的自然結構,物質中內存著一定比例的水。二方面,隨著地球不斷吸納來自太空上的物質,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大,按比例所積累的水也會越來越多。三方面,由於地球是處於宜居帶軌道圓周運行的,與太陽熱能溫差的端面正好是處於零下幾十至零上100多攝氏度之間的適中位置,大約在43億年前,當地球的質量增大達到一定的程度,地球磁場穩定建立之後,地球上就自然會形成一個龐大外圍的大氣層,並在大氣層的持續作用下,會使地球上的溫度環境大部分能保持著0至50攝氏度之間,與此同時,在地球的赤道面從地面到大氣層之間還會出現一條浩瀚的圓周恆溫帶,當處於恆溫帶物質之中的水,就自然會形成穩定的液態水體現象,隨著地球質量的持續壯大,液態水的存量不斷增多,久而久之,逐漸會形成地球的海洋現象。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是由一大團的星際塵埃形成的。塵埃是幹的沒有水分,但星雲中含有的氫和氧能夠合成水。當太陽第一次發出光亮時,這些水分從太陽系的內部被擠了出來。自此之後,人們只能從外太陽系或者太陽系邊際的彗星軌道中找到水分。 科學家對此做了調查,發現地球海洋中的水是在大約10億年前這個階段就存在了。
以上所述,就是地球上最初液態水體的由來。
PS:易五月作品,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