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兩場持續上百萬年的雨,這些水從哪裡來的?

2020-11-23 騰訊網

地球上曾經下過兩場持續上百年年的大雨,第一次大雨發生在地球剛形成後不久,這場大雨孕育了地球最初的生命;第二場大雨發生在晚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3億年前,這場大雨讓獸族一蹶不振,卻讓恐龍登上了王位。

原始海洋的形成

地球形成於大約46億年前,在地球剛形成時,地球表面一片炙熱的巖漿,溫度高到生物無法生存。

在如此高溫環境下,水也無法以液態的形式存在,大量的水分子被蒸發到大氣層中,還未降落時就又被蒸發,因此它們無法以降雨的形式落下。

隨著地區溫度的不斷冷卻,地面溫度終於降到了沸點以下,被蒸發到大氣層中的雨終於可以降落在地球表面,就這樣,在地球最初形成的一段時間裡,地球上持續下了一場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雨。

這場大雨匯聚到地球低洼地帶,形成了原始江河湖海,不過雖然稱那時的海洋為原始海洋,但其實原始海洋的鹽分較低,和如今的海洋成分天差地別。

原始海洋的形成,可謂是為地球生命誕生奠定了基礎,這是因為在早期地球上,大氣層中還沒有臭氧層,紫外線能夠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這使得地球生物無法在地球表面生存。

然而紫外線的另一個好處是,紫外線以及宇宙射線,雷電等釋放的能量有利於有機物的合成,所以在過去原始海洋中存在著許多有機物,這一點通過米勒實驗就能看出。米勒實驗是將原始大氣,原始海洋放在與外界隔絕的玻璃瓶中,並使用電火花來模擬早期地球上的閃電,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有機物的生成,證明了有機物可以從無機物中產生。

原始海洋中充滿了各種有機物,為生命誕生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且,原始海洋可以隔絕紫外線,使得生命能夠在海洋中誕生。

所以目前主流科學理論認為:地球生命起源於海洋。後來科學家們又從海底熱泉口找到了原始生命出現的依據。而現如今,科學家在搜索地外生命時,也把擁有液態水作為最重要的依據之一,甚至科學家們預測木衛二以及土衛二上存在生命,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存在著液態水,並且海洋底部擁有和地球一樣的海底熱泉口。

卡尼期洪積事件

如果說地球上第一場持續上百萬年的大雨催生了地球生命,那麼第二場持續上百萬年的雨則使恐龍登上了地球霸主的寶座。

在晚三疊紀時期,板塊運動到了最緊密的時期,此時幾乎所有的大陸都緊緊的粘合在了一起,形成盤古超大陸,這也導致來自海洋的水汽無法深入內陸,以至於當時地球上許多地方都呈現出了荒漠景觀。

除此之外,當時地球上的火山也非常活躍,火山持續不斷地向地球噴發巖漿以及大量溫室氣體,導致氣溫上升。

然而在距今2.3億年前左右,不知道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地球環境到達臨界點,一瞬間狂風夾雜著暴雨,地球上開始出現了一場持續兩百萬年的大雨。

在這場大雨之下,地球板塊也開始鬆動,開始逐漸分離,這大大緩解了超大陸內部的乾旱,使得原本的荒漠、草原地區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森林景觀。

從理論上講,森林裡植被眾多,能夠提供的能量也更多。但是對於已經適應了以蕨類為食的食草動物們來說,裸子植被能量匱乏,而且難以消化,於是大量食草動物倒在了這場大雨之中。而恐龍由於能夠更好地消化這些植物,所以迅速佔領地球空缺的生態位。在卡尼期洪積事件之前,在地層中發現的脊柱動物化石,恐龍只佔了5%,但是大雨之後,恐龍化石佔了90%。

而哺乳動物所屬的獸族在這次競爭中失敗,徹底淪為邊緣角色,並在恐龍統治的那段時間裡以體型較小,並且以樹棲或者地下挖洞的形式生存。

雨為什麼能持續幾百萬年?

我們知道,即使大氣中的水汽再多,也無法持續上百萬年的時間,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地球上曾經下過兩場持續上百萬年的大雨呢?

其實這是因為全球變暖。當地球溫度大幅度升高時,此時地球上的蒸騰作用也會更加強烈,就像在熱帶雨林地區,當地溫度較高,所以這裡的蒸騰著作用非常強烈,而蒸騰之後的水汽又會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球上,所以這裡的降雨就非常多。

在地球剛形成之初時,地球溫度雖然在不斷地下降,然而地球溫度總體而言依舊較高,所以降落在地面上的水汽又會重新被蒸發,又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球上。

在卡尼期時期,由於火山運動,導致地球上溫室氣體含量較高,所以溫度也偏高,因此降雨也較多。

從這兩場持續上百萬年的大雨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放任地球溫度不管,任由全球變暖,那麼在不久後我們或許也會面臨一場持續上百萬年的大雨,只是我們能不能度過這個超長「雨季」,就無從得知了。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水對於地球生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地球上不存在水,那麼生物根本無法在地球上出現。所以我們在尋找外星文明時,會把是否有液態水當做一個重要的因素去考核。既然水對於地球生命這麼重要,我們今天就好好聊一聊,地球上的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其實地球上的水,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就存在了。
  • 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竟然依靠的是一場下了幾百萬年的雨
    今年南方的雨水太多導致各省都出現了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過連續陰雨天數也就二十來天,曾經的地球上出現過連續潤溼期幾百萬年,也就是說幾百萬年都在下雨。水滋潤萬物這下了幾百萬年的雨是如何形成的。四周都被海洋包圍的盤古大陸,海水蒸發後無法深入大陸的中心,沒有雨水滋潤的盤古大陸變成了沙漠,地表溫度上升,紅通通的沙粒,火山不斷的爆發,地表充滿了巖漿和二氧化碳,溫度升高,地面水蒸氣不斷蒸發,終於達到了一個臨界值,雨水開始不斷的下,這一下就下了幾百萬年,火山噴發產生的有害氣體和雨水結合產生了酸雨,大面積的動植物都開始死亡,當時地球上的生物超過三分之二都滅絕了,唯獨小部分恐龍留了下來。
  • 史上兩場跨越百萬年大雨,一場孕育生命,一場把恐龍扶上「王位」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非常誇張的天氣現象。就拿下雨來說,地球就曾經下過跨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大雨。而且還不止一場。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兩場,一場在地球形成初期,這場雨下了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最終匯聚成了原始海洋,為生命誕生做好了鋪墊;另外一場發生在2億年前,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這場雨下了200萬年,大量的海洋動物因此滅絕,要為恐龍的崛起埋下了伏筆。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
    現在,地球上,海洋的總面積佔整個地球總面積的71%,可以說,地球就是個藍色水球。那你有沒有好奇過,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四大洋?海洋是怎麼在地球上形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水是從哪來。水從哪裡來關於這點,眾說紛紜,追蹤地球水的確切來源異常複雜,科學界普遍認同的說法是星雲說,這要從46億年前說起,那時,太陽系剛剛誕生不久,太陽系中漂浮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雲,在雲內,氧原子和氫原子四處擴散,氧和氫當時是宇宙中最豐富原子,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這些高反應性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水。這個化學式大家可能學過,兩個氫和一個氧可以形成一個水分子。
  • 地球上的水是哪裡來的?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離不開水正是由於地球上覆蓋著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海洋才孕育了我們的大千世界和萬物眾生那麼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哪裡來的呢?二是認為水是地球形成後因替星撞擊而得來的彗星小行星「撞」出來的?
  • 如果地球上連續下10000年的雨,人類會滅絕嗎?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大膽的假設,因為在當下,連續一個月左右的連降暴雨就能導致特大洪災的發生,而洪災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那麼,按照這個理論,如果連續下10000年的雨的話,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都會滅絕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情況下會導致連續的降雨不停?連續降雨一萬年,看起來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
  •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北宋詞人晏幾道曾寫過一首千古名篇《臨江仙》,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盡了雨天、人愁意境的極致,以至於雨天也被賦予了某種人格化的精神,頗具惆悵美的神韻。更甚者:」清明時節雨紛紛「江南梅雨季節持續月餘的下雨天都有一種慵懶的慢生活格調。
  • 地球誕生時是個火球,那水怎麼來的?為何又會下數百萬年的雨?
    但是地球上的水循環一直都在進行,只要海洋中有水,只要我們合理利用,只要我們的生態環境不被嚴重的破壞,淡水資源是不會枯竭的。因此近些年來我們很少再說節約用水這句話了,但要做到合理利用,不浪費就行。所以可以這麼說:水在地球上就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超古代文明,這些證據說明的確出現過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超古代文明,這些證據說明的確出現過我們真正了解人類的歷史和過去嗎?最近,幾個發現似乎指出,這些古代文明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為什麼主流研究人員選擇「忽略」這些細節和線索?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存在於我們地球上的古老文明的證據。在古埃及,中美洲和蘇美爾的文獻中提出,那些偉大的文明,偉大的統治者和持續了幾千年的「黃金時代」。到底有沒有古老文明呢?下面來看些東西。海底遺蹟:不知道各位玩家有沒有探索大海的欲望?
  • 地球上的水是怎麼來的?
    我們知道,地球70%的面積是海洋,只有30%是陸地,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目前,關於水的起源,科學家有兩種假說,一種是自源說,意思是這些水是地球自帶的;另一種假說是外源說,意思是小行星撞地球送來的水。這兩種假說哪個更符合地球水的起源呢?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了將近100萬年,最後是如何結束的?
    經歷過寒冬後迎來了第一縷溫暖,但是春季也是十分潮溼的季節,在6、7月份氣溫不高不低但有時卻會讓人感覺全身溼漉漉的,有時衣服晾幾天也晾不幹總是覺得涼涼的,這種時候有時你放在桌子上的食物沒有去保鮮過幾天去看它都長黴菌了,這樣我們是不能再去吃的,因為這個食物它已經變質了。一般會出現這些情況我們都稱它為梅雨季。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年中下雨時長最久的一段時間了但是在曾經的歷史上卻有下過100萬年的雨。
  • 地球曾下了一百萬年大雨,除非一切從頭來過,否則無緣再見此景
    一、地球誕生的那些年。如果要接受曾經下過百萬年暴雨的設定,那麼同學們必須還得接受兩個科學假說,其一是星雲說;其二就是地球起源就是「溼」的。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地球形成物質就包括了大量的冰質顆粒,這時,那一場百萬年級別大雨的第一個前提條件得以具備。三、地球初期水圈與大氣圈的形成。大洋的水從哪裡來?
  • 地球曾經下過一場百萬年的雨,如果如今再下1萬年雨,會怎麼樣?
    文/行走天涯地球曾經下過一場百萬年的雨,如果如今再下1萬年雨,會怎麼樣?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人類不懂得保護地球,保護自然環境的話,人類很可能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這一次地球上絕對又會有90%以上的生物滅絕,其中很可能也會包括人類。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下了100萬年之久,後來是怎麼停下來的
    南宋詩人趙師秀曾寫過一首《約客》,裡面有句想必大家都聽過,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繪的是江南梅雨季節時的美景,這種持續一個月的連綿細雨,雖然頗為潮溼,但有一種慢生活的情調在裡面。
  • 據說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幾百萬年的雨,這是不是真的?後果咋樣?
    三疊紀元時代的開啟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恐龍屬於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嗎?肯定不是,那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啥呢?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大家可以去翻一下書,不好意思,書中恐怕也沒有記載。因為整個地球的發展演變史是有著46億年的歷史的。
  • 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哪裡?
    我們的地球是目前已知眾多行星中唯一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地球表面70.8%的面積被水所覆蓋,表面上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大水球。水以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存在於地球,大多數水存在海洋裏海水佔全球水量的97.5%主要分布於四大洋中。陸地淡水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左右,其中70%是固態冰川。
  • 如果火星上有水 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如果火星上有水,那麼這些水都去哪裡了?
    有一個事實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在漫長地質歷史上的某一個時刻,曾經存在於火星表面的大量液態水突然神秘消失了。火星曾經可能存在的宜居環境是引發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殖民衝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現在,歷史上曾經存在於火星上的那麼多水,到哪裡去了?
  • 地球曾下過一場超級暴雨,雨過天晴,地球已經被另一種動物佔領!
    其實地球上下過至少兩場暴雨,一場是沒有生命的時代,和地球水的來歷有關;另一場是生命爆發之後,大雨還促成了大量生物的滅絕!地球上的水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這不是小時候媽媽給的答案嗎?地球的水還真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其一當然是彗星帶來的,這個髒雪球帶來了大量的水!其二則是形成地球時的水以及巖石中的大量水合物以及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大轟炸時期,地球高溫高熱中大量水汽蒸發到了大氣層中!過了大轟炸時期後,地球表面漸漸冷卻,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變成了雨水落到了地面上,在低洼地區形成了河流、湖泊和海洋,而生命則在陸地和海洋交接的某處誕生了!
  • 地球上的水是最多的嗎?那麼多水又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的含水量差不多就倒數了,但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也許木衛二也有可能,但至少我們現在還沒發現!其實不單是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上的水(冰)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又為什麼只有地球的水以液態存在呢,下面我們來簡單討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