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下了一百萬年大雨,除非一切從頭來過,否則無緣再見此景

2020-11-22 張狂很好奇

地球上下了100多萬年的大雨?當然誰也沒有辦法親眼去目睹過這種盛況,但科學家還是有證據回憶一下這段恐怖的歷史。至於未來還會不會有這種天氣?同學們祈禱吧,除非一切從頭來過,否則大家是無緣再見此種境況了。

一、地球誕生的那些

如果要接受曾經下過百萬年暴雨的設定,那麼同學們必須還得接受兩個科學假說,其一是星雲說;其二就是地球起源就是「溼」的。

二、星雲說

地球的形成是和太陽系的形成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星雲說」。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外圍物質先是聚成石質和冰質的塵埃顆粒,再相互碰撞和黏合,形成若干星核,星核再互相碰撞結合為月球或者火星大小的星胚(planetary embryos),最終形成地球一類的內行星。

遠離太陽的星胚主要成分是各種冰質顆粒,因此可以大量吸聚氫、氦等元素;太陽自己在形成過程中,又不斷的將氫、氦「吹」向遠處,讓這類星胚得到更多的材料,得以形成巨大的外行星,例如木星、土星等等。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地球形成物質就包括了大量的冰質顆粒,這時,那一場百萬年級別大雨的第一個前提條件得以具備。

三、地球初期水圈與大氣圈的形成

大洋的水從哪裡來?答案牽涉到地球起源的「材料」:如果撞擊聚集形成地球的星子星胎裡面含水,地球起源就是「溼」的,那麼水圈的水就是來自地球本身,這樣地球將具備持續下雨的動力,滿足第二個必備條件。

如果地球起源是「幹」的,星子星胎並不含水,就需要從外面來水,最可能的就是由彗星帶來。但這樣得到水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地球將不可能出現封閉式的持續降雨百萬年的機會,願望將落空。

科學家通過用水的同位素,氘和氫的比值(D/H)來檢驗兩種觀點。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地球上水的D/H比值接近隕石,與彗星迥異,從而排除了外來水為主的假說。簡單的說,地球的材料就是溼的,那麼我們就來重現這場豪雨吧!

四、曾經的百萬年暴雨

和其他類地內行星一樣,地球剛剛誕生的時候,大氣成分主要是氫、氦和氧;初生的地球表面是巖漿海的熔融狀態,驅散了這類揮發元素。其後的200 萬年間,地球表面是熔融地幔橫流的巖漿海;隨後冷卻,矽酸鹽在幾千年裡迅速凝固,形成初始巖殼層,並開始出現少量液態水。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溫度繼續下降,地球表面最終形成一層玄武巖將大氣和地球內部分隔開,地心的熱量不再直接作用於大氣與地表,大氣溫度將開始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分迅速凝結,這時候,就是同學們期待的——「超級洪水(universal deluge)」期——數百萬年不停息的暴雨!

可以推算,那時期的雨量比現在的熱帶降雨量還高出將近十倍。地質學上把這段狀態持續的時間稱為「冥古宙 (Hadean)」。

小結語:

初生的地球大家都沒有辦法見過,上面的推測必須建立在同時成立的兩個假說之上。隨著天文望遠鏡技術的進步,更廣闊的宇宙將呈現在人類的眼前,或許對其他太陽系的觀測,會看到曾經的地球也不一定哦,那時候,就可以知道,科學家們的推測是否正確咯。

相關焦點

  • 丹尼爾·布萊恩除非合約到期,否則無緣再參加WWE比賽!
    摔角網訊,近日美國資深媒體人布拉德·謝巴德在電臺節目中表示,丹尼爾·布萊恩(Daniel Bryan)恐無緣再參加WWE比賽!WWE根本沒打算讓他通過WWE參賽許可,並且WWE也無計劃安排布萊恩的比賽,因為這背後的潛在併發症,WWE都不敢冒險承擔。
  • 2018年九月再見十月你好圖片 唯美手機壁紙大全
    2018年九月再見十月你好圖片 唯美手機壁紙大全時間:2018-09-28 23: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九月再見十月你好圖片 唯美手機壁紙大全 2018年九月再見十月你好圖片~少走了彎路,也就錯過了風景,無論如何,感謝經歷,一起來看看2018年九月再見十月你好說說
  • 除非F-22實現光學隱身 否則在中國這項新技術下無所遁形
    資料圖:雷射三維強度關聯成像相機8月16日,科技部發布一條重磅消息,顯示中國在一尖端科技領域取得突破,該科研項目中有一個科研成果被稱為是隱身戰機時代的終結者,除非美軍F-22、F-35和B-2等軍機實現光學隱身,否則在中國的新科技下,他們已經只能稱為使用了過時的隱身技術。
  • 如果人類能活一百萬年,你願意做一次十萬年的星際旅行嗎?
    之前曾寫過關於蘇美爾的文章,相傳大洪水之前地球上曾有過10位統治者(納菲力姆),10位君王統治地球的時間長達432000年,他們由120個SHAR`S組成,一直到大洪水。按SHAR的繞日一圈計一年的話,一個SHAR相當於地球3600自然年。那些統治者的壽命也是相當驚人,往往橫跨多個SHAR`S。這不由得我們聯想,如果人類的壽命和他們一樣,那世界又是會是什麼樣子?
  • 如果連續下100萬年的大雨,人類能支撐多久?
    如果雨水太過了,就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困擾。現在我國已全面進入了暴雨時期,這幾天的大風大雨,已經使得南方的一些地方出現了洪災。連續幾天的雨水天氣,都能給我們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如果連續下100萬年的大雨2.34億年前,地球上曾下過一場100萬年的雨水,科學家將這次雨水泛濫成災的時期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 非鳥恐龍崛起稱霸地球1.6億年,可能與這場下了幾百萬年的雨有關
    這場雨非同尋常:大約2.33億年前,地球上的確曾經下了一場很久的雨,可能剛好一百萬年,也可能超過了兩百萬年。其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兩位著名的地質學家阿拉斯泰爾·魯弗爾和邁克·西姆斯便提出了「地球潮溼期」的觀點,意思是地球曾經經歷了至少一百萬年的潮溼時期,當時生活在地球上的很多動物和植物都在這個時期走向滅亡,包括大約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至於這場雨是不停地下暴雨,還是像普通雨季一樣雨水相對較多,那暫時就還不得而知。
  • 地球連續150年的大雨,低級生物進化成恐怖物種
    從我記事起,這場雨就一直在下,起碼在我的記憶中從未停止過一秒,根據記錄,這場雨要追溯到一百五十年前,也就是2050年,人類活動的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變暖,專家預料中的冰川時代並沒有來臨,反而是高溫引起的劇烈蒸發導致了全球連綿不斷的暴雨。
  • 40億年前,月亮也曾有過大氣層
    一項新研究發現,月球曾經被兩次火山爆發所生成的氣體覆蓋了7千萬年。該圖為月球上巖漿噴發,氣體排放後形成一層大氣的模擬圖。圖片來源:NASA MSFC科學家們表示,在3、40億年前,月球上巨大的火山爆發給月球帶來了大氣層。
  •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兩場持續上百萬年的雨,這些水從哪裡來的?
    地球上曾經下過兩場持續上百年年的大雨,第一次大雨發生在地球剛形成後不久,這場大雨孕育了地球最初的生命;第二場大雨發生在晚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3億年前,這場大雨讓獸族一蹶不振,卻讓恐龍登上了王位。
  • 地球曾下過持續200萬年的雨,如今又出現當時徵兆,這說明什麼?
    在2.34億年前,地球上充滿著各種災難,當時地球上,下雨時間達到了最長的一個時期,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物種滅絕,不過同時恐龍也由此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但如果在某一時期突然連續下大雨,並且一直就不會停止,而這個時候雨水也將會成為地球上的災難,也是人類的災難。
  • 全球下過的怪雨,一場雨持續100萬年,該地居然下起蘋果
    2020年真的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後,洪澇災害再次為難我們,當然這種天災我們無法避免,但是時間可以治癒一切,隨著我們的不斷抵抗,暴雨洪水始終會過去,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地球上帶來曾經下過的一些怪雨。
  • 霍金為何與諾貝爾獎無緣?竟是這個原因
    霍金的四肢、說話和行動大大受限,但在老師的鼓勵下,繼續他的研究,1965年以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獲得博士學位,開始他的「黑洞」研究之路。霍金受到漸凍人症的影響,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言語難以辨別、行動必須倚賴輪椅,在醫療器材、語音合成科技等儀器協助下,讓他能持續研究黑洞,並在網絡發達的今日,多次透過直播和社群網絡,發布各種新興研究與想法,讓霍金不僅是該領域的權威學者
  • 地球已有46億歲了,她曾經歷過哪些風雨?
    再加上地球時不時地「鬧脾氣」,氧氣的增加並不是一條直線的。但無論如何,藍藻曾靠一己之力改變了地球大氣層。 地球變成雪糕球 6~7億年前,地球曾經兩次變成一個大「雪球」。當時整個地球都被冰雪覆蓋了,平均氣溫降到了-50℃。全球海洋遭到極端氣候影響,完全冰凍,冰蓋厚度可達上千米,這一狀態持續了數千萬年之久。
  • 一場雨下100多萬年,二疊紀地球曾遭洪水肆虐,毀掉90%物種
    在悶熱的夏天,下一場大雨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因為天氣會因此而變得涼快一點,不過,如果這場大雨下了一整天都沒有停,甚至連續數日都是連雨天,人們就會感到焦慮,開始討厭下雨,期待著晴天的到來。這不僅是因為雨水影響出行,在一些山區,大雨很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同時,一旦爆發洪水,也會危機人類和動植物的安危。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至少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根據地質學家們的研究,這幾次物種大滅絕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比方說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恐龍與大部分生物一起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 失戀博物館扎心句:再見了,我無緣的愛人
    再見了,我無緣的愛人。 8.In love who seriously, who is lost in a great mess. 愛情裡誰認真了,誰就輸得一塌糊塗。
  • 科學家發現新滅絕事件,大雨下了1百萬年,地球像「桑拿房」
    主要是通過地質環境的變化以及保留下來的動物、植物化石來判斷,我們就能知道在某一個時期生物種類數量的變化。食物的緊缺也造成了它們無法快速的繁殖,也無法深入到大陸各個地方稱霸整個地球。如果地球的環境一直這樣下去,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往後的日子就沒有恐龍什麼事了,哺乳動物祖先也無法得到喘息。但是就在二疊紀末期大約1700萬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的2.33億年前,地球的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整個大陸從乾燥炎熱的環境變成了潮溼悶熱的環境。
  • 據說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幾百萬年的雨,這是不是真的?後果咋樣?
    如果我們把這個時間線進行無限延長,人類對於地球所帶來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當我們把時間線推到2.5億年之前的時候,那一片世界一切都是新興的,一切都是罕見的,大家姑且看看這個事件敘述可能本身並不準確,畢竟2.5億年實在是太過於遙遠了。
  • 杭州人無緣「金邊日食」,那明天下午天會突然變黑嗎?
    都市快報訊 6月21日,也就是明天,2020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天象——超級日環食就要來了。前幾天,快報就跟大家科普過它的厲害,來複習一下:日環食是什麼?月球遮住了太陽的大部分,露出一圈環狀的太陽邊緣,仍然明亮,其他地方變黑,好似一個「金指環」。
  • 再見,就是再也不見!
    「一起走過的那座橋,最好是無緣再見!既然選擇了再見,最好再也不見!」當初因為彼此喜歡,所以選擇了在一起,之後因為沒有了感情,所以選擇了放手!很純粹,很喜歡這種戀愛的狀態。但是,既然選擇了放手,那就徹底放手。三天發個微信,兩天發個qq,一個星期打個電話。算什麼呢?
  • 遠古大雨下了100多萬年,它沒導致物種大滅絕,還造就了恐龍
    但是有研究表明恐龍的發跡與一場遠古大雨存在聯繫,這場大雨一下就是一百多萬年。地球上不同地區、不同地理位置所面對的降雨情況是不同的,有些沿海地區經常受到季風影響,因此降雨量要多一些;而有些地方長期位於內陸,水汽較難到達,因此降雨量會少一些。但整體來說,除了個別極為乾旱的地區之外,地球上幾乎所有地方都會出現降雨現象,而且降雨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