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大雨下了100多萬年,它沒導致物種大滅絕,還造就了恐龍

2021-01-22 奇點先驅

引言:一直以來恐龍的起源對人類來說是自然界的一大謎題,我們實在難以想像這種曾經遍布世界的動物是從哪一種動物開始發跡的。但是有研究表明恐龍的發跡與一場遠古大雨存在聯繫,這場大雨一下就是一百多萬年。

地球上不同地區、不同地理位置所面對的降雨情況是不同的,有些沿海地區經常受到季風影響,因此降雨量要多一些;而有些地方長期位於內陸,水汽較難到達,因此降雨量會少一些。但整體來說,除了個別極為乾旱的地區之外,地球上幾乎所有地方都會出現降雨現象,而且降雨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然而前段時間有研究報告指出,幾億年前地球的降雨情況與此恰恰相反,其中在大約2.34億年前有一場大雨足足下了一百多萬年。

一場雨能下一百多萬年,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當我們知道木星的表面存在著很多已經持續百萬年的風暴時,就知道一切皆有可能。那麼這一發現是怎麼被提出來的呢?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科學家在義大利、阿根廷等沿海地區發現了大量紅色的沉積巖,經過研究驗證這些沉積巖應該是三疊紀時期獨有的一種砂石。而這種砂石的形成是因為那時候地球大陸還是完整的一塊,來自海洋的水汽很難到達大陸的內陸,因此在極為乾旱少雨的情況下紅色的沉積巖形成了。

那麼曾經位於內陸的沉積巖又是如何來到如今的沿海地區呢?對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推測,它們是被大雨衝刷而來的。在遠古大陸的模型中,如今阿根廷、日本等沿海地區都位於當時的內陸地區,這塊區域也是紅色沉積巖的主要產生地區。後來隨著大陸板塊的運動,這些曾經位於內陸的區域變成了沿海地區,曾經的紅色沉積巖也開始受到潮溼空氣的影響。不僅如此,有科研團隊還在地球上多處三疊紀巖層中發現了大量降水的痕跡,這應該才是那場進行了長達百萬年降雨的主要證據。

隨後科學家通過同位素測定法測出了巖層中的元素經歷了超過百萬年的雨水影響,使得2.34億年前地球遭受百萬年降雨的說法得到進一步的證明。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場持續這麼長時間的降雨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是地球大陸板塊運動引起的。大陸板塊的分裂導致了大規模火山運動的爆發,這使得大量原本存在於地球內部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那時候地球的氣候。

那麼這場史詩級大雨給地錶帶來了什麼影響呢?很多人會認為在這樣終日潮溼的環境下很多生物的生存無法得到保證,但是研究表明恐龍卻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發跡」的。有專家指出恐龍的數量在大約2.3億年前還僅僅只有脊椎動物的5%,但是在那之後恐龍數量似乎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加持而一直增長,之後更是佔到了脊椎動物的90%。由此看來這場大雨不僅沒有讓地球生命遭受生物大滅絕事件,反而讓一種原本普通的動物變成了新的地球霸主。

相關焦點

  • 一場雨下100多萬年,二疊紀地球曾遭洪水肆虐,毀掉90%物種
    這不僅是因為雨水影響出行,在一些山區,大雨很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同時,一旦爆發洪水,也會危機人類和動植物的安危。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至少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根據地質學家們的研究,這幾次物種大滅絕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比方說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恐龍與大部分生物一起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 超過100萬年的持續大暴雨!製造了三疊紀滅絕,讓恐龍霸主上位!
    三疊紀時期以百萬年的暴雨結束,這場暴雨為恐龍的統治鋪平了道路 很久以前,在恐龍時代到來之前,一場大雨降臨在超級大陸-盤古大陸上,並且持續了超過100萬年。
  • 科學家發現新滅絕事件,大雨下了1百萬年,地球像「桑拿房」
    一般我們所說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被確認,指的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在相對較短的一段時間,例如數萬年間,物種的數量減少至少不過最近科學家確認了一場新的滅絕事件,這次的滅絕事件發生在二疊紀末到三疊紀末之間,正是這場滅絕事件的出現導致了地球上現代生物系統的起源。也造就了恐龍這個霸佔地球一億多年的新主人。
  • 如果連續下100萬年的大雨,人類能支撐多久?
    連續幾天的雨水天氣,都能給我們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如果連續下100萬年的大雨2.34億年前,地球上曾下過一場100萬年的雨水,科學家將這次雨水泛濫成災的時期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空前絕後,持續數十萬年間,熔巖層,長達數百裡,火山持續向大氣層,釋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增加,氧氣減少最終會導致地球平衡失控,地球迎來持續100萬年的大雨持續下雨1個月,水庫、河流、湖泊水位將高漲,全球將迎來超級洪災,城市內澇非常嚴重,水電、煤氣供應中斷,所有行業,交通癱瘓,大面積農田被淹、作物被毀,房屋倒塌,山體滑坡,泥石流泛濫,數百萬人因此而死亡,
  • 比較有爭議的幾次物種大爆發與大滅絕,恐龍遭受了兩次撞擊?
    遠古時代小行星撞擊事件往往會在巖石裡留下線索,而施米茨在瑞典奧陶紀的地質層中發現了許多這樣的線索,他估計那一時期隕石撞擊地球的概率是現在的100倍。如果隕石撞擊地球如此大量而頻繁,那麼緊隨其後的將是破壞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迄至今日,科學家已在地球上發現了多達170處隕石坑)。
  • 2.34億年前,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滅絕爆發過很多次,據記載,生物大滅絕發生過5次,還有數不勝數的生物小滅絕,每一次的生物大滅絕爆發後,就會有更強大的生物統治著地球,弱小的生物群體也將被取代。我們都知道,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那麼當時的恐龍是如何坐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
  • 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恐龍誕生了,再來一次人類命運會如何
    實際上大雨很有可能會帶來極大的災害,比如今年各地暴雨所帶來的洪災,導致了巨額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它對地球帶來了什麼影響?二疊紀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200多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在地球上「起步」,這樣算來的話這一場雨可以從那時候下到今日。這場暴雨緊跟在「二疊紀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之後,這場2.5億年前的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為慘烈、最為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當時地球上95%的生物都滅絕了。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將恐龍推上了「王位」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到哪了?
    就是如此強大輝煌的恐龍時代,在6500萬年前卻因為一場天外的災難而滅絕了。那場天災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稱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波動,導致地球迎來了生態劇變,在這場劇變中,地球生命來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恐龍在這場大滅絕事件中沒有活下來,最後都滅絕消失了!!!!
  • 地球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恐龍滅絕」並不是最具毀滅性的
    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傑克·塞普科斯基的科學家實施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生物信息梳理工作,由此引發了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公認的「五大物種滅絕」,包括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摧毀了非鳥類恐龍,以及二疊紀末期更具毀滅性的大滅絕,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
  • 300萬年的長期缺氧導致了毀滅性的物種滅絕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有力地支持了這樣的理論,即大約4.44億年前,地球海洋中的缺氧導致了毀滅性的物種滅絕。新的結果進一步表明,這些缺氧(幾乎沒有氧氣)的條件持續了300多萬年,遠遠長於我們星球歷史上類似的生物多樣性崩潰時期。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一把將恐龍推上「王位」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前後歷經200萬年左右,導致當時地球上78%的物種滅絕,海洋生物受到重創。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二疊紀末期,是目前已知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三葉蟲、二齒獸等等都在這次滅絕。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主要是海洋生物遭受重創。
  • 探索地球5億年生物滅絕事件 恐龍世紀最長 人類最短
    一般我們所說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被確認,指的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在相對較短的一段時間,例如數萬年間,物種的數量減少至少不過最近科學家確認了一場新的滅絕事件,這次的滅絕事件發生在二疊紀末到三疊紀末之間,正是這場滅絕事件的出現導致了地球上現代生物系統的起源。也造就了恐龍這個霸佔地球一億多年的新主人。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史上兩場跨越百萬年大雨,一場孕育生命,一場把恐龍扶上「王位」
    就拿下雨來說,地球就曾經下過跨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的大雨。而且還不止一場。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兩場,一場在地球形成初期,這場雨下了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最終匯聚成了原始海洋,為生命誕生做好了鋪墊;另外一場發生在2億年前,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這場雨下了200萬年,大量的海洋動物因此滅絕,要為恐龍的崛起埋下了伏筆。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久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因此誕生
    根據最新的地質學報告顯示,在距今的2.35億年,即是二疊紀與三疊紀交替之際,地球表面下了一場大暴雨,整整持續了200萬年。當時地球上忽然發生了劇變,接近90%的物種全都滅絕。後來下過了這場200萬年的大雨之後,地球重新「冷卻」下來,恢復了生機,也進入了中生代,就是大家熟悉的「恐龍時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 恐龍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
    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哺乳動物長期在其他物種的影響下難以發展演化,而在滅世之後的新時代,突然發展壯大不斷演化最終出現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