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下過一場超級暴雨,雨過天晴,地球已經被另一種動物佔領!

2020-12-0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其實地球上下過至少兩場暴雨,一場是沒有生命的時代,和地球水的來歷有關;另一場是生命爆發之後,大雨還促成了大量生物的滅絕!

地球上的水是從天上落下來的!

這不是小時候媽媽給的答案嗎?但從科學家口中說出來是不是有點意外?地球的水還真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其一當然是彗星帶來的,這個髒雪球帶來了大量的水!其二則是形成地球時的水以及巖石中的大量水合物以及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大轟炸時期,地球高溫高熱中大量水汽蒸發到了大氣層中!

過了大轟炸時期後,地球表面漸漸冷卻,大氣層中的水汽凝結變成了雨水落到了地面上,在低洼地區形成了河流、湖泊和海洋,而生命則在陸地和海洋交接的某處誕生了!

造成生命大滅絕的雨到底有多大?

第二場大暴雨則發生在2.34億到2.32億年前,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導致了大量生物的滅絕,另一個結果則直接導致了恐龍的崛起,這個答案是不是有些詭異?但歷史就是這樣發生的!

三疊紀早期,地球上的大陸還連成一片(盤古超大陸形成於二疊紀末期),三疊紀初期已經有部分已經分裂,但大陸仍然是沒有完全散開,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大陸邊緣地區溫暖溼潤,內陸地區則由於水汽無法進入而乾燥少雨,所以在三疊紀早期從大陸邊緣到內陸就形成了獨特的生態,大家相安無事,「安居樂業」!

但在在2.34億到2.32億年前時,一個偶發事件打破了這個平衡,位於現在加拿大西部的蘭戈利亞火山大爆發(當時還位於泛大洋上),持續噴發了大約5百萬年,就像地球上開了個大煤氣灶,燒了5百萬年,排放了大量的熱量和二氧化碳,前者是加熱還是小意思,後者則是導致了極其嚴重的溫室效果!

全球溫度上升了5-7攝氏度,赤道地區的水溫接近40度,什麼概念?人在裡面泡澡都嫌熱,這個結果就是大氣層中的水汽劇增,它會導致兩個結果,暴雨和氣溫繼續上升(水蒸氣也是溫室效應元兇)!

此時全球充沛的水汽幾乎就覆蓋了地球全部,到處都是暴雨,即使在早期乾燥少雨的內陸地區,乾旱地區的低矮沙漠植物根本經不起雨水折騰,這些耐寒的蕨類植物等早已澇死,而海洋則由於溫度大幅變化以及雨水衝刷了無數礦物質到海洋,海水化學物質含量改變,海洋酸化,從內陸到沿海再到海洋,整個食物鏈發生了變化,所有生物將經歷一次大洗牌!

百萬年之後,新的生物開始崛起,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喬木,海洋生物也已經換成了能適應新環境的物種,而改變最大的則是陸生的動物,從二疊紀時代的鳥鱷、喙頭龍、二齒獸和水龍獸等變成了到處跑的恐龍,此後這些爬行動物佔據了地球長達1.6億年!

證據在哪裡?

你以為這是科學家拍腦袋想出來的嗎?當然不是!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地質學家Alastair Ruffell和 Michael J Simms 在三疊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分層,裡面的東西包括了各種沉積物以及淤泥甚至還有植物形成的泥煤等。

並且這個沉積層分布非常廣泛,除了南極洲等少數地區沒有外全球各大洲均有發現,這表示在三疊紀發生過一次全球性事件,這種沉積層只有在一個超級溼潤的時期才發發生,而且根據沉積物的厚度,這個時代至少長達百萬年。

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是三疊紀的第五個時期,發生在這個時代的暴雨洪水事件被稱為了卡尼期洪積事件。

未來的大暴雨時代會到來嗎?

相信很多朋友馬上就聯想到了現在的全球變暖時代,理論上來看,如果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繼續增加,那麼這個時代確實會到來,全球動植物也將經歷一次超級洗牌!但事實上這個過程可能並不會那麼嚴重,或者說發生的可能是小規模滅絕!

二氧化碳濃度比例上升曲線

現在的全球變暖與三疊紀的卡尼期洪積事件是有差異的,現代全球變暖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包括大量燃燒煤炭與石油天然氣,也包括由此造成的溫室效應後北極凍原二氧化碳和甲烷釋放等,但所有的這些事件無法和超級規模的火山噴發相比!

因為即使將地球上的森林燒光,地球的生態也不會出現像卡尼期間的火山噴發500萬年影響那麼大,超級體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氣層,這個規模是天文級別的,所以人類暫時還沒那能耐折騰出那麼大動靜,當前即使是最壞的情況也只是讓人類處在某個尷尬的位置!

但地球生態依然會根據自己的節奏調整,全球變暖並不是關鍵,因為對於地球來說會有新的物種來替代,但人類無法適應新環境才是最麻煩的事情,所以咱還是悠著點,不要把自己給折騰掛了!

相關焦點

  • 三疊紀時期的地球,下過一場持續100萬年的暴雨,未來還會出現嗎
    一場大暴雨就有可能導致城市的排水系統超負荷,連續下幾天的話就有可能會發生洪澇,淹掉地面,水位可以到人的膝蓋以上。幾天的暴雨就能威脅我們的日常生活,那你知道嗎,在距今2.34億年的三疊紀時期,地球下了一場持續100萬年的暴雨。這不是閒雲在胡說八道,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 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徹底改變了地球環境,創造出一種霸主生物
    我們都曾遇到過暴雨天氣,一般來說一場暴雨最多下幾個小時,如果下的時間太長,就可能會出現洪澇事件。但是在數億年前,地球曾發生過一場持續時間達到200萬年的大暴雨,你知道嗎?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一場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那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連續的降雨導致地球上很多物種消失滅絕,但也給恐龍的後續發展埋下了伏筆,簡單來說就是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目前已知地球上共發生過五次較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滅絕事件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但生命是頑強的,只要有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空出來,就會有某些物種趁著東風發展起來。
  • 早期地球環境巨變,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這是什麼原因?
    如今地球環境非常溫和,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時間段內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可是早期地球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如此溫和,火山經常噴發,地球幾乎是死寂一片,連水資源都很少見,然而一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仿佛給地球送來了溫暖,攜帶水資源來到地球上,讓地球有誕生生命的基礎。
  • 地球已有46億歲了,她曾經歷過哪些風雨?
    從此,地球開始變得獨一無二: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植物開始出現,變成了生命的樂園。 這種改變世界的生物就是藍藻。 當時的地球上,陽光、水和佔當時空氣大部分比例的二氧化碳等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第一種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藍藻得以大展身手。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其實這些年,地球的環境還在繼續變化,在2.3億年前,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變,由於氣候突變,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並且持續下了200萬年!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那麼地球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現象呢?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在2.3億年前,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變,由於氣候突變,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並且持續下了200萬年!
  • 2.年前的史前地球,一場持續年的暴雨,造就了恐龍時代
    地球上是否發生過大洪水一直是考古學家想弄清楚的一個謎,現在可疑的諾亞方舟已經找到,或者可以找到確切的答案。2、5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經過模擬分析,考古學家認為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雨水侵蝕,要形成這麼大範圍、厚的紅色砂巖,一定是一場持續時間很長的暴雨,考古學家利用碳-14技術探測巖石溼度和動植物化石,發現這場暴雨持續時間很長,可能持續100萬年,只有這麼長的時間內陸地區的紅砂才能被衝刷到沿海地區,在其中形成厚厚的巖層,那麼這場暴雨持續數百萬年的原因是什麼呢?
  • 地球演變過程中,曾下過一場100多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
    地球演變過程中,曾下過一場100多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在我國古代的一些詩詞中,對於雨天的描述有很多。比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講述了早春小草沾滿雨滴的清新景象。更有很多雨天被賦予了人的色彩,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2.3億年前這一場的特大暴雨改變了地球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地球上已經消失的20種動物,再不看就看不到了
    澳洲小兔猼--兔猼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兔子,原本有4種動物,目前只剩下3種,另一種小兔因人類的捕殺及破壞棲息地,在1890年滅絕,剩下的3種目前也只有少量殘存,如不是得到了及時保護,可能也早已滅絕。斑驢--南部非洲一種動物,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滅絕於1883年。
  • 地球歷史上,有過兩次持續100萬年的降雨,是何原因造成的?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經出現過兩次100萬年的降雨過程,對當時的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直到地球地表溫度下降,液態水得以留存,在世界各地形成了河流,這場史詩級的降雨過程才逐漸結束。相比於第一場百萬年降雨的「默默無聞」,第二次百萬年降雨的影響則要大出很多,因為當時的地球已經是個生命繁茂的世界。
  • 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恐龍誕生了,再來一次人類命運會如何
    而這僅僅是幾日的暴雨所帶來的後果,在2.34億年前,地球上下了一場大暴雨,這場暴雨一下就是200多萬年。它對地球帶來了什麼影響?二疊紀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200多萬年前,遠古人類開始在地球上「起步」,這樣算來的話這一場雨可以從那時候下到今日。這場暴雨緊跟在「二疊紀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之後,這場2.5億年前的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為慘烈、最為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當時地球上95%的生物都滅絕了。
  • 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殊不知恐龍的崛起也是類似的過程,一場持續200萬年的暴雨,讓當時統治地球的生物大部分消失,而生活在南部大陸角落裡的恐龍,在暴雨之後迅速的發展,快速地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而恐龍也開始了它長達1.6億年的統治時期。
  • 地球曾下了一百萬年大雨,除非一切從頭來過,否則無緣再見此景
    地球上下了100多萬年的大雨?當然誰也沒有辦法親眼去目睹過這種盛況,但科學家還是有證據回憶一下這段恐怖的歷史。至於未來還會不會有這種天氣?同學們祈禱吧,除非一切從頭來過,否則大家是無緣再見此種境況了。一、地球誕生的那些年。如果要接受曾經下過百萬年暴雨的設定,那麼同學們必須還得接受兩個科學假說,其一是星雲說;其二就是地球起源就是「溼」的。
  • 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竟然依靠的是一場下了幾百萬年的雨
    水是萬物之源,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離不開水,沒有水的地方就會出現乾旱,然後變為荒蕪的沙漠。連續下幾天的大雨,河流暴漲,水位增高,土地吸水飽和以後,如果雨還接著下就會形成洪災。今年南方的雨水太多導致各省都出現了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過連續陰雨天數也就二十來天,曾經的地球上出現過連續潤溼期幾百萬年,也就是說幾百萬年都在下雨。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目前,二氧化碳濃度已經比工業化之前升高了42.8%。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重現
    ,全球下了一場時間跨度長達200多萬年的暴雨。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距今2.5億萬年前,地球上的火山頻頻爆發,全球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科學家推測卡尼期洪積事件,導致地球上物種大量滅絕。
  • 地球上持續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如今環境變化,或會再次出現
    人類身為目前地球主人,大力發展自身科技,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相信在近幾年來,我們能感受到時代變化,可是在發展自身科技同時,從來沒有注意過地球在近幾十年來變化。過去的幾十年來地球的氣溫起伏較大,尤其是工業革命後全球變暖問題尤為嚴重,人類肆意向大氣層中排放二氧化碳,已經嚴重威脅到地球和自身生存,這時候科學家想到了,大約在卡尼期下了超過200萬年暴雨,形成原因和如今的地球環境極為相似,這種情況會捲土重來嗎?
  • 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未來有可能再次出現
    而地球生態的每一次巨大的變化,基本都會有地球溫度的大幅變動,曾經的地球經歷過極寒的時代,也就是大冰河時代。同樣地球也經歷過幾次高溫時代,比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炸時代,當時的地球平均溫度比現在高了7攝氏度,所以那個時候,地球是一個熱帶雨林時代,大量的動物不斷出現,迎來了生物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