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
在古老的美洲大陸上,曾誕生過一個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的一個文明,他就是產生於公元前1500年的瑪雅文明。瑪雅文明有著自己的一套語言文字系統,與古代中國相似的是瑪雅文明同樣使用象形文字,但瑪雅文字更為複雜,至今也沒有人能完全讀懂它。
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4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但到了後古典期瑪雅城邦數量銳減,城市規模急劇縮小。慢慢走向了沒落。
19世紀時,一位探險家偶然發現了這座兩千年前的城池,眼前輝煌的建築,巍峨的樓宇令其目瞪口呆,後來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和考古學家陸續來到這座城池,經過初步勘探,古城分為9片建築,還有1個大廣場,一座座精美的石橋把這些地方串聯起來,誰都無法想像,這樣絕倫的城池是建造於8世紀的。而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一座「金字塔」,這座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有著明顯的不同,它呈現斜截錐形,斜度達到驚人的70度,有高大的臺基,頂部還建有神殿,乍看起來與哥德式建築頗為類似。
但究竟是什麼促使了瑪雅人在公元8世紀左右放棄了他們建造的宏偉的城市。經考古發現,許多城市中的人竟是在一夜之間就消失不見,城市中到處殘存著那些沒有完工的建築,很顯然是匆忙離開導致的。
對此,外界有兩種不同看法:
其一便是天氣災害說。瑪雅文明所在地雖地處熱帶,但卻是典型的季節性沙漠氣候,從瑪雅人所留下的眾多石碑來看,他們對於雨水非常痴迷,經常舉行祈雨儀式。這也印證了瑪雅地區降水不平均,有的年份降水很充足,有的年份卻很少。根據地質學者對瑪雅地區山洞中的石筍進行分析後得知,該地區曾在公元前15世紀有著充沛的降水,這也使得瑪雅文明得以興起。然而在公元8世紀開始,降水急劇減少,這種情況持續了數十年。因此,眾多學者推斷氣候的乾旱或許是導致瑪雅文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其二便是天外來客說。眾所周知,許多的古老文明都留下過今人都無法解釋的東西。其中瑪雅文明亦是如此,瑪雅文明的天文曆法可謂是出神入化。這也使得一些熱衷於天外來客說的學者說是外太空人幫助瑪雅人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他們還提出了佐證,在一次對一座瑪雅神廟的發掘當中,人們意外的發現了一座國王的陵墓,而這位國王棺槨上的浮雕卻酷似如今的太空人身穿太空衣的樣子,有學者說,瑪雅人可能被外太空人接走了。不過小編倒覺得這個理由太過牽強,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不把地球上其他的文明也帶走?
對於瑪雅文明的消失,目前史學界還沒有給出定論,一切都還只是推測,不過隨著研究的深入小編相信終有一天會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