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2020-12-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編譯 七君

小鳥的啾啾聲、老鼠的吱吱聲、小狗的叫聲是怎樣被你聽到的呢?

實際上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聲音,我們人類可以聽見其中的大多數。不過如果沒有耳朵的幫助,我們什麼也聽不見。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也是這樣的。

那麼,聲音是怎樣被耳朵聽見的呢?許多動物還有我們人類有2個耳朵,這叫做雙耳聽力。用兩個耳朵可以聽見淹沒在噪音中的聲音。有2個耳朵還有什麼好處呢?有2個耳朵的話就可以對聲音進行定位,這樣你就可以聽見危險的敵人是不是在向你步步逼近。

如果一隻小貓咪正在向你走過來,它發出的咪咪的叫聲就會傳到你的兩個耳朵那裡。聲音是一種能量,它們也是一種震動。小貓的叫聲通過空氣的震動被你的兩個耳朵捕捉。空氣會先使你的外耳廓震動,然後震動一步步傳導進去,一直到達最深處。

在你的耳朵的深處有一道膜,它叫做鼓膜。當聲音的震動傳過來的時候,首先會帶動鼓膜震動。當鼓膜震動的時候,有3塊骨頭也會跟著一起震動。其中的一塊骨頭長得有點像馬鐙。這個「馬鐙」狀的骨頭就像是通往內耳——耳朵深處通道上的一扇小門,它會隨著聲音擺動。

內耳裡有一個像蝸牛殼一樣的結構,它叫做耳蝸,是由軟骨和皮膚構成的。

「馬鐙」的震動沿著耳蝸傳導,在耳蝸裡外部的聲音,比如鳥叫和狗叫才開始真正被你「聽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裡聲音被變成了信號,進入了你的神經系統。你的大腦開始處理這些信號,大腦的不同部分會給這些信號賦予不同的意義。

實際上科學家們發現,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用到的大腦也能分析聲音信號。讓你「聽懂」聲音的大腦區域也會幫助你閱讀。它們之間有很大的重疊,並不是互不幹涉的。是不是很神奇呀?

所以,小貓發出的咪咪的叫聲一開始變成聲音的震動,通過空氣傳播到你的耳朵這裡,並且一路前進,越過耳膜,來到內耳的耳蝸裡,接著被轉化成神經信號,輸入你的大腦。在大腦裡,不同的腦區開始理解這些聲音信號到底是什麼意思,比如「這個咪咪聲說明小貓餓了」,或者「它是想要我去摸摸它」。

當然啦,人類的耳朵並不是萬能的,我們聽不見許多動物發出的聲音,因為它們的聲音超過了我們的聽覺範圍。

有些動物耳朵可比我們人類厲害多了,不僅能用來聽聲音,還有別的功能。比如,沙漠裡的長腿大野兔的耳朵又細又長,可以幫兔子用來散熱降溫。大象也用它們像扇子一樣的耳朵來降溫,而且它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還會把耳朵豎起來嚇跑掠食者。對於動物來說,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降溫、保護自己。耳朵還可以用來保持身體的平衡,用處太多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有兩隻耳朵,卻只能聽到一個聲音?
    大多數時候,雖然大腦會從雙耳接收到不同的聲音輸入,但仍然將其視為統一的信號。
  •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時間:2015-09-22 07:5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捂上耳朵聽到的聲音要比平時感覺大了許多 這是什麼原因?
  • 同樣是自己的聲音,為什麼我們聽到的和別人聽到的不同?
    你聽到過自己的聲音嗎?實際上,你聽到的自己聲音和別人聽到聲音是有所不同的,但可惜的是,你一輩子也無法聽到別人耳中你的聲音。聲音的傳遞聲音,其實是振動產生的聲波,而且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在不同的介質下,聲音傳播的速度也不同。
  • 人們在太空中能聽到聲音嗎?
    文章說明了人在太空中不能聽到聲音,並說明了聲音物理學和在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的原因,解釋了太空人在太空中聽到聲音的原因。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在空氣中傳播。舉個例子,當我們說話的時候,聲音的震動會壓縮周圍的空氣。被壓縮的空氣推動它周圍的空氣,從而傳播聲音。最終,這些被壓迫的空氣到達了傾聽者的耳朵,傾聽者的大腦將這些空氣活動轉化為聲音。如果振動的頻率高,傳播的速度快,耳朵接收到的信號會被大腦解釋為尖哨聲或者尖叫聲。如果振動的頻率低傳播的速度慢,大腦會把它翻譯成鼓聲或者低沉的爆炸聲。
  • 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 剖析聲音定位原理
    但這個詞在音樂發燒友中也是比較常用的一個名詞,而它在音樂或者音頻的領域理解起來似乎並不那麼直觀,畢竟這些都是靠耳朵主觀來判斷的東西,無法去具體量化。很多初燒或者是已經在燒的朋友們仍然無法弄明白定位的問題,比如怎麼叫做定位精準,怎樣的定位才是精準的,關於聲音從什麼地方傳出來,應該怎麼去判斷這些一大堆的問題。
  • 耳機聲音太大會造成耳聾?耳朵為什麼如此脆弱?
    長時間處於大聲音的環境中,會造成我們的聽覺損傷,而且是不可逆的。要了解為什麼會如此,我們就要先了解耳朵的結構。這張圖就是我們的耳朵結構,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產生的。然後通過周圍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都是可以傳播聲音的,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聽到的聲音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聲波通過外耳或者耳廓,經外耳道傳入,引起鼓膜的振動。這個振動激活了內耳中的小骨頭——錘耳、砧耳和鐙骨。他們的機械振動通過卵圓窗到達耳蝸,並開始振動管道裡面的液體。
  •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2012-03-03 07:36:44  來源: 成都晚報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不用接觸耳朵也能聽到聲音!這麼神奇的耳機你見過嗎?
    它利用耳朵附近的軟骨作為介質進行聲音的傳播,無需將耳機塞到耳朵眼裡,就可以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妙。非常適合戶外運動以及出行。這種耳機不但佩戴舒適,而且不影響對環境音的判斷,安全度性也大大提高!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市面售價699元的南卡Runner骨傳導運動。這款被南卡稱作「疾風少年」的產品,看得出來是專為運動愛好者打造的!
  • 人類聽到指甲劃黑板的聲音,為什麼如此難受?科學家實驗得出原因
    說起人類最討厭的聲音,那一定是刀子劃玻璃、指甲劃黑板、拉桌子時桌角與地板磚摩擦的聲音。有一些很敏感的人聽到這種聲音,會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類聽到這些聲音,尤其是指甲劃黑板的聲音會如此的難受?科學家做實驗得出原因,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人的嘴巴為什麼聽不見聲音?人的耳朵為什麼又不會說話?
    人類都長有耳朵,嘴巴,眼睛,這是在生存環境中進化出來的,為的是更好的適應環境而生存下來。但是可能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我們的耳朵不會說話?為什麼我們的嘴巴聽不見聲音?這一切與外界的大環境有關。在太陽系之中,太陽是恆星,就像物質的原子核,行星就像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
  • 為什麼聽到指甲劃黑板的聲音就狂躁?會難以忍受?
    每當聽到粉筆摩擦黑板的尖銳聲音時,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頭皮發麻,渾身不適,下意識就想要逃離。在西班牙語中,這種由聽到指甲劃黑板引起的難受,感覺被稱為grima,它被認為是接近,但不等同於噁心的獨特情緒。為什麼指甲劃黑板的聲音會讓人難以忍受?
  • 人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耳朵的結構  人的耳朵由三部分組成,即外耳、中耳、內耳。人耳結構圖  聽覺傳導通路  正常情況下,在外耳與中耳之間有一層耳膜(又叫鼓膜)。鼓膜的位置圖解鼓膜形態  人之所以能聽見聲音,主要經過以下途徑:  ——外界的聲音由耳廓收集起來,通過外耳道傳到耳膜;  ——耳膜的振動,可以傳到內耳的聽覺毛細胞;  ——內耳裡的聽覺毛細胞感覺到振動後,發出電訊號;  ——電訊號沿著聽神經傳到大腦裡的聽覺神經中樞
  • 為了讓你從耳機中聽到的聲音更有方向感,科學家做了這些工作
    、右邊、後邊甚至是頭頂傳進我們的耳朵,從而給我們帶來更好的聽覺體驗。但是,如果想辨別出聲音的方向,就要依靠兩隻耳朵了。原因在於兩隻耳朵才可以聽出時間差和聲級差。時間差是指聲音抵達兩隻耳朵時間的前後差別,聲級差則是兩隻耳朵聽到聲音能量的大小差別。比如在下圖場景中,聲源在我們的右邊時,我們的右耳會先聽到聲音,之後聲音才會到達左耳。
  • 人類的耳朵會因為太大聲受損,那聽不見的低頻聲音呢?
    就像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特定波長的光(可見光)一樣,我們的耳朵也有一個我們能聽到的範圍,人類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為20Hz~20000Hz。當一輛消防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或者當我們在音樂會上被推擠到揚聲器正前方時,這種噪音不僅令人心煩,還會損害我們的聽力。我們本能地避免這樣的情況,因為它們讓人不舒服,而且讓人很痛苦。
  • 高頻聲音騙過老師耳朵 "蚊子鈴聲"溜進中學課堂
    課上隨意發簡訊接電話高頻聲音騙過老師耳朵本報訊中學生在課堂上公然用手機發簡訊、打電話,卻無需擔心被老師發現。近日,一種只有學生聽得到、老師聽不見的「蚊子鈴聲」悄然流傳起來,這種據稱25歲以上的成年人聽不到的鈴聲如今正變成京城不少學生們的手機「來電鈴聲」。
  • 置身其中,你能聽到宇宙的聲音!
    =「Sounds of Space」美國航空航天局委託STUDIOKCA創建的NASA軌道館置身其中,你能聽到宇宙的聲音
  • 植入人工耳蝸後聽到的到底是什麼聲音?
    想聽聽助聽器的聲音。很簡單,用監聽器(listening scope)就可以了。可是,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人工耳蝸,通過直接刺激耳蝸的聽覺神經,再把電信號傳到大腦聽覺皮層,那麼我們如何知道人工耳蝸植入者所聽到的聲音呢?要麼就是有機器能複製大腦的聲音(誰會發明?
  • 耳朵裡總有嗡嗡響的聲音,「禍根」是什麼?如何避免耳鳴出現?
    出現耳鳴以後,不能正常的聽到外面的聲音,自己會活在無聲的世界裡,或合適常常有嗡嗡的聲音,讓人感覺到恐懼,想要聽到外界的聲音。對於老年人來說,耳鳴會使得自身的交流變少,因為聽不見,所以也不想有過多的交流,以至於大腦的活動量就會減少。
  • 胎兒能聽到子宮外的聲音嗎?了解「聽力發育時間軸」,科學做胎教
    胎兒聽力發育時間軸:在子宮裡真能聽到外面的聲音嗎?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有必要先了解了解胎兒「耳朵和聽力」的發育過程。胎兒從一顆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小寶寶,所有器官都在同步發育,包括負責聽力的耳朵。
  • 指甲劃黑板的聲音真有那麼尖銳?有人聽到就煩躁,科學家說出原因
    指甲劃黑板的聲音真有那麼尖銳?有人聽到就煩躁,科學家說出原因在生活中,我們能夠聽到汽車的鳴笛聲,小孩子的哭鬧聲,工地施工的噪音,它們都是不好聽的聲音。但是對於它們我們只是不喜歡,而有一種聲音足以讓人抓狂,它就是指甲蓋劃黑板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