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接觸耳朵也能聽到聲音!這麼神奇的耳機你見過嗎?

2020-12-05 冰哥玩數碼

對於喜愛運動的小夥伴,骨傳導耳機一定並不陌生。它利用耳朵附近的軟骨作為介質進行聲音的傳播,無需將耳機塞到耳朵眼裡,就可以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妙。非常適合戶外運動以及出行。這種耳機不但佩戴舒適,而且不影響對環境音的判斷,安全度性也大大提高!

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市面售價699元的南卡Runner骨傳導運動。這款被南卡稱作「疾風少年」的產品,看得出來是專為運動愛好者打造的!

打開包裝,左邊是一個登山客。右邊就是這款耳機的全貌了!如果沒接觸過骨傳導類產品的小夥伴,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有點蒙,這東西能塞進耳朵嘛?

作為骨傳導耳機它的發音單元和普通耳機比起來肯定是不一樣的,光看覆蓋面積就大了一圈,這是為了更好的貼合面部兩側進行聲音傳輸!

材質採用了矽膠,相比機身表面更加細膩,類似磨砂質感,不僅親膚,更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左右耳部分,均有一枚實體按鍵,用來接打電話、開關機、切歌等,基本和普通的藍牙耳機功能一致

音量加減在一個十分隱蔽的地方,而且按鍵很小,盲操起來可能有點困難,所以還是建議放到最大,然後用手機來控制音量。

在佩戴方式上Runner才用了後掛式設計,因為骨傳導聲音特殊性,使得整個耳機柔韌性非常好!不同臉型的人也有良好的貼合度!

下面這張圖給大家展示一下這款耳機的柔韌性到底有多強,你幾乎可以把它彎曲成任何造型,鬆手之後立馬就可以恢復原狀。

能擁有如此柔韌性,要歸功於耳掛內部的鈦金屬結構。除此之外他的重量也非常輕便,整機只有31克!這樣的重量戴到耳朵上幾乎不會有任何負擔!

剩下的配件包含了充電線、保修卡、明卡片、耳塞。其中耳塞比較有意思,一共贈送了2套,其中一幅海綿的幾乎可以完全隔絕外界聲音,適用於較為吵雜的環境,三節套在戶外運動用也不錯,基本不影響周圍的環境音。

在實際佩戴上,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舒服!尤其是戴慣了那種分離式耳塞的藍牙耳機用戶,有種從束縛被釋放的感覺!

聽音方面,不管是接打電話,還是收聽音樂,和普通入耳耳機幾乎沒有區別,不會說因為沒有戴在耳朵裡,就會讓聲音變得很小!

但骨傳導耳機最大的問題「漏音」還是不可避免的,雖然官方宣稱採用了OT閉合技術,以及無孔漏音機身設計,能有效降低80%漏音現象,但實際體驗並不明顯。不過這也算是骨傳導耳機的「通病」既然選擇了就要接受!

續航方面Runner採用了180毫安的大電池,可以連續聽歌6~8小時。應付一次全馬都沒有任何問題。同時它還擁有IP55的防塵、防汗設計,就算碰到極端天氣也不用擔心!

晶片採用了高端藍牙耳機非常常見的高通QCC,並支持藍牙5.0技術。在功耗降低的基礎上,信號的穩定性和傳輸速度上也進一步得到增強!

【總結】

相比於普通的藍牙耳機,骨傳導在佩戴,以及續航上都要優秀不少!但因為其自身特性,有些屬於「硬傷」的毛病著實無法避免。兩者可以說互有勝負,至於如何選擇,就要看自己的個人喜好了。

相關焦點

  • 不用帶進耳朵的耳機?——南卡骨傳導運動藍牙耳機上手體驗
    前言今天來開箱體驗一款好玩點的耳機,骨傳導無線藍牙耳機,我還是第一次試用骨傳導的藍牙耳機,原理好像不是直接佩戴在耳機那裡,而是佩戴在耳朵的前面,太陽穴附近,通過振動來傳導聲音 ,讓耳朵聽到音樂,確實是通過骨頭去傳導聲音,骨傳導確實沒問題,不用帶進耳機
  • 不用耳朵也能聽音樂?南卡骨傳導運動耳機,傳進骨頭裡的黑科技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說他不通過耳朵也能聽音樂,你相信嗎?事實上這完全是可能的,我們之所以能聽到聲音,就是因為聲波通過空氣從耳道傳輸到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再由內耳的感音器官通過神經傳入大腦產生聽覺。而聲音並不只是通過空氣傳播,也可以通過固體來傳播,例如人體的骨骼。例如大家牙齒碰撞的聲音就能通過下頜骨迅速地傳播到內耳,讓大腦感受到。
  • 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不過如果沒有耳朵的幫助,我們什麼也聽不見。對於其他動物來說也是這樣的。那麼,聲音是怎樣被耳朵聽見的呢?許多動物還有我們人類有2個耳朵,這叫做雙耳聽力。用兩個耳朵可以聽見淹沒在噪音中的聲音。有2個耳朵還有什麼好處呢?有2個耳朵的話就可以對聲音進行定位,這樣你就可以聽見危險的敵人是不是在向你步步逼近。
  • 耳機聲音太大會造成耳聾?耳朵為什麼如此脆弱?
    長時間處於大聲音的環境中,會造成我們的聽覺損傷,而且是不可逆的。要了解為什麼會如此,我們就要先了解耳朵的結構。這張圖就是我們的耳朵結構,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產生的。然後通過周圍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都是可以傳播聲音的,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聽到的聲音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聲波通過外耳或者耳廓,經外耳道傳入,引起鼓膜的振動。這個振動激活了內耳中的小骨頭——錘耳、砧耳和鐙骨。他們的機械振動通過卵圓窗到達耳蝸,並開始振動管道裡面的液體。
  • 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是真的嗎?
    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  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
  • 為了讓你從耳機中聽到的聲音更有方向感,科學家做了這些工作
    這種能夠使聲音具有空間方向感的技術被稱為環繞聲技術,它能讓聽眾體驗到與現場幾乎一致的聲場。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種環繞聲技術呢?顯然,最簡單的思路是,在我們的耳朵四周放儘可能多的揚聲器,這樣不同的揚聲器重放的聲音能夠讓人耳感應到聲音來自不同的位置,這也是電影院空間音頻的設計思路。
  • 買HiFi耳機只是浪費錢?實測你的耳朵到底有多靈
    於是問題來了,設備是HiFi了,但你的耳朵足夠HiFi嗎?HiFi器材可以反映很多聲音上的微小細節,然而並不是所有人的耳朵都足夠靈敏的。特別對於高音,很多人其實聽不到高頻率的聲音。理論上,人的聽力範圍大約是20~20000赫茲的聲波,然而由於年齡增長、長時間用耳不當等原因,不少人能聽到的最高頻聲音遠遠達不到20000赫茲。
  • 為什麼你用耳機聽音樂的聲音越來越大?
    你有沒有發現你聽耳機或是聽喇叭的時候,有把音量越推越高的趨勢?如果有,請務必把音量調到你當初聽音樂的音量,慢慢去習慣,或是休息個幾天再回頭聽吧!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耳道式(入耳式, IEM)耳機越來越風行的原因,因為耳道式基本上有一定水平的隔音(isolation)效果。再加上近十年來的東西方流行樂對於低頻的要求越來越重,連帶著聽眾的耳朵尋求聽覺上刺激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很可能是將音量拉高的主因之一,原理我們等下會做簡單的解釋。比較80~90年代的搖滾樂、流行樂跟2000年後的,就會發現音樂製作的不同!
  •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聲音遠超50分貝 逛春熙路也傷害你的耳朵 2012-03-03 07:36:44  來源: 成都晚報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媒體實測:戴耳機跑步很難聽到周邊環境的聲音
    然而記者通過實驗發現,在佩戴耳機的情況下跑步,會使人對於周邊環境的察覺能力大幅下降。即便是在特別安靜的環境中,戴耳機跑步也很難聽到周邊環境的聲音,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實驗準備測定不同場合聲音模擬真實環境  為了模擬夜跑的環境,記者將實驗時間定為晚上10時,地點則在一條安靜的社區道路上,罕有人和車輛經過。
  • 胎兒能聽到子宮外的聲音嗎?了解「聽力發育時間軸」,科學做胎教
    孕期雖然辛苦,但這個過程中孕媽們也能享受到很多別人享受不到的樂趣,比如胎動的感覺,就是沒懷孕過的人一輩子都感受不了的感覺。胎兒聽力發育時間軸:在子宮裡真能聽到外面的聲音嗎?懷孕27-30周:胎兒會分辨媽媽的聲音,並且耳朵能對從外界接受到的聲音刺激做出反應了,如心動加速、眨眼等。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陌生的城市,擁擠的人潮,戴上耳機,盡情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刷著微博,玩著遊戲,聽著音樂,煲著劇這似乎已經是現代年輕人的日常。耳機,已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 入耳式會比普通耳機更傷害耳朵嗎?-耳機,入耳式,耳塞式,損傷,聽力...
    聲音對聽力的損害在醫學上叫做噪聲性聾,噪聲性聾又主要分為慢性聲損傷和急性聲損傷。慢性聲損傷。指的是因長期接觸噪聲刺激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近距離爆炸(比如戰爭中炸彈在身邊炸響)造成的稱為:急性聲損傷,是一次高強度脈衝噪聲瞬時暴露引起的。聽耳機造成的損害就屬於前者。
  • 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耳機,已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 DACOM GH01藍牙遊戲耳機測評:3D立體環繞聲音,為遊戲而生!
    現在吃雞遊戲也成為大家娛樂的一部分,休閒無聊時刻叫著三兩好友一起吃雞,既消磨時間又能與好友一起娛樂,但是如果在比較吵鬧的地方或者有人休息的時候,我們如果選擇戴上耳機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既不打擾到別人,又能玩好遊戲,但是我們要挑一款什麼樣的耳機才能讓我們在吃雞的時候更好聽到遊戲中的各種聲音呢
  • 可以聽到細菌的聲音! 納米級耳機亮相
    聲音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你聽過細菌的聲音嗎?近日,德國慕尼黑大學通過將金納米粒子懸浮在一滴水中,並從雷射束中捕獲了一個球體,然後從另外一個雷射設備向幾微米外的其它球體發射了快速脈衝。脈衝擊中納米粒子後,納米粒子對周圍水產生幹擾,引發壓力或者聲波。
  • 人們在太空中能聽到聲音嗎?
    文章說明了人在太空中不能聽到聲音,並說明了聲音物理學和在太空中不能聽見聲音的原因,解釋了太空人在太空中聽到聲音的原因。儘管宇宙中的聲波可能通過穿過並壓縮氣體雲或者氣體塵埃來傳播,不過這種聲音的頻率不是太低就是太高,以至於我們的耳朵根本聽不見。當然,如果某個人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處於宇宙之中,他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 你能在太空裡聽見聲音嗎?
    他們認為,太空沒有聲音,因為太空沒有空氣。比如,如果有人跟你說話,你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我發現這兩種說法都難以令人信服。我認為在太空,一定有空氣;即使沒有空氣,也會有聲音,因為像無線電波和光波就可以在太空中傳播。你能把這個爭論說明白嗎?
  • 解決長時間佩戴耳機耳機疼痛的唯一途徑——骨傳導耳機評測
    我們聽到的大部分聲音,都是聲波經過空氣到達鼓膜,然後聲波使鼓膜發生振動從而使聲音傳至耳內。然而聲音的另一種傳播方式是聲波通過頭骨振動直接傳至內耳而不經過鼓膜,這也是人們聽到自己聲音的一種方式,這種聲音傳播方式就是骨傳導。
  • 耳機玄學之「煲機」原理揭秘:真有必要嗎?
    耳機玄學有很多,煲耳機就是其中討論最多的話題。相信大家都聽過新耳機買來之後一定要煲一段時間,可以讓音質變得更好,而且煲耳機有很多方法和注意事項,用特定的音樂或音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等等。那麼煲耳機的過程到底是什麼原理呢?這麼有必要嗎?真的能提高音質?建議大家先看完視頻再看文字部分,相信對於此事會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