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的胰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Kimmel 癌症中心、國立癌症研究所及全世界其他80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5個新區域的突變也許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圖片來源:Alison Klein
這項新發現使人類朝著了解導致胰腺癌風險的全部基因突變邁出了一大步。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更深入地了解胰腺癌的發生過程將有助於開發出更多靶向治療以及早期篩查方法。胰腺癌是美國、歐洲最大的癌症相關死亡因素之一,據估計到2020年每年將有150000人因為胰腺癌死亡。
這些新發現的基因突變位於人1、7、8、17、18號染色體,基因組中每存在這樣一個拷貝將把胰腺癌的風險提高15-25%,該研究領導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ol Goldman胰腺癌研究中心成員Alison Klein博士說道。該研究小組此前曾報導了13個基因區域的17個突變。
這項發現於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包含了來自歐洲的9040名胰腺癌患者和12946名健康人的遺傳信息,研究人員分析了21536人體內的超過1.13億個基因突變。
「在個體水平,攜帶這些基因突變中的一個無法很好的預測癌症,因為它們與癌症風險的相關性不強,但是當把這些數據總結在一起時,它們就會展現出胰腺癌發展的全貌。」腫瘤學、病理學及流行病學教授Klein說道。
Klein說道,這些新的基因突變之一在NOC2L對應的基因中發現,NOC2L是一個可以直接結合癌基因p53的蛋白,而p53是胰腺癌的主要致癌基因。它還可以結合另一個抑癌基因p63,而此前研究中Klein及其同事發現p63突變與胰腺癌風險增加有關。HNF4G和HNF1B(肝細胞生長因子)基因中的突變也在調節胰腺及癌症發展中發揮作用。HNF1B的突變也與年輕人的成年型糖尿病有關,這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糖尿病,一般會在25歲之前發作。
其他的基因突變靠近GRP基因,該基因涉及胃腸道荷爾蒙釋放;以及TNS3附近,涉及調節細胞粘附和遷移,可能與轉移相關。
胰腺癌是造成美國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誘因、歐洲第五大誘因。儘管死亡率較高,但是這種癌症的發病率相對較低,美國每年約有55000例新發病例,因此需要類似的大規模合作研究得到有用的數據。
接下來的研究將深入探索胰腺癌的遺傳學,Klein說道:「目前仍然還有很多關於胰腺癌風險的遺傳因素是我們未知的。」(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Alison P. Klein et al. Genome-wide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five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pancreatic cancer,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2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