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胰腺癌診療新靶標

2020-11-3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雪梨11月1日電 澳大利亞新研究發現,一種蛋白可以作為生物標記為胰腺癌診斷和治療提供新靶標。這項研究還發現,一種乳腺癌治療藥物或許同樣可用於胰腺癌治療。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11月1日發表公報說,他們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在550例胰腺癌腫瘤活體組織切片中,有三分之二樣本中的CDK4/6細胞通路被激活,而這一通路一旦被激活將觸發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進一步研究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RB蛋白)在這一通路被激活時處於高水平,這意味著這種蛋白有潛力作為癌症診療的生物標記。

  這一團隊還針對靶向性CDK4/6激酶抑制劑「帕博西尼」用於胰腺癌治療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帕博西尼是一種乳腺癌治療藥物,2015年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作用原理是重組高RB蛋白水平的癌細胞外基質,從而破壞癌細胞生存環境。

  動物實驗顯示,患胰腺癌的實驗鼠接受帕博西尼治療後,可比接受標準化療多存活100天左右,而將帕博西尼與化療相結合療效更好。

  胰腺癌被稱為「癌症之王」,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研究人員說,他們只是在動物層面初步測試了帕博西尼用於治療胰腺癌的可行性,具體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確認。相關論文發表在《消化道;英國胃腸病學會志》上。

相關焦點

  • 聚焦「癌中之王」,這項研究將為胰腺癌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
    胰腺癌因早期很難被發現,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是晚期,加之擴散極快、病死率極高,被稱為「癌中之王」。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分子影像中心李暘研究員團隊項目《變性膠原基質的分子可視化在胰腺癌早期病灶檢測中的研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項目將聚焦腫瘤演進與診療的分子功能可視化研究,有望為胰腺癌的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為創建原創性的腫瘤可視化技術奠定基礎。
  • 胰腺癌重磅級研究盤點(第3期)
    研究者還發現,高水平PHLPP1/低水平PKC的比率往往與胰腺癌患者預後不良有關,資料庫中並沒有一例PKC水平較低的胰腺癌患者存活超過5年半,換句話說,50%的低水平PHLPP1/高水平PKC的患者存活時間更久。目前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研究者希望後期能夠深入研究為開發新型胰腺癌診斷和治療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新研究「時間機器」,可用於治療胰腺癌!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胰腺癌是癌症中生存率最差的病種之一。患者被診斷出胰腺癌後存活至少五年的機會只有9%。觀察具有關鍵基因突變的細胞是如何相互作用並具有侵入性,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癌症的起源並儘早發現。
  • 新研究發現五個與胰腺癌風險相關的新基因突變。
    2018年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的胰腺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Kimmel 癌症中心、國立癌症研究所及全世界其他80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中5個新區域的突變也許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風險。
  • ...胰腺癌研究重大發現!基因複製或能解釋胰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性
    2018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癌症,遺傳改變或能解釋胰腺癌為何極具侵襲性,而且胰腺癌的早期轉移常常並不會被察覺到,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癌症進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特異性地基因擴增或許就能夠解釋胰腺癌的這些特性,相關研究獲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胰腺癌發生的基本原理
  • 海外醫療新研究:腦蛋白可能是胰腺癌新療法的起點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認為只參與大腦神經元發育的蛋白質在胰腺癌的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發現首次證明了這種名為Netrin-G1的蛋白質如何通過保護胰腺癌細胞免受免疫系統的攻擊並為其提供營養來幫助它們生存。胰腺癌很難治療,因為腫瘤通常是纖維化的,這意味著它們會在整個胰腺中產生額外的結締組織。
  • 科學家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PPP1R1B蛋白
    但是對於「癌中之王」胰腺癌的治療進展卻一直停滯不前,五年生存率只有5%至10%,,這與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難度高,發現即晚期有很大的關係。近日,發表在《胃腸病學》雜誌上的研究有了新突破,研究人員發現了胰腺癌的新藥物靶標。
  • 研究人員發現兩種不同侵襲性的胰腺癌亞型
    目前,研究結果已經發表於Cancer Discovery。大約95%的胰腺癌是所謂的腺癌。過去,人們曾試圖找出基因差異,但結果發現所有胰腺腺癌都攜帶類似的突變。基於腫瘤基因組的甲基化模式,研究人員能夠定義腺癌的兩種完全不同的亞型,它們的癌變過程和侵襲性都不同。兩種亞型中有一種更具有侵襲性,是直接從胰腺導管系統中的導管細胞發育而來,而侵襲性較低的腫瘤則是從腺細胞發育而來。因此,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分子標誌,使我們能夠區分臨床上也不同的兩種胰腺癌亞型。
  • 胰腺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北京四惠中醫醫院腫瘤科特聘專家劉魯明教授告訴我們:胰腺癌,是一種發生在胰腺上的惡性腫瘤。其可怕性在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難以早期發現,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中晚期的患者確診後,已經失去手術和放化療的機會,生存期只有3~6個月。因此,胰腺癌被廣大患者稱之為「癌中之王」。
  • Mol Cancer Res:克服胰腺癌耐藥,新藥組合讓癌症之王低頭認輸
    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Jefferson Health  (SKCC)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支持abemaciclib用於胰腺癌的證據,並提出了新的目標,可以提高該藥物的療效,並打破該疾病中常見的耐藥性問題。這項研究於近日發表在《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 RABL3基因突變與胰腺癌相關
    RABL3基因突變與胰腺癌相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3 12:27:42 美國哈佛醫學院Wolfram Goesslin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進展,他們發現RABL3基因的突變改變了KRAS異戊二烯化修飾並且與遺傳性胰腺癌相關
  • 江蘇省惡性腫瘤分子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腫瘤診療研究獲新...
    近日,江蘇省惡性腫瘤分子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基於藥物基因組學及多學科交叉研究,在肺鱗癌、肝癌的診療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國人群肺鱗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中,報導了國際上首個肺鱗癌GWAS,為肺鱗癌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候選靶標
  • WJCR:miR-21與胰腺癌的研究進展
    miR-21是研究最早也是較特殊的miRNA之一,其在幾乎所有的實體腫瘤包括胰腺癌中高表達。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的張莉娜張弘在漢斯《世界腫瘤研究》2013年5月的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miR-21與胰腺癌的文章。文中解釋,miR-21基因是最早在人類基因組中檢測到的miRNA基因之一,又可稱為bsa-mir-21、MIR-21、miR-21、MIRN21等。
  • 【盤點】「癌症之王」—胰腺癌的發病機理研究與療法開發現狀
    【9】Cancer Cell:抑制纖維組織增生並不能阻斷胰腺癌生長發表在Cancer Cell期刊上的一則新的研究揭示了治療胰腺癌的一個潛在新策略。不像其他類型的癌症,胰腺癌產生大量瘢痕組織和炎症。多年來,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疤痕組織(稱為纖維組織增生)有助於腫瘤的生長,而且他們被設計用來治療胰腺癌。但是由密西根大學綜合癌症中心Andrew D.
  •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癌中之王」?——關於胰腺癌您需要知道的10件事
    擅長肝膽胰疾病的綜合診療,尤其是肝膽胰疾病的微創治療。 1、什麼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預後極差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5年生存率不足1%,因此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90%胰腺癌位於胰腺頭部,主要起源於導管上皮,好發於40歲以上人群。
  • 創新藥研發中的靶標偏差及解決之道
    這表明此前對MELK蛋白的認知錯誤,而且此抗癌藥的靶標也不是MELK蛋白。 在發現MELK靶向藥的脫靶問題之後,研究人員用同樣的方法測試10種臨床在研靶向藥物的靶向性。這些藥物靶向CASP3、HDAC6、MAPK14、PAK4、PBK以及PIM1等靶點,這些靶點此前已被證明與癌症的發生發展相關。
  • 南京北恒生物科學家揭示microRNA在胰腺癌轉移中新的調控機制
    近日,國際著名腫瘤學雜誌《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團隊關於KRAS-NFκB-YY1-miR-489調控通路介導胰腺癌轉移的最新研究成果。
  • 震驚Science | 冷泉港發現CA19-9才是胰腺癌的「幕後玩家」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CA19-9是導致胰腺炎和胰腺癌的罪魁禍首,靶向CA19-9有望成為防止胰腺炎和胰腺癌的新治療利器!然而最近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研究人員發現CA19-9根本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純良的「旁觀者」,CA19-9實際上是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促進因子。
  • 張志剛/孫勇偉團隊揭示胰腺癌肝轉移免疫抑制微環境形成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胰腺癌肝轉移動員並招募了一群ATP受體P2RX1陰性(P2RX1-)的中性粒細胞,由於ATP受體P2RX1的缺失,這群中性粒細胞通過高表達PD-L1、Arg1等免疫抑制分子,介導了胰腺癌肝轉移免疫抑制微環境形成。
  • 新靶點!一種基質分子被確定為胰腺癌轉移「關鍵」
    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腫瘤之一。侵襲和轉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生物學特性, 也是導致胰腺癌預後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大量研究證明多種分子、基因和蛋白參與調控胰腺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最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再次刷新了人們對胰腺癌侵襲和轉移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