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Science | 冷泉港發現CA19-9才是胰腺癌的「幕後玩家」

2020-11-24 健康界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CA19-9是導致胰腺炎和胰腺癌的罪魁禍首,靶向CA19-9有望成為防止胰腺炎和胰腺癌的新治療利器!

DOI: 10.1126/science.aaw3145

癌中之王

胰腺炎是一種胰腺炎症,美國每年胰腺炎的住院病例數約為275,000例。

「胰腺炎患者的治療方案現在主要集中在治療症狀上,卻很少能夠促進特發性胰腺炎的消退或防止其復發,這凸顯了新療法的必要性。」研究者解釋,「預防幹預對復發性或遺傳性胰腺炎的治療是有益的以及某些常規治療後的胰腺炎。」

患有胰腺炎的患者發生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風險升高2.7至16.5倍,患有遺傳性胰腺炎的患者患胰腺癌的終生風險為40-55%。

而胰腺癌素來被稱為「癌中之王」,因其惡性程度高、病程短、發展和惡化速度快,發現時多為晚期,而且治療效果不理想,死亡率極高而得名。

CA19-9——真●幕後玩家

一直以來,聚糖CA19-9被簡單的認為是胰腺疾病的生物標誌物,沒有被賦予任何特定功能。然而最近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研究人員發現CA19-9根本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純良的「旁觀者」,CA19-9實際上是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促進因子。

CA19-9表達促進小鼠的胰腺炎

CA19-9簡直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糖基化改變是組織炎症和腫瘤形成的標誌,但這些改變是否與疾病的發病機制有關,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對小鼠進行改造,使其表達人CA19-9。結果發現CA19-9在小鼠體內的表達導致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信號的過度激活,從而導致快速和嚴重的胰腺炎。

EGFR信號通路異常與多種癌症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這種炎症加速了胰腺癌的進展。另外,CA19-9還與KrasG12D癌基因協同產生侵襲性胰腺癌。所以,如果轉基因小鼠也攜帶Kras致癌基因,它們很可能繼續發展為胰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CA19-9對基質細胞蛋白Fibulin-3的修飾增加了其與EGFR的相互作用。Fibulin-3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細胞外基質蛋白,屬於Fibulin糖蛋白家族。Fibulin-3能通過調節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影響細胞的代謝、增殖、遷移等生理功能。多項研究發現,Fibulin-3的表達水平改變與胰腺癌、肺癌、卵巢癌、肝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

研究發現阻斷Fibulin-3、EGFR配體或CA19-9,阻止了EGFR在有機物中的過度活化。所以CA19-9介導的胰腺炎是可逆的,可被CA19-9抗體抑制。

這些發現提示CA19-9在胰腺炎和胰腺癌的病因學中發揮作用,並可作為治療靶點。CA19-9抗體通過抑制EGFR異常激活的通路成功逆轉了胰腺炎,進而阻斷了胰腺癌的發生!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前冷泉港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現索爾克研究所的助理教授Dannielle Engle說:「這是一種獨特的機會,在這種機會下,預防性幹預胰腺炎可能預防高危患者發展成胰腺癌。因為胰腺炎是發展為胰腺癌所必需的,通過在動物模型中使用抗體靶向CA19-9,我們能夠降低胰腺炎的嚴重程度,甚至可以防止胰腺炎的發生。」

CA19-9抗體臨床潛力巨大

除卻本次研究的新發現,CSHL其他研究人員也發現CA19-9作為胰腺癌治療過程中腫瘤負荷的生物標誌物,不止在早期檢測的臨床有用,血清中的CA19-9在包括胰腺炎在內的其他疾病中也會升高。

因此開發出一種針對CA19-9的抗體來阻止胰腺炎症,不僅會幫助慢性胰腺炎患者,而且可能在降低胰腺癌風險方面有潛在效益。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已經取得CA19-9抗體治療和預防胰腺炎的專利許可。

BioNTech今年5月收購了MabVax Therapeutics的I期候選藥物MVT-5873,這是一種針對CA19-9的抗體。2018年2月公布了35名患者的中期陽性數據。據報導,MabVax還在開發一種針對CA19.9的CAR-T免疫腫瘤療法。

相信,不遠的未來,這些疾病都將攻克!

End

參考資料:

[1] In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a Supposed Bystander May Be a Lead Culprit

[2] Research May Lead to New Ways of Preventing Pancreatic Cancer

[3] The glycan CA19-9 promotes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in mice

相關焦點

  • 2019年6月21日Science期刊精華
    以前僅作為一種疾病生物標誌物,如今發現CA19-9導致胰腺炎和胰腺癌產生doi:10.1126/science.aaw3145; doi:10.1126/science.aax9341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癌症中心前博士後研究員Dannielle Engle近期被任命為沙克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她研究了胰腺炎到胰腺癌的進展。
  • 【新發現】冷泉港實驗室研究:阻止膽固醇的儲存,可阻止胰腺癌細胞...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胰腺癌被稱為近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研究發現,阻止胰腺癌細胞膽固醇的儲存,便可阻止胰腺癌細胞的生長。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是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
  • Science:讓胰腺癌缺乏半胱氨酸可殺死癌細胞
    2020年4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胰腺癌小鼠為研究對象,指出一種正在開發的用於治療罕見腎臟結石病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抵抗胰腺癌的潛力。這種化合物讓腫瘤缺乏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對胰腺癌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
  • Cancer Discov:胰腺癌為什麼這麼難治?特殊的成纖維細胞或許是幕後...
    冷泉港實驗室(CSHL)David Tuveson博士的博士後研究員Ela Elyada說:"PDAC患者的診斷非常晚,所以我們直到最後階段才知道他們生病了。我們不能及早診斷病人,因為我們沒有診斷工具,而他們對藥物也沒有反應。藥物發揮療效的一個障礙是基質中的成纖維細胞。"
  • 《幕後玩家》:當一部懸疑片走進
    五一檔影片裡面類型最大膽的是《幕後玩家》,辨識度也是最高的。暗黑風格的海報,直接的劇情介紹,《幕後玩家》是一部純粹懸疑影片沒跑了。但它似乎也不是一部純粹的懸疑影片,《幕後玩家》的故事僅僅在前半段男主鍾小年(徐錚 飾)「密室逃脫」中,讓人窒息地感到主角前路的不確定性;反而影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走心」的情感戲份。口碑的走嚮往往能決定一部影片的最終「收成」。《幕後玩家》4月28日上映,排片量20.2%,票房收入4119.1萬;第二日排片17%,票房收入卻不降反升地來到了4739.7萬。
  • 冷泉港亞洲搭起學術交流平臺 8年引得9位諾獎得主光顧
    中國江蘇網訊 (駐園區首席記者 袁藝)冷泉港亞洲2010年落戶蘇州獨墅湖畔。作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唯一海外分支機構,其沿襲本部的傳統,為來自亞洲乃至全球的科學家及學生們,提供近距離分享最新科研進展的獨特平臺。
  • 壩光可打造又一個「冷泉港」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陳佳榮 脫氧核糖核酸(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被譽為「DNA之父」的詹姆斯·杜威·沃森昨日來深圳,到訪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和國家基因庫。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全程陪同。 「這裡有醫院嗎?」「研究人員住哪裡?」「他們的孩子將來在哪裡讀書?」
  • 雷群英:代謝異質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幕後之手
    2020年度共有9位專家入選,現在39健康帶大家搶先觀看2020 CCO 主旨報告專家風採!胰腺癌代謝的高度異質性胰腺癌是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低於8%,因缺乏早期診療的靶點, 一經診斷大都是晚期。此外,胰腺導管癌KRAS突變率大於90%。我們前期發現在胰腺癌早期去乙醯化酶SIRT2過表達來調控乳酸脫氫酶A, 促進糖酵解,導致胰腺癌的發生。非常有意思的是, 一旦獲得了KRAS突變,其代謝特徵會轉為依賴於穀氨醯胺補給途徑。
  • 冷泉港亞洲讓蘇州在生命科學界出了名
    冷泉港亞洲啟動8年來,已成功舉辦了118場學術活動,吸引了全球萬餘名科學家和生物醫藥高端管理人員,其中包括9位諾貝爾獎得主、400多位各國科學院院士。用冷泉港亞洲創始CEO季茂業的話說:「如今蘇州已在國際生命科學界出了名。」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位於紐約長島,建立於1890年,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DNA之父」詹姆斯沃森為試驗室榮譽主席。
  • 超級好看的懸疑電影幕後玩家,你們看過嗎
    前一陣子,我的朋友還讓我去電影陪她一起看了徐崢的《幕後玩家》,我一直認為這部電影非常的好看。喜歡看懸疑電影的小夥伴應該來看一看這部電影。幕後玩家《幕後玩家》太醫們根據他的藥方去尋臭蟲,卻發現這種臭蟲早就被人搶購一空。於是皇家花了大價錢買下了這些臭蟲,皇帝的病果然痊癒。而另一個故事則是,在宋朝有一個遊方道士叫做鍾小五,他無意中發現了一直臭蟲的血液有著治癒怪病的奇效,於是和太醫劉老二勾結,鍾小五買斷了所有的臭蟲,劉老二遂給皇帝下毒。鍾小五的每隻臭蟲被賣到了數百兩黃金,兩人於是發了大財。
  • ...同行評議|預印本|biorxiv|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
    一項針對瑞士資助申請的分析發現,由資助申請者推薦的同行評審人員給出「優秀」或「傑出」分數的可能性是給出「差」或「好」分數的4倍。一些同行審稿研究也同樣發現:由作者提名的審稿人對論文的評分高於期刊編輯挑選的審稿人。此外,同行評議中還存在學術欺詐及學術錯誤、同行評審造假、惡意剽竊等一系列潛在風險。
  • Science子刊:癌症也會男女有別 這個蛋白竟是「幕後玩家」
    研究還發現,女性化療會產生更多的副作用,而且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率更高。追本溯源,遺傳和分子因素被認為是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但是其中具體的機制,我們知之甚少。近日,一項由西班牙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IRB Barcelona)進行的研究發現了導致了兩性之間腫瘤差異的「幕後玩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 2018年6月15日Science期刊精華
    發現重寫創傷記憶的神經元 doi:10.1126/science.aas9875; doi:10.1126/science.aau0035 對創傷經歷的回憶會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會破壞一個人的生活。
  • 研究發現胰腺癌診療新靶標
    新華社雪梨11月1日電 澳大利亞新研究發現,一種蛋白可以作為生物標記為胰腺癌診斷和治療提供新靶標。這項研究還發現,一種乳腺癌治療藥物或許同樣可用於胰腺癌治療。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11月1日發表公報說,他們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在550例胰腺癌腫瘤活體組織切片中,有三分之二樣本中的CDK4/6細胞通路被激活,而這一通路一旦被激活將觸發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進一步研究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RB蛋白)在這一通路被激活時處於高水平,這意味著這種蛋白有潛力作為癌症診療的生物標記。
  • ...胰腺癌研究重大發現!基因複製或能解釋胰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性
    2018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癌症,遺傳改變或能解釋胰腺癌為何極具侵襲性,而且胰腺癌的早期轉移常常並不會被察覺到,近日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癌症進化過程中所發生的特異性地基因擴增或許就能夠解釋胰腺癌的這些特性,相關研究獲能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胰腺癌發生的基本原理
  • 長島聖地,了不起的冷泉港
    CSHL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該研究所出現了因開展著名的赫希-蔡斯實驗,而證實細胞內起遺傳物質作用的是DNA而非蛋白質的1969年諾獎獲得者郝希;因其女性身份受不公正待遇轉而加入冷泉港,研究基因轉座子最終榮獲1983年諾獎的巴巴拉•麥克林託克;因發現斷裂基因而獲1993年諾獎的羅伯茨等眾多對生命醫學界產生重大推動和影響的矚世研究和頂級科學家。
  • 《幕後玩家》,毀在結尾上的電影,到底有多爛?
    首先介紹一下幕後玩家這部電影,它屬於金融犯罪題材系列的電影,類似於泰囧和昂囧系列,都是圍繞金錢開展的各種遊戲和鬥爭。在電影當中。劇情根據一個個問題,將幕後玩家的謎題層層揭開。而真相卻在影片最後一刻被揭開來。
  • 90歲DNA之父沃森發表基因「歧視言論」,已被冷泉港實驗室「掃地...
    上周五,沃森曾領導過的冷泉港實驗室對沃森在本月早些時候播出的紀錄片中的言論做出回應,宣布取消沃森全部榮譽。 根據其公開聲明,冷泉港實驗室(CSHL)反對沃森在《解碼沃森》目中的言論,「沃森的言論應受到譴責,沒有科學依據,且不代表冷泉港實驗室的觀點。同時實驗室也譴責這種中濫用科學來支持偏見的行為」。
  • 直播 | 全球分子生物學搖籃,冷泉港有哪些獨特的科研文化
    今晚9點,美國冷泉港實驗室本周三晚9點,歡迎大家繼續來 「賽先生」 觀看直播。同時,我們也會在 「知識分子」 微博進行同步互動,進行關注!活動連結為:https://live.bilibili.com/21628893?
  • 2020年Science 十大醫學研究與發現丨梅斯評述
    「癌中之王」—胰腺癌似乎迎來了治療曙光! 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癌症患者的整體生存率已普遍提高,但有個例外,那就是胰腺癌。 近年來關於胰腺癌的研究層出不窮,從胰腺癌早期篩查到藥物聯用,而從新機理出發有效活用目前現有藥物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於Science雜誌發表了相關研究,使用一種另類方式試圖「餓死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