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聖地,了不起的冷泉港

2021-02-15 解螺旋

  中秋將至,和酸菜一起瞻仰大牛實驗室!

  說到生物界牛氣沖天的實驗室,你一定會想到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CSHL),又譯為科爾德斯普林實驗室,這個位於美國紐約州長島上的冷泉港的一家非政府、非盈利的科研與教育機構,至今已經有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

  為何說它牛?CSHL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該研究所出現了因開展著名的赫希-蔡斯實驗,而證實細胞內起遺傳物質作用的是DNA而非蛋白質的1969年諾獎獲得者郝希;因其女性身份受不公正待遇轉而加入冷泉港,研究基因轉座子最終榮獲1983年諾獎的巴巴拉•麥克林託克;因發現斷裂基因而獲1993年諾獎的羅伯茨等眾多對生命醫學界產生重大推動和影響的矚世研究和頂級科學家。至今共誕生了8位諾貝爾獎得主,名列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

  目前它由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院院士Bruce W. Stillman教授領導。

冷泉港實驗室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在美國指定的基礎研究中心之一。大約300名科學家在這裡就癌症、神經生物學、植物遺傳學、基因組學和定量生物學進行創造性的研究。如今,冷泉港實驗室以其豐富的教育活動而享譽國際,其中包括科學會議計劃和科學家課程。中國元素也以各種形式參與其中。

冷泉港實驗室與中國


張奇偉教授是國際生物信息學界的權威科學家,是冷泉港實驗室首位取得Rolling-5教授職位的華人科學家。不過現在在美國UT Dallas和清華任職,是清華信息國家實驗室合成與系統生物實驗室主任。目前在冷泉港任職的華人有:Zhong Yi(教授、神經生理學)、Li Bo(副教授、神經學)、Zheng Hongwu(助理教授、遺傳學)等。

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研究院於2003年10月6日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成立,這是全球首家以沃森名字命名的研究院。

冷泉港亞洲(ColdSpring Harbor Asia)是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百年歷史裡的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於2010年4月6日在中國古鎮蘇州掛牌,致力於打破傳統文化界限,在亞太地區創造全新國際學術會議系列平臺(Scientific Conference Programs)以及推動中國及亞太地區生命科學的發展。

最令人興奮的是,2014年3月26日,美國冷泉港實驗室DNA學習中心: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國際青少年生命科學研究所在京掛牌。一六六中學因2011年開設高中生命科學實驗班與冷泉港實驗室結緣,每年都派學生到那裡進行為期三周的學習,目前已經有80多名學生接受過冷泉港實驗室科學家們的輔導。各位成家立業了、自己沒戲了的小夥伴們別怪酸菜沒提醒你們趕緊培養下一代哦!

點擊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以下文章

 國自然評審的「大殺招」 -22

 江洋小盜NF-kB進城記-47

 學術毀三代,科研窮一生,教你怎麼輕鬆燒掉100萬 - 71

 5-10分SCI文章入門-100

 你會寫標書麼?-108

 腫瘤個體化診療時代到來-116

 評審專家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會評審情況-124

相關焦點

  • 北京中學生遊學美國冷泉港實驗室
    8月4日,北京166中學的同學們在冷泉港實驗室中國經濟網記者張偉 攝  中國經濟網紐約8月6日訊(記者 張偉)8月4日,來自中國北京166中學的學生來到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世界著名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參加為期兩周的進階基因生物學暑期課程。
  • 冷泉港亞洲讓蘇州在生命科學界出了名
    冷泉港亞洲啟動8年來,已成功舉辦了118場學術活動,吸引了全球萬餘名科學家和生物醫藥高端管理人員,其中包括9位諾貝爾獎得主、400多位各國科學院院士。用冷泉港亞洲創始CEO季茂業的話說:「如今蘇州已在國際生命科學界出了名。」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位於紐約長島,建立於1890年,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DNA之父」詹姆斯沃森為試驗室榮譽主席。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薛成海博士訪問天津工生所
    薛成海博士在作報告近日,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學術報告廳裡掌聲疊起,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薛成海博士應邀為天津所的科研人員帶來了一場題為薛成海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後在清華大學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報告中,薛博士首先簡要介紹了自己的三個研究方向:基因組、轉錄組的生物調控事件研究;RNA-Seq/Chip-Seq的計算分析平臺及相關研究;多尺度數據融合分析:基因組/轉錄組/表觀組。他通過生動形象的實例(自主研發的城市交通模擬系統)展示了計算模擬的可行性。
  • 冷泉港實驗室: 中國正在與世界科學界深度融合
    (原標題:冷泉港實驗室: 中國正在與世界科學界深度融合) 新華社北京
  • 壩光可打造又一個「冷泉港」
    沃森認為,壩光可以參照世界生命科學聖地、美國紐約長島冷泉港實驗室的模式來打造國際生物谷核心啟動區。 冷泉港實驗室是一個非盈利的私人科學研究與教育中心,此機構的研究對象包括癌症、神經生物學、植物遺傳學、基因組學以及生物信息學,其主要成就為分子生物學領域,在該研究所一共誕生了7位諾貝爾獎得主。約有300位研究人員在冷泉港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
  • 冷泉港亞洲:一個啟迪未來科學家的地方
    提起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otary),人們幾乎會立即想起一個人,那就是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諾貝爾獎得主、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沃森和位於紐約長島北岸一個安靜秀美小鎮上的冷泉港實驗室有著很深的淵源。
  • 冷泉港亞洲搭起學術交流平臺 8年引得9位諾獎得主光顧
    中國江蘇網訊 (駐園區首席記者 袁藝)冷泉港亞洲2010年落戶蘇州獨墅湖畔。作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唯一海外分支機構,其沿襲本部的傳統,為來自亞洲乃至全球的科學家及學生們,提供近距離分享最新科研進展的獨特平臺。
  • 冷泉港帶來百億「大禮」 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籤約落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財富日程   12月7日   規模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籤約落戶   簡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執行長布魯斯·斯蒂爾曼(Bruce Stillman)   談合作   「這是令人興奮的時刻,正如本次
  • 北京高中生走進美國頂尖實驗室「冷泉港」
    北京高中生走進美國頂尖實驗室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位於美國紐約長島冷泉港,建於1890年,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名列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學校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了合作協議,每年暑假和寒假,都會有部分對生命科學感興趣並學有所長的學生到該實驗室進行學習和交流。暑期班的學生們一般在冷泉港進行為期3周的學習,內容包括課程教學、實驗課、論壇以及與科學家互動等。目前,三個生命科學實驗班中已經有80多名同學先後赴冷泉港學習,深度的交流使孩子們和老師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有所思考。
  • 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本報訊 (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昨天下午,冷泉港亞洲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署新十年合作協議。未來十年,冷泉港亞洲將在現有會議平臺的基礎上,新建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圍繞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課題,組織最頂尖的科學家,舉行小型、封閉式的學術研討會,為園區眾多「大院大所」的專家和學者提供跨學科、跨領域的培訓。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布局黃埔區
    昨日,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揭牌儀式在黃埔區舉行  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黃嘉慶 黃於穗 李晶晶)昨日,總規模約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籤約,基金公司同步揭牌;同時,該區還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進一步全面合作備忘錄,設立冷泉港價值創新園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執行董事訪問江蘇省蘇州中學
    2013年11月15日,美國冷泉港執行董事大衛·麥克羅斯(David A.Micklos)先生來江蘇省蘇州中學參觀訪問,並與部分學生會面,向同學們介紹冷泉港實驗室DNA學習中心有關情況。江蘇省蘇州中學衛新副校長接見了來訪的客人。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 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廣州開發區籤約落戶,基金公司同步揭牌;同時,該區還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進一步全面合作備忘錄,設立冷泉港價值創新園。這一系列活動標誌著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該區的合作從框架構想成為現實。今年以來,隨著冷泉港實驗室、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生物製藥項目、賽默飛全球精準醫療體驗中心、綠葉·新日本科學再生醫學中心等國際一流生物醫藥項目落地運營,廣州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上的位置「顯示度」越來越明顯。
  • 冷泉港100億元產業基金落戶黃埔
    冷泉港實驗室執行長Bruce Stillman出席昨日籤約儀式。 南都記者 馬強 攝    南都訊 記者 金淘 梁建忠 任先博 通訊員 黃嘉慶 黃於穗 李晶晶 12月7日,總規模約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籤約落戶,基金公司同步揭牌;同時,該區還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進一步全面合作備忘錄,設立冷泉港價值創新園。這一系列活動標誌著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該區的合作從框架構想成為現實。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牽手浙大
    由浙江大學與杭州華大基因聯合創辦,以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負責人詹姆斯·沃森先生名字命名的浙江大學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昨天在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成立。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到會祝賀,市領導王國平、茅臨生、金勝山及來自海內外的生物學和醫學專家出席了成立儀式。
  • 直播 | 走入全球「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冷泉港實驗室
    該系列報告由國際知名研究所 Janelia Research Campus、冷泉港實驗室、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7個國際知名研究所共同組織。今晚9點,該系列直播第二場精彩繼續。,冷泉港實驗室助理教授 Mikala Egeblad 以及冷泉港實驗室 Dolan DNA 學習中心執行主任 David Micklos 將分別進行分享。
  • 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今日籤約落戶蘇州生物醫藥園區
    9月17日,「冷泉港新十年協議籤約」在蘇州工業園區現代大廈舉行。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立新主持會見冷泉港實驗室副總裁、冷泉港亞洲總裁David Stewart。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江與David Stewart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今年將在蘇召開11場頂級學術會
    4月6日,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聖地」的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亞洲合作項目——冷泉港亞洲會務會議項目在獨墅湖會議中心舉行開幕典禮,此舉標誌著美國冷泉港與蘇州工業園區合作的正式啟動,蘇州跨入了國際頂級生命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的行列。市委副書記、市長閻立,市委常委、園區工委書記馬明龍,副市長譚穎出席了活動。
  • 直播 | 全球分子生物學搖籃,冷泉港有哪些獨特的科研文化
    >、HHMI 研究員 Zachary Lippman 以及 Banbury 中心執行主任 Rebecca Leshan,分別分享基因編輯技術在植物和農業中的應用,以及冷泉港實驗室的科研文化:小團隊、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