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執行長布魯斯·斯蒂爾曼(Bruce Stillman)第一次來廣州,便帶來一份百億「大禮」,堪稱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大批「財富」,為中美合作帶來了無限想像空間。
談及冷泉港,人們常用「傳奇」來形容——誕生過8位諾獎得主,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中名列榜首。訪談時,布魯斯·斯蒂爾曼帶著謙虛的神色說:「之前我這個職位的負責人是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詹姆斯·沃森,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促使這樣全球頂尖的實驗室與廣州合作,是因為他看到了中國不斷前行的腳步,相信廣州將會大有作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瑞琪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財富日程
12月7日
規模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籤約落戶
簡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執行長布魯斯·斯蒂爾曼(Bruce Stillman)
談合作
「這是令人興奮的時刻,正如本次《財富》論壇的關鍵詞——開放與創新,我期望未來會與廣州有更多開放、創新的合作。」
談未來
「非常期待和中國科學家碰撞出火花,和廣州合作孵化出一批『高精尖』公司,把一流科學研究轉化到實際應用當中。人們或將不用飛去海外,即可接受世界頂尖技術診療。」
100億!「這是令人興奮的時刻」
冷泉港實驗室1890年建於美國紐約長島上的冷泉港,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它是一個環境宜人,很適合科學探索的地方。」布魯斯·斯蒂爾曼介紹道,冷泉港靠近海邊,目前約有300位研究人員在這裡從事科研工作。
隨著生物學在自然科學領域日趨重要以及與醫學交叉的研究日益增強,冷泉港將在全球不斷拓展業務。緊張的腳步聲中,「掌舵人」布魯斯·斯蒂爾曼在廣州的行程馬不停蹄。昨日,他抽空從《財富》論壇現場出來,帶領團隊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溝通洽談,最終,總規模約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籤約落戶,廣州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上的位置「顯示度」越來越高。
「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也是騰飛的起點,這鼓舞了全球的科學界。」斯蒂爾曼認為,「冷泉港匯聚了全世界的科學家研討科學問題,隨著中國在科學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中國將會進一步與全球的科學界融合。」
與廣州的合作更加「全面」「獨家」
2009年,冷泉港實驗室的一個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落戶江蘇蘇州,以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為主。時隔多年,它再次伸出橄欖枝,在眾多合作者中,挑選了廣州國際生物島作為落戶之地。
「此次與廣州的合作更加『全面』『獨家』。」談及兩者的定位與區別,布魯斯·斯蒂爾曼表示,在決定與廣州合作之前,他看到廣州在腫瘤、基因、治療等方面的成果,完全可以與冷泉港日積月累的經驗相結合,在攻克疾病上做相應探索。在廣州,冷泉港計劃集合更多出色的科學家,推進科研成果與生物科技有機結合。
「冷泉港是這樣一個學術機構,強調專注,深耕基礎研究領域,知識層面達到既深又廣的水平。」他說,非常期待和中國科學家碰撞出火花,和廣州合作孵化出一批「高精尖」公司,把一流科學研究轉化到實際應用當中。人們或將不用飛去海外,即可接受世界頂尖技術診療。
(責編:李棟、蔣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