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交界處,東起吉林省琿春林業局青龍臺林場,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縣林業局南溝林場,南自吉林省琿春林業局敬信林場,北到黑龍江省東京城林業局奮鬥林場,總面積1.46萬平方千米。其中,吉林省片區佔71%,黑龍江片區佔29%。東寧市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區域面積5.18萬公頃,森林面積3.83萬公頃,耕地面積1.18萬公頃。
2016年,國家決定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並同步開展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中央事權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承擔「兩項試點」工作任務。
循著一串串腳印、巡山清除一個個獵套,她們走向深山,只為守護野生動物的家園……
「同志們,請出發!」11月25日8時,一場特殊的啟動儀式在東寧市林業和草原局門前舉行。
出發去哪裡?去幹什麼?東寧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王志剛說,這次充滿儀式感的出發,是為保護野生動物而發起的。巡護隊員們走進森林草地,清除危害野生動物生存的獵套獵具,尋找野生動物的足跡。這支隊伍中,有6名女巡護隊員,她們是巡護隊伍中的新兵,卻讓大家刮目相看。
2019年4月,東寧市林草局成立了一支女子巡護隊。這是東北虎豹公園區域內第一支女子巡護隊,6名女子巡護員都是80後和90後。腳步在大山深處,無數次走在巡護的路上,保護野生動物,她們是森林裡野生動物們的守護衛士。
尋覓——腳印裡的足跡
為什麼選擇做巡護員?跋山涉水走在深山裡怕不怕?雪後的陽光映照著她們凍得有些發紅的臉龐,她們說:「雖是女子,卻不怕這深山和山林裡的動物,只會覺得離大自然更近,每一個腳印都讓我們與家鄉更親近。」
東寧朝陽溝林場副場長李剛說,這6名隊員已是林三代,她們從父輩那裡,了解林業、與深山結下緣分。
一場雪後,記者跟隨著女子巡護隊走進她們走過無數次的深山。天很冷,路很滑,上山清獵套的她們卻很興奮。「剛下完雪最好了,哪裡有獵套看腳印就能找到。哪裡有動物出沒,雪後也最容易分辨。」 隊員邱時對地形很熟悉,「這裡山連著山,現在登上的這座山俗稱大崴子山,地處紅星村。」
「我和張昕同歲,都是1986年出生。徐春梅更年輕,1990年生,但她比我們早來林場工作好幾年。還有白雪,年紀最小的吳桐……」邱時介紹著夥伴們。
看腳印,這是上山清套的必修課。不但要看人的腳印,更要看動物的腳印。是正向還是反向,她們一打眼便能確定,這是長年累月練就的「眼力」。
「快看這有一串新的腳印!」徐春梅走在前面,走了50多米便發現了一個獵套,小夾子。可惜的是這個夾子已經夾到了一隻松鴨,旁邊樹枝上還掛著誘餌——一穗玉米。
再走一會兒,張昕也找到了一個獵套,在獵套旁邊有一小撮玉米粒。「這是下了藥的玉米粒,動物吃一口就沒命了,儘量清理乾淨,再拿回去一些化驗看看是什麼藥物,這塊地要深埋,要不然藥物殘留對野生動物是個威脅。」
就這樣,女巡護員們循著「獵人」的腳印清除著誘餌和獵套。這樣的巡山,她們經常一走就是十幾個小時。
記錄——相機裡的故事
說到巡護時有意思的事,張昕說,邱時最逗了,有一次一不小心就踩入了獵套之中。邱時說:「這幸虧是給我套上了,獵套越來越隱蔽,巡護隊員都很難發現。這要是套到個動物,那它們可完了。」
李剛說:「我們保護區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冬季天氣非常寒冷,白天零下20多度。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守護東北』大貓』的家園,盼望著更多的』大貓們』回家。這幾名女巡護員我們都是搭配男巡護員組成隊伍,她們細心,觀察記錄動物的足跡很準確。「
她們除了清除獵套,還承擔著更換相機存儲卡和電池的任務。
冬季裡,山上一片白茫茫,外人看不出差別的地形,她們卻了如指掌。「土豹溝是一個很陡的山坡,平時就很難爬上去,這還是冬天,更難爬了。」「我們曾在亮子川屯解救過剛剛被套住的狍子。也有場區的職工曾經被野豬咬傷」……說起巡護員的工作,她們的敘述中有萬般滋味。
徐春梅當天裝了兩板電池,記錄數據,維護相機。她說這份工作並不簡單,有的監測點,需要爬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所以每次都反覆確認換好了數據卡和電池。「上來一次太不容易了,一定要裝好相機,才能記錄好鏡頭裡的一個個『老朋友』。」
聽見——森林裡的聲音
曾經,兩隻可愛的「大貓」,東北虎、東北豹跨越國境,東移至俄羅斯,並在那裡生存繁衍。規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區域,也是為了迎接「大貓」回家。
王志剛介紹,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期間累計出動巡護5660人次、1424車次,巡護總裡程達15487.32公裡,完成smart巡護樣線55條、清理獵套8310個。經專家確定,東寧市林草局範圍內有3隻留居豹,試點區有蹄類動物種群得到快速地恢復。栽植了紅松、雲杉、落葉松、樟子松等鄉土樹種225餘公頃。設置補飼點50個,投放補充鹽2500公斤、穀物25000公斤、秸稈3000公斤。成功救助赤狐1隻、野豬17頭、狍子6隻、貉1隻、鴞3隻,並全部放歸山林。
在東寧市林草局,有一個國家林草局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設立的天地空一體化檢測平臺,這是第一個拍到東北豹的地方,2018年首次捕捉到東北地區已絕跡20餘年的斑羚影像。
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王志剛說,東寧市林草局每年都會舉行「清山清套」啟動儀式,今冬明春是清山清套工作的重點時段。今年,東寧市林草局組織了50人的隊伍在虎豹規劃區內清山清套,並逐步向規劃區外延伸。今年,東寧市林草局將設置巡護樣線60條,累計出動3000人次清山清套,這將是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其實在巡護工作中,她們也有怕的時候。怕遭遇野豬、黑熊等兇猛動物,怕「楊喇子」(一種毛毛蟲)、蜱蟲和蛇,但慢慢都克服了恐懼,無所畏懼地走在巡山的路上。
李剛說,這份工作看著不難,剛成立女巡護隊的時候她們還很新奇,覺得很有意思。其實,最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來。她們真是好樣的。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山和大河,就在森林深處,在這裡,她們從未停止腳步。保護區內,她們安放了一部部監測相機,每當迷彩外殼的相機拍攝到野生動物的蹤跡,她們都會為之歡欣雀躍。
白雪說,當了巡護員之後,更加理解父親曾經幾個月在林場不回家的辛苦。
張春梅說,雪後最不願看到人的腳印,因為這裡很有可能有獵套,甚至已經有動物被夾住。而當發現動物的腳印,她都懷著欣喜的心情記錄下坐標。
張昕說,每天兩萬步都是平常事,走在深山渾身是勁,回到家卻一動不想動。兒子一看到她癱軟的狀態就知道,媽媽又上山了。
邱時說:「秋天人在山上走,能聽到野豬在山腰跑,樹葉沙沙作響,不知道它們會不會知道我們是為守護它們而來……
【來源: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