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的第一支女子巡護隊

2020-12-06 湘湘愛旅行

寫在前面: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交界處,東起吉林省琿春林業局青龍臺林場,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縣林業局南溝林場,南自吉林省琿春林業局敬信林場,北到黑龍江省東京城林業局奮鬥林場,總面積1.46萬平方千米。其中,吉林省片區佔71%,黑龍江片區佔29%。東寧市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區域面積5.18萬公頃,森林面積3.83萬公頃,耕地面積1.18萬公頃。

2016年,國家決定開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並同步開展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2017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中央事權的國家公園管理機構,承擔「兩項試點」工作任務。

循著一串串腳印、巡山清除一個個獵套,她們走向深山,只為守護野生動物的家園……

「同志們,請出發!」11月25日8時,一場特殊的啟動儀式在東寧市林業和草原局門前舉行。

出發去哪裡?去幹什麼?東寧市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王志剛說,這次充滿儀式感的出發,是為保護野生動物而發起的。巡護隊員們走進森林草地,清除危害野生動物生存的獵套獵具,尋找野生動物的足跡。這支隊伍中,有6名女巡護隊員,她們是巡護隊伍中的新兵,卻讓大家刮目相看。

2019年4月,東寧市林草局成立了一支女子巡護隊。這是東北虎豹公園區域內第一支女子巡護隊,6名女子巡護員都是80後和90後。腳步在大山深處,無數次走在巡護的路上,保護野生動物,她們是森林裡野生動物們的守護衛士。

尋覓——腳印裡的足跡

為什麼選擇做巡護員?跋山涉水走在深山裡怕不怕?雪後的陽光映照著她們凍得有些發紅的臉龐,她們說:「雖是女子,卻不怕這深山和山林裡的動物,只會覺得離大自然更近,每一個腳印都讓我們與家鄉更親近。」

東寧朝陽溝林場副場長李剛說,這6名隊員已是林三代,她們從父輩那裡,了解林業、與深山結下緣分。

一場雪後,記者跟隨著女子巡護隊走進她們走過無數次的深山。天很冷,路很滑,上山清獵套的她們卻很興奮。「剛下完雪最好了,哪裡有獵套看腳印就能找到。哪裡有動物出沒,雪後也最容易分辨。」 隊員邱時對地形很熟悉,「這裡山連著山,現在登上的這座山俗稱大崴子山,地處紅星村。」

「我和張昕同歲,都是1986年出生。徐春梅更年輕,1990年生,但她比我們早來林場工作好幾年。還有白雪,年紀最小的吳桐……」邱時介紹著夥伴們。

看腳印,這是上山清套的必修課。不但要看人的腳印,更要看動物的腳印。是正向還是反向,她們一打眼便能確定,這是長年累月練就的「眼力」。

「快看這有一串新的腳印!」徐春梅走在前面,走了50多米便發現了一個獵套,小夾子。可惜的是這個夾子已經夾到了一隻松鴨,旁邊樹枝上還掛著誘餌——一穗玉米。

再走一會兒,張昕也找到了一個獵套,在獵套旁邊有一小撮玉米粒。「這是下了藥的玉米粒,動物吃一口就沒命了,儘量清理乾淨,再拿回去一些化驗看看是什麼藥物,這塊地要深埋,要不然藥物殘留對野生動物是個威脅。」

就這樣,女巡護員們循著「獵人」的腳印清除著誘餌和獵套。這樣的巡山,她們經常一走就是十幾個小時。

記錄——相機裡的故事

說到巡護時有意思的事,張昕說,邱時最逗了,有一次一不小心就踩入了獵套之中。邱時說:「這幸虧是給我套上了,獵套越來越隱蔽,巡護隊員都很難發現。這要是套到個動物,那它們可完了。」

李剛說:「我們保護區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冬季天氣非常寒冷,白天零下20多度。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守護東北』大貓』的家園,盼望著更多的』大貓們』回家。這幾名女巡護員我們都是搭配男巡護員組成隊伍,她們細心,觀察記錄動物的足跡很準確。「

她們除了清除獵套,還承擔著更換相機存儲卡和電池的任務。

冬季裡,山上一片白茫茫,外人看不出差別的地形,她們卻了如指掌。「土豹溝是一個很陡的山坡,平時就很難爬上去,這還是冬天,更難爬了。」「我們曾在亮子川屯解救過剛剛被套住的狍子。也有場區的職工曾經被野豬咬傷」……說起巡護員的工作,她們的敘述中有萬般滋味。

徐春梅當天裝了兩板電池,記錄數據,維護相機。她說這份工作並不簡單,有的監測點,需要爬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所以每次都反覆確認換好了數據卡和電池。「上來一次太不容易了,一定要裝好相機,才能記錄好鏡頭裡的一個個『老朋友』。」

聽見——森林裡的聲音

曾經,兩隻可愛的「大貓」,東北虎、東北豹跨越國境,東移至俄羅斯,並在那裡生存繁衍。規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區域,也是為了迎接「大貓」回家。

王志剛介紹,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試點期間累計出動巡護5660人次、1424車次,巡護總裡程達15487.32公裡,完成smart巡護樣線55條、清理獵套8310個。經專家確定,東寧市林草局範圍內有3隻留居豹,試點區有蹄類動物種群得到快速地恢復。栽植了紅松、雲杉、落葉松、樟子松等鄉土樹種225餘公頃。設置補飼點50個,投放補充鹽2500公斤、穀物25000公斤、秸稈3000公斤。成功救助赤狐1隻、野豬17頭、狍子6隻、貉1隻、鴞3隻,並全部放歸山林。

在東寧市林草局,有一個國家林草局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設立的天地空一體化檢測平臺,這是第一個拍到東北豹的地方,2018年首次捕捉到東北地區已絕跡20餘年的斑羚影像。

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王志剛說,東寧市林草局每年都會舉行「清山清套」啟動儀式,今冬明春是清山清套工作的重點時段。今年,東寧市林草局組織了50人的隊伍在虎豹規劃區內清山清套,並逐步向規劃區外延伸。今年,東寧市林草局將設置巡護樣線60條,累計出動3000人次清山清套,這將是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

其實在巡護工作中,她們也有怕的時候。怕遭遇野豬、黑熊等兇猛動物,怕「楊喇子」(一種毛毛蟲)、蜱蟲和蛇,但慢慢都克服了恐懼,無所畏懼地走在巡山的路上。

李剛說,這份工作看著不難,剛成立女巡護隊的時候她們還很新奇,覺得很有意思。其實,最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來。她們真是好樣的。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山和大河,就在森林深處,在這裡,她們從未停止腳步。保護區內,她們安放了一部部監測相機,每當迷彩外殼的相機拍攝到野生動物的蹤跡,她們都會為之歡欣雀躍。

白雪說,當了巡護員之後,更加理解父親曾經幾個月在林場不回家的辛苦。

張春梅說,雪後最不願看到人的腳印,因為這裡很有可能有獵套,甚至已經有動物被夾住。而當發現動物的腳印,她都懷著欣喜的心情記錄下坐標。

張昕說,每天兩萬步都是平常事,走在深山渾身是勁,回到家卻一動不想動。兒子一看到她癱軟的狀態就知道,媽媽又上山了。

邱時說:「秋天人在山上走,能聽到野豬在山腰跑,樹葉沙沙作響,不知道它們會不會知道我們是為守護它們而來……

【來源: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海湖環湖地區成立首批牧民巡護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9月28日,在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系項目」支持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在環湖地區的3個普氏原羚此次首批成立3支牧民巡護隊,共有22名參與牧民。巡護隊由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第六增資期項目出資配發巡護服、防曬帽、巡護背包等巡護裝備。
  • 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2020-10-16 16:02:02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網青海海北10月16日電 題: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
  • 新疆青河縣:邊境線上的綠色庭院
    「僅僅兩年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能夠讓邊境線執勤人員不出門就能吃上自己種的新鮮菜,我們青河守邊人真的了不起!」青河縣邊境警務站原站長胡連吉說。  胡連吉是縣委組織部下派到邊境警務站的第一批幹部。  從2018年4月開始,青河縣邊境線所有警務站在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自力更生、改變邊境」的號召下,大力開展春秋季植樹,讓昔日荒涼的戈壁邊境線煥發出蓬勃生機。同時發動所有邊境警務站骨幹帶領各自護邊員發展庭院經濟,每個警務站在院內開荒種地、打井植樹。
  • Qing聽當事人丨不相信白鱘滅絕 長江鱘巡護隊仍在尋找渺茫的線索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第一作者是該所張輝博士。危起偉博士稱,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專家組進行了評估,他和張輝都參加了評估會,評估結果為,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
  • 人在警途|第二十四期: 邊境線上的孤獨堅守
    人在警途|第二十四期: 邊境線上的孤獨堅守 2020-12-0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護隊未放棄尋找
    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多年來,他和他的隊員們一直在長江上志願保護以三大鱘魚為首的珍稀魚類。如今,他們借著巡護的機會,儘可能地尋找長江白鱘的下落。 新年剛過,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的一篇研究論文稱,預計2005年至2010年間長江白鱘已滅絕。
  • 剛果(金)國家公園巡護隊遇襲 6人死亡1人受傷
    公園發言人喬爾·馬倫貝告訴法新社記者,死者包括5名巡護員和1名司機,巡護隊隊長受傷生還。襲擊發生時,巡護隊行駛在靠近剛果(金)和烏幹達交界的盧林巴和伊沙沙地區。襲擊人、襲擊原因不明。過去20年,反政府武裝人員、非法伐木人員和珍稀野生動物偷獵者殺害超過170名巡護員。
  • 東南亞唯一內陸國——寮國:面積不小,為何把首都建在邊境線上
    當然,這也非常能夠理解,倘若一國的首都位於邊境線上,一旦這個國家與鄰國發生戰火,那麼都城轉眼之間就會灰飛煙滅。都城的存亡對人民的意義可並非其他城池可以比擬的,因此,幾乎從未有國家能做出將都城放在邊境線上的決定。而寮國,就是一個例外。
  • 2019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上,瑞安運動員彭黎娜逆轉奪冠!
    2019-04-09 17:1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周穎4月3日至6日,2019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全國舉重積分賽女子第一站)在湖北宜昌舉行。據悉,本次賽事是目前國內女子舉重最高級別的賽事之一,來自全國各省、市和體校的27支代表隊,共計140名女子舉重運動員參賽。彭黎娜於1999年5月出生,陶山鎮人。2009年5月,她入選瑞安業餘體校進行舉重訓練,2010年3月進入溫州體育運動學校,2013年2月進入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 中國女子板球與世界第一交戰 對手創建於1787年
    原標題:中國女子板球與世界第一交戰 對手創建於1787年   從10月14日至25日,剛剛在仁川亞運會獲得第四名的中國女子板球隊,開始在瀋陽、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與英國瑪莉波恩板球俱樂部進行六場較量。14日,首戰在瀋陽體育學院進行。那麼,英國瑪莉波恩俱樂部有著怎樣的悠久歷史?如此高規格高水平的較量,為何第一站放在瀋陽?
  • 明朝最精銳的三支部隊,第一支裝備世界一流,第二支吊打蒙古騎兵
    我們今天看一下明朝最競對的三支部隊,可以說戰鬥力都爆表。第一支部隊是神機營,神機營是當時裝備最先進的部隊。1410年,明成祖在親徵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兵種。這支部隊完全準備火器,是世界上第一支完全使用火器的部隊。
  • 最危險邊境線,每立方米有2000隻蚊子,已導致8條軍犬喪生
    導語:最危險邊境線,每立方米有2000隻蚊子,已導致8條軍犬喪生邊境是一個國家的第一道防線,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會在這裡設置重兵把守,確保安全問題,如果有人敢越境的話都屬於非法舉動,還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外交事件
  • 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隊 誕生在連雲港海州
    原標題:世界上第一支炮兵部隊誕生在連雲港海州乍看此標題,似有誇大其詞之嫌,國內外諸多軍事雜誌和書籍每每論及火炮發展史時,大多從十三世紀的歐洲談起,而絕少提及中國人在火炮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由於採寫《失落的文明》這個欄目之需,查閱了不少歷史典籍,深感自己孤陋寡聞,真有點數典忘祖了。
  • 女子探險隊徵服北極
    如今三名英國女子卻打破了這個常規,她們所組成的探險隊不但成為世界第一支完成挑戰賽的女子隊伍,而且還把許多男子隊遠遠拋在了身後。  據英國媒體5月7日報導,一年一度的「斯科特·鄧恩極地挑戰賽」的賽程全長580公裡,起點在加拿大北部的北極圈地區,終點設在1996年測定的磁北極。在今年的16支參賽隊伍中,由費利西蒂·阿斯頓、薩姆·伊夫和託莉·詹姆斯組成的「娘子軍」顯得格外搶眼。
  • 極度瀕危滅絕物種疏花水柏枝進入花期 巡護隊:證明長江生態得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實習生 文詩媛 攝影報導1月12日下午,在長江四川宜賓江安段一個江心島上,生長在河灘中的疏花水柏枝長勢良好,隨風搖曳。樹枝上開滿了一朵朵粉色小花,格外美麗。疏花水柏枝生長在長江上遊的江心島上疏花水柏枝開出了粉紅小花負責該植物日常巡護的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告訴記者,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確定疏花水柏枝為極度瀕危滅絕物種。在江安縣境內的部分長江沿岸灘涂,分布著3萬餘株,這是截止到目前中國發現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疏花水柏枝種群。
  • 離印度僅5公裡,平均海拔5050米,不被外界所知的「邊境第一村」
    這是一個極少出現在中國人視野中的神秘村莊,也是中國離中印邊境線最近的一個村莊。這個小村莊,把自己深深地隱藏在一個山窪裡,它的名字叫做:吉汝村,有著「中印邊境第一村」的稱號。吉汝村位於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南部,地處中印邊界一線。
  • 女子自稱攜玩具入境 海關查驗後卻發現33支活體果蠅幼蟲試管
    7月19日,海關總署辦公廳官方微博通報一起女子攜活體果蠅幼體入境被查事件經關員依法開包檢查,發現裡面豎直擺放著33支試管,每支試管內裝有培養基、活體黑腹果蠅幼蟲及蛹,初步估計蟲、蛹超過1千隻。由於該旅客無法提供有效的特許審批手續,現場關員依法抽樣送檢並作進一步處理。黑腹果蠅是一種原產於熱帶或亞熱帶的蠅種,分布於全世界各地,是主要危害葡萄、番茄、桃、甜瓜和蘋果的重要害蟲。
  • 南工大江蘇女子壘球隊再獲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冠軍
    ,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女子壘球隊再次奪冠。從2010年到2020年,江蘇女子壘球隊在全國體育系統壘球一類賽事——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中實現了十一連冠。與此同時,江蘇隊主教練宋秋元獲得「最佳教練獎」,江蘇隊李歡(遊擊手)、徐佳(一壘手)、徐倩雯(三壘手)、閔珠(右外場)獲得「最佳陣容獎」,解濤瑞獲得「優秀裁判員」。
  • 全國女子壘球冠軍賽河南隊獲第三
    □記者王小娟    本報訊昨日,記者從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獲悉,在剛結束的2016年全國女子壘球冠軍賽中,河南女子壘球隊獲得第三名。    此次冠軍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江蘇、河南、廣東、四川、甘肅、解放軍壘球隊等10支隊伍參賽,河南隊與甘肅、遼寧、上海、天津分到B組。第一階段中河南隊四場全勝,以B組第一的成績晉級第二階段,又接連雙殺上海隊和遼寧隊,在晉級決賽的爭奪中,河南隊2∶8輸給四川隊,獲得第三名。對於這個成績,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欣說,「之前隊員傷病比較多,老隊員離隊,隊伍一度陷入低谷。
  • 吉安女飛人被譽「中國女子低空跳傘第一人」
    10月2日,首屆中國長江三峽奉節天坑低空跳傘節上,來自吉安的女運動員胡偉忠縱身跳入662米深的「天下第一坑」,再次展現了人類挑戰極限的勇氣和技藝,被稱為「中國女子低空跳傘第一人」。昨日,記者在省航空運動管理中心,採訪了這位剛剛載譽歸來的「女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