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2020-10-16 16:02: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李霈韻

  中新網青海海北10月16日電 題: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作者 文思睿

  寒風凜冽,湖水冰涼,寒徹入骨。十月中旬的青海湖湖濱地區最低氣溫達零下二攝氏度,部分河流開始結冰,青海湖牧民巡護隊隊員尖木措捲起褲腿,邁入冰冷的湖水,徒手將陷入淤泥中的廢棄鐵絲拉上岸。幾分鐘後,尖木措裸露在外的小腿早已凍得通紅。

  今年44歲的尖木措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孜河鄉達日村的牧民,自1996年起,尖木措和好友蘇科便開始自發救助普氏原羚等瀕危野生動物,並撿拾垃圾,冬天冒著嚴寒下水撿垃圾更是常態。

圖為尖木措將淤泥中的廢棄鐵絲拉上岸。 文思睿 攝

  「不去看家裡的牛羊,反而每天走十幾公裡撿垃圾,還沒有錢賺,不知道圖啥。」尖木措說,剛開始身邊很多牧民不理解他們,但隨著當地垃圾減少,普氏原羚等野生動物增多,生態環境逐漸好轉,青海湖水質改善,當地牧民慢慢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才仁加等人更是主動加入到撿垃圾的隊伍。

  每天需要巡護的面積達十幾公裡,沙丘地區也只能徒步,尖木措等人日常工作量極大,時常顧不過來。「近年來,到青海湖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垃圾也漸漸增多。」尖木措說。

  為了進一步改善青海湖周邊湖濱地區的生態環境,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今年9月28日正式成立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共有3支牧民巡護隊,總計23名牧民參與。

  尖木措、蘇科、才仁加等八人組成了其中一支牧民巡護隊。日常工作主要是在青海湖畔進行巡護、撿拾垃圾、保護普氏原羚等旗艦物種。

圖為牧民巡護隊隊員在青海湖畔撿垃圾。 文思睿 攝

  青海湖是中國內陸最大的鹹水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

  「當地牧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對這片區域更加了解,成立牧民巡護隊也是對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補充管理,另外也能更好地保護普氏原羚、黑頸鶴等世界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蔡金龍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成立大會上說。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檢測員王興軍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世紀六十年代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150隻左右,在尖木措等民間的保護和官方救助中心的救助下,普氏原羚數量增至上千隻。

  「我雖然膝蓋有問題,但只要一天能走動我就會一直堅持。」56歲的蘇科表示,等到他實在走不動的那天,他的兒子會「接班」,繼續保護他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

  才仁加31歲的兒子孔太才讓十分贊同他父親撿垃圾的行為,「我只要有空,就會隨他們一起去撿垃圾,日後我也願意接替爸爸擔任巡護員。」(完)

相關焦點

  • 青海湖環湖地區成立首批牧民巡護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9月28日,在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系項目」支持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在環湖地區的3個普氏原羚此次首批成立3支牧民巡護隊,共有22名參與牧民。巡護隊由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第六增資期項目出資配發巡護服、防曬帽、巡護背包等巡護裝備。
  • 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李雋 攝中新網青海剛察1月14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作者李雋「我是個地道的放羊娃,跟牛羊有很深的感情,聽外面的人說現在的羊肉羶味大不好吃,還會讓人生病,我心裡就不舒服,在我看來肉的品質取決於人給它吃的啥!」說話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的村民馬金山。
  • 騎行(北京到青海湖)
    去青海湖的路上@第5天從老城出發再去上高速不讓上,走G309國道到合水過去在修路坑坑窪窪又下小雨到處黃泥坑太難走了,在加油站加油時問加油工作人員說修路前面100多公裡都是爛路,實在沒有辦法走還得上高速大不了被趕下來,在西嶧那一塊闖上了高速沒走多遠車子斷鏈子了,因為早上斷了一次在修理部換了一條普通鏈子連結頭又斷了
  • 半月談|生生不息青海湖
    「老一輩人說,牧民們大都遷居至100多公裡外的祁連、剛察等縣,搬遷時正值寒冬臘月,不少牛羊凍死了。」海晏縣青海湖鄉達玉日秀村村民德吉說。就在牧民們趕著牛羊離開故土的同時,大批科研專家、技術人員、幹部、工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金銀灘,以3頂帳篷起家。之後,一個水、電、暖、路齊備,集科研、生產、生活為一體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
  • 青海湖:海心山北側出現「龍吸水」壯觀場景
    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菌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成群的牛羊,飄動如雲。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 眾多冰川湖水中,西藏的納木錯上榜,獨具特色的青海湖也可媲美
    我國存在的歷史的舊建築較多,加上平靜的好心情,要想讓擁抱應該比較自然,部分景區處的風景可以欣賞,才能給平靜的心的自然,景色多得數不清,到處都是獨特的風景,但最需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旅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失望而歸,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在我國青藏高原附近,大家可以想像這裡的壯觀!
  • Qing聽當事人丨不相信白鱘滅絕 長江鱘巡護隊仍在尋找渺茫的線索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他認為這是媒體的炒作,「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 以生命為代價的繁衍,青海湖之中獨特的勵志生物
    有人可能聽到過這樣的一個事件,就是說三文魚從產卵一直到飽受各種煎熬,像是被天敵吃掉、被捕撈,最後洄遊產卵的一個經歷,這主要就是說了三文魚的一生充滿了悲壯,最後洄遊產卵完成了自己的生命。這種三文魚的精神確實在我們每個人學習,聽起來也特別的悲壯,這種以生命為代價的繁衍,其實在西藏青海湖這邊也在每年都上演,不知道大家對青海湖的了解有多少,青海湖之中生活著一種魚類被稱之為湟魚,而這種魚其實也跟三文魚有相同的經歷,可以說也是在意生命為代價進行繁衍,是青海湖中最勵志的魚群,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邊境線上的第一支女子巡護隊
    2019年4月,東寧市林草局成立了一支女子巡護隊。這是東北虎豹公園區域內第一支女子巡護隊,6名女子巡護員都是80後和90後。腳步在大山深處,無數次走在巡護的路上,保護野生動物,她們是森林裡野生動物們的守護衛士。尋覓——腳印裡的足跡為什麼選擇做巡護員?跋山涉水走在深山裡怕不怕?
  • 【蕩在天空中的青】~ 20150808西北行-塔爾寺&青海湖 (文末福利)
    前記:2015年8月至9月為期一個月的西部行,照片一直沒有發過公眾號。
  • 青海湖管理局發布通告:不得在保護區內拍婚紗照
    新華社西寧5月31日電(記者李琳海)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近日發出《青海湖景區關於加強對環湖公路沿線遊覽和婚紗攝影活動管理的通告》,叫停在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進行婚紗攝影、私設通道、私設黑景點等多項行為。
  • 未來或將超越青海湖,卻帶來很多麻煩
    若是說到我們國家第一大湖泊,大家會脫口而出「青海湖」,但是放到全世界來看的話,青海湖的面積只能排在34位,跟第一名的裏海小了近80多倍。而且青海湖並不能算是「大湖」,因為它的深度很淺,平均只有21米,容量也很小。當然,我們國家除了青海湖之外,還有比較大的湖泊那就是洞庭湖、太湖等等,但是這些湖泊也都無一例外地每年都在縮小。
  • 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原標題: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正午正是亞秀麻村草場上陽光最好的時候,牧民卓瑪奔帶著他家的蓄電池來到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充電。卓瑪奔是村裡的普通牧民,他們常年過著遊牧生活,一年四季趕著羊群輾轉在不同的草場上。修建了提水站的這片草場屬於春季草場,每年3—5月,母羊會來這裡產羔,牧民只會在這裡逗留3個月左右的時間。   牧民們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也不斷面臨問題,其中最緊迫的就是人畜的飲水問題。亞秀麻村的草場離哈爾蓋鎮10多公裡,離青海湖也有3公裡。
  • 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常到三江源地區調研的青海師範大學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的陳振寧教授說:「近四年來,到三江源保護區最大的感受是大型野獸能經常見到了,野生動物保護力度比較大,偷獵的現象很少了,野生動物尤其是大型動物數量總體來說多了,如棕熊、雪豹、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野犛牛、白唇鹿、巖羊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多了,而且狼、藏狐、沙狐、赤狐也多了。」
  • 巡護隊未放棄尋找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 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減肥成功
    一直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減肥成功市場信息網   2020-12-03 16:41:04   來源:    評論:   自己減肥失敗長達三年,進行過包括節食、運動、減肥茶之類的健康瘦身和速瘦法,但是一度減肥減到自己絕望。可能很多人說減肥沒成功是因為方法不正確/沒堅持/沒有真實意願。
  • 因為他,牧民「在草原深處也能掛上專家號」
    對於家住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簡稱鄂溫克旗)的牧民來說,名醫離他們很遠。當地氣候嚴寒,許多牧民長期從事艱苦的牧業勞動,普遍患有骨關節疾病。然而從草原深處到最近的三級醫院,他們要走百餘裡。漫漫長路和貧困的家庭條件,阻礙了他們外出求醫的腳步。
  • 青海人與青海湖湟魚
    因為青海湖是青海的一張門面,看看它的門面,就能推知它的家底,推知它那遍布在山川河流之間,被萬千生靈所共享共愛的「無盡藏」。  現在,世人無論從遙感監測得到的數據,還是從一幀航拍照片那裡,都能真切地看到青海湖美麗的身形不單正在日益變得豐滿,世人還頭一次藉助水下攝影,看到了青海湖4389平方公裡的水下世界,依舊是清澈的。
  • 四川黑熊連殺三人,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5月14日晚,青海治多公安官方微信公號發布通報:5月12日早上7時許,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警,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其妻被叼走咬傷致死」。我個人看到這些新聞覺得悲傷,被野獸殺害是一件殘忍的事情,一個鮮活的生命被終結,女牧民的家人會多傷心,而我們的警察叔叔為保更多人不被野獸襲擊而殺死野獸很正常。它用野獸的方式侵犯我們,我們用人類的方式終結它。人權高於熊權,吃人的熊必須殺掉。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如果有海洋魚類,能放生青海湖裡嗎?
    風景如畫湖天一線的青海湖,因為其風景優美,吸引許多旅客前往。青海湖也是許多自行車騎行客假期選擇的目標。我們印象中的青海湖是一個美麗的景點,但是我們對於他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了絕美風景之上,對於其他方面我們卻是了解甚少。青海湖青海湖又被叫做是「措溫步」,也就是藏語中青色之海的意思,也就是的青湖,藍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