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圖為馬金山介紹飼料配比。 李雋 攝

中新網青海剛察1月14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作者李雋

「我是個地道的放羊娃,跟牛羊有很深的感情,聽外面的人說現在的羊肉羶味大不好吃,還會讓人生病,我心裡就不舒服,在我看來肉的品質取決於人給它吃的啥!」說話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的村民馬金山。

這個在青海湖北岸小有名氣的「羊倌」也是金山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所在的剛察縣地處祁連山下、青海湖北岸,是環青海湖高原生態畜牧業重要生產基地。

圖為在羊棚裡過冬的母羊和羊羔。 李雋 攝

2001年為遏制環境持續惡化,青海省政府開始在三江源頭推行禁牧政策。2011年該項政策開始在青海湖周邊推行,當地牧民面臨著生態保護和吃飯的矛盾,這也影響了馬金山的生活。

「我從十幾歲就開始放羊,家裡的200隻羊和50頭牛是全部家當,日子就在冬天到冬窩子,夏天到夏窩子的遊牧中度過。」禁牧政策推行後,馬金山到省城西寧打了幾年工,經常會聽到「城裡人」對牛羊的「控訴」。

圖為馬金山查看羊羔長勢。 李雋 攝

2014年3月,21歲的他決定回家繼續放羊,但此時的他想的已不僅僅是「放羊」了。

「我要以自繁自育、自產自銷的模式,不僅給人們提供綠色有機的健康牛羊肉,還讓鄉親們減牧不減收,不管能不能實現,反正這就是我的願望。」馬金山說,昔日只放羊的他在親戚和鄰友的信任幫助下,成立了金山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流轉租賃2750畝草場,修建6幢暖棚,整合牧戶上千頭牛羊,構建了以牛羊養殖、繁育、收購及銷售為主的產業鏈。

據介紹,目前合作社存欄4000隻羊300頭牛,今年又繁育了2000隻羊羔。半數牛羊在允許放牧的草場上,牧戶每家每月都有2000元的工資。

馬上要出欄和產羔的母畜以及小羊羔會挑出來圈養在牧場大棚裡,這些牛羊吃的是70%的青貯燕麥草和山草、麥草,配比30%的玉米和豆粕,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飼料,每餐過後牛羊還可以去外面的運動場「跑步」。

「我們這裡冬天很冷,牛羊吃不上青草,營養跟不上,母畜的產羔率低,奶水也少,羊羔牛犢的成活率也只有70%。現在有了大棚,成活率能達到95%。這對於合作社的牧戶來說,這就意味著增加了收入。」馬金山說。

圖為放牧員扎布拉正在打掃羊棚衛生。 李雋 攝

沙柳河鎮恩乃村村民扎布拉夫婦是合作社的放牧員,每天操心著牧場裡的牛羊。而在半年前,他們還是靠天吃飯的「放羊娃」。「在合作社裡我倆每月有5000元的工資,比起以前遊牧,日子過得舒服多了。」扎布拉說。

隨著一步步著擴擴大產業布局,馬金山成立了以特色牛羊肉為主的中餐和火鍋店,每到旅遊旺季兩家店的生意很是紅火。與此同時,鄰近的沙柳河鎮潘保村、泉吉鄉寧夏村等地村民通過入股、收購牛羊、崗位就業等方式,個人收入和村集體經濟都實現了增長。

「目前,合作社有7戶人家在外面放牧,牧場裡有4個人,中餐和火鍋店實現就業的村民有58人,西寧的中餐店還在裝修。」馬金山說,原本靠天吃飯、靠放牧為生的村民通過放牧員、飼養員、服務員、廚師等崗位,實現了「月月有收入、生活有保障」。

通過中餐和火鍋店,不少省外的遊客品嘗到了青海湖北岸綠色有機的海北藏羊肉和高原犛牛肉。一些浙江、北京、上海、寧夏等省區的遊客通過微信和網絡找馬金山購買牛羊肉。如今合作社已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出售。

「創建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發展綠色有機的畜牧業,我們給牛羊吃好草,牛羊肉才能有好的品質,品質好了才能讓更多的人認可,我們這些放羊娃的腰包才能鼓起來。」馬金山說。(完)

相關焦點

  • 新疆昌吉市:水產養殖鼓起了六工鎮農民腰包
    新疆昌吉市:水產養殖鼓起了六工鎮農民腰包2020-11-19 13: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昌吉網        瀏覽量: 666 次 我要評論 (通訊員&nbsp劉華、禹曉燕)新疆昌吉市六工鎮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水產養殖業,廣大養殖戶依靠養殖水產品鼓了腰包。
  • 半月談|生生不息青海湖
    「老一輩人說,牧民們大都遷居至100多公裡外的祁連、剛察等縣,搬遷時正值寒冬臘月,不少牛羊凍死了。」海晏縣青海湖鄉達玉日秀村村民德吉說。就在牧民們趕著牛羊離開故土的同時,大批科研專家、技術人員、幹部、工人從四面八方來到金銀灘,以3頂帳篷起家。之後,一個水、電、暖、路齊備,集科研、生產、生活為一體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
  • 青海湖環湖地區成立首批牧民巡護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9月28日,在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系項目」支持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在環湖地區的3個普氏原羚此次首批成立3支牧民巡護隊,共有22名參與牧民。巡護隊由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第六增資期項目出資配發巡護服、防曬帽、巡護背包等巡護裝備。
  • 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只要能走就會一直堅持
    十月中旬的青海湖湖濱地區最低氣溫達零下二攝氏度,部分河流開始結冰,青海湖牧民巡護隊隊員尖木措捲起褲腿,邁入冰冷的湖水,徒手將陷入淤泥中的廢棄鐵絲拉上岸。幾分鐘後,尖木措裸露在外的小腿早已凍得通紅。  今年44歲的尖木措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孜河鄉達日村的牧民,自1996年起,尖木措和好友蘇科便開始自發救助普氏原羚等瀕危野生動物,並撿拾垃圾,冬天冒著嚴寒下水撿垃圾更是常態。
  •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中新社青海海晏3月5日電 題: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作者 羅雲鵬  3月的青海湖北岸草原,依然乍暖還寒,春寒料峭。為增加牧民收入,青海省海北州自2012年起實施藏系羊「兩年三胎」科學養殖實驗,東智布成為了該項目的獲益者之一。  「海北州被確立為省級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養殖示範區之後,我們邀請了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和省牧科院的專家,開始著手實施藏系羊『兩年三胎』科學養殖的推廣項目。」海北州農牧局局長盧偉介紹說。
  • 四川理塘縣:犛牛拴了「保險繩」牧民養殖少擔憂
    中國西藏網訊 「噓、噓……」 4月27日,在海拔4200多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奔戈鄉卡灰村牧場上,雪後初霽,牧民洛絨赤乃吆喝著一大群犛牛在雪地覓草。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背後的內蒙古牧民們
    而說起這一片「中國航天事業的福地」的建成,不得不提起一群在背後,默默做出巨大貢獻的內蒙古牧民們居住在發射中心原址的牧民多數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從伏爾加河畔長途跋涉回歸祖國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的後人。1958年,為建造我國第一座衛星發射場,這裡的300多戶1400多名牧民開始了長達八年、三易其居的生活,他們讓出黑河沿岸近4萬平方公裡最美的家園。 此後近10年時間,這些牧民走遍額濟納旗11萬平方公裡的戈壁、草原。每到一處,如果草長得不好,水不能飲用,人們再尋找新的地方。
  • 阿壩探索實施犛牛標準化養殖 犛牛出欄周期縮短 牧民收入提高
    阿壩探索實施犛牛標準化養殖 犛牛出欄周期縮短 牧民收入提高   若爾蓋高原之寶犛牛乳業公司包裝車間內,工人們加班加點忙生產。
  • 桑蠶養殖鼓起老鄉腰包
  • 科學養殖綠色前行
    □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攝□新疆日報記者/帕熱扎提 張治立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廣「四良一規範」綜合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標準化飼餵、繁育、養殖等體系,逐步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之路。
  • 海子為什麼寫「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只因為湖水藍到千姿百媚
    十月金秋季節,從倒淌河小鎮沿順時針繞青海湖一周,360多公裡,費時五小時左右。天才詩人海子在1986年寫下了《七月不遠》的詩,副標題為:給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那時海子正處在失戀的痛苦之中,寫下這樣的詩句不難理解。
  • 青海湖,是海還是湖?(下)(圖文版)
    傳說青海湖的鳥,就是西王聖母使者,其中有三隻青鳥專為西王聖採食,一隻名叫希有鳥是西王母的坐騎,西王聖母常乘上這隻神鳥到東海會見玄龍大帝。西王母是青海湖的主神,現實中也是古羌族的領袖,西周時期,西王母在青海湖設宴於瑤池,招待遠道而來的周穆王。山海經中的崑崙神話都有對應的地方,比如西王母瑤池就是青海湖、崑崙弱水是倒淌河、崑崙炎山就是日月山、西王母石室是宗家溝。
  • 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面積每年還在增加
    青海湖是一個高源湖泊,是我國的第一大湖,位於青藏高原的西北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離西寧市180公裡。四周群山環繞,整個青海湖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屬於高原湖泊。湖水的鹽份含量很高,因為是常年乾旱的高原湖泊。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敖特根巴特爾:更多牧民通過駱駝...
    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牧民敖特根巴特爾依靠駱駝養殖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帶領全嘎查的牧民,推動駝產業發展。請看視頻正在講課的就是敖特根巴特爾,他是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的宣傳委員,今年,嘎查建起了駝奶加工廠,打算8月份正式投入生產,牧民賣駝奶原料平均每公斤50元,加工成酸奶、奶酒等銷售,附加值起碼能翻一番。
  • 三家鎮紅草村:發展鱷魚特色養殖 鼓起了貧困戶的錢袋子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三家鎮紅草村打破傳統農業思維,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鱷魚特色養殖,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新路子,助力鄉村振興,鼓起了貧困戶的錢袋子。近日,記者在三家鎮紅草村和旺鑫養殖有限公司鱷魚基地採訪時看到,在整個基地的27口鱷魚池中,近萬條大小不一的鱷魚正在爭相吃食,場面頗為壯觀。鱷魚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鱷魚免疫力高,養殖風險低,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的功效,消費市場前景廣闊。海南鱷珍鱷魚養殖有限公司總裁 喻志林說:鱷魚營養價值高、附加值(都很)高,我們有口服液的有片劑的有蛋白粉類的有生鮮有熟食,有鱷魚酒系列。
  • 青海湖管理局發布通告:不得在保護區內拍婚紗照
    新華社西寧5月31日電(記者李琳海)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近日發出《青海湖景區關於加強對環湖公路沿線遊覽和婚紗攝影活動管理的通告》,叫停在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進行婚紗攝影、私設通道、私設黑景點等多項行為。
  • 眾多冰川湖水中,西藏的納木錯上榜,獨具特色的青海湖也可媲美
    我國存在的歷史的舊建築較多,加上平靜的好心情,要想讓擁抱應該比較自然,部分景區處的風景可以欣賞,才能給平靜的心的自然,景色多得數不清,到處都是獨特的風景,但最需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旅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失望而歸,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在我國青藏高原附近,大家可以想像這裡的壯觀!
  • 內蒙呼倫貝爾牧民有2000隻羊,他一年賺多少錢?
    我當時就住在呼倫貝爾草原一戶牧民家,戶主叫斯仁達瓦,是一個彪悍的蒙古漢子,他家有8頂蒙古包做餐飲,還有十幾頂蒙古包作旅遊賓館。內蒙呼倫貝爾去了就喝到了草原醇香的奶茶,下午老闆要去抓羊,我正好有機會和他一起去他的羊點見識了一下,羊點,就是他們養羊的地方,去了嚇我一跳,草原上白茫茫一片,足有幾千隻啊,有一名專門的羊倌騎著馬在這裡看羊。
  • 昔日貧困戶 今日女「羊倌」
    原標題:昔日貧困戶 今日女「羊倌」   幾年間,楊珍的身份從貧困戶變成脫貧戶,又成為遠近聞名的女「羊倌」。在她的帶動下,養羊產業成為大湖鄉的脫貧致富特色產業。目前,該鄉養羊脫貧戶有7戶,養殖總數達500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