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中新社青海海晏3月5日電 題: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作者 羅雲鵬

  3月的青海湖北岸草原,依然乍暖還寒,春寒料峭。

  5日中午,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青海湖鄉達玉日秀村牧民東智布正在自家的暖棚裡忙碌著給待產的母羊追加飼料。「再過十幾天第三胎羊羔就要降生了,這次可以產兩百多隻羊羔。」東智布笑著說。

  東智布家所在的海北州平均海拔3100米,共有草場3981.56萬畝,存欄牲畜達333.28萬頭只,畜牧業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藏系羊作為中國三大原始綿羊品種之一,因毛量高、毛質優、皮質佳和肉質好等特點深受市場青睞。但因藏系羊產羔周期長、繁殖率低等瓶頸因素制約,效益不容樂觀。為增加牧民收入,青海省海北州自2012年起實施藏系羊「兩年三胎」科學養殖實驗,東智布成為了該項目的獲益者之一。

  「海北州被確立為省級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養殖示範區之後,我們邀請了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和省牧科院的專家,開始著手實施藏系羊『兩年三胎』科學養殖的推廣項目。」海北州農牧局局長盧偉介紹說。

  據盧偉介紹,「兩年三胎」是指在藏系羊在養殖過程中,首先通過營養調控方式,減少母羊的採食時間,達到優化母羊體質的目的。再通過實驗室胚胎培育、移植和電刺激採精提高母羊受精成功率。

  「後期,對母羊臨產期、哺乳期適量補飼增加羔羊初生重量、斷奶重量和成活率。」盧偉說。

  東智布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先前的養殖手段,200隻母羊的年收入大概在2.5萬元人民幣左右,可現在母羊產羔快,僅去年一年就收入了6.2萬元,「等到今年7月這群羊羔出欄,我就可以買輛轎子車了」。

  海北州祁連縣默勒鎮扎沙村牧戶旦抓西告訴記者,「今年的羊羔價格看漲,一隻六個月大的羔羊能賣到1000元,僅這一項就多了近5萬元的收入。」

  「前期的項目實施讓一些牧民嘗到了『甜頭』,今後,將有更多牧民將參與其中。」盧偉說。

  據了解,2013年,海北州10個示範點共產出羊羔3790隻,牧民戶均增收達8.5萬元。「不僅效益翻番,而且還填補了國內藏系羊繁殖領域的一項空白,今年,我們將會在全州範圍內進行推廣,讓受益牧民更多」,盧偉說。

  「下一步我們還將和當地龍頭企業合作,讓羔羊產業形成一個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盧偉告訴記者。(完)

相關焦點

  • 青海為犛牛、藏羊辦理「身份證」
    青海為犛牛、藏羊辦理「身份證」 2020-05-22 15:58:00 5月22日電 (文思睿 李江寧)「截至目前,剛察縣已完成12.43萬頭只犛牛、藏羊耳標佩戴和溯源信息採集上傳工作,其中有犢犛牛5.75萬頭、藏羊羔6.68萬隻。」
  • 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原標題: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新華網西寧10月7日電(記者李亞光)清晨迎著朝陽騎馬將牛羊趕至草場,是62歲的青海牧民多布旦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   從8歲起放牧,多布旦大多數時候都和牛羊待在一起,這樣簡單規律的放牧生活他過了大半輩子。多布旦熟稔牲畜的生活習性,把它們餵養得健康肥壯。
  • 青海省擴大藏系羊犛牛保險範圍
    記者從青海省保監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將藏系羊犛牛保險在原有6個縣的基礎上,新增玉樹市、曲麻萊縣和剛察縣,涉及全省5個州9個縣市,計劃承保數量達470多萬頭。同時,保險責任範圍進一步擴大,疫苗免疫應激反應納入保險責任範圍。為進一步提高藏區牧民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和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效防範和化解因災害造成的風險。
  • 牛羊換養法 牧民換活法
    本報記者 洪玉傑 攝 集藏系羊繁育、養殖、育肥培訓於一體的基地。 「我們家當時入股120隻羊,2年的時間,現在能分紅超過200隻,按照現在藏系羊1200元的平均價格,怎麼說也能分紅10多萬元。」還沒等我們開口,多傑才朗提前把合作社的成績報了出來。
  • 青海高原藏羊養殖技術研究首次突破傳統養殖
    青海大學高原動物生產團隊學科帶頭人侯生珍9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  青海牧區地處高寒地帶,獨特的氣候條件和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致使該地區牧草生長期短,枯草期長達9個月,冬春枯草季節天然草場營養物質供給的匱乏,導致藏母羊繁殖性能低下、羔羊生長發育緩慢,嚴重製約著該地區畜牧業的發展。藏系羊作為中國三大原始綿羊品種之一,因毛量高、毛質優、皮質佳和肉質好等特點深受市場青睞。
  • 青海無機構能檢飼料中毒 牧民171隻羊死亡成謎
    新華網西寧6月8日專電(記者 陳國洲)年初至今,青海牧民曹金山揣著厚厚的一疊調查材料,奔走於飼料經銷商和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為他家一周內死亡的171隻羊討個說法。對於一個普通青海牧民,這場災難幾乎令他傾家蕩產。  然而,171隻羊究竟因何死亡?飼料有無問題究竟能不能調查清楚?
  •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狼群襲擊羊群,從牧民的角度,損失嚴重,值得同情,相關部門應該幫助,從生態的角度,這是壞事,說明狼群的領地被人類侵佔,需要驚醒。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現場「橫屍遍地」。
  • 青海海西州:牧民的當下生活令人驚嘆不已
    新華社客戶端湖南頻道9月3日電(劉非小 謝道怡)藍天、白雲、山脈、草原、戈壁與湖泊,這是預存在腦海中的青海美景元素。 8月底9月初,我們參加了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青海中心承辦的「改革開發40周年全國媒體海西行」活動。回顧在青海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所見所聞,感觸最深的卻是海西州牧民們生活的巨大變化。
  •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
    青海犛牛「一年一胎」繁殖技術獲重大突破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48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寧3月17日電(記者 王大千)記者日前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一項歷時5年的高原犛牛高效養殖科研項目獲重大突破,實現犛牛「一年一胎」的高效繁殖,為實現犛牛產業減畜增效提供了新路徑。
  • 青海:牧民變「股東」 抱團發「羊」財
    央廣網西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羅連軍 通訊員馬青軍)平均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是青南牧區澤曲草原上一個乾旱少雨的純牧業村,人均草場面積不足百畝。到2010年底,人均收入僅為2512元,是澤庫縣扶貧的重點貧困村。
  • 熊出沒,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
    今日,一則「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的新聞登上熱搜,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再次成為議題。事件還原5月12日早7時許,青海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稱「扎河鄉口前村有村民被棕熊叼走」。經調查,被野生棕熊叼走的系當地某女牧民,當時一家幾口正在睡覺,棕熊潛入帳篷叼走女牧民,對其進行猛烈的啃咬和攻擊,場面暴力血腥,不忍細想。
  • 青海863名牧民被困巴顏喀拉山
    據新華社青海果洛11月11日電(記者任曉剛、駱曉飛)由於近期持續降雪,地處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區的青海省瑪多等縣發生雪災。截至11月11日,瑪多縣四個牧委會的交通仍然處於中斷狀態,863名牧民被困山區。
  •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時間:2020-05-15 12: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據青海治多公安官微消息,5月12日早上7時許,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電話報警,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
  • 盤點「八大」品種羊,哪個羊品種產羔率最高?老百姓最喜愛
    因此,波爾山羊公羊通常被應用為終端雜交父系。波爾山羊正常兩年產三胎,三年產產五胎,一胎兩到三隻,一年兩胎佔比例10%。二、小尾寒羊。小尾寒羊是我們國家肉用、種用兼用型的綿羊品種,小尾寒羊具有生長繁育快、繁殖能力強、遺傳性基因穩定、耐粗飼、適應性強,被我們國家畜牧業定為「名畜良種」。小尾寒羊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養殖項目及之一,又是政府扶貧工作的穩妥項目。
  • 青海農部分牧民住「太陽房」用「沼氣灶」
    新華網西寧7月17日電(記者王大千)記者16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青海高海拔地區太陽能建築一體化
  • 羊品種大全匯總,總有你想要的
    (2)中國美利奴羊。我國最為優良的細毛羊品種之一。(3)青海高原半細毛羊。對嚴酷的高寒環境條件有良好的適應性,毛肉兼用。(4)蒙古羊。新疆原始羊系之一,為中國三大粗毛羊品種之一,肉脂兼用,做為母系品種參與了新疆細毛羊的培育,基本年產1胎,1胎1隻,雙羔很少。(7)和田羊。主要產區在塔裡木盆地南緣和崑崙山區,是新疆獨特的耐乾旱、耐炎熱和耐粗飼的半粗毛羊品種,基本年產1胎,1胎1隻,毛肉兩用。(8)小尾寒羊。
  • 四川省理塘縣近2萬頭犛牛系上「保險栓」 牧民致富更牢靠
    理塘縣是全國120個、四川省10個、甘孜州5個牧業大縣之一,畜牧業是廣大牧民群眾的支柱產業,犛牛也是廣大農牧民的「命根子」。由於地處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牧區,冬、春是犛牛最難熬的日子,為解牧民的養殖之憂,理塘縣結合各級惠民政策,通過客觀公正比選,與中航安盟保險公司四川分公司推出犛牛保險這項富民惠民政策性保險。
  • 內蒙古有些牧民已養不起羊!或許一億棵梭梭能幫上忙
    「五一」期間,西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波及青海、甘肅、內蒙古等6省份;5月11~12日,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河西、寧夏、陝西北部等地再度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沙塵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面積地表荒漠化和沙化是重要因素。去年底,國家林業局公布的《中國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公報》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當前我國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
  • 肅南縣馬蹄鄉拓出生態畜牧業致富路
    「咩咩咩咩……」近日,在肅南縣馬蹄鄉黃草溝村鑫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初生的小羊羔圍著羊媽媽親暱地撒著歡兒,羊圈裡的熱鬧勁兒,讓合作社負責人樊得勤夫婦心裡樂開了花兒。    「今年,我家的560隻生產母羊目前已接羔150多隻,陸續還會有更多的母羔生產。對我們牧民來說,接羔就是接來了福氣,幼羔的健康狀況不錯,今年羊肉價格穩中有升,收益很樂觀。」
  •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2017-12-02孫睿 攝   中新網青海天峻12月2日電 (孫睿)「通過一年的努力,今年我們合作社共分紅了65.67萬元(人民幣,下同)。」2日,來自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木裡鎮佐隴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長奎知達傑一邊用麻袋裝錢,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