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農部分牧民住「太陽房」用「沼氣灶」

2021-01-16 網易財經

新華網西寧7月17日電(記者王大千)記者16日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青海高海拔地區太陽能建築一體化、青藏高原沼氣發酵及工程建造技術兩項課題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近兩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農牧區科技投入,探索新能源綜合利用之路。目前,新能源技術成功運用於農牧區,「太陽房」、沼氣灶、牛羊暖棚等設施遍布農牧民生產生活的各領域。

2011年立項的這兩項課題,通過科技攻關和技術應用,「太陽房」集熱效率達到43.8%,沼氣生產工藝和保溫裝置散熱規律的研究結論為高原地區沼氣工程啟動調試奠定了基礎。

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結古鎮代格村是青海省新能源科技首批示範村之一。這個村的村委會主任格來介紹,新建的暖房集成太陽能光熱利用技術,並與生物燃料爐系統有機結合,節能效果明顯。「相比以往, 太陽房 取暖供電系統性能穩定,年平均室溫大於16攝氏度,生物質能轉化而來的沼氣讓燒水做飯告別了燒牛糞的歷史。」格來說。

青海省農村牧區能源辦公室主任張海滿介紹,在建築科技攻關的同時,科研人員還結合高原環境特點和沼氣原料狀況,開展了高原高寒地區低溫沼氣發酵功能微生物的分離篩選等研究,探索出了建設沼氣工程經濟有效的保溫材料和結構形式,實現了穩定安全供氣,可供同類地區借鑑。

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的新技術將從今年開始在青海省農牧區推廣,結合正在進行的危舊房改造、遊牧民定居等工程,引領更多農牧民過上「綠色循環」新生活。

(原標題:青海農部分牧民住「太陽房」用「沼氣灶」)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2017-12-02孫睿 攝   中新網青海天峻12月2日電 (孫睿)「通過一年的努力,今年我們合作社共分紅了65.67萬元(人民幣,下同)。」2日,來自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木裡鎮佐隴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長奎知達傑一邊用麻袋裝錢,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 青海863名牧民被困巴顏喀拉山
    據新華社青海果洛11月11日電(記者任曉剛、駱曉飛)由於近期持續降雪,地處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區的青海省瑪多等縣發生雪災。截至11月11日,瑪多縣四個牧委會的交通仍然處於中斷狀態,863名牧民被困山區。
  • 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原標題: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新華網西寧10月7日電(記者李亞光)清晨迎著朝陽騎馬將牛羊趕至草場,是62歲的青海牧民多布旦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   從8歲起放牧,多布旦大多數時候都和牛羊待在一起,這樣簡單規律的放牧生活他過了大半輩子。多布旦熟稔牲畜的生活習性,把它們餵養得健康肥壯。
  •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狼群襲擊羊群,從牧民的角度,損失嚴重,值得同情,相關部門應該幫助,從生態的角度,這是壞事,說明狼群的領地被人類侵佔,需要驚醒。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現場「橫屍遍地」。
  • 青海無機構能檢飼料中毒 牧民171隻羊死亡成謎
    新華網西寧6月8日專電(記者 陳國洲)年初至今,青海牧民曹金山揣著厚厚的一疊調查材料,奔走於飼料經銷商和各個政府部門之間,為他家一周內死亡的171隻羊討個說法。對於一個普通青海牧民,這場災難幾乎令他傾家蕩產。  然而,171隻羊究竟因何死亡?飼料有無問題究竟能不能調查清楚?
  • 熊出沒,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
    今日,一則「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的新聞登上熱搜,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再次成為議題。事件還原5月12日早7時許,青海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稱「扎河鄉口前村有村民被棕熊叼走」。經調查,被野生棕熊叼走的系當地某女牧民,當時一家幾口正在睡覺,棕熊潛入帳篷叼走女牧民,對其進行猛烈的啃咬和攻擊,場面暴力血腥,不忍細想。
  • 青海海西州:牧民的當下生活令人驚嘆不已
    新華社客戶端湖南頻道9月3日電(劉非小 謝道怡)藍天、白雲、山脈、草原、戈壁與湖泊,這是預存在腦海中的青海美景元素。 8月底9月初,我們參加了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青海中心承辦的「改革開發40周年全國媒體海西行」活動。回顧在青海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所見所聞,感觸最深的卻是海西州牧民們生活的巨大變化。
  • 青海:牧民變「股東」 抱團發「羊」財
    央廣網西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羅連軍 通訊員馬青軍)平均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是青南牧區澤曲草原上一個乾旱少雨的純牧業村,人均草場面積不足百畝。到2010年底,人均收入僅為2512元,是澤庫縣扶貧的重點貧困村。
  • 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原標題: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正午正是亞秀麻村草場上陽光最好的時候,牧民卓瑪奔帶著他家的蓄電池來到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充電。   「我們這種過遊牧生活的牧民,許多地方建起光伏提水站,拿著小電池,小電瓶上這兒來可以充電,充電之後拿回家去就可以看電視,也可以照明,各方面都可以用。」卓瑪奔如是告訴記者。   草場上的飲水難題   卓瑪奔所說的照明用電只不過是光伏提水站衍生出來的一個次要功能。
  •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中新社青海海晏3月5日電 題: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作者 羅雲鵬  3月的青海湖北岸草原,依然乍暖還寒,春寒料峭。
  •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時間:2020-05-15 12: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據青海治多公安官微消息,5月12日早上7時許,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電話報警,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
  • 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來源:新華網 2009年09月29日09:28   新華網西寧9月29日電 (記者何偉)記者29日從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獲悉,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4年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在惠及民生的人畜飲水項目上,目前已使1.7萬名當地牧民喝上了放心水。
  • 農民用上沼氣灶一年能省上千元
    本報訊(記者馬如鋼通訊員楊文軍孫通橋)「過去用木柴、煤球燒水煮飯,整天煙燻火燎,現在打開沼氣灶閥還不到20分鐘飯就好了,既省時方便,又環保衛生,比起燒煤一年能省下上千元。」日前,記者在孟州市移民區竹園村採訪時,該村村民袁景子對記者說。
  • 四川黑熊連殺三人,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5月14日晚,青海治多公安官方微信公號發布通報:5月12日早上7時許,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警,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其妻被叼走咬傷致死」。我個人看到這些新聞覺得悲傷,被野獸殺害是一件殘忍的事情,一個鮮活的生命被終結,女牧民的家人會多傷心,而我們的警察叔叔為保更多人不被野獸襲擊而殺死野獸很正常。它用野獸的方式侵犯我們,我們用人類的方式終結它。人權高於熊權,吃人的熊必須殺掉。
  • 青海一女牧民被野生棕熊襲擊身亡,警方已擊斃熊並加派人手巡邏
    5月14日,青海治多縣公安局通報了一起棕熊襲人事件,造成一名女牧民死亡,肇事棕熊被開槍擊倒。5月15日,南都記者從治多縣公安局獲悉,肇事棕熊系野生棕熊,事發時單獨行動,事發地位於牧民在山上的駐紮點。為安全起見,當地公安局已加派人手在事發地附近巡邏。
  • 西藏:牛糞灶淡出農家 沼氣灶取而代之
    新華網拉薩4月20日電(記者拉巴次仁、尕瑪多吉)令藏族農民次仁歐珠沒有想到的是,他家過去煙燻火燎的牛糞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潔衛生的沼氣灶,用不了五分鐘,香噴噴的酥油茶就煮好了。  這幾年,無論是在藏北草原,還是在藏南谷地,記者發現所到之處最令人驚訝的是,當地農牧民千百年來用於取暖、做飯的牛糞灶逐步消隱,而以太陽光作為能源的太陽灶卻隨處可見。
  • 青海湖環湖地區成立首批牧民巡護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9月28日,在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系項目」支持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牧民巡護隊在環湖地區的3個普氏原羚此次首批成立3支牧民巡護隊,共有22名參與牧民。巡護隊由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UNDP-GEF第六增資期項目出資配發巡護服、防曬帽、巡護背包等巡護裝備。
  • 城市與社會 | 生活在現代化壓力和動力下的內蒙古牧民
    2010年,我第一次在牧民家住過之後發現:對這一個多月生活的分析產生的調研成果多過幾年幾千公裡大量的訪談。現代農場主的生活「怪圈」那一次我住的牧民家叫敖雲畢力格,這個名字很普通,以至於我後來經常碰到重名的人。那年,他40多歲,夫妻兩個在牧場上勞動,一兒一女在城裡上學。
  • 3000米以上高寒地區,成就每一頭青海犛牛
    青海賦予犛牛生活場,犛牛回饋之一切。犛牛為藏民族提供了衣食住行,人們吃的犛牛肉、飲的犛牛乳、住的犛牛毛帳篷,騎乘馱運靠犛牛,穿戴犛牛織品。 總之,在藏族宗教、民族圖騰和藏族生產生活中缺少犛牛是絕對不完整的。
  • 青海為犛牛、藏羊辦理「身份證」
    青海為犛牛、藏羊辦理「身份證」 2020-05-22 15:58:00 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社青海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