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2020-11-28 搜狐網

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來源:

新華網

2009年09月29日09:28

  新華網西寧9月29日電 (記者何偉)記者29日從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獲悉,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4年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在惠及民生的人畜飲水項目上,目前已使1.7萬名當地牧民喝上了放心水。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說,人畜飲水項目是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22個子項目之一,它不僅要解決留居草地牧民的飲水困難,同時還要確保飲水安全。截至目前,這一項目已完成投資3181萬元,建成人畜飲水工程33處,有效解決了1.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李曉南說,目前,政府部門已經在三江源區投入巨資,通過人畜飲水、小城鎮建設、建設養畜、農牧民科技培訓、能源建設等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三江源區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也是中國生態系統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區之一。2005年,中國政府規劃投資75億元,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

上網從搜狗開始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青海:五年162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這是青海農牧民對國家人畜飲水工程用「花兒」方式表達的心情。  一條條管道將「清泉」引入千家萬戶,一頭連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大投資,一頭連著廣大農牧區群眾的民生情、小鍋臺;這條管道在「十二五」的五年,讓160多萬各族群眾告別了靠人背、牲畜馱,或利用自建的一些簡易飲水設施來解決飲水的過去,喝上了乾淨衛生的「放心水」。
  • 心中的山水深情——青海三江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及面積均呈下降趨勢
    水保中心監測部副部長劉偉偉告訴記者,經遙感監測,2019年度三江源區土壤侵蝕總面積為130605.60km2,佔該區土地總面積的33.49%,其中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凍融侵蝕和工程侵蝕分別佔該區域土壤侵蝕面積的24.22%、12.27%、63.49%和0.02%。土壤侵蝕以輕度凍融侵蝕與輕度水力侵蝕為主。
  • 青海海晏縣:讓「特殊」牧民喝上方便水
    □本報通訊員 何毅 記者 李永玲  5月初,陣陣爆竹聲和群眾的歡呼雀躍聲響徹德州草原,看著清澈的水從機井口噴湧而出的那一刻,一位老牧民激動地說:「我們再也不用為吃水難而發愁了,德州村民要謹記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牢記黨的恩情。」  據了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純牧業鄉,共有7個村。
  • 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原標題:草場上,那帶給牧民水和電的「太陽」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正午正是亞秀麻村草場上陽光最好的時候,牧民卓瑪奔帶著他家的蓄電池來到太陽能光伏提水站充電。   亞秀麻村是位於青海省剛察縣哈爾蓋鎮的一個純牧業村,這個村的可利用草場面積達31.83萬畝,全村265戶,共1261人。卓瑪奔是村裡的普通牧民,他們常年過著遊牧生活,一年四季趕著羊群輾轉在不同的草場上。修建了提水站的這片草場屬於春季草場,每年3—5月,母羊會來這裡產羔,牧民只會在這裡逗留3個月左右的時間。
  • 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原標題:青海三江源牧民:致富先治草   新華網西寧10月7日電(記者李亞光)清晨迎著朝陽騎馬將牛羊趕至草場,是62歲的青海牧民多布旦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   從8歲起放牧,多布旦大多數時候都和牛羊待在一起,這樣簡單規律的放牧生活他過了大半輩子。多布旦熟稔牲畜的生活習性,把它們餵養得健康肥壯。
  • 青海863名牧民被困巴顏喀拉山
    據新華社青海果洛11月11日電(記者任曉剛、駱曉飛)由於近期持續降雪,地處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區的青海省瑪多等縣發生雪災。截至11月11日,瑪多縣四個牧委會的交通仍然處於中斷狀態,863名牧民被困山區。
  • 青海今年要讓15萬農牧民喝上「乾淨水」
    人民網西寧2005年3月6日電記者郅振璞報導:「溫總理報告說『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說出了青海人多年心聲,我們水利人渾身是勁,要把農牧民飲用乾淨水作為第一要務」。正在黃南藏族自治州調查水情況的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為民,看了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上的報告直播,感到總理一句句,一項項都說到青海農牧民的心上了,我們一定要加快農牧區乾淨飲水工程,今年要解決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爭取超額完成任務。  劉為民說,青海農牧區群眾過去飲用高氟水、高砷水、苦鹹水、汙染水,加上局部缺水,涉及173萬群眾吃水困難。
  • 青海海西州:牧民的當下生活令人驚嘆不已
    新華社客戶端湖南頻道9月3日電(劉非小 謝道怡)藍天、白雲、山脈、草原、戈壁與湖泊,這是預存在腦海中的青海美景元素。 8月底9月初,我們參加了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青海中心承辦的「改革開發40周年全國媒體海西行」活動。回顧在青海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所見所聞,感觸最深的卻是海西州牧民們生活的巨大變化。
  • 青海:「民生水利」確保百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青海新聞網訊  記者自青海省水利廳獲悉,青海省把解決民生水利作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從五個方面入手,力爭使群眾共享水利發展的成果,目前仍存在的100多萬農牧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解決。  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偉民說,水利工作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青海省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別較大,有很多關係民生的水利問題亟待解決。
  • 青海:牧民變「股東」 抱團發「羊」財
    央廣網西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青海日報記者羅連軍 通訊員馬青軍)平均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是青南牧區澤曲草原上一個乾旱少雨的純牧業村,人均草場面積不足百畝。到2010年底,人均收入僅為2512元,是澤庫縣扶貧的重點貧困村。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凌雪從草原被牧民撿回到北京治療的過程,在我省野生動物救護歷史上鮮見,這充分反映我省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對瀕危野生動物的關心力度。  保護成效:「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反映三江源地區生態建設成效的『晴雨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說,近年來,在三江源保護區內,雪豹無論是數量還是發現地增加都比較明顯。
  •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青海牧民分紅用麻袋裝錢 「生態畜牧業」效益顯現 2017-12-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羨     圖為合作社分紅現金擺放在桌子上。
  • 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措施效果明顯
    近期,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科院地理所等單位組織完成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2013-2017年)生態成效階段性綜合評估工作。評估顯示,二期工程實施以來,三江源區生態狀況總體穩定,溼地與水體生態系統整體有所恢復,草地淨初級生產力和產草量整體保持穩定,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和流域水供給能力相對穩定,生態系統水土保持量和防風固沙量有所增加,生態保護與生態恢復措施效果明顯。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於2013年正式頒布,實施期限為2013-2020年,總面積為39.5萬平方公裡。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青海新聞網訊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德海,在那間簡陋的會議室裡講述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時神採飛揚。在離他千裡之遙的三江源腹地,藏羚羊正在雪原上奔跑,白唇鹿正在山坳中覓食,紅景天龐大的根系正在雪被之下做著一個關於春天的夢。
  •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通訊: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中新社青海海晏3月5日電 題:藏系羊「兩年三胎」點亮青海牧民致富夢  作者 羅雲鵬  3月的青海湖北岸草原,依然乍暖還寒,春寒料峭。
  • 熊出沒,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
    今日,一則「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咬死」的新聞登上熱搜,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再次成為議題。事件還原5月12日早7時許,青海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到報警,有人稱「扎河鄉口前村有村民被棕熊叼走」。經調查,被野生棕熊叼走的系當地某女牧民,當時一家幾口正在睡覺,棕熊潛入帳篷叼走女牧民,對其進行猛烈的啃咬和攻擊,場面暴力血腥,不忍細想。
  • 棠下天鄉村的飲水記憶:從「經常斷水」到喝上穩定「放心水」
    棠下天鄉村的飲水記憶:從「經常斷水」到喝上穩定「放心水」 2021-01-08 2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時間:2020-05-15 12: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海女牧民被棕熊叼走咬死 警方擊斃肇事棕熊 據青海治多公安官微消息,5月12日早上7時許,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電話報警,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阿某某一家凌晨遭棕熊潛入帳篷襲擊
  •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
    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牧民損失嚴重狼群襲擊羊群,從牧民的角度,損失嚴重,值得同情,相關部門應該幫助,從生態的角度,這是壞事,說明狼群的領地被人類侵佔,需要驚醒。近日,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青海狼群一夜咬死151隻羊,現場「橫屍遍地」。
  • 鄒城城鄉供水一體化:政府投資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海東)石牆鎮是鄒城西南部最偏遠的鄉鎮,吃水問題一直是當地村民的一大痛點,能像城裡人一樣隨時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卻是一直是他們的奢望,但是在近日,石牆鎮的村民們就圓了這個夢想。由於地勢落差大,石牆鎮陽來村吃水困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