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五年162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2020-11-28 青海省人民政府

  「數十裡管道地底下埋,清泉水流到了莊稼人的鍋臺。」這是青海農牧民對國家人畜飲水工程用「花兒」方式表達的心情。

  一條條管道將「清泉」引入千家萬戶,一頭連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大投資,一頭連著廣大農牧區群眾的民生情、小鍋臺;這條管道在「十二五」的五年,讓160多萬各族群眾告別了靠人背、牲畜馱,或利用自建的一些簡易飲水設施來解決飲水的過去,喝上了乾淨衛生的「放心水」。

  這一切得益於「十二五」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將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服務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點工作來安排部署,青海省水利廳和全省水利(水務)部門將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水利惠民的重要項目強力推進。五年來,全省共安排實施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960項,總投資30.2億元,解決了162萬(人次)飲水安全問題。通過五年的攻堅克難,青海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現了受益人口、項目建設、投資規劃三大跨越發展,為全省農牧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撐。

  剛性約束:

  為清水入戶提供制度保障

  2011年9月26日,青海省委水利工作會議上「全面解決農牧區規劃內128萬人飲水安全……」「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入手,促進水利發展更好服務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全省今後五到十年的水利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全省飲水安全工作的目標任務。

  東風浩蕩滿眼春,只爭朝夕啟新程。

  作為加快青海水利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青海省委省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硬性指標、《青海省「十二五」水利發展規劃》剛性約束,將飲水安全工作納入省委省政府對各市州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省政府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協調督查領導小組專項督查,省水利廳領導班子分片包幹定期檢查督促,制定《青海省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建立工程建設旬報、月通報制度……

  2015年1月,省水利廳廳長陳興龍與全省8個市(州)分管水利工作的領導籤訂《青海省2015年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責任書》,這是青海水利工作史上首次為飲水安全工作單獨籤訂責任書。

  這一不同尋常的舉措表明,青海「十二五」飲水安全工作到了爬坡邁坎的攻堅階段。

  2015年不僅要解決規劃內10.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還要全面解決藏區特殊原因新增33.9人口飲水安全工作任務,全年累計解決44.8萬人。力度之大、規模之巨在青海飲水安全工作史上前所未有。

  攻堅克難:

  因地制宜敢「啃」硬骨頭

  將有限的財政投入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領域傾斜,切實解決好飲水安全等群眾利益攸關的突出問題,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我省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小財政辦大民生」施政理念。

  「2015年共安排藏區特殊原因新增飲水安全資金7.5億元,其中省級配套資金3.6億元由省財政全額補助,是國家要求配套的3.64倍,『十二五』規劃內項目落實省級配套資金4025萬元,是國家要求配套的1.6倍。省級配套資金落實力度和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談起對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省水利廳負責人感慨頗多:「正是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才『啃』下了藏區新增飲水安全工程這塊『硬骨頭』,『十二五』飲水安全工作目標得以超額完成!」「澤曲鎮俄果村平均海拔3730米,項目6月初才開工,計劃於9月底全部竣工。今年要完成17項藏區特殊原因飲水安全工程,解決9067人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工期非常緊……」作為一個老水利,澤庫縣水利局局長高文奎有點「頭大」。其實「頭大」的不僅僅是高文奎,青海全省,尤其是藏區六州的「水官們」都面臨著同樣的考驗。「澤庫縣地處高寒地區,凍層深、解凍期晚,水利工程管溝深度都在2.8米至3.0米之間,已經6月中旬了,還有部分地區1.5米以下仍然存在凍層,部分工程還無法開工!」高文奎的苦惱是青海飲水安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境內高山林立、河谷縱橫,平均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嚴重製約著人飲安全工程的施工。「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施工條件,水利部門早著手、早安排,於2014年12月組織召開藏區特殊原因新增飲水安全項目前期工作專題會議,及早安排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並於2015年4月底完成了298項新增項目的審查審批工作,為確保完成年內建設任務爭取了時間、創造了條件。」青海省水利廳農村牧區水利水保處處長星連文介紹。

  初冬時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上,正在哈勒景鄉檢查牧民用水情況的縣水利局局長王進忠告訴記者:「海晏縣新增飲水安全項目目前已經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共解決8064人飲水不安全問題。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和資金安全,水利局通過從受益村聘請群眾義務質量監督員全程監督、邀請縣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對工程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水利局牽頭項目法人單位、質量監督、安全生產部門定期稽查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等手段,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強化組織領導,嚴格執行項目「四制」管理,擇優選擇設計、施工和監理隊伍,嚴把材料進口關、定期檢查督查、逐項建立工程臺帳、實行旬報月報制度、嚴控工期節點質量等一系列措施共同發力,使得青海飲水安全工程「啃」完了「十二五」餘下的硬骨頭。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規劃內和新增飲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

  民生情懷:

  百姓飲安全水奔致富路

  讓老百姓喝上乾淨水,這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承諾,這份承諾一諾千金……

  雪後初霽的海晏縣金銀灘草原寧靜而祥和,哈勒景鄉瓦鄂嶽託社蒙古族牧民鬥口力老兩口圍坐在溫暖的火爐旁,愜意地品嘗著醇香的奶茶。2015年藏區新增飲水安全項目的實施,使瓦鄂嶽託社20多戶牧民和10000多隻牛羊的用水困難問題得以解決,讓他們徹底告別了人畜飲水困難的歷史。

  「過去我們夏天吃河灘裡的水,冬天就吃冰雪化出來的水。人還好說,一到冬天趕著牛羊出去找水源,每天都要跑兩個多小時,天寒地凍的,真遭罪呀!」一說起過去的日子,鬥口力老人就唏噓不已,「現在好了,水利部門在家門口打給了小口機井,那叫一個方便咧!你還別說,羊羔的成活率也提高了,大羊的膘情也好!今年僅牛羊出欄就賺了8萬多。」

  飲水安全工程不僅使各族群眾解決了飲水困難問題,而且成為了他們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拔地而起的新居鱗次櫛比,乾淨整潔的硬化路延伸巷陌,孩子們在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廣場上嬉戲玩耍……走進田家寨鎮毛家臺村,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徐徐展開。

  對於村民韓玉忠、李成秀夫婦來說,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為他家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老兩口經營的農家小飯館生意興隆,家中的100多隻豬也將陸續出欄。「飯館每個月收入5000多元,養豬每年可以掙10萬元左右……」談起這兩年的變化,韓玉忠喜上眉梢,「以前用水困難,甭說養豬開飯館,就連人吃也是個問題,現在政府對我們實話好,自來水拉給了,用起來很方便……說實話,好日子還要靠個水哩!」這兩年,老兩口花20多萬元蓋起了一棟2層的小樓,買了小轎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既要「保量」還要「保質」,這是「攻堅戰」,更是「保衛戰」,是確保百姓今後一直喝上放心水的關鍵所在。

  2015年8月初,我省首家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啟動運行,隨後,覆蓋全省所有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縣(市、區)46個縣級水質檢測中心陸續啟動,標誌著青海省農牧區飲水安全真正向「保質」邁出了堅實步伐。

  我省在加強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同時,著力構建農村水利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斷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建設管理和運行管理兩手抓、兩促進,切實保障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久。截至目前,全省46個縣(市、區)組建成立了基層水利服務機構314個,縣級農村供水管理服務機構覆蓋率100%;全省76處「千噸萬人」集中式供水工程中,41處已劃定了水源保護區和保護範圍;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面向全省推開,全省共明晰工程產權4800項,頒發產權證3025冊,全省各縣按「先建後擴」原則,通過財政補貼、水費提留等方式,均建立了縣級維修養護基金,切實解決了飲水安全工程管理難、維修養護難的問題。(馬生錄)

相關焦點

  • 青海:「民生水利」確保百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青海新聞網訊  記者自青海省水利廳獲悉,青海省把解決民生水利作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從五個方面入手,力爭使群眾共享水利發展的成果,目前仍存在的100多萬農牧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解決。  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偉民說,水利工作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青海省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別較大,有很多關係民生的水利問題亟待解決。
  • 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青海三江源區1.7萬牧民喝上放心水 來源:新華網 2009年09月29日09:28   新華網西寧9月29日電 (記者何偉)記者29日從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獲悉,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4年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在惠及民生的人畜飲水項目上,目前已使1.7萬名當地牧民喝上了放心水。
  • 青海今年要讓15萬農牧民喝上「乾淨水」
    人民網西寧2005年3月6日電記者郅振璞報導:「溫總理報告說『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說出了青海人多年心聲,我們水利人渾身是勁,要把農牧民飲用乾淨水作為第一要務」。正在黃南藏族自治州調查水情況的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劉為民,看了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十屆三次會議上的報告直播,感到總理一句句,一項項都說到青海農牧民的心上了,我們一定要加快農牧區乾淨飲水工程,今年要解決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爭取超額完成任務。  劉為民說,青海農牧區群眾過去飲用高氟水、高砷水、苦鹹水、汙染水,加上局部缺水,涉及173萬群眾吃水困難。
  • 青海農牧民行得通走得暢
    青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裡複雜多樣的地貌,也帶來了荒蕪和貧瘠。2015年精準識別時,全省貧困發生率高達13.2%。經過4年集中攻堅,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持續增強、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一張張樸實的笑臉就是對小康的最好詮釋。
  • 青海常牧鎮農牧民"我們用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
    2006年,對於貴德縣4.6萬飲水困難的農牧民群眾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年份,當清清的甘泉流進一家家小院時,很多人的眼睛溼潤了……    貴德縣常牧鎮卻加村村民項曲激動地說:「過去吃水要到2公裡以外的地方去挑水吃,水質雖然渾濁,但村民們還是天不明就要去挑水,因為去晚了放養的牲畜就會衝上來跟人搶水喝。
  • 青海又有16萬農牧民告別吃水難
    人民網西寧8月3日電(記者陳沸宇郅振璞)為保證農牧區人畜飲水安全、改善農牧民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今年,青海省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投資力度,上半年共落實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資金19600萬元。
  • 「十一五」期間青海省127萬農牧民喝上安全水
    在過去的5年間,我省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解決農村飲水困難、讓廣大人民群眾喝上潔淨水作為水利工作為民辦實事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全面查清了全省農牧區飲水安全現狀,編制完成了《全省農牧區飲水安全「十一五」規劃》。
  • 棠下天鄉村的飲水記憶:從「經常斷水」到喝上穩定「放心水」
    棠下天鄉村的飲水記憶:從「經常斷水」到喝上穩定「放心水」 2021-01-08 2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海晏縣:讓「特殊」牧民喝上方便水
    □本報通訊員 何毅 記者 李永玲  5月初,陣陣爆竹聲和群眾的歡呼雀躍聲響徹德州草原,看著清澈的水從機井口噴湧而出的那一刻,一位老牧民激動地說:「我們再也不用為吃水難而發愁了,德州村民要謹記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牢記黨的恩情。」  據了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純牧業鄉,共有7個村。
  • 鄒城城鄉供水一體化:政府投資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海東)石牆鎮是鄒城西南部最偏遠的鄉鎮,吃水問題一直是當地村民的一大痛點,能像城裡人一樣隨時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卻是一直是他們的奢望,但是在近日,石牆鎮的村民們就圓了這個夢想。由於地勢落差大,石牆鎮陽來村吃水困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
  • 城鄉供水一體化讓農民吃上放心水
    「還是現在的水好,燒開後,水垢也少多了。」李巧蓮笑著說,不僅如此,就連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可以直接上涼水了,「過去水壓低,打不到屋頂上去」。喝上放心水,李巧蓮家和村裡的其他農戶一樣,每戶只交了320元的入戶改造費,進戶前的費用由政府投資。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
  • 1019萬千瓦!青海柴達木盆地正式邁入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1月5日,從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日前,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兩座光伏電站併網成功,海西電網新能源裝機突破千萬千瓦,達到1019萬千瓦。至此,青海海西地區正式邁入青海省繼海南地區之後第二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南崑崙,北祁連,柴達木盆地在中間。
  • 千滾水和隔夜水能喝嗎?提醒:4種水放心喝,2種水是真的不能碰
    可是,近些年來,喝水這麼一件極其常見的事,網絡上也產生了很多爭議。比如說,水反覆燒煮會導致亞硝酸鹽、重金屬含量增加,隔夜水會導致微生物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增多等等,長期飲用這樣的水會引起中毒,甚至「致病」。那麼,千滾水和隔夜水真的不能喝嗎?提醒:4種水放心喝,2種水是真的不能碰!
  • 新品|螢石EZVIZ「黑科技」淨水器,讓全家人喝上放心水
    水之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每天喝的水是否乾淨,你知道嗎?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經歷過管道輸送總免不了二次汙染,高層供水的蓄水池或水箱打理不當,最終也會變成細菌培養皿。更細思極恐的是,就算100℃的高溫也不能把重金屬、氰化物、合成洗滌劑等有害物質「殺死」。
  • 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師緣何屢獲國際大獎?
    究其緣由,是因為青海野生動物資源豐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海的生態地位、青海實施「一優兩高」戰略帶來的良好生態為野生動物攝影提供了絕佳的環境。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師長年累月爬冰臥雪,堅守高原從事創作,他們恪守「不驚擾動物」的環保操守,拍出了真實反映高原野生動物世界的佳作。而多年來對農牧民攝影師的培訓,發揮了他們從事野生動物攝影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中間,很可能走出明天的野生動物攝影大師。
  • 青海加快"戶戶通電"工程 讓更多農牧民看上奧運
    新華網西寧8月5日電(葉超 仵玉琴)筆者從青海省電力公司了解到,今年該公司全力以赴加快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實施進度,以保障更多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各族農牧民群眾收看上北京奧運會比賽的電視節目。
  •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重慶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城鄉居民如何共飲一碗「放心水」?12月1日,重慶市城市管理局表示,重慶各級城市供水主管部門將在有條件的地區全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試點示範建設。今年9月28日中午,石板鎮天池村、白市驛鎮新店村村民在還建房小區準備做飯,打開水龍頭那一刻,清亮的自來水「譁譁」流淌,村民用上了清潔、乾淨、放心的自來水,這得益於重慶高新區城市管理部門實施的農村戶表改造——飲水鞏固提升工程。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中新網西寧1月19日電 (孫睿)青海省氣象局19日公布了該省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
  • 農牧民合作社質量提升的「崗巴路徑」:從「羊」腸小道到陽關大道
    「咩咩咩……」冬日裡,崗巴縣31家養羊合作社存欄的15萬餘只羊叫聲此起彼伏。  「崗巴」藏語意為「雪山附近的村落」,巍巍雪山造就了崗巴縣獨特的水土,孕育了遠近聞名的崗巴羊。
  • 熱銷的「嬰兒水」是不是概念水,能放心給寶寶喝嗎?
    如今的嬰兒特別「嬌貴」,不僅吃穿要好,連喝的水都有高級貨。「我寶寶從出生就喝嬰兒水(又稱:嬰兒專門飲用水)。」這是一個媽媽群裡的討論,許多媽媽都認為「身邊的人都在買嬰兒水,不買覺得自己的娃虧了。」打開電商平臺,「一直在喝、囤貨、小貴」等對嬰兒水的剛需評論佔了大部分,好評多過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