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蠶養殖鼓起老鄉腰包

2020-12-05 安青網

寬敞明亮的大棚裡,成千上萬隻幼蠶在桑葉上慢慢爬動,或貪婪地吮吸著嫩葉裡的養分,或立起頭尋覓一方吐絲結繭的舒適地兒……這是記者日前在界首市顧集鎮小良村千畝桑蠶基地裡看到的場面。

談起小良村千畝桑蠶基地,還得從它的當家人秦學虎說起。

秦學虎是小良村人,高中畢業後外出務工。後來自籌60萬元,流轉土地200多畝,開始了返鄉創業之路。在創業過程中,他與村集體企業合作,把貧困戶的土地流轉過來,一同創建了千畝桑蠶基地。

「種桑養蠶成本低、風險小、見效快,是農戶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小良村黨支部書記李天啟說,發展桑蠶周期短、見效快,當年栽桑當年養蠶。該村通過發展蠶桑產業,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調動了村民發展生產積極性。

小良村脫貧戶程新亮,幾年前在外務工摔傷了腰,不能幹重活,全家致貧。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秦學虎安排一些餵蠶的輕體力活給程新亮。如今,程新亮每天務工收入60元,再加上家裡幾畝地流轉給基地,全家順利脫了貧。

秦學虎介紹,農忙時桑蠶基地可提供就業崗位40餘個,按照工作量每人每天收入100-200元不等。

不僅如此,桑蠶基地充分發揮養蠶大戶示範帶動作用,輻射周邊貧困戶。

「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將桑葉噴溼,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秦學虎說。秦學虎不僅自己種桑養蠶,還利用農民夜校、黨小組之家等平臺,免費傳授群眾種桑養蠶的實用技術、桑園管理、蠶室消毒以及蠶生育期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帶動群眾共同增收。

脫貧戶程國強,目前種植桑樹1.2畝,每年將桑葉出售給基地,可收入2000多元。目前秦學虎已帶動30多戶貧困戶種植桑樹、20多戶養蠶,每戶平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在帶動群眾增收的同時,秦學虎還熱心幫助有困難的村民。老夏是小良村貧困戶,因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前些年離家出走,他帶著9歲的兒子和母親一起生活。去年底,老夏因為生病不得不到阜城治病。當得知沒人照看老夏時,秦學虎主動向村幹部請纓,到醫院照顧老夏。

秦學虎的兒子在哈爾濱上大學,得知父親在醫院義務陪伴老人治病,心裡十分感動,寒假放假連家也沒有回,直接奔赴醫院接替爸爸照顧老人。最終,在秦學虎夫妻及兒子40多天的照料下,老夏康復出院。如今,老夏身體恢復正常,逢人便誇秦學虎好。

「這裡都是我的父老鄉親,看著他們生活有困難,我咋能不幫一把?」秦學虎說,接下來,他將進一步推廣養蠶技術,爭取讓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

記者 楚楠楠 通訊員 陳曉浩 劉浩 文/攝

相關焦點

  • 新疆昌吉市:水產養殖鼓起了六工鎮農民腰包
    新疆昌吉市:水產養殖鼓起了六工鎮農民腰包2020-11-19 13: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昌吉網        瀏覽量: 666 次 我要評論 (通訊員&nbsp劉華、禹曉燕)新疆昌吉市六工鎮發揮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水產養殖業,廣大養殖戶依靠養殖水產品鼓了腰包。
  • 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李雋 攝中新網青海剛察1月14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作者李雋「我是個地道的放羊娃,跟牛羊有很深的感情,聽外面的人說現在的羊肉羶味大不好吃,還會讓人生病,我心裡就不舒服,在我看來肉的品質取決於人給它吃的啥!」說話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的村民馬金山。
  • 農村桑蠶養殖要注意,不可在養殖室內抽菸!煙氣會引起桑蠶中毒
    雖然有桑蠶養殖的指導員,但是指導員也很忙,來村子裡時候也只是指導大家養殖方法,講解一些桑蠶的習性。像怎麼知道蠶要進入睡眠,睡眠多久後會醒來,醒來多久後要進行消毒作業,蠶室內溫度要控制在多少。告知這些東西後,剩下來的就是大家去琢磨。
  • 陝西靖邊桑蠶養殖助力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據悉,該村桑蠶養殖項目總投資340萬元,總佔地面積15畝。該項目提供的務工崗位輕簡省力,可吸納老、殘、弱勞力參與務工。2020年共提供務工崗位25個,吸納宋渠村勞動力100餘個。另據介紹,未來隨著養殖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產業鏈的拓展,可提供50餘個穩定就業崗位,吸納1000餘個勞動力務工,進而實現當地村民就地就近穩定務工。
  • 吳海風:規範化養殖桑蠶 帶動鄉鄰共同致富
    返鄉發展桑蠶產業德臥鎮團山堡村桑蠶產業由黔西南州坡桑桑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發展,合作社於2018年8月成立,負責人吳海風介紹,他和妻子黃妍多年在外做工程,一次偶然機會,看到安龍縣的親戚家養蠶經濟效益好。
  • 桑蠶養殖「作繭致富」
    濮城鎮黨委採取「政府推動、村黨支部牽動、合作社帶動、農戶參與」的方式,鼓勵各村大力發展小龍蝦、食用菌及中藥材、桑蠶等種植養殖產業項目。    2018年,濮城鎮陳莊村成立範縣誌通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動了70戶群眾集資入股,每股500元。
  • 興仁:桑蠶養殖 民眾致富有「絲」路
    桑葉基地7月29日中午,興仁市屯腳鎮鯉魚村桑蠶種養基地裡,桑樹綠浪席捲而來,一波又一波,片片荒山變「桑田」,在310畝桑葉基地,負責人吳啟科正忙著給工人講解桑葉採摘注意事項。一個個蠶房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一隻只白胖胖的蠶兒躺在桑葉上吃得正歡。
  • 黃土地上「淘金」 山西農村青年借桑蠶養殖帶千餘人致富
    中新網太原11月20日電 題:(愛國情 奮鬥者)黃土地上「淘金」 山西農村青年借桑蠶養殖帶千餘人致富  作者 劉小紅  數年前,在上海就業的山西呂梁柳林縣青年李天柱回村過年,發現村裡很多孩子過年還穿著補丁衣服。面對窮困的父老鄉親,李天柱思慮良久,決定放棄上海的高薪工作回鄉創業,用知識與努力改變家鄉。
  • 老鄉養殖「鬧烏龍」,養出許多怪魚,翹嘴和鱸魚的雜交?
    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
  • 三家鎮紅草村:發展鱷魚特色養殖 鼓起了貧困戶的錢袋子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三家鎮紅草村打破傳統農業思維,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鱷魚特色養殖,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新路子,助力鄉村振興,鼓起了貧困戶的錢袋子。近日,記者在三家鎮紅草村和旺鑫養殖有限公司鱷魚基地採訪時看到,在整個基地的27口鱷魚池中,近萬條大小不一的鱷魚正在爭相吃食,場面頗為壯觀。鱷魚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鱷魚免疫力高,養殖風險低,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的功效,消費市場前景廣闊。海南鱷珍鱷魚養殖有限公司總裁 喻志林說:鱷魚營養價值高、附加值(都很)高,我們有口服液的有片劑的有蛋白粉類的有生鮮有熟食,有鱷魚酒系列。
  • 【脫貧攻堅】桑蠶種養技術培訓結束,貧困戶代表直接從基地買了4齡蠶
    【脫貧攻堅】桑蠶種養技術培訓結束,貧困戶代表直接從基地買了4齡蠶 2020-04-29 0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忻城| 廣西桑蠶首席專家入戶助農解「疙瘩」
    忻城 | 廣西桑蠶首席專家入戶助農解「疙瘩」 2020-04-16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桑蠶起源的故事
    經過幾千年的廣為流傳,桑蠶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每個人的生活裡,從絲綢服飾到蠶絲被,皆形成了一股獨具魅力的蠶絲風潮。桑蠶的起源說起桑蠶的起源,那個美麗的傳說絲綢的源頭在田野,栽桑養蠶,春蠶吐絲,才有了絲綢的華貴與美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育野蠶並剿絲織綢的國家,各地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文獻記載以及出土實物,都揭示了中國養蠶織絲的悠久歷史。
  • 桑蠶的養殖技術講解
    現在很多地區也在推廣和養殖,也是很多農戶的經濟來源之一。養殖時要注意的及方面,第一桑葉是家蠶的食物,因此它的供給就成為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來講解一下家蠶的養殖技術。一、場地要求養殖家蠶儘量選擇遠離汙染重,環境差的場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桑蠶養殖 重慶黔江致富有「絲」路
    靠桑蠶養殖走上產業扶貧致富路時值立秋,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山間坡地上的桑園一片翠綠,養蠶大戶田建正在蠶棚內忙碌著,田建是當地致富能人,創業多年,帶動周邊幾十戶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我在創業之初既沒錢,也沒技術」。田建說,村裡修通產業路後,政府還為他請來農技員作指導,「讓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
  • 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原標題: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日本媒體11日報導,日本一研究所近日培育出新型桑蠶,該桑蠶所產蠶絲通過濾鏡觀察,可呈現出多種顏色,並且計劃在未來投入到實際應用。   據報導,這種看起來呈螢光彩色的布料是用轉基因桑蠶的蠶絲製作的螢光絲製成。為今後能夠投入實際應用,相關人員預計在2014年夏天實施日本國內首次實驗性培育。
  • 廣東老鄉養魚,年底卻發現魚塘裡都是些沒見過的怪魚,哪來的?
    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
  • (經濟)(1)河北巨鹿:蠶蛹身上長蟲草 拉長桑蠶產業鏈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17年12月31日 河北巨鹿:蠶蛹身上長蟲草 拉長桑蠶產業鏈 12月31日,工人在河北省巨鹿縣一家蛹蟲草生產企業內查看蛹蟲草生長情況。 2017年,河北省巨鹿縣立足當地豐富的優質桑蠶資源,通過引進生物醫藥企業,開發出蛹蟲草系列產品並實現量產。
  • 產業、思想「雙造血」:竹鼠讓橋坪村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竹鼠讓貧困戶的腰包鼓起來  11月20日下午,湖南省辰谿縣長田灣鄉巖橋坪村的村民,興奮的跳了起來。年初啟動的竹鼠養殖項目,第一批商品鼠要上市了。  懷化樂源特種養殖公司按照每斤52元的價格進行收購,每隻商品鼠重達3.5-4斤。「賣一隻就是將近200塊錢,那比養雞養鴨好多了」,現場的村民心裡樂開了花。
  • 河南最「窮」的縣,靠養殖柞蠶致富,這種蠶不僅能吐絲還能吃
    柞蠶,古稱春蠶、櫟蠶、山蠶等,因其喜食柞樹葉得名,與桑蠶一樣,它也是一種吐絲昆蟲,柞蠶繭可繅絲 ,是紡織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不僅如此,柞蠶還可食用,也可做藥材,是我國特有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昆蟲資源。柞蠶源於我國山東省魯中南地區,如今主要產區為遼寧、山東、河南、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西等省區,其繭絲的產量僅次於家蠶。據統計,全國柞蠶繭年產量達到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