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殖綠色前行

2021-01-08 新疆日報網


5月27日,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養兔能手吐爾孫·尼亞孜在裝有空調的兔舍給家兔餵養新鮮草料。□本報記者何新社攝


近日,洛浦縣山普魯鎮喬潘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飼養員正在給牲畜餵食。近年來,這個合作社通過發展肉牛、奶牛養殖,帶動了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攝

新疆日報記者/帕熱扎提 張治立

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廣「四良一規範」綜合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標準化飼餵、繁育、養殖等體系,逐步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現代畜牧業發展之路。

改良圈舍

■我區自2014年推廣「四良一規範」養殖模式(良種、良料、良法、良舍、規範化防疫)以來,解決了人畜、草畜等矛盾,解放了不少勞動力,不斷提升的綠色養殖技術讓鄉村更美、農牧民更富。

通風透光、冬暖夏涼、經濟實用、美觀大方……放眼天山南北,養殖區內蒼蠅亂飛,空氣中瀰漫著畜禽糞便味的傳統養殖環境逐步被一座座標準化、現代化的圈舍取代,良好的圈舍環境提高了畜牧業生產水平。

5月28日,在阿克蘇市依幹其鄉良種尤喀克科克巴什村村民牙生·阿不都熱合曼家,32隻雞單獨圈養著,6頭牛、30隻鴿子各有自己的圈舍,連出生不久的兩頭小牛犢都是分開飼養。

「以前所有畜禽飼養在一起,圈舍內很髒,一旦發生疫病,容易傳染。」回憶起以前,牙生感慨地說,「如今的『三區』『三畜』分離,讓圈舍乾淨,畜禽少疫病。」

隨著「定居興牧」工程的不斷推進,我區一部分牧民放下鞭子,在家裡實行牛羊圈養,阿勒泰市拉斯特鄉拉斯特村村民楊發平就是其中一員。

標準化暖圈的建成使用,正是楊發平從分散養殖走向集中養殖的開始。「如今,圈舍環境、養殖方式都有了標準。這20多頭西門塔爾牛,一年讓我賺了7萬多元。」楊發平說。

「很多農牧民已開始轉向家庭養殖。目前,阿勒泰地區牲畜存欄量比2005年最高峰時少了近40萬頭(只),但總收益並沒有減少,畜牧業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的作用明顯增強。」阿勒泰地區畜牧工作站副研究員毋狀元說。

我區自2014年推廣「四良一規範」養殖模式以來,解決了人畜、草畜等矛盾,解放了不少勞動力,不斷提升的綠色養殖技術讓鄉村更美、農牧民更富。

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畜牧處有關負責人說,目前,自治區累計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5000多個,創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分別達到127個和233個。

飼餵科學

■近年來,我區加大優質飼草料飼餵推廣力度,重點推廣苜蓿和全株青貯玉米種植和飼喂,扭轉農牧民「有啥餵啥」「能省就省」的低營養飼餵觀念,帶動養殖戶向現代畜牧業發展。

麩皮、油渣、苞谷面、鹹鹽要按配比……如今,我區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已經懂得,只有畜禽吃好料、吃精料、吃優質飼草料,才能產出優質安全的奶和肉,效益才會提高。

5月下旬,走進位於和田縣農業科技園區的和天下鴿業有限公司種鴿繁育中心,整齊的現代化鴿舍及配套的消毒、育種、飼料加工等用房展現在眼前。

「玉米、豌豆、小麥分為兩份:65%保持原樣,35%經過粉碎,再加上相應的微量元素,飼餵出的鴿子肉質好、長勢好。」孟凡志向記者介紹。

孟凡志是種鴿繁育中心的廠長。他20世紀80年代開始養鴿子,從不懂技術、缺乏經驗到科學養鴿,現在已經成為技術能手。

眼下,佔地60畝,總投資5000多萬元的和天下鴿業有限公司有33棟鴿舍,5.5萬對鴿子。「我們還要為和田縣31家合作社提供優質飼料,推廣優質飼料飼喂。」孟凡志說。

畜禽吃什麼,關係到畜禽的肉質和生長情況,關係著畜牧業生產的效益。

「實現科學餵養以後,牛的品質提高了,我們也嘗到了甜頭。」沙雅縣紅旗鎮古再勒村村民阿山·庫爾班說,現在他會根據牛群狀況調整飼料配方,加入微量元素,育肥效果非常好。

近年來,我區加大優質飼草料飼餵推廣力度,重點推廣苜蓿和全株青貯玉米種植和飼喂,扭轉農牧民「有啥餵啥」「能省就省」的低營養飼餵觀念,帶動養殖戶向現代畜牧業發展。

「2016年起,國家實施了『糧改飼』工程,大規模發展適應草食牲畜需求的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料生產,實現種養雙贏。2019年,我區將完成70萬畝全株青貯玉米種植任務,在40多個縣(市)實施。」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畜牧處有關負責人說。

品種優良

■回顧我區畜牧業發展歷程,每一次產業進步都與良種推廣密不可分:新疆細毛羊的育成,支撐了全國毛紡織業的發展;新疆褐牛的推廣,大幅提高了牧區養牛效益;荷斯坦優質奶牛的引進改良,促進了新疆奶業快速發展……

克拉瑪依市小拐鄉和諧村村民範智慧是村裡最早享受到品種改良好處的養殖大戶。 2014年,範智慧聯合和諧村8戶牛羊養殖大戶,成立了山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養殖規模已達1700餘頭(只),其中品種牛300頭。

「品種牛成長較快、出欄較早,效益也高。」範智慧說。

阿勒泰地區畜牧工作站高級畜牧師藤能斯·阿合麥提拜經常要為養殖戶治療畜禽疑難雜症,更多的是給牛配種。通過上門服務,他發現了一個變化:如今,大多數養殖戶選擇價格高的種牛凍精配種。

養殖戶從良種繁育中嘗到了甜頭,看到了更大的增收空間,一些養殖戶寧願先賒帳為牲畜配優質良種,也不願像以前那樣隨便給牲畜配種了。

阿勒泰地區畜牧工作站推廣研究員哈比·哈瑪力太說,阿勒泰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不是所有品種的牛羊都能在這裡生存,這就需要畜牧部門在良種繁育上不斷探索。

回顧我區畜牧業發展歷程,每一次產業進步都與良種推廣密不可分:新疆細毛羊的育成,支撐了全國毛紡織業的發展;新疆褐牛的推廣,大幅提高了牧區養牛效益;荷斯坦優質奶牛的引進改良,促進了新疆奶業快速發展……

「各種因素對促進畜牧業生產的貢獻率中,遺傳育種佔到40%。」自治區畜牧獸醫局畜牧處有關負責人說,通過持續建設,全區重點種畜禽場達到90個,形成年生產種公羊3萬隻、種公牛1000頭、牛凍精250萬劑供種能力。

相關焦點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所「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
    近日,汕尾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開展的「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試驗示範進行現場測試檢查。專家組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韓山師範學院等單位專家組成。
  • 浙江省:溫嶺市港漁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出處:溫嶺市港航口岸        瀏覽量: 345 次 我要評論 11月26日,浙江省溫嶺市港航口岸和漁業管理局召開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後一段時期我市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工作情況
  • 希望更多人關注牛蛙的綠色健康養殖
    但是我們也要深知,只有綠色健康養殖的牛蛙,才有牛蛙行業的未來,只有堅持綠色健康養殖,牛蛙行業才能發展到100到200萬噸,專業牛蛙飼料企業都越來越重視綠色健康的牛蛙,也在呼籲牛蛙的綠色健康養殖,正是因為有像源信、海之味、廣寶、科綠、聯泰、恆旺、恆源、鷺江、詠蛙等等牛蛙飼料專業企業才能推動整個牛蛙產業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 養蚯蚓激活「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養蚯蚓激活「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蔡霞,從2009年開始養殖蚯蚓,並依靠產學研結合,激活了一條「立體綠色養殖循環經濟鏈」。  蔡霞1991年畢業於天津農學院,學習動物治療。
  • 新型微生態製劑讓畜禽養殖告別抗生素 綠色生物技術推動健康養殖
    在日前舉辦的「生物健康產業與健康養殖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指出,我國畜禽養殖業總產值約為2.8萬億元,佔當年全國農業總產值的31.9%,生豬全產業鏈就業人員高達7200萬人。我國也是世界畜、禽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養豬佔世界總量一半,養禽佔世界總量三分之一,肉類總產量佔世界的30%。
  • 花鰱魚的養殖:科學養殖很關鍵
    那麼如何對花鰱魚科學進行養殖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一、魚塘的搭建搭建魚塘之前選址、布局、魚塘面積、規模的選擇十分重要,魚塘的選址一定要保證環境,要遠離人群聚聚和工廠、醫院等嘈雜地帶,避免受到影響和汙染。
  • 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
    李雋 攝中新網青海剛察1月14日電 題:青海湖北岸「羊倌」的心願:讓綠色養殖鼓起牧民腰包作者李雋「我是個地道的放羊娃,跟牛羊有很深的感情,聽外面的人說現在的羊肉羶味大不好吃,還會讓人生病,我心裡就不舒服,在我看來肉的品質取決於人給它吃的啥!」說話的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年乃索麻村的村民馬金山。
  • 科學藻類養殖,讓你想不到的用途
    職工群眾在黨的鎮導下敢想敢幹,充分發揮了劇造性,把海底生長的海帶移到水面來養殖,發展和豐富了役式養殖內容。1953年每根苗繩上只能生產3公斤海帶,到1958年有的達到40多公斤。1955年以前海帶只能在肥區內養殖,養殖面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海帶施肥成功後,就使北方沿海瘦區養殖海帶成為可能,海帶養殖面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 現代海洋設施養殖國際學術論壇暨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工業化養殖專業...
    現代海洋設施養殖國際學術論壇暨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工業化養殖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論壇2018-10-17 15本次大會由中國水產學會魚類工業化養殖專業委員會、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舟山市科學技術局主辦,浙江海洋大學、黃海水產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國家海洋設施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大會以「創新、綠色、生態、高端」為主題,秉承「建樹國際視野、突出國家觀念、集成系統工程、構築高端產業」的理念,旨在通過學術研討,加強產學研的技術交流和務實合作,夯實工業化養殖基礎,以促進我國工業化魚類養殖大產業的高速發展。
  • 科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建議儘快解除養殖鱘魚銷售禁令
    科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建議儘快解除養殖鱘魚銷售禁令2020-06-03 09:0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柏普泰水產        瀏覽量: 4450 次 我要評論 科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建議儘快解除養殖鱘魚銷售禁令鱘魚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類。
  • 從「科學,無盡的前沿」到「點亮人類前行的燈塔」
    1.為什麼會有「科學,無盡的前沿」萬尼瓦爾.布希。1890-1974前麻省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在二戰中,創立了美國科學研究局(OSRD)。在他的領導下,推動了人類首顆原子彈工程」曼哈頓「工程的實施。
  • 農業農村部回應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熱點問題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汪亞)為解決好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國新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水產養殖業發展相關熱點進行回應。
  • 守一片綠水青山 築一道綠色屏障
    人民視覺  生態立區 築起綠色屏障  人民日報記者 李增輝 朱磊 劉峰   守住一片綠水青山,就是要築起祖國西北方的一條綠色屏障。2017年6月,寧夏第十二次黨代會將「環境優美」作為重要發展目標,將生態立區作為「三大戰略」之一,首次從政治、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構筑西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擺在全區發展的突出位置。
  • 中華鱘人工養殖的方法,如何科學餵養,養殖多年的經驗告訴你
    那中華鱘如何養殖呢,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中華鱘該如何養殖,它又需要餵食什麼樣的食物,需要的環境有哪些要求,無論養殖什麼首先那就是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才可以從事養殖的行業,養殖中華鱘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生活習性,中華鱘也是海裡的魚類,但是它對鹽的要求沒有那麼大,中華鱘對水域有一定的要求,水溫必須要零度以上三十度以下的水溫最適合養殖。
  • 科學的方法養殖小龍蝦,高產又不容易生病,那怎麼樣才算科學養蝦
    另一個原因是雖然小龍蝦的養殖門檻低,但很多人養蝦都沒有科學的養殖方法,還對養殖小龍蝦存在一些誤解,因此養殖的小龍蝦生長不快。養的小龍蝦品相也不好,賣不出好價錢。這也是養殖小龍蝦存在的風險。總的來說,養殖小龍蝦並沒有很大的風險。最大的風險還是來源於沒有科學的養殖方法。怎麼樣才能科學的養殖小龍蝦呢?
  • 生意社:2020年國內豬價高位大幅震蕩前行
    春節過後,國內生豬運輸持續偏緊,生豬供應缺口突顯,終端需求支撐下,銷區生豬市場價格繼續走高,產區外運難度增加,局部地區豬價出現小幅下滑,國內豬價整體漲跌互現,豬價整體高位小幅波動前行。隨著國儲冷凍肉持續出庫供給南方市場,政策大力保供穩價,加之年後終端肉類需求有所下降,受出欄量持續偏低支撐,豬價整體漲跌兩難,一季度國內豬價整體位於年初高位小副波動前行。
  • 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首開「綠色藥方」杜絕孔雀石綠、多寶魚...
    然而,水產界的食安問題也警鐘長鳴:因「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毒性,被歐美、日本等立法禁止用於水產養殖;同樣,由於體內檢出大量違禁農獸藥殘留,嗑藥的多寶魚事件曾影響大半個中國…… 這些餐桌上水產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如何永遠淡出人們的舌尖?滬上高校的科學家們十年磨一劍,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些「綠色藥方」讓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
  • 2019年中國水產學會淡水養殖分會學術年會會議通知
    為了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減量增收、提質增效為著力點,加快推進淡水養殖業綠色發展,本次會議將緊緊圍繞優化淡水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空間布局、生產方式,開展相關領域前沿基礎研究等方面的學術研討,以期為淡水養殖業轉型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撐
  • 水產養殖抓住兩個關鍵字,尾水處理、以漁淨水都不是問題
    無獨有偶,2020年3月,《湖南省水產養殖尾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自2021年2月27日起實施。據悉,這是我國首次發布的強制性水產養殖尾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其規定了湖南省淡水養殖尾水的控制要求、檢測方法、結果判定和實施與監督等內容,分類設置了不同的控制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在尾水汙染物排放限值方面,總氮和總磷限值均嚴於《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的相關要求。
  • 開海尋鮮記②|海水養殖,青島秘笈「驚動」農業農村部
    從高空俯視,一個個海水養殖池塘像巧克力又像棋盤縱橫排列。不遠處,傅疃河靜靜流入黃海。這裡是日照東港區成家廒頭村,曾經的廒頭鹽場。這片一度荒涼靜寂的鹽池,變成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一個科研生產試驗基地,被賦予了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