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還有很多名字——山海經中的西海、羌人口中的羌海,王母娘娘的瑤池。蒙古語稱青海湖為「庫庫諾爾」,意為「藍色的海」,而藏語則稱青海湖為「措溫波」,意為「青色的湖」。還有一個更古老的藏語名字是「赤雪甲姆」,意為「萬帳王母」,漢語稱西王母,顯然說的是草原部落領袖。
神話傳說都從大洪水開始,青海湖也是。傳說有一天,有父子倆路過這裡時,兒子喝了泉水而忘蓋泉眼石板,於是泉水大量外湧泛濫成災,淹沒了草原、帳篷和無數人畜,給黎民百姓帶來了無窮災難。在這緊急時刻,西王聖母把夏格日山東側的一座山頂搬過去壓在了泉眼上,大水才被制止住了。這山的頂部就是今日青海湖的海心山。人們為了感謝西王聖母,每年來到湖邊祭海。天長日久,相沿成俗,每年農曆七月十八為西王母的誕辰日。從唐玄宗開始,每年特派欽差大臣千裡迢迢來祭海。傳說青海湖的鳥,就是西王聖母使者,其中有三隻青鳥專為西王聖採食,一隻名叫希有鳥是西王母的坐騎,西王聖母常乘上這隻神鳥到東海會見玄龍大帝。
西王母是青海湖的主神,現實中也是古羌族的領袖,西周時期,西王母在青海湖設宴於瑤池,招待遠道而來的周穆王。山海經中的崑崙神話都有對應的地方,比如西王母瑤池就是青海湖、崑崙弱水是倒淌河、崑崙炎山就是日月山、西王母石室是宗家溝。
青海湖還有許多神奇之事:《西寧府新志》中記載青海湖中有牛身豹首的水怪,出現在海星山與湖的東岸之間。有人傳說青海湖湖中央有一口井,通向了青海其他的水系,但是至今也沒能找到。還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現象:青海湖的龍吸水景象,一度被傳得神乎其神。總之,青海湖作為一座聖湖,充滿了傳奇色彩。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青海湖都會舉行盛大的祭海儀式。而向海中投擲寶瓶是整個儀式的高潮。寶瓶,是藏八寶之一,是祭海儀式中不可或缺的祭祀物品。寶瓶內部裝有青稞、小麥、豌豆、玉米、蠶豆五種糧食,同時還將珊瑚、蜜蠟、瑪瑙等碾成粉後和這五穀混合在一起放入寶瓶,最後還要放入經幡,然後由活佛加持系帶。在祭海儀式中,群眾將承載著自己心願的寶瓶投入青海湖,以祈求自己的心願能夠實現。
這裡有兩個假設,第一,如果青海湖在歷史上就是淡水湖,那青海湖流域會發生的變化。
基於這種假設,歷史的走向一定會改變,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邊上是適合人居的,甚至可能會出現一大群小國家。遊牧民族可能會長期在湖邊放牧,會形成強大的勢力範圍。用淡水灌溉、屯田,可以形成強大穩定的農耕文明,無論對於遊牧的蒙古族還是農耕的漢族,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此假設可知,更高處的高原淡水湖不一定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但是低海拔的大淡水湖對人類生活來說意義非凡。如若真的如此,今天的青海湖可能是高樓林立,也不會再有最美湖泊的景觀。
第二個假設,現在如果淡化青海湖會產生什麼影響?
很多學者也在研究是否能把這麼大的湖,變成可以飲用的淡水湖。鹽湖不斷礦化,就會造成水生動植物死亡,進而「水—魚—鳥—草地—羚羊犛牛」的生物鏈就會被破壞。那麼,淡化之後,是不是就能阻止青海湖徹底變成鹽湖呢?青海高原會不會因此變成水鄉澤國呢?
很多方案也都被設想過,比如重新把黃河和青海湖打通,把閉塞湖變成活水湖,引龍羊峽的水來調和青海湖的水,或者從祁連山大通河引水等等是否可行……
無論哪種假設,對於黃河與青海湖來說,這都將是一次不可逆轉的改變。你贊成這樣的改變嗎?
作者:W.talk《萬物說》工作室
歡迎分享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