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天,我們離開茶卡,重走G109,經過青海湖,到達蘭州。碼錶顯示全程492公裡,蘭州酒店位置的海拔是1614米。行程中翻過的最高啞口是3840.7米,今天爬升了2148米。
中午我們吃飯的地方叫倒淌河。百度得知,倒淌河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全長約40多公裡,流向為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區別於大多數自西向東的河流,故名倒淌河。人們常說,一江春水向東流,而倒淌河卻真的是向西流的。
第十八天數據
路上的風景
中午「大白」停在倒淌河
青海湖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即「青色的海」。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是一個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幹,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青海湖鳥類資源豐富,2014年記錄的有222種,總數在16萬隻以上。青島湖盛產全國五大名魚之一的青海裸鯉,俗稱湟魚。1964年國家將青海湖列為保護對象,青海裸鯉列為國家重要名貴水生經濟動物。
青島湖導覽圖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的內陸鹹水湖,世界第二大鹹水湖,湖面面積4402平方公裡,湖面海拔3200米,環湖360公裡。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湖」和「國家旅遊名片」。有著「高原藍寶石」和「中國最美的八大騎行天堂」的美譽。
青海湖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勝地。青海湖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優美,是鑲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湖邊草原
草原上的「大白」
青海湖水面浩瀚,空間遼闊,人煙稀少。湖水蔚藍潔淨,天空雲霞變幻萬千,加之青藏高原和藏族文化的背景,是一個富有情調,可以讓遊人浪漫雲遊的景區。許多遊客留下了「青海湖歸來不看湖」的感慨。 青海湖有著萬鳥翔集的鳥島,風情萬種的金銀灘,悠遠滄桑的三角城遺址,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縹緲神秘的海心山,多姿多彩的二郎劍、仙女灣、金沙灣、沙島景區、「原子城」等諸多國家級、世界級的風景名勝。
草原上的花
在中國大大小小眾多湖泊中,青海湖不是最俊俏的,不是最秀美的,但是青海湖絕對是最博大神奇的。博大神奇之美,是青海湖成湖的獨特歷史,青海湖所處的獨有地理位置,所鑄就、所賦予的。在崑崙神話中,青海湖是西王母的瑤池,很多群眾將青海湖視為「聖湖」、「神水」。 擁有東方氣質的青海湖將草原的優美、湖的浩瀚與沉靜交織在一起,使青海湖顯得更加博大、靜美。
青海湖湖天一色
自由的感覺
在遊客的眼裡,青海湖是一個象海一樣的湖、一個會唱情歌的浪漫之湖、一個可以感知歷史滄桑的湖、一個色彩豐富迷幻的湖、一個生態人文的湖、一個象鳥一樣可以放飛心靈的湖。
小河彎彎向湖流
我們翻過啞口,進入青海湖境內,車子仿佛進入了一望無際草原。一群群山羊散步在草原上,它們是那麼的悠閒自得,不慌不忙,對來去匆忙的車輛絲毫不為所動。偶爾還有一小群遠遠地橫穿公路,慢條斯理地排著隊伍,在車前推推擠擠。我們只好被它們「逼停」,讓這些草原上的寵兒優先通過。
草原上的羊群
當天邊那一條藍色絲帶告訴我們那就是青海湖的時候, 我們還沉浸在周邊的景致中。青海湖碧澈青藍的湖水與天與山連為一體,一眼望不到邊,一大片蔚藍。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藍得更純正;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藍得更深沉;它就像一塊藍色的寶石,鑲嵌在藍色的天空中。我們開車進入了一個伸向湖邊的小路,來到了湖邊草原。草原上點綴著赤橙黃藍的各色不知名的野花,猶如一幅巨大的錦緞鋪展在湖邊。
湖邊「打卡」
美麗的湖岸線
青海湖的花
整個青海湖的面積相當於我們整個黃石市,一眼望不到邊際。水的顏色隨著光線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宛若碩大的萬花筒。青海湖沒有大波大浪,象一塊溫潤晶瑩的巨大寶石,平靜爽滑,安詳恬靜,正應了溫柔如水這句俗語。無論什麼人,即便有再多的憂煩,再暴躁的情緒,再不安的心境,來到青海湖安靜溫馨的懷抱,心態也會平緩安定下來,變得心平氣和,處世不驚。我們的心仿佛被這靜謐安詳、舒緩柔和、溫情脈脈的水波所融化,化為湖中一粒水滴,化為草原一朵小花……
黃河第一橋
蘭州,古稱金城,是甘肅省省會。蘭州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中部,位於中國大陸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中國大西北鐵路、公路、航空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享有「絲路重鎮」、「黃河明珠」、「西部夏宮」、「水車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譽。蘭州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是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把建設蘭州新區作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將蘭州發展為西北地區現代化大都市。
蘭州印象一
蘭州印象二
黃河第一橋指的是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為「中山橋」。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開工建造,清宣統元年(1909年)竣工通行。第一橋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中國工匠施工。
蘭州黃河鐵橋作為一個交通結構工程,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上洋務運動時期建築藝術發展史的風格、流派、特徵。蘭州黃河鐵橋是中國近代史上蘭州市、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第一座引進外國技術建造的橋梁,這一特殊的建設背景及建設年代使蘭州黃河鐵橋變成了研究近代歷史的鑰匙,在中國的建築歷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同時,橋梁所需物資的運輸過程也創造了近代運輸史上的奇蹟。2006年蘭州黃河鐵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蘭州大橋夜景一
蘭州大橋夜景二
黃河第一橋打卡點
走在鐵橋上的感覺有點像走在魔都上海外白渡橋的感覺,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剛管每一個螺絲釘間散發。橋上,不管是擺攤的、買小手藝的、還是漫步觀景的都顯得悠閒自得;橋下,江邊散步的、喝啤酒聊天的,一片濃濃的生活氣息。漫步於黃河邊,黃河水散發陣陣涼風,對岸是青山和佛塔,微風吹來,相當幸福愜意。
住宿與美食
蘭州西婭客棧位於大砂坪109國道以東,東臨柳忠高速公路,北面連接機場、西面連接市區中心。客棧設有客房以及大小會議室、大型宴會廳、中空式休閒大堂吧。住在客棧,足不出戶就可以品嘗到當地極具名族特色的清真美食阿西婭羊羔肉及蘭州牛肉麵等美味佳餚。客棧提供自助早餐,並且客棧提供大型的泊車場。
蘭州西婭客棧
蘭州阿西婭羊羔肉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蘭州拉麵館
蘭州牛肉拉麵
蘭州牛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蘭州牛肉拉麵做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蘭州市區近900多家麵館平均每天要賣出800多碗面。大部分麵館每日6:30開門,到10:00是每天的上座高峰,一個不大的麵館每天的接待量可能達到幾百人。這一時段牛肉麵館人聲鼎沸,點面的、站座的、賣票的之間要想溝通必須大聲喊叫才可以,這也構成了牛肉麵館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