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空間講述了未來地球上,生活在末世廢土的地球塵民嘗試偷渡進入上流人士所處的軌道空間站「極樂空間」進而卻解放全人類進入極樂世界的烏託邦故事。本片最初吸引到我的關注是預告片裡那個宏大的星環城和黑科技級別的醫療機,然而因為現實世界的制約很多年來沒有機會觀看,今朝有幸一睹真容卻讓我對這表現十分的失望。相傳這是一部科幻動作巨製,相傳它藉助科幻探討社會問題,然而,就整體表現來看,整部電影充斥著一股抽離感,就好像是套著老舍文章模板寫出來的小學考場作文一樣,萬般不和諧。最難受的就是整體風格的變化,電影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從手法到技法完全就像是兩個人的作品,宛若給老師傅花一年精刻的木雕上糊了一塊泥巴,觀感斷崖式崩塌,相當奇怪。
先說題材,這個電影從科幻角度出發,破天荒的採用一種科技與文明發展完全背離的背景狀態來展開故事,從設定直接展開上層居民和下層居民之間的衝突,至高至強的科技和低劣簡陋的文明發展形成強烈的對比,十分衝擊眼球。下層人民螻蟻一般苦苦掙扎求生,上層人民卻仿佛米蟲,肆意揮霍享樂,緊接著伴隨各種嚴酷的條例,反抗的火種就在眼前燃燒,很清楚的就能看出來這個在科幻電影外皮下有著討論社會問題的想法,世界觀龐大,令人深思。社會需要改變,群眾會反抗,然而就在我期待著這部電影會怎麼展開的時候,他就開始往一個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方向一路狂奔:開始個人英雄。
體現在劇情上,屬於單人救世。看得出來編劇是想講一個好故事,映射某些事情但又不敢說得太明白,於是搞了個這麼不三不四的東西出來。平心而論我不是反對個人英雄主義,我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一人抗下所有的設計,其實在很多電影中反倒是這種孤膽英雄更適合角色的塑造,更有利於劇情的發展,更能體現故事的深度,但是在這個電影裡,在這種題材設定下,就顯得格局非常小。從電影一開始就指出壓迫是全人類的事兒,人口過剩是世界的問題,結果整部電影下來我們可以看見地球只有一個城市叫洛杉磯,出事就封鎖洛杉磯,星環城只有那麼一小撮人。如果電影一開始只是拿一部分「星際遺民」來說事兒反而沒這種掉格局的事情,嘴上說著人類,幹事兒只靠一人?更何況主角從頭到尾的目的就是自我治療,到末尾了突然搞一出升華犧牲自己救全民,這不太現實。
這部電影最值得誇獎的地方就是演技和機設還算能看,兩位主角和「蜘蛛」的表演很下功夫,
受到過量輻射之後的絕望,死地求生的悲涼決絕;「蜘蛛」策劃刺殺的癲狂,指揮艦隊時的細緻,國防部長手握重權的那種狂傲,表演得近乎完美,只可惜遇到了這部電影。細節的情節衝突還算刻畫的細緻,當然這隻體現在電影的開頭:在整個電影的開端,已經身處絕對壓迫下的男女主通過童話書和夢想兩句話就交代清楚了環境現狀。而從劇情正式開始,一直到正式衝突之前,畫面細節的表現力精彩得不像是電影:比如前往車站的路上孩子們的搶奪,比如車站暴力執法的治安機器人和被塗鴉得亂七八糟的檢察官機器人,絕情不講道理的包工頭子,還有進入工廠內通告狂喊的保持整潔衛生和地面各種垃圾髒汙飯盒的強烈反差,這些都是用著很巧妙的手段在講述現在的環境,擺明當前的壓迫現狀,甚至暗示著曾經發生過的反抗、暴動、鎮壓,這些內容就宛若老唱片機放著優雅音樂的同時也發出的噪音,讓你無法忽視,不由自主的去思考背後的原因,而站在這些現狀表面人們的麻木又是那麼的令人毛骨悚然。一直到男主工位的機械門被卡住為止,這部電影的表現手法都是讓我拍案叫絕,真的精彩,我願意給出情節一個很高的分數主要原因也是這個。
被塗鴉的檢察官機器人
但是之後呢?這麼說吧,隨便找個美國英雄電影,就是「犧牲你一人幸福千萬家」的那種,路子一樣且幹的都比這個好。
音樂方面非常讓我意外。索尼影業,按說本家是音像設備屆的扛把子,錄音收音那也算是業界的大哥,自家使個活兒不應該有出岔子的情況,但現實就是這個音效是真的強大,配樂嘛就是另一回事兒了。音效表現力十足,什麼槍械射擊,基本的行走環境音效,特殊的音效比如空爆,個人屏障觸發,氣閘門,治療機的運行等等,科幻效果和表現力都是強悍無比,但配樂就差了點意思,外加上本身臺詞表現力就不足,環境運用又很普通,基本的情感就沒怎麼表達出來,甚至人物立體程度都一般。主角的好兄弟死得時候甚至我都沒什麼感覺,仿佛遊戲裡你剛見面一天的NPC跟班被一棍子掄死了一樣,沒有感情,沒有立體,甚至看不出這個人和你很熟,就突然替主角擋了一刀,觀眾對這個人都不咋認識,突然便當真的沒什麼感情上的起伏。
說到好兄弟的便當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該片的打戲,那真的是全靠特技,所有的近身格鬥都是尬到不行,最後決戰居然整了一出單臂解脫十字固?對面外骨骼是地攤貨還是您肉身成聖。打戲裡所有的配角都是花式被特工斬殺,有的是因為科技碾壓,有的就是被近身擊刺,唯獨每次主角都能脫逃。這要是說因為主角天賦異稟或者外骨骼裝甲加持,都能解釋,但這個格鬥技能表現甚至不如幾個配角,這能打贏正面就顯得非常「劇情需要」。個別的戰鬥場面十分辣眼睛,一度懷疑動作導演只會那一個打擊動作。
還有需要明確對待的一個大問題:格局。說真的沒有流浪地球那種拉著全球一起跑或者2012那種世界人民齊逃亡的視野就不要整這種基於整個地球討論反抗鬥爭的事兒,地球又不是只有美國,更不是就一個洛杉磯,瞧不起誰呢?整個影片的故事相當於只是一個走投無路的人為了能使用到治療機苟命於是走上了冒死求生的路,恰好撞上了一場策劃簡陋且愚蠢至極的政變,結果卻是男主成為了世界的救世主,荒謬。一直到男主決戰輻射病復發之前他的想法一直都是想使用治療機修復自我損傷,不要去管什麼其他人,結果臨到最後跟前突然就「我不活啦」決定獻身救世。且不說這個小女孩那個河馬的故事有什麼精神上的聯繫,這種突然的臨走改變想法都是充滿了強行升華主題的感覺,像極了小學記敘作文的最後一段。由此可見編劇在一定程度上對於這種反壓迫的鬥爭理解還是十分的淺薄,依舊停留在中世紀傳統話劇類題材所宣揚的個人英雄,古板片面且可笑。
政變的發動也十分離奇:我們從電影開頭的描述以及國防部長被類似聯邦政府一樣的組織審判既往行為的場面,以及工廠主進行的商業匯報,可以很輕易地看出這部作品是套用現實中美國資本主義下的聯邦政府管轄制度,對國防部長過失行為的審判由一個類似參議院的組織執行。在這個組織中,國防部長統管整個星環城的武裝力量,有權利直接調用特種武裝,授權火力打擊行為,這是軍事寡頭;工廠主本人是星環城的程序設計者,星環城的建設者,有權利直接修改底層程序,改變整個政體結構,這是資源寡頭。在這個環境下任何一方有想法可以直接利用手中力量脅迫當權政府作出改變,架空總統,根本不需要發動電影中的政變也能有同樣的收益。
國防部長在受到審判的時候還質問總統有沒有孩子,你看她咬牙切齒的恨意還以為有什麼不堪回首的過往,結果到頭來電影也沒有交代為什麼、她到底有什麼故事、經歷過什麼事情、她的孩子怎麼了,這些統統沒有,就一句:我有孩子,我為了保護我的孩子才這麼無情。這和某些天天說著「我老婆死了,死的老慘了」來賺取同情還仗著地位欺壓同行的碼字人員有什麼區別?於是整個角色毫無立體感,也沒有像電影開頭一樣通過各種細節來表現一下隱藏信息,就這兒直直白白的發怒,完全是個瘋婆子的形象;工廠主更是讓人無法理解,一個掌握星環城架構的設計者和建造者,相當於變相控制著整個上層人士賴以生存的星環城運作,這樣的人居然會面臨工廠值下降而向公司董事會這種高層解釋情況的場面?發動政變只為了更長的籤約?更深層的原因,涉及到社會運作規律,這就不是能在這種影評裡可以描述的事情了,在此不再討論。
人物刻畫是整部片子我最無法理解的處理,主角團的格局成長沒有過程,僵硬尷尬;「反派方」的動機就如前文所述不成立無法理解,迷之尷尬。甚至整個電影中,有心思去反抗現狀的人們也是很少的,這更是一種反常行為,違反社會發展規律。這個女主的設定也是不尷不尬的那麼一個奇怪的位置,通篇看下來感覺她唯一的作用就是答應男主喝一杯,以此推動男主好好工作而不是在不公平待遇後又回去偷車讓劇情可以繼續發展並充當一次性急救箱避免劇情導致的中道崩殂。從中期開始就是各種累贅,又幫不上正面戰場的忙也打不了輔助,加油助威還離男主有點遠,就剩下喊「救救孩子」比較熟練,讓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只救自己的男主心甘情願當起了舔狗,用完男主轉頭就去護孩子了,男主那邊獻祭自己重啟了系統內核這邊連句謝謝都沒有,果然舔狗不得好死是世界共同的認識。
以往我在討論類似問題的時候很多朋友跟我說這都太細節,電影而已不必較真,但冰藍我堅持我的看法:如果作品想要創建一個世界,請讓這個世界符合智慧生物基本的邏輯認同,自身體系完整。這種小細節的問題對整體來說當然不算問題,但是積小尬成大尬,種種的小問題最終會導致整個作品的節奏崩壞世界觀崩塌,漏洞百出進而影響觀感。
更何況這部電影的處理手法,也不屬於那一類留懸念的處理。要知道很多優秀的劇情電影會在講完故事以後留下一個發展的接口,之後的故事是好、是壞、還是平都有可能,而且幾條發展路線各自有道理,也有各自深度的思想考慮,這是富有經驗且對故事問題有足夠深度思考的編劇才能把握的手法,效果往往非常精彩,然而,這部電影從一開始視野放在宏大的世界上,巧妙展示了社會一大堆問題,只從中講其中一個幸運兒,結果突然這個幸運兒真就一人得道,然後雞犬升天,再升華「我為地球人奉獻自己」,自己給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忘了該有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設定裡的社會結構沒變,政體沒變,國家政策沒變,管理層也沒變,只是公民從僅星環城變成全體,註定後續結果不會變好。電影到最後一步要是沒有整升華這一出反而還是個留下空間的好手段,起碼可以讓人思考一下「終於我們都住在了極樂空間,但這真的是極樂空間嗎」這種問題,整個格局就會舒適很多,只留下前後手法的強烈落差的不適感和女主的不必要性了。
整體看下來這一部電影顯得十分幼稚,技法斑駁拙劣,故事講得稀爛,人物刻畫潦草,打鬥生硬刻板,毫無章法,背景設定宏大然而講述格局宛若痰盂,真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糟糕到如此出色的演技都救不回來,這竟然還是尼爾·布洛姆坎普?實在是有失水準。
但好在,他還留下了一個確實有深度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