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為何從西方極樂淨土來到娑婆五濁惡世?

2020-12-04 七葉講堂

在世人眼裡,救苦救難觀音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祖。可以說,觀音菩薩是佛祖救世的代言人。然而,這是一種誤傳、誤解……

中國人講陰陽調和,有句俗話叫「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出於這樣的一種認知,許多人將原本為男兒身「勇猛丈夫觀自在」(《華嚴經》),藝術加工成了一位「端莊慈母」般的「美女」觀音。

經過小說家的附和,觀音菩薩儼然成為了佛祖的女助理,通俗而言簡稱「小秘」。事實上,觀音與佛並非上下級,甚至,她都不屬於咱娑婆世界……

我們知道,咱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乃是劫濁、眾生濁、命濁、煩惱濁、見濁的五濁惡世。娑婆世界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惡,無不是罪。無量劫至今,甚至連佛菩薩們都不願住於咱娑婆世界修行證道。

許多修行人,口口聲聲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因為那裡的一切,正與咱娑婆世界相對。而觀音菩薩的籍貫正是極樂淨土,而且他的身份還不低:他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一生補處法王子,也就是欽定的接班人!

佛國世界崇尚和平,又不需要「人質」。觀音菩薩作為極樂淨土的接班人,跑到咱娑婆惡世來幹嘛?

據《佛說阿彌陀經》記載:西方極樂淨土那是一個充滿歡樂,沒有苦痛的地方。到處都是七寶築就,天雨曼陀羅花,人們心生清淨,行善向善,皆念佛、念法、念僧。因此,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極樂世界眾生無有胎生、卵生、溼生,皆是蓮花化生,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在這樣一個乾淨到沒有一絲汙點的地方,觀音菩薩不好好待著,為什麼偏偏跑到咱娑婆世界聞聲救苦賣力氣呢?

要知道,咱娑婆惡世已經有了法定接班人,那便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也就是未來佛彌勒。《菩薩處胎經》等經書記載,釋迦文佛早就欽定了彌勒為賢劫第五佛,成佛日期在56.7億年後。儘管距離彌勒坐上師子坐還有一定時間,但不容置疑,未來是他的!

觀音菩薩為什麼要現身娑婆世界給他人做嫁衣呢?這就得說一下淨土世界眾生的由來。淨土眾生雖是蓮花化生,但不是憑空化生的,提起得有人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才行!

答案就在這裡:淨土世界要發展,要壯大,先得有人!而極樂淨土眾生是不能通過男歡女愛造小人的。因此,娑婆世界便是極樂淨土最好的人口補給地,這就是觀音菩薩過來娑婆惡世的原因……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佛經典故:娑婆世界究竟是五濁惡世,還是清淨佛土
    佛教中有一個宗派叫淨土宗,專修念佛法門。淨土,即清淨佛土,與穢土相對。虛空法界有無量佛國淨土,但淨土宗所言之淨土專指距娑婆世界十萬億個大千世界之遙的西方極樂世界。佛者,覺也,與凡夫相對。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世尊,而淨土宗專門持誦阿彌陀佛名號。娑婆國土,五濁惡世,乃人類所在之大千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
  • 同列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音的繼承人?
    ——《思益經》大勢至菩薩,又稱大精進菩薩,與觀音並列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合稱「西方三聖」。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極樂淨土的佛主,觀音菩薩則是他的「法王子」,也就是繼承人,成佛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大勢至菩薩又將成何佛呢?從《思益經》中大勢至菩薩所言,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勢至菩薩的價值與能力。大勢至之於阿彌陀佛,就如同目犍連之於釋迦牟尼一樣,他是佛的護法菩薩!
  • 稱念阿彌陀佛佛號,就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
    ——《六祖壇經》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按照佛教經典記載,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從七寶池中的蓮花之中化生,是無漏大阿羅漢,在這個世界之中,沒有任何煩惱痛苦,所以名叫極樂世界,又稱極樂淨土。據說,時常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在臨終之時,便會蒙阿彌陀佛接引,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享受永恆的歡樂。
  • 淨土宗:娑婆世界到底苦不苦
    智慧觀照,令起欣厭:先說厭離心,「厭」是厭惡,繼而生起要求離開的情緒狀態,要離開的環境是娑婆世界。再說欣慕心,就是渴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雖然極樂世界極為莊嚴、清淨、妙好、自在,但如果我們對它很生疏,不能認知,就很難生起神往之心。所以實在來說,要讓我們在內心真正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願的發起,需要以般若智慧去觀照。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真空妙有的西方極樂聖境
    在淨土三經中有大量篇幅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世尊用凡夫能夠聽得懂的、並可以理解的語言,為凡夫描繪了一幅西方極樂世界的勝景,為的是讓凡夫了解西方極樂國土的絢麗和美妙,從而產生欣慕前往之心,並以心生願,來達成救度無法自行出離生死眾生的目的。
  • 潘宗光教授專訪:西方極樂淨土與現代科學沒有衝突!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 精進慈善基金會會長 潘宗光 西方極樂淨土與現代科學沒有衝突
  • 帶你認知我們所處的世界,佛家所稱的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中文讀音:suo娑婆,梵語的音譯。譯著:「堪忍」。什麼是堪忍呢?就是堪於忍受,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是對眾生而言,指眾生堪於忍受世間的種種苦惱,安於十惡世間不願超脫出離出來。另一層意思是對諸佛菩薩而言,指諸佛菩薩為了度眾生、行利樂,堪受諸苦,表達了堅韌無畏與慈悲心懷。我們所處的大千世界,即娑婆世界,也稱堪忍世界。釋迦牟尼佛為娑婆世界教主。
  •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之處。在此世界之中,山神、土地神、閻羅王以及天主等諸天神地祇,都是娑婆世界中各區域的管理者。娑婆世界是由釋迦佛的願力所形成,並不是憑空產生的。這是佛陀為了教化眾生,所演化變現的世界。全宇宙法界,就是華嚴世界,這是一個包容萬有的廣大佛國。在此佛國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十方諸佛的國土,佛國之中還有佛國。
  • 佛教:娑婆世界如此苦,為何我們還要來這裡?因為這三大因緣
    比如我們所在的世界就叫做「娑婆世界」,這是梵語,翻譯過來就是「堪忍」——堪忍,也就是痛苦和忍耐,因此娑婆世界又被稱為是五濁惡世,和清淨、莊嚴、光明、殊勝的如東方清淨琉璃世界和西方極樂世界似乎有著很大的差距。而這個世界的教主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裡還有著三界六道,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居中的人間道。
  • 阿彌陀佛48大願之一:娑婆世界眾生信願念佛者,臨終接引去極樂
    阿彌陀佛48大願之一:娑婆世界眾生信願念佛者,臨終接引去極樂省庵大師: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蕅華藏金砌鴨,綠珠簾映玉樓人。(摘自省庵大師淨土詩)【略解】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都能感知到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因為感知到八苦而產生出離心,而是苦樂顛倒的忍受著八苦。
  • 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印光法師嘉言錄》(24、25)
    假如深知這個世界的痛苦,則厭離娑婆的心願就會自然而然地生起。假使深知西方淨土的快樂,則欣求極樂的念頭,必然會勃然而起。由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來培育道業的根基。再加上用至誠懇切的心,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出離這個娑婆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做彌陀的真子,做蓮池海會諸大菩薩的好朋友了。
  • 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潘宗光教授:西方極樂淨土與現代科學沒有衝突!
    那麼這樣看來,真的很複雜,所以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它可能有三維空間以外的四維、五維空間。不能說不可以,人也可以生活在空間,所以很多問題是超越我們的想像,我不可以說不可能,雖然我不能證明是對還是不對,但這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剛才說,你問我為什麼修淨土呢?
  • 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有什麼不同
    娑婆國土,無佛住世,釋迦佛已滅,彌樂尊未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娑婆國土,國土危脆充滿穢惡,諸魔競作,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惱亂行人。娑婆國土,女色妖淫,燒毀善根,令無數人墮落。極樂世界,正報壯嚴清淨,國中實無女人及三惡道,眾生生者皆是蓮花化生。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獨.命濁。煩惱重重無盡,眾生被貪瞋痴三毒煩惱逼迫困撓,苦不堪言。
  • 觀音菩薩「天冠」中的立佛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係嗎?
    關於觀音菩薩的身世,《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言,菩薩已於無量劫之前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菩薩以無量悲心慈航倒駕,應化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又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在彌陀入滅後,將遞補佛位,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由此看來,觀音菩薩是佛門萬千菩薩中的「普通」一員。
  • 電影《西方極樂》完整版(佛弟子必看!)
    八十刷卡舉辦卡上就不v卡是不v卡上就不v看見撒比v建卡時被恐懼把傷口v綁卡數據綁卡就是不v空間啊是不v空間誰恐懼不卡時間不v空間啊不是v卡就不是v巴斯克舉辦卡就是不vask局把誰恐懼吧開始v辦卡時不v卡是不v薩拉淑女啦少女來卡女卡少女拉上快女拉斯科女啦少女拉開少女拉斯科女啦索女立刻吧vkdnvod電影《西方極樂
  • 佛教常識: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是怎麼來的?
    67西方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創造的,那我們所在的娑婆世界是否也是哪位佛創造的呢?請師父明示!南無阿彌陀佛。 妙印法師:阿彌陀佛:《大般涅槃經》中記載,是釋迦牟尼佛久遠劫前在因地發願創造的。在久遠劫以前,有一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一個窮無分文的人,想把自己賣掉,想用賣身的錢供養當時出世的釋迦牟尼佛。因為自己沒有福報,吆喝了一天,沒有任何人買他!最後碰上一個富人,說:「我家有個活,就怕你幹不了!」這個窮人說:「沒問題,你說吧是什麼活?」富人說:「我得了個絕症,大概活不了多久了,大夫開了救命的藥方子,這個方子,每天需要3兩鮮活的人肉,做藥引子!
  • 娑婆眾生有美有醜,極樂世界眾生皆是貌美如花,下一生你去哪裡?
    娑婆眾生有美有醜,極樂世界眾生皆是貌美如花,下一生你去哪裡?省庵大師: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摘自省庵大師淨土詩)【略解】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相貌美醜不同,只有肉眼,沒有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更沒有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及漏盡通。極樂世界與娑婆世界不同,那裡的眾生都像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貌美如花。都有五眼六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