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海拔僅1132米,曾是秦始皇求仙問道之地
文/旅者心心
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有很多名山大川,在名山之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山五嶽,此外,還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而這次心心要說的這座山是我國海岸線最高峰,海拔1132米,曾經在歷史上還是秦始皇求仙問道之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山東省境內,有一座最著名的山便是泰山,泰山是「五嶽之首」,自古以來都會有歷代皇帝來次祭天,在百姓心目中,泰山更是神聖的,所以從古至今,泰山都有著崇高的地位。除了泰山,山東境內還有另外一座高峰,深受秦始皇的喜愛,那就是嶗山。
嶗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東部,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海拔1132.7米,這裡的主峰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在全國所有的名山當中,只有嶗山是從海邊拔地而起的,圍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裡,沿海大大小小的島嶼將近20個,以此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
嶗山有著「海上第一名山」的美稱,矗立在黃海之濱,看起來高大雄偉,這裡山海相連,海光山色,十分壯觀。孔子曾說過:「泰山雖雲高,不及東海嶗。」從海拔上講,泰山高達1533米,而嶗山只有1132米,泰山何以不及嶗山?其實,出發點是不一樣的,泰山在官,嶗山在野,泰山人文景象薈萃,嶗山自然風光無限。
嶗山之所以叫嶗山,其實與秦始皇有關。秦始皇最渴求的便是長生不老,他訪遍了名山大川,希望能夠遇見真正的神仙。後來聽人說嶗山為「海上仙山」,便認為仙山上會有神仙居住,於是準備親自登臨嶗山,而當時的嶗山叫做牢山或者鰲山。
秦始皇告訴眾人將要登山的時候,齊人就著手準備修路架橋,為秦始皇登山做好準備,因為時間上的侷促,一時之間,齊人勞累不堪。後來就將此山改名為「嶗山」,「山」的旁邊加了一個「勞累」的「勞」字,於是,嶗山的稱呼便流傳了下來。
其實,嶗山還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戰國後期,嶗山就已經是享譽國內的「東海仙山」,道教與修仙是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所以秦始皇才對嶗山上有神仙這件事如此執著。佛山道教是北方全真派,被譽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著名的道士丘處機和張三丰等都在嶗山修過道。
既然是道教名山,就必有道觀的存在。如今在嶗山風景名勝區上,有一處保存規模最大、最為完善、歷史最為悠久的道觀,那便是太清宮。太清宮又名下清宮,始建於北宋年間,至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這裡三面環山,一面鄰水,周邊還有很多景點和刻石。
太清宮是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組成,其中,三皇殿院子內種植有兩株古柏樹,是漢代的時候所種植的。在太清宮附近還有很多名勝,神水泉、龍頭榆、摩崖石刻等。嶗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嶗山的一大特色便是名泉聖水,「天乙泉」、「神水泉」、「聖水洋」等都是嶗山名泉。嶗山的特產便是礦泉水,甚至還有人讚譽稱「積年成疾,一飲而愈」。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我國的「海岸線第一高峰」有所了解了吧,嶗山號稱「海上第一名山」,這樣的稱號不是虛的,海拔1132米,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甚至可以與泰山媲美,而且曾經在歷史上這裡是秦始皇求仙問道之地,更是為嶗山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