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將實現5個首次,專家:40年前的秘密要迎來真相了

2020-12-01 騰訊網

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中,最讓人振奮的消息就是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探月工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測器最終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最終目的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並返回地面,這也將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畫上圓滿的句號,此次發射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之所以被稱為最複雜、難度最大的發射任務,是因為其將要實現「5個首次」,首次月面自動採樣、首次月面實現起飛、首次月球表面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第二宇宙速度從月球返回地面,首次對月壤樣本地面研究。整個過程異常複雜,需要23天才能全部完成,不允許出現半點技術紕漏,因此這就要求整個任務過程中各個環節操作必須高度配合,一旦完成會將我國航天領域帶上新的高度。

嫦娥五號效果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全重8噸有餘,因此必須選擇運載能力超強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探測器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探測器被送入地月軌道後會進入環月軌道,著陸器會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區域,著陸器機械臂會進行地表採用和鑽探取樣,月表巖石和土壤兩種樣本總共採集兩公斤,樣品採集完成後上升器會在月面實現起飛,然後與環月飛行的返回器無人交會對接,而後返回器加速脫離地月轉移軌道,當返回器距離地球5000公裡高度時,返回器會以第二宇宙速度進行半彈道跳躍式再入大氣層返回地面,自此整個探測任務才圓滿結束。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

嫦娥五號此次的任務重心是月球取樣,也就是去月球表面「挖土」。有人可能會質疑耗費巨資的航天發射活動為何只為取得一點月球土壤,是不是有點浪費。其實月球土壤有著巨大的研究價值,將帶回的月壤樣本進行數據分析,然後建立與實驗室數據間的聯繫,通過長期研究可以推算出月球具體成因和月球較為完整的演變史,還可以為認識太陽活動提供重要的物質信息,多餘月壤還可以封存供後人繼續研究。

嫦娥五號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此次要採集的月壤是迄今為止帶回的月球最年輕的樣本,這也是繼1976年蘇聯取回月球樣本後再一次月球取樣。由於我國此次將嫦娥五號的降落地點選擇在風暴洋西北部區域,這是一片暗灰色平原,這片區域的土壤很有可能僅有12億年,比大洋彼岸阿波羅太空人帶回的樣本要年輕得多,這樣可以更好的月球的演變史。

月球表面

對於我國此次展開的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引起了國際熱議,不少學者都對此次發射任務給予了高度讚揚,認為我國在航天領域實現了又一次突破,同時也有人表示:40多年前的秘密可能要迎來真相了。

阿波羅登月

相關焦點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觀察|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編 者   11月24日凌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踏上徵程。這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的任務環節,整個過程分為11個階段,每段都不能出差錯。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
    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的任務環節,整個過程分為11個階段,每段都不能出差錯。去月球「挖土」,是很多人對嫦娥五號任務的通俗解讀。事實上,嫦娥五號任務將重點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要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進我國科學技術重大跨越;三是要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此外還將開展一系列科學探測,如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月球樣品的分析與研究等。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 4 時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運載升空並成功發射,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外,嫦娥五號本次月球之旅肩負著重要使命 —— 從月球採集樣本並順利返回。如果嫦娥五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
    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探月將創多項世界首次 關鍵技術具世界先進水平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計劃年底發射 有望實現四個「首次」
    在發射場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他時,這個愛跑步的航天專家就像一名戰士,不顧海南的高溫和熱浪,絲毫不敢落下腳步,緊跟在火箭身後,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對於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從立項之初就是用於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月球上去。」黃兵說。「長徵五號火箭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2020-11-24 18:41:13   來源:央視網
  • 去月球「挖土」咯:今天發射的嫦娥五號實現四個「首次」,下個月將...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今日凌晨4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研製的首個月球無人取樣,並且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球取樣的國家,並且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當中的奧秘,是中國人多年的夢想。 1978年,美國贈送了1克月球樣品給中國,我國專家經過大量研究,發表了14篇論文。
  •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史上5個「首次」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如果任務取得成功,有望創造我國航天史上的5個「首次」。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首次造訪月球陌生地帶並將採樣返回
    ,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外,娥五號本次月球之旅肩負著重要使命 —— 從月球採集樣本並順利返回。如果嫦娥五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今天發射的嫦娥五號實現四個「首次」
    蕾師師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5、4、3、2、1……點火!」隨著一聲巨響,煙塵四起,一道閃亮的光芒劃破夜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今日凌晨4時30分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國研製的首個月球無人取樣,並且將樣品帶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球取樣的國家,並且完成了中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這也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
  • 人民日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將實現三大工程目標望「嫦五...
    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的任務環節,整個過程分為11個階段,每段都不能出差錯。去月球「挖土」,是很多人對嫦娥五號任務的通俗解讀。事實上,嫦娥五號任務將重點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要實現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進我國科學技術重大跨越;三是要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一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此外還將開展一系列科學探測,如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月球樣品的分析與研究等。
  • 海外專家和媒體熱議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
    詳解嫦娥五號任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怎麼看這個任務的意義、難點、挑戰及風險呢?
  • 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我國航天4個「首次」有望實現
    9月19日,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8200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