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於海洋生物記載的書籍,最為讓人熟知也許是《海錯圖》了。這本古籍被博物館展示出來後,立即被號稱"科學網紅"的張辰亮所吸引。
經過張辰亮的實地考察、推理鑑定後,立即批判了《海錯圖》中有很多"不靠譜"的內容。被他"打假"的這本奇葩《海錯圖》的作者,竟出自古代民間一位普通人——聶璜。
說聶璜普通,是因為他不是有名的畫家,也不是生物學家。因其生平記載很少,只知其字存庵,號閩客,明末清初出生,浙江錢塘江人。
據記載,聶璜從小跟父親居住在福建一個靠海的地方。從十一歲開始就學習作畫,從那時起,便對畫家文俶的工筆很感興趣,也曾臨摹過《金石昆蟲草木狀》,而這樣的經歷也為後來的《海錯圖》打下了基礎。
後來,中國來了不少傳教士,他們把西方文化傳到了中國。這讓聶璜看到了西方關於海洋的書籍,也逐漸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便有了對海洋生物研究的目標。
可是,對於中國的文人雅士來說,他們會更偏愛於畫梅蘭竹菊和人物山水畫,對於海洋生物的描繪可謂是少之又少,也沒有一本記載關於海洋生物的書籍。這對於喜歡畫畫,又喜愛研究海洋生物的聶璜產生了想要創作出一本關於海洋生物的書籍。
康熙年間,聶璜遊歷了全國各地等靠近沿海地方。每到一處就會觀察當地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它們的習性。對於沒見過的也會翻閱西方書籍參考,找不到記載也會詢問當地漁民,以此來驗證書中的真偽,最後再把自己收集到的魚蝦蟹等海洋品種畫了下來,並加以注釋。
聶璜用了大概四十年的時間,用細膩的作畫和文字描繪了多種海洋生物和植物完成了一本海洋生物書籍,也在書中加入了自己親耳所聞的奇聞異事和風土人情,每個物種都會配以一首趣味的贊詩作為小結。
後來,聶璜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完成了這本《海錯圖》的著作。而它也成為了清代最為詳細的海洋生物學書籍。
聶璜的畫雖然細膩,色彩鮮豔,但是畫出來的形態卻讓人很難看出來是什麼物種。有人說他的畫風,像是泰西國的《異魚圖》、艾儒略的《職方外紀》等,而這些都可以從《海錯圖》裡的注釋中得以證實。
書中描繪了300多種海洋生物,像是龍首魚身的龍魚、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以及鸚鵡魚、鴿子龜、寶石魚等,在聶璜的妙筆生花下,細膩豔麗,躍然紙上。
儘管聶璜在畫圖時力求畫出海洋生物最為求實的樣貌,但受限於當時的信息還很閉塞,以至於繪本中有一些生物的描寫,都是根據他人的描述而繪畫而成。
這些二手知識都來自一些坊間傳說和民間故事,所以刻畫出來的海洋生物形態與真實的生物產生了極大的差別。這就是為什麼"科學網紅"在《海錯圖》中發現了海洋生物很多不靠譜的描述。
在《海錯圖》有一處關於海鰌的繪圖。其實是聶璜根據當時傳說,海裡最大的生物是海鰌,兒鰌會常趴在母親背上。它背上有牡蠣和藤壺,常年積累下來,竟有十餘丈高,高聳出水像一座山。所以,此畫就是一隻海鰌的背上有一個藤壺山和成群的牡蠣,上面趴著一條看似鰻魚的物種。
其實,海鰌也是鯨。鯨的身上是不會有牡蠣,有的可能是藤壺和鯨蝨。藤壺一般附在鯨的身上,借鯨的遊動獲得海水中的新鮮食物。鯨蝨則是一種硬幣大小的甲殼動物,足上的鉤子可以鉤住鯨魚皮並啃來吃。
聶璜說其身上長著厚厚的藤壺且體型大,可能指的是露脊鯨、灰鯨、大翅鯨(座頭鯨)這三種。它們都會有讓幼鯨半趴在後背上的行為,以便幼鯨呼吸。而露脊鯨最符合聶璜"藤壺山"的描述,正因為它的頭部看似很粗糙,所以最可能是海鰌的原型。
儘管聶璜力圖畫出最為真實的海洋生物,但還是有很多荒謬的生物出現在《海錯圖》裡。最讓人印象最深的就畫中的"人魚"。這是一種人和魚結合的生物,聶璜的人魚除了背上有鰭,臀部有尾之外,幾乎與人類無異。
當然,除開"人魚"外,繪本中還有類似"龜仙人"的怪異生物;各種魚蝦往往也有著各種表情;令人感到害怕的鱷魚,在他筆下竟顯得很可愛,這些都是聶璜豐富想像下作出的畫而已。
聶璜所著的這本《海錯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敬獻宮中,但在雍正四年,太監蘇培盛無意中得到這部《海錯圖》,隨後便帶入了宮中。
這部《海錯圖》在當時還遠不如蔣廷錫《鳥譜》等宮廷之作精美工細,在其畫風卻在當時的畫壇並不多見,而且全都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正是這個原因,使得無意中得到這本《海錯圖》繪本的乾隆皇帝很是喜歡,於是便收錄進了自己編纂的《石渠寶笈續編》裡。
根據資料記載,《海錯圖》一書共有四冊,前三冊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最後一冊則存放在臺北的博物館。而每一冊的內容都有所不同。
第一冊主要描述魚虎、河豚、人魚等海洋魚類。第二冊主要是鯊魚類,如青頭鯊、劍鯊,其他還有海豹、海驢、海蜘蛛等。第三冊主要描述海鵝、海雞、三尾八足神龜等。第四冊主要描述蠶繭螺、金線貝、純紫貝等。而從網上流傳的圖片中可以看出,第四冊由於所繪主題更加易於觀察等原因,明顯畫風更加寫實。
總的來說,聶璜所繪畫的海洋生物是結合了西方繪畫的特點,讓整部作品顯得即誇張又鮮活。雖然聶璜不是專業的畫家和學者,但是他僅憑自己的愛好,用了大半生時間遊遍了中國沿海的所有地方,編畫出了這本300多種海洋生物的生物畫冊,成為了當時最系統全面的海洋生物參考大全。
這讓我們看到了聶璜是一個敢於創新,心存遠大志向的人。也是因為他的熱情,才讓我們在今日得以看到古人眼中憨態可掬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