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西方人畫中的清朝各地,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這樣的

2020-12-05 包立君有話說

這裡就是300多年前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城市面貌,通過這些300多年前的畫作,帶你去看看當時清朝各地的城市。圖片來自300年前的南京,應該是在南京城外的一片景象。

下面這幾幅畫是由300多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特使約翰·紐霍夫創作的,他在清朝境內旅行了兩年多,足跡遍及廣東、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和北京。JohnNewhoff用畫筆記錄了當時的許多城市的面貌。

那時的清皇帝是順治皇帝,荷蘭東印度公司此行正是為了拜見順治,敲開清王朝的貿易大門。約翰.紐霍夫筆下的安徽安慶,這是一個沿長江而建的城市,畫中高聳的塔應該是安慶的風塔。

在廣州,我是約翰·紐霍夫。當 JohnNewhoff坐著一艘船從珠江裡遠眺廣州城時,應該看到了這種景象。你看這橫跨珠江的船隻,就能看到當時廣州的繁華景象。

約翰·紐霍夫的畫作並非寫實,他的畫作與實際仍有一定的差別,但也可窺見當時清朝城市的大致面貌。圖片來自於約翰·紐霍夫300多年前筆下的江西贛州。圖中的古塔是贛州慈雲塔嗎?

這裡是300多年前的約翰·紐霍夫南京報恩寺的琉璃塔,記得約翰.紐霍夫和其他人看到這座塔時也是如此。這讓我感到震驚的不僅僅是這座塔的高度,還有它的精巧。塔高78.2米,塔身通體為琉璃燒制,塔內外長明燈一百四十六盞,是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居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首。遺憾的是原塔在1856年太平天國戰爭中被毀。

在天津,這是約翰·紐霍夫的作品。1665年回荷蘭後,約翰·紐霍夫出版了他在清朝的繪畫遊記,這使西方人第一次對中國有了如此直觀地了解,這一系列作品在歐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到了19世紀40年代,約翰·紐霍夫的遊記和插圖仍然是歐洲人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資料來源。

相關焦點

  • 百年前西方人把清朝畫成這樣,來看看那時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吧
    圖中畫的是清朝皇室在北京北海上乘船遊玩,不遠處是位於瓊華島上的北海白塔。圖中畫的就是如今的北海公園,位於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是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在店鋪門口還有一個上門乞討的乞丐,圖中的清朝人髮型都是金錢鼠尾髮型,還是比價符合當時情況的,電視劇上我們常看到的清朝那樣的大辮子是清末才有的。圖中畫的是一欽差大臣前去某地視察饑荒,只見欽差衣著華麗,一副趾高氣的樣子。邊上的饑民衣衫襤褸的餓的皮包骨,饑民想去與欽差訴述饑荒被邊上的士兵給攔截。
  •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什麼樣的?原來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日本人是如此看待清朝的?難道清朝真的如此不堪?其實,在清朝強盛的時候,同樣有一群外國人來到過這片大陸,他們對這片土地稱讚不已。但是,隨著清朝的日漸沒落,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更是將所謂的「中央帝國」最後一塊遮羞布扯掉。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   老祖宗的英語書  這樣讀  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 清朝的海關,為什麼要由外國人把持?
    要想海關高效率運轉,提供持續不斷的稅金,給處於內憂外患中的晚清「續命」,只能聘請外國人!此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在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根據《天津條約》的規定,英法美三國脅迫清政府分別籤訂《通商章程善後條約》,規定了鴉片貿易合法化等內容,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各通商口岸稅收統一辦理,中國邀請外國人幫辦。」這就讓西方列強把持海關提供了依據。
  • 外國人看到蝙蝠躲都來不及,為何卻被清朝和日本天皇視作吉祥象徵
    蝙蝠紋,也是其中之一,蝙蝠這種夜行的生物,在一些西方國家裡,因為它們夜間覓食的習性,再加上西方國家一直所盛傳的蝙蝠即是吸血鬼的化身等傳說,讓蝙蝠在這些外國人的眼裡,一直都是黑暗邪惡的象徵。但是在我國的歷史上,特別是清朝,是利用蝙蝠紋裝飾最多的一個朝代,因為在清朝,上到皇室宗親,下到平民百姓,都認為蝙蝠是吉祥的象徵,那麼問題來了,被外國人視為吸血鬼化身的蝙蝠,為何到了清朝,卻搖身一變,成了吉祥的象徵了呢?
  • 清朝生物學家聶璜,畫下300多種生物,畫中"人魚"顛覆認知
    ,極有可能家境條件是很不錯的,不然一個沒學習過的人,怎麼可能會畫出這樣栩栩如生和做文字注釋呢?而聶璜所繪的《海錯圖》,可是深受清朝歷代皇帝的喜歡。想必有不少人也十分好奇裡面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樣的,不如一起來看一看吧。
  • 一個外國人,改變了清朝,也改變了中國近代史
    而自秦始皇以來,在誰繼承皇位的事情上從來不會被誰左右,更不會被外國人幹預,可是到了清朝順治時期,關於誰繼任皇位的問題,就被一個外國人幹預了。這個外國人是位德國人,一個德國人竟然改變了中國王朝的進程,這個德國人侍奉國崇禎,順治,康熙三位帝王。這個外國人就是湯若望。
  • 清朝生物學家聶璜,畫下300多種生物,畫中「人魚」顛覆認知
    海錯圖先推測一下聶璜的家境背景,他既然能畫出《海錯圖》,畫的非常有趣生動並且還配有文字注釋,可見他應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極有可能家境條件是很不錯的,不然一個沒學習過的人,怎麼可能會畫出這樣栩栩如生和做文字注釋呢?
  •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
    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文/周周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全境的中央政權。所以也稱滿清。對於中國擁有獨特的儒家正統文化,,較之對於少數民族成立的王朝都是存在很多疑問和不滿的。
  • 在古代,外國人都怎麼叫中國?四個稱呼中唯有清朝的是負面稱呼
    於是從新疆西藏雲南等與這些國家接壤的地方或多或少會有民眾與他們打交道,再經由這些國家的人將當時的秦國宣揚出去,那慢慢就有了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個印象,以及他們對中國的第一個稱呼「qin國」,他們也將當時的中國人叫「qin人」。這一個稱呼被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偉大的國家也慢慢在世界揚名。
  • 清朝的閉關鎖國,是不是像極了《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一直是為人詬病的一個方面,因為這個政策耽誤了中國人接觸世界,耽誤了跟進世界的腳步。 其實清朝的閉關鎖國,也有難言之隱,現在想來不僅僅是為了維護統治,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世界缺少規矩,像極了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理論。
  • 她是清朝女科學家,國人幾乎不知道,外國人非常追捧
    她是一位清朝的女科學家、文學家、醫生、詩人。雖然頭銜很多,但是國人卻這個名字十分的陌生,在國外卻享有很高知名度。下面這張圖片,《自然》雜誌為她寫的推特。'1994年,她成為金星隕石坑命名中唯一的中國女科學家。' 2000年,為紀念她對科學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代號43259的小行星,用她的拉丁名字命名。'2016年,美國暢銷書《勇往直前:50位傑出女科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中,她位列第三。'2018年,《自然》雜誌將她的形象作為全世界女科學家的代表。
  • 為何清朝的海關由外國人把持,李鴻章說出了理由,讓人感到慚愧
    眾所周知,海關是一個進出口事務最重要的部門,不管是進口還好,出口還好,都是需要經過海關檢驗方可進行的,然而在我國清朝末期,中國的海關竟然是外國人負責的,且海關部門的人清一色的都是英國人,而英國人也是把持著我們清朝海關半個世紀那麼久。
  • 「黃龍旗」作為清朝國旗,為啥會被外國人恥笑?原因讓大家憤怒了
    「黃龍旗」作為清朝國旗,為啥會被外國人恥笑?原因讓中國人都憤怒了在清朝的時候因為閉關鎖國這個政策,導致我國的國力越來越衰弱,在面對其他外國國家的侵犯的時候,根本就毫無反手之力。因此先下了很多喪國辱權的條約,就連清朝設立的旗幟,都被其他國家嘲笑。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剛開始我國也沒有設立旗幟這個傳統,但是後來在和其他國家接觸之後,發現其他國家的船隻上飄揚著自己國家的旗幟。於是清朝的大臣在商量之後,在曾國藩等重臣的表彰之下,選擇將「黃龍旗」作為清朝的標誌。
  • 秘魯金字塔:不幸被無良企業拆除,裡面還有16具清朝人遺骸
    但是周圍的人聯合制止了他們,之後兩家公司的員工快速離開。調查過後,當地政府部門表示,被拆毀的金字塔碎石被房地產公司堆放在附近的農田中,政府部門也已經派人進行保護。16具清朝人遺骸秘魯金字塔在進行發掘時,還發現了和我們國家相關的事情,那就是在金字塔內,發現了6具我國清朝人的殘骸。
  • 清朝為何同意由外國人代管中國海關?中國人靠不住
    很多人不知道,外國人長期把持中國海關,並非武力強迫的結果,而是清朝政府心甘情願。這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1853年說起。1853年,在太平天國起義和福建小刀會起義的影響下,上海爆發了小刀會起義。起義軍佔領了寶山、南匯、川沙、青浦等縣城,一度克服了太倉。
  • 清朝人寫的科幻小說,未來人都長這樣,書中還預言了飛機的出現
    筆者-小文一般而言,科幻小說都是近代產物,人類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以來,各類機械快速發展,人類得以解放了勞動力,促使很多人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受到地域的影響,科幻小說一類的書籍最早在西方等國家開始流行起來,但你又是否聽說過中國清朝時期的科幻小說呢?
  • 清朝時中國有"世界首富"? 豪商伍秉鑑比肩蓋茨
    其實,早在清朝的時候,廣州就出了位「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鑑。  一位清朝時曾在廣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國商人亨特,在《廣州番鬼錄》一書中說:「伍浩官(伍秉鑑)究竟有多少錢,是大家常常辯論的題目。」「1834年,浩官對他的田產、房屋、店鋪、銀號及運往英美的貨物等財產估計了一下,共約2600萬元。」而在這個時期的美國,最富有的人資產也不過700萬元。
  • 清朝末期,為什麼百姓們對清朝政府不信任,甚至是坐視清廷滅亡
    清朝出現末期的局面,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天下百姓得知慈禧等人種種事跡,覺得罪有餘辜,另一部分原因是軍事力量確實太差,儲備資源無法抵抗他國入侵,上層「建築」腐朽,導致的下層腐敗,以至於清朝末期的社會一片混亂與黑暗,百姓民不聊生。
  • 清朝護照什麼樣?國家雖然孱弱,但護照上的字依然振奮人心
    01在很多人的眼中,清朝是比較弱的,主要是因為清朝在末期受盡了列強欺辱。其實這麼說是有些片面的,晚清只是相對西方列強弱,不能說國力弱。縱然是比西方列強弱,我國人民出國還是會受到保護的,看看清朝的護照就能看出來,上面的27個字非常硬氣。曾經,清朝也是非常強大的,特別是康熙、雍正年間。後來,隨著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清朝慢慢陷入了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