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何同意由外國人代管中國海關?中國人靠不住

2020-12-05 勇哥讀史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出現了許多我們現在很難想像的怪事——比如,外國人長期把持中國海關。清朝4任總稅務司,全部是清一色的英國人。英國人赫德,擔任總稅務司一職長達近半個世紀。

很多人不知道,外國人長期把持中國海關,並非武力強迫的結果,而是清朝政府心甘情願。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還得從1853年說起。1853年,在太平天國起義和福建小刀會起義的影響下,上海爆發了小刀會起義。起義軍佔領了寶山、南匯、川沙、青浦等縣城,一度克服了太倉。清朝江海關(上海海關)的官員見勢不妙,逃到了租界。江海關就停止了運轉。

可是,由於外國商船還在港口等待著,英國、法國、美國3國領事商量了一下,由3國各派1人,組成稅務司,代替清朝政府管理江海關。

兩年後,小刀會起義被清軍和法國軍隊聯手平定。上海的局勢穩定了,江海關的官員又回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國、法國、美國各派1人組成的稅務司,將兩年內收到的70多萬兩銀子稅款,一分不少地移交給上海道吳健彰。

在這之前,江海關官員上交稅款主要看心情。心情好,就多交一點;心情不好,就少交一點,或者乾脆不交。沒想到,外國人竟然老老實實地將所有稅款上交!

曾國藩聽說這件事後,大為感嘆:「鹹豐三年劉麗川攻上海,至五年元旦克復,洋人代收海關之稅,猶交還七十餘萬與監督吳道。國藩嘗嘆彼雖商賈之國,頗有君子之行。」

清朝官員一想,不如乾脆將海關交給外國人代管。於是,1858年,清朝政府與英國、法國、美國籤訂《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中寫明:「任憑總理大臣邀請英人推行幫辦稅務,並嚴查漏稅、判定口界、派人指泊船隻及分設浮椿、號船、塔表、望樓等事。」

從此,外國人開始把持中國海關。

外國人代管中國海關後,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海關稅收節節升高。1861年,海關收入還只有552萬兩銀子,到1910年,就增加到3534萬兩銀子,增長了5倍多。因此,外國人代管的海關,成為了清朝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相當於一個錢袋子了。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興辦洋務運動,缺少經費時,就要靠海關稅收來幫忙。

1865年,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籌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需要啟動經費共計54.3萬兩銀子,全部由江海關解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運行經費,仍然來自於江海關。數據顯示,從1867年到1904年,37年間,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從江海關共計獲得了2528萬兩銀子。

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建創辦福州船政局,啟動經費為47萬兩銀子,全部由閩海關撥付。此後,閩海關每個月撥付5萬兩銀子,作為福州船政局的日常運行經費。

到後來,清朝政府甚至不願意讓中國人來管理海關了。

有一次,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與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文祥談到了海關改革事宜。威妥瑪表示,如果按照外國制度來推行中國海關的改革,那麼不一定非要英國人來管理,中國盡可以僱用中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等。

文祥馬上回答:「用中國人不行,因為顯然他們都不按照實徵數目呈報。」文祥告訴威妥瑪,以前管理江海關的薛煥,近三年來沒有報過一次帳。

【參考資料:《江海關署變遷錄》《曾國藩傳》《赫德爵士傳—大清海關洋總管》等】

相關焦點

  • 為何清朝的海關由外國人把持,李鴻章說出了理由,讓人感到慚愧
    眾所周知,海關是一個進出口事務最重要的部門,不管是進口還好,出口還好,都是需要經過海關檢驗方可進行的,然而在我國清朝末期,中國的海關竟然是外國人負責的,且海關部門的人清一色的都是英國人,而英國人也是把持著我們清朝海關半個世紀那麼久。
  • 清朝的海關,為什麼要由外國人把持?
    我們知道,海關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也是主權的象徵,可是在晚清,海關總稅務司的職務,卻讓外國人把持了近半個世紀。讓洋人來管理中國海關事務,對於清政府來說是無奈的選擇,因為受不平等條約的壓迫,清政府辦海關,必須要「邀請外國人幫辦」;另外,清政府四大海關,早已經千瘡百孔、腐爛透頂。
  • 外國人看到蝙蝠躲都來不及,為何卻被清朝和日本天皇視作吉祥象徵
    蝙蝠紋,也是其中之一,蝙蝠這種夜行的生物,在一些西方國家裡,因為它們夜間覓食的習性,再加上西方國家一直所盛傳的蝙蝠即是吸血鬼的化身等傳說,讓蝙蝠在這些外國人的眼裡,一直都是黑暗邪惡的象徵。,凡是有出現吸血鬼的地方,必然會呼啦啦的出現一大堆的蝙蝠,所以這些外國人遠遠看到蝙蝠就會不由自主的避開,躲都來不及。
  • 「黃龍旗」作為清朝國旗,為啥會被外國人恥笑?原因讓大家憤怒了
    「黃龍旗」作為清朝國旗,為啥會被外國人恥笑?原因讓中國人都憤怒了在清朝的時候因為閉關鎖國這個政策,導致我國的國力越來越衰弱,在面對其他外國國家的侵犯的時候,根本就毫無反手之力。因此先下了很多喪國辱權的條約,就連清朝設立的旗幟,都被其他國家嘲笑。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剛開始我國也沒有設立旗幟這個傳統,但是後來在和其他國家接觸之後,發現其他國家的船隻上飄揚著自己國家的旗幟。於是清朝的大臣在商量之後,在曾國藩等重臣的表彰之下,選擇將「黃龍旗」作為清朝的標誌。
  • 在古代,外國人都怎麼叫中國?四個稱呼中唯有清朝的是負面稱呼
    而我們中國,作為其中唯一一個沒有出現過斷層,擁有完整文明的超級文明古國,從古至今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就非常大。既然如此,那在中國還不叫中國的時候,在古代,外國人都是怎麼稱呼中國的呢?最早時中國聞名世界是秦朝時期,當時被世界各國稱為「qin國」,中國人也被稱為「qin人」。
  • 清朝的全稱是什麼?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
    起源居然與外國人有關,讓人尷尬文/周周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全境的中央政權。所以也稱滿清。對於中國擁有獨特的儒家正統文化,,較之對於少數民族成立的王朝都是存在很多疑問和不滿的。
  • 一個外國人,改變了清朝,也改變了中國近代史
    中國從古以來都是「天朝上國」。而自秦始皇以來,在誰繼承皇位的事情上從來不會被誰左右,更不會被外國人幹預,可是到了清朝順治時期,關於誰繼任皇位的問題,就被一個外國人幹預了。這個外國人是位德國人,一個德國人竟然改變了中國王朝的進程,這個德國人侍奉國崇禎,順治,康熙三位帝王。
  • 一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就能使中國人皮膚由黃變黑?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頒布了兩天,這兩天的時間裡,相關微博下面,可以用吵翻了天來形容,其中,人們討論最多的是擔心引進黑人,中國人被黑人同化。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在看了各大熱門微博以及的熱評之後,我深深地有了一個疑問,這些人看過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意見稿嗎?
  •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即便現在已經進入和平時代,但對於很多外國人而言,卻仍在心裡將中國人看成是罪惡般的存在。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跟外國人自身有很大的關係。曾經有個外國人在自己的小說中杜撰出來個中國人,而且在其所創作的小說中,他還故意給中國人塑造了十惡不赦的形象。結果在之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他們就這樣一直生活在對中國人的恐懼之中。那麼,外國人為何要故意惡化中國人的形象?那個根本不存在的中國人又是如何被杜撰出來的?
  • 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什麼樣的?原來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清乾隆年間,一個叫關齡修的日本人,拿出自己保存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問了一句話,讓中國人啞口無言!他說:「這是我國古代的衣服,跟禮經上說的一樣,你們有這樣的衣服嗎?」這個被問到的中國人,尷尬地說:「這是前朝秀才的衣服樣式。
  • 外國人好奇:為何外來生物入侵在中國不叫事?
    但是外國人驚奇的發現,中國雖也是屬於外來生物影響嚴重的國家,可是為何不見中國人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消滅這些「害蟲」?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何不見中國人消滅小龍蝦?來到中國的美國人還發現,在中國竟然有無數人養殖這些小龍蝦,並且荒野之中根本見不到這種繁殖力超強小龍蝦的影子,難道中國不適合小龍蝦野外生長?沒道理啊!結果一頓飯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找到答案,中國人吃小龍蝦,而且非常喜歡吃......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 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  在教材開始還有一段「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而作者也在開篇友情提示學習訣竅,「唯學者自揣摩之」。  發音非常奇怪 標註漢字應是晚清「普通話」  在看過書籍的照片後,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彭老師表示,應該是清朝晚期的書,不過具體時間無法判斷。
  • 300多年前西方人畫中的清朝各地,外國人眼中的清朝是這樣的
    這裡就是300多年前外國人眼中的清朝城市面貌,通過這些300多年前的畫作,帶你去看看當時清朝各地的城市。圖片來自300年前的南京,應該是在南京城外的一片景象。下面這幾幅畫是由300多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特使約翰·紐霍夫創作的,他在清朝境內旅行了兩年多,足跡遍及廣東、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和北京。JohnNewhoff用畫筆記錄了當時的許多城市的面貌。那時的清皇帝是順治皇帝,荷蘭東印度公司此行正是為了拜見順治,敲開清王朝的貿易大門。
  • 清朝已覆滅100多年,為啥皇陵還有守墓人?他們的工資從何而來
    ,中華文明在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隨著中國的朝代更替代代傳承,所以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在中國的文化之後,祖先是中國人最大的信仰。在外國人看來,他們不理解中國對於祖輩的信仰到底是什麼,所以就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是如果他國願意深入了解中國,那麼就會發現在很多的節日中,中國人都會祭拜去世的祖輩,甚至還有清明節專門為去世的家人長輩掃墓的習慣。
  • 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管中國人叫什麼?看完漲知識!
    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管中國人叫什麼?看完漲知識!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中國人講他們的故事的時候,他們來自哪個國家,是男是女總是很少,天朝人民都稱他們為「老外」。中國人稱外國人叫「老外」,那麼外國人叫中國人什麼?
  • 龜苓膏沒龜 老婆餅沒老婆 請外國海關放過中國特產
    中國僑網4月23日電 題:龜苓膏裡沒烏龜,老婆餅裡沒老婆!請海關放過中國特產  許多華人從中國探親回到居住國時都會帶上中國特產食品,近日一名華裔女性的火鍋調料過美國海關時被沒收,海關給出的原因則是內有「雞粉」(味精,中國稱雞精),為動物製品,不能帶入境,必須全部沒收。
  • 中國「四大發明」由外國人首先提出(圖)
    中國「四大發明」由外國人首先提出(圖) 2014-05-26 16:53:02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它竟然是由一個外國人首先提出來的。  最早的說法是「三大發明」,由英國17世紀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認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 外國人採訪中國人:你還能寫出一些常見漢字嗎?路人的表現尷尬了
    近日魚魚小編看到外國人在中國上海的街頭進行了一次採訪,主題是關於中國漢字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幾個比較有趣的問題。重點則是:Can Chinese Write Their Own Language?——中國人能寫得出自己的語言漢字嗎?問題一:很多外國人覺得中文漢字很難學,你們同意嗎?
  • 清朝沒有「南京」,為何有《南京條約》?老外叫順口了
    1842年8月29日,鴉片戰爭結束,清朝戰敗,英國派出使者和清政府籤訂了《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標誌著中國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是考試的重要考點,所以是要求背誦的。那問大家一個問題,《南京條約》為什麼要叫《南京條約》呢?
  • 中國人叫外國人「鬼子、棒子、毛子」,那麼外國人叫我們什麼?
    今天的故事是關於一個稱呼的故事,一般來說,我們看到外國人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叫他們為「老外」,還有些貶稱「鬼子、棒子、毛子」,那好奇的是,外國人叫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呢?通過材料顯示,歷史是神秘和不斷去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