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定律: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離成功的距離(深度好文)

2020-12-04 第一財商學派

在《如何生活》一書中,日本商人聖稻盛和夫提出了成功的秘訣。也就是說:生活和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

它無形中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三個因素:思想方法、熱情和能力。米切爾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因為他把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公司的經營理念結合起來,使成功者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也享受人生的幸福。

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相當於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這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其次是能力與熱情。

按照這個定義人生成功的公式,能力和熱情的取值範圍是0-100。思考的範圍是-100-+100。

思想方法就等於生活態度。在-100點到+100點之間,你可以看到它的重要性。如果人們選擇了錯誤的思考方式,那麼結果將不僅僅是零,而是負。

不管你相信與否,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生活的高度。事實上,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生活和工作,從來不會主動去思考怎樣去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和上面所提到的工作方法一樣,我們通常所採取的方法也是依靠自己的認知模式,以及自己的經驗、知識、情緒等等來進行判斷。它確實顯示出一個人慣性思維的局限性。

人的思維方式受到哪些限制?我們在此討論邊界條件(對於上述工作計劃,這是時間和資源)。普通人總是會無意識地將思維局限於自身固有的界限之內,並根據邊界條件來思考。對問題本質的分析容易忽視。

Richard Paul在《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中說:「請像植物學家那樣去觀察植物,開始關注自己的思考方式,這樣你的生活就會發生變化。這樣,你就能注意到其他人的所作所為。「我沒有注意。」

愛因斯坦說,荒謬是什麼?事實上,它意味著不斷地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去處理同樣的事情,並且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

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他必須克服荒謬,並打破同樣的思維方式的限制。怎樣才能培養出有助於成功的富人思維方式?

一、 遠離受害者思維,你並不是受害者。

富人與窮人生活在同一時期,他們的思想觀念就會大不相同。

舉例來說,富人與窮人共同投資,雙方都沒有。此時,先想想富人和窮人對這件事的態度。

第一,窮人會對自己說我是受害者,因為這種投資讓我蒙受了損失。為什麼那麼不幸?怎樣度過下一天?之後他們會回家繼續抱怨,而不會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那麼思想豐富呢?她們不會抱怨,不會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她們從不抱怨。它們只是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理解投資失敗的原因,並考慮下次如何投資。

那是窮人和富人在思想上最大的不同。他被視為受害者,無法擺脫這種想法。人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而是感激教訓。

我們先來看看受害者思維的線索吧?許多人說我投資失敗了。有意見嗎?怎麼會想到受害者呢?

看看你找到了些什麼線索吧。第一,怪罪。如果你失敗了,他們會因為你不鼓勵自己盲目投資而責怪你身邊的人;第二,找出理由,四處尋找理由,為自己辯護;第三,抱怨,抱怨運氣不好,運氣不好,等等。

受害者的想法,怪罪,辯解,抱怨!這樣想一想,受害者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當你把自己包裝成受害者時,你就是生活中真正的受害者,只有責怪,藉口和抱怨。

從不思考生命中哪裡有突破。要時刻記住這個句子。如果你抱怨,你就會變成一個活磁鐵,比如不公平。

二、 擺脫自己原生家庭給與的思維模式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也會影響孩子。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很多家長很重視在孩子面前說話和做事。

許多人可能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財富觀念,這也影響了孩子將來的財富觀念。這是否顛覆了之前的觀點?

但請想一想,這其實是最簡單的事實,但我們從來沒有注意過。由於我們都用窮人的思維方式,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的財富思維會影響我們的孩子。

舉例來說,父母喜歡賺錢和花錢,因為錢在他們眼裡不是好東西,所以他們的孩子們也一定也會這樣想。

事實上,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我們想真正擁有豐富的思想,就必須擺脫父母帶給我們的糟糕的思想模式。

此時此刻,我摒棄了父母的不良思維方式,從心底裡告訴自己,我以前學到的只是父母對待金錢的方式,而非我想選擇的方式。

第一,你必須先擺脫父母對財富的觀念思考和行為思考,然後把已經學會的新財富思維放到腦中,不斷練習。

切記,這一切都必須是你的意願,不能被強加在別人身上。

三、 學會第三種選擇

在未來,我們將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打就是逃,不是你贏就是我贏,所以這也給世界帶來了很多爭議和戰爭。在我們學習第三種選擇的時候,這會帶來另外一個選擇。

所謂「第三選擇」,其實就是尋求合作的方式,能夠達到雙贏。它是史蒂芬·科維(Stephen Covey)的名著,也是他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富人中的一員,你必須學會運用富人的思維方式,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人士」。

貧富之間在思想上的差別很大。有錢人的確和你的想法大不相同。它們沒有時間去考慮短期的得失,而更關注長期得失。

總結

富裕的人知道不斷增長的真理,而貧窮的人認為他們知道一切,並不願意擴展他們的視野和事業。

就像一隻井底青蛙。這位是青蛙。只有在井口才能看見,他愚蠢地以為這就是世界。有錢人敢跳井而出,放眼廣闊的天地。

若要替換水果,首先必須更改其根部。若要改變有形的東西,首先必須改變無形的東西。

如果大家對《世界頂級思維 成功者的邏輯思維人性弱點社交法則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裡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書籍,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富人定律: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能走多遠!(深度好文)
    思想層次上的差異是高度上的差異,高度上的差異帶來全方位的差異。近兩年來,有一句話叫做「降維攻擊」,其大致意思是高級生物攻擊低級生物,十來句應準確。舉例來說,我們玩遊戲時,為了通過關卡,有時候不管我們的速度有多快,都會忽略我們用了多少招式。
  • 思維層次決定新聞報導的深度
    思維廣度一般表現為一個人的知識廣度,表現為一個人對事物普遍聯繫性的認知和把握能力,體現為一個人見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和由此及彼的領悟能力。缺乏思維廣度,思維就會處於狹隘狀態,只能以一種片面的、割裂事物有機聯繫性和條件相對性的方式理解事物,因此只能認識到事物的局部特徵和表面特徵。而具有足夠的思維廣度,就能夠以完整性、統一性、普遍聯繫性的方式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個別性特徵,從而在思想境界上得以升華。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
  • 圈子定律,你認為對一個人重要嗎?
    你相信圈子定律嗎?古有孟母三遷,現有無數父母拼命送孩子進入高級的學校進行學習,參加各種補習班。不再固執的認為把孩子帶在身邊是最好的選擇,而是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好的學校,進入這所學校需要具備什麼,參加各種補習,只為讓孩子不再像自己輩一樣被窮的思維所影響一生。我記得在我上學那會,這種認知似乎還不是很明顯,覺得離家近就可以了。後面到了我上大學那會,我才發現我堂哥堂姐他們正在努力張羅著自己孩子教育的事宜。
  • 深度好文: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大家好,我是小編烈酒熬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的文章。法國卓越的軍事家拿破崙曾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道理,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一個思維的高度,那麼他的生命最終就會更加精彩。吉米認為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
  •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你和牛人之間差的不是你們的出生,也不是你們的智商差多遠,而是你們思維模式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有些人得到的是好的結果,可能就會咬牙堅持下去。
  • 世界上最棒的10種思維(深度好文)
    作者:洞見Neo來源:洞見(ID:DJ00123987)大衛·舒爾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書中說:「決定成功的因素中,體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人與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
  • 認知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思想深度
    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深度,事業高度和幸福指數,如何判斷自己的認知層級?青白蘿法國託利得定律把認知從低到高分為三層:第一層,一元思維模式,其表現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幾乎聽不見其他聲音,和外界思維無法兼容,也不能交流,又叫嬰兒模式,特點就是,我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 《深度思維》:8個思維方法,讓你成功突破極限,實現成功逆襲
    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深度思維》。本書的作者是葉修,思維方法專家、學習策略專家,自媒體人,「策略師」品牌創始人。精英的最大共通點,並非優異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層思維。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決定個體強大的關鍵因素在不斷變化,原始時代是體力,後來是知識,現在則逐漸轉化為思維能力。思維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可以掌握的思維工具。所掌握思維工具的數量多少、層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人生贏家。
  • 富人定律:決定你能不能成為富人的,往往是這件事,那就是……
    決定你能不能成為富人的,往往是這件事,那就是……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金錢,正確的態度是,金錢是衡量財富的一個標準,但卻不是財富的全部,追求金錢無可非議,但過度沉迷於對金錢的追求往往會使人忽略掉了真正的財富,結果會適得其反。
  • 思維差異決定人生深度?具備這種思維,你的人生才能一路開掛
    文/陳一陳為什麼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學習走路、說話,跌倒了,說錯了,並不會覺得害怕和丟臉?而當我們長大後,懂得了更多事情之後,反而害怕說錯話做錯事?這個概念也可以用來解釋人身上共存的兩種思維模式。當一個人身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比重大大超過固定型思維模式,那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反之,即固定型思維模式者。
  • 富人定律:你的觀念決定了你的財富!這3種金錢觀很有用
    這對我們的財富有著深遠的影響 富人定律:你的觀念決定了你的財富!然而,那些註定要成為「富人」的人卻善於逆向思維:沒有錢是絕對不可能的,但錢不是一切。具體地說,貨幣的力量大部分時間只存在於商品王國。此外,錢只是金屬或紙。在沙漠深處迷路的人會選擇輕錢取暖,因為對於處於絕境的他們來說,這是金錢唯一的功能。對於不能被金錢佔有的東西,金錢將不再具有任何權力和尊嚴。 貨幣是人類交換生活資料、保障生存、增進享受的交易工具。
  • 思維方式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具備這三種思維模式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更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心理學上有很多書籍講述了思維方式對人的深度影響,好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探索世界的開始,不僅會幫助我們打開自己,解放自己,更能讓我們養成良好思維習慣,成就自我。那些厲害的人,許多時候並不是贏在智商,智商只是人發展所需要的一樣東西,而好的思維模式才是影響人生發展的根本與走向。
  • 六幅思維邏輯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六幅思維邏輯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關於輸贏有輸才有贏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合作與共事中需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建立「我們」的思維才能贏得更好的支持與資源。關與沉澱 所謂的經驗,不僅僅是你經歷了什麼,更在於你在經歷中沉澱了什麼!這種沉澱是對經歷過的人-事-物的思考,應用重構的方法將這些思考形成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個認知至少由三個變量構成:是什麼?
  • 向富人學習,整合人脈圈子,這4條定律助力你越混越開
    而在人脈思維層面,窮人與富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富人混圈子,窮人走親戚。也就是說富人們喜歡通過圈子來結交朋友、經營人脈,窮人們則喜歡固守血脈,習慣於通過走親戚來拉攏人情。這些東西可能你會覺得很齷齪,但沒辦法,這就是現實。洛克菲勒在給小兒子寫的38封信中曾說過,能否成為富人,取決於你與誰同行,這4條定律,請牢記!
  • 世界頂級思維(四)反木桶定律才是你成功的關鍵
    | 反木桶定律美國管理學者彼得提出了木桶定律,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加長所有的短板,誠然他提出的理論確實有可借鑑之處,狄摩西尼(Demosthenes)——古希臘最偉大的政治家、演說家和雄辯家、希臘聯軍統帥,因口含石子在海邊練習演說
  • 你了解第二層次思維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柒拾光機,ID:xqsgj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理智思維方面的書,腦海裡全都是問號?邊看書,不得不跟著思考。投資,就像經濟一樣,更像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有一些棘手。
  • 深度好文:大腦的思維潛力!
    大家好,我是小編戀愛未滿,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關於大腦的思維潛力的故事。我們都個人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潛力,尤其是大腦的思維潛力,更是無窮無盡的。這種思維能力提供給了我們努力的動力和信心,讓我們有能力去做任何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 富人對馬斯洛五大需求層次的詮釋
    還記得姐前面講的那個窮人和富人的故事嗎?一切從零開始,最終卻有不同的命運。可是總有人會說,富人就是為富不仁,或者,富人窮得只剩錢了,或者,富人掙了錢,可是失去了愛、家人,沒有陪伴父母,沒有陪伴妻兒等等。姐告訴你,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真是酸掉牙了!姐還要說,追求財富,是人生走向充實的第一步。
  • 思維深度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四種思維深度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對於每個人來說,思維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思維連通我們潛意識,改變我們的底層思維,重塑我們的人生信念與希望。我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好,首先就需要養成良好思維的習慣。對於每個人來說,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五種思維深度,這才是他們最為本質與深刻的內涵所在。